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痰汤加减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孙炳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07-0110,共4页
研究导痰汤加减+小剂量利培酮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上述用药的实施效果,分析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以期指导后续治疗。方法 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所有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20年09月~2023年09月,上述样本资料来源为沧州安定医院。对所选... 研究导痰汤加减+小剂量利培酮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上述用药的实施效果,分析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以期指导后续治疗。方法 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所有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20年09月~2023年09月,上述样本资料来源为沧州安定医院。对所选样本进行分组对比,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1例,上述分别为小剂量利培酮,联合导痰汤加减治疗。结果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差表评分显示,两组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数据差异大,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认知情况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有效率、MT、BDNF、5-HT更高(P<0.05)。结论 导痰汤加减+小剂量利培酮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MT、BDNF、5-HT,提升认知水平,对症状缓解以及抑郁的抑制具有积极意义,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痰汤加减 小剂量利培酮 慢性精神分裂症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抑郁评分 认知情况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有躯体症状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裴双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915-916,共2页
目的了解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有躯体不适抑郁症效果。方法将60例伴有躯体不适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并与单独采用西酞普兰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以汉... 目的了解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西酞普兰治疗伴有躯体不适抑郁症效果。方法将60例伴有躯体不适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并与单独采用西酞普兰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A中的躯体焦虑因子评分在治疗2周后差异明显,6周和8周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不明显。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治疗西酞普兰伴有躯体不适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独采用西酞普兰,且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躯体不适 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 西酞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边军 裴双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785-178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并与单独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治疗1、...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并与单独采用盐酸舍曲林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治疗1、2、4、6、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间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4、6、8周均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5.67,6.75,2.85;P<0.01)。两组间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于单独采用盐酸舍曲林,起效快,且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难治性抑郁症 小剂量利培酮口服液 盐酸舍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发焦虑情绪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庆迎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为了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发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抑郁症伴发焦虑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1)采用... 目的为了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发焦虑情绪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老年抑郁症伴发焦虑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1)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n=41)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GDS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75.61%(31/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GDS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GDS评分分别为(12.54±3.49)和(6.41±2.27),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64±4.56)和(8.28±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2.32±5.10)、(0.91±0.44)和(84.74±7.7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37±5.42)、(1.69±0.59)和(72.68±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抑郁症伴发焦虑情绪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以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小剂量利培酮 老年抑郁症 焦虑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強化抗抑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壮国 宋珈莹 许佩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7期3885-3886,共2页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双相抑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丙戊酸钠+西酞普兰+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戊酸钠+西酞普兰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双相抑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予以丙戊酸钠+西酞普兰+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戊酸钠+西酞普兰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37.15±5.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62±6.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安全性88.6%,对照组药物安全性8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采用丙戌酸钠与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利培酮辅助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 双相抑郁 丙戌酸钠 西酞普兰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锐昊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4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利... 目的探讨运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7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利培酮+丙戊酸钠+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MADRS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患者会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或对症处理缓解,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 抗抑郁剂 双相抑郁发作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聪颖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7期56-57,共2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剂... 目的探究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5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抑郁剂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CGI-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发病症状,优化CGI-I评分,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 强化抗抑郁剂 双相抑郁发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抑郁症临床应用与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迟颖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抑郁症临床应用。方法选取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运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单种药物进行治疗。2组抑郁...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抑郁症临床应用。方法选取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运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西汀单种药物进行治疗。2组抑郁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HAMD得分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2组抑郁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患者为62.5%(25/4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利培酮能够有效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HAMD得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小剂量利培酮 抑郁症患者 H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雪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4期882-883,共2页
42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被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氯氮平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不同时段对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4、6、8w PANSS评分... 42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被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氯氮平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不同时段对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4、6、8w PAN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第1w两组PANSS评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86.36%和80%。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能够迅速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 老年期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临床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抗抑郁剂;观... 目的探讨选择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临床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抗抑郁剂;观察组: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对最终的治疗有效率以及CGI-I评分结果等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80.49%)治疗有效率同对照组(78.05%)双相抑郁发作患者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CGI-I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双相抑郁发作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可以确保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疾病症状获得快速改善,获得显著的CGI-I评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 双相抑郁发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崇强 张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7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组则采取常规抗抑...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组则采取常规抗抑郁药物加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改善程度(CGI-I)评分、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杨氏躁狂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病情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CGI-I评分相比常规组更好,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杨氏躁狂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常规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抗抑郁药物加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狂躁表现,缩短病情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抑郁发作 小剂量利培酮 强化抗抑郁剂 临床疗效 认知功能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敏 房贤锐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和研究组(n=35,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和研究组(n=35,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1,P>0.05)。研究组患者MADRS评分为(-11.81±7.42)分、CGI-S评分为(3.68±1.49)分、SAS评分为(-0.09±0.05)分;对照组患者MADRS评分为(-15.88±6.07)分,CGI-S评分为(-4.26±1.59)分,SAS评分为(0.07±0.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2、21.557、14.783,P<0.05)。研究组BPRS评分为(-3.75±3.27)分、YMRS评分为(2.77±1.08)分、CGI-I评分为(-1.78±0.57)分,对照组BPRS评分为(-4.85±3.95)分,YMRS评分为(2.58±1.37)分,CGI-I评分为(-2.28±1.6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抗抑郁剂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转相风险率,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 强化抗抑郁剂 双相抑郁发作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雪琴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297-297,共1页
目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 目的: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氯氮平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1、2、4、6、8w进行精神分裂症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2、4、6、8w PAN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第1w两组PANSS评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86.36%和80%。结论对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能够迅速起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利培酮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 临床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4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47,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均未出现异常反应;治疗前2组患者Y-Brow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Y-Brown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Y-Brown评分明显降低情况(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6周以及8周时T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疗效较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曲林 小剂量 利培酮 难治性强迫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氟西汀和小剂量的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小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氟西汀和小剂量的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氟西汀...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氟西汀和小剂量的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氟西汀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利培酮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用氟西汀相比,联合应用氟西汀和小剂量的利培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优,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小剂量利培酮 抑郁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