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等翻译理论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1
作者 薛娇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0期7-10,共4页
本文对对等翻译理论在英美文学译作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理论核心在于追求翻译过程中,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在形式构造与深层含义上的高度契合,旨在确保译文的精确传达与阅读的自然流畅,从而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关键词 对等翻译理论 英美文学作品 翻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药品说明书的英译汉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邓铁 乔志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11,共5页
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英文药品说明书的翻译。分析了英文药品说明书的文本功能,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实现功能对等。同时认为,译者应把忠实原则引入到翻译过程中,保证译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关键词 药品说明书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用学的意义观看对等翻译 被引量:6
3
作者 习青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3期313-315,共3页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直译、意译并不是一对不可解决的矛盾。我们所说的忠实并不是机械的字面上的完全对等,意译也不是不顾原文内容和形式的任意乱译。译者应在充分理解原文语义含义的前提下,分析比较两种文化和语言在表达习惯和用法上...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直译、意译并不是一对不可解决的矛盾。我们所说的忠实并不是机械的字面上的完全对等,意译也不是不顾原文内容和形式的任意乱译。译者应在充分理解原文语义含义的前提下,分析比较两种文化和语言在表达习惯和用法上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利用所给的语言信息推理出作者说话的真正意图;同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感受,充当好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尽可能做到最全面的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意义观 对等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娜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165-166,共2页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实现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相应提出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建设师资力量与丰富教学内容的应用策略,...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实现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并相应提出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建设师资力量与丰富教学内容的应用策略,从而实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大学英语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翻译的新视角:认知性对等——以陕北民歌的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庆明 胡瑛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39-42,122,共5页
翻译对等历来都是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但传统的翻译研究只集中于语言形式、意义、信息、功能、效果等层次上的对等,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因素这一本质特征,很少从认知对等的角度去研究翻译。鉴于此,本文以陕北民歌... 翻译对等历来都是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但传统的翻译研究只集中于语言形式、意义、信息、功能、效果等层次上的对等,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因素这一本质特征,很少从认知对等的角度去研究翻译。鉴于此,本文以陕北民歌的英译本为语料,通过对意象图式、隐喻转喻、框架映射、原型理论、映射等认知方法的分析,来具体说明译者如何通过这些认知手段使原文和译文达到认知性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翻译 认知方法 认知性对等 陕北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对等翻译论与功能翻译目的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司桂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73-76,共4页
功能对等翻译论与功能翻译目的论都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西方翻译理论。由于都属于翻译的功能学派,这两种理论具有相似性,但是,这两种理论在理论基础、翻译标准、译者主体性、文化观等层面上的差异也是很显著的。对这两种理论的共性与差... 功能对等翻译论与功能翻译目的论都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西方翻译理论。由于都属于翻译的功能学派,这两种理论具有相似性,但是,这两种理论在理论基础、翻译标准、译者主体性、文化观等层面上的差异也是很显著的。对这两种理论的共性与差异进行比较,旨在加深我们对这两种貌合神离的翻译理论的认识与了解,让我们在不同的领域中能恰当地使用这两种翻译理论,使其在不同的翻译领域内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翻译 功能翻译目的论 共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度副词在政治文献中的对等翻译——以《十七大报告》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兆娟 刘玉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8期103-105,共3页
本文以奈达对等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十七大报告》中几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程度副词的翻译策略,总结了政治文献中常见程度副词的处理规律,以期对程度副词的翻译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对等翻译 政治文献 程度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杜丽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9期58-61,共4页
阐述了奈达的语言文化观,从"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三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了翻译界对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种种反应以及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认为将奈... 阐述了奈达的语言文化观,从"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三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了翻译界对奈达对等翻译理论的种种反应以及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认为将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应用于中英双语新闻翻译中,将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 对等翻译理论 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 功能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跨文化对等翻译原则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聿良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16-18,43,共4页
英汉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和民族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汉民族思维形态的主体性,英美民族思维形态的认知性;汉民族思维的形象化、具体化,英美民族思维的抽象化、概括化。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进行语符转换时不可单纯强调语义对等... 英汉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和民族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汉民族思维形态的主体性,英美民族思维形态的认知性;汉民族思维的形象化、具体化,英美民族思维的抽象化、概括化。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进行语符转换时不可单纯强调语义对等,更要注重跨文化语境下的功能对等、交际同一和文化对等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模式 语言异质性 文化差异 对等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中国译论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秀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4-56,共3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经历了兴衰沉浮,并一直是我国翻译界讨论的热点。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入手,在分析该理论在中国曾一度受追捧的成因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译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反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在中国经历了兴衰沉浮,并一直是我国翻译界讨论的热点。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入手,在分析该理论在中国曾一度受追捧的成因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译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反观中国译论在引进异域理论时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中国译论 影响 奈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满语谚语的语用对等翻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碧宇 《民族翻译》 2008年第2期80-85,共6页
本文对16个满文谚语译文做了正确理解内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存在错误或偏差理解满文谚语译文的现象。文章从语用对等翻译视角论述了满语谚语的语用对等翻译,并认为应该从满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共核和文化共核中寻求满语谚语的语用对等翻... 本文对16个满文谚语译文做了正确理解内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存在错误或偏差理解满文谚语译文的现象。文章从语用对等翻译视角论述了满语谚语的语用对等翻译,并认为应该从满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共核和文化共核中寻求满语谚语的语用对等翻译,以达到翻译交际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对等翻译 满语谚语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金·奈达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翻译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国勇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7-38,共2页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唐朝的经济、地理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结合唐诗的特点...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精华,反映唐朝的经济、地理及文化生活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本文通过对奈达翻译理论的研究,结合唐诗的特点来阐述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唐诗翻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唐诗 语意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翻译理论及其对法律文本的适用性研究
13
作者 刘桂英 倪爱霞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25-27,共3页
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理论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理论适用于不同的文本类型。通过分析文本类型,阐释对等翻译理论,论述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和动能对等不适用于法律文本的翻译,进而指出静态对等翻译对于法律文本翻译的适用性。
关键词 对等翻译理论 静态对等翻译 法律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对等翻译” 新解奈达理论——评“对等翻译”理论中的“对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田心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将equivalent误读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对等语",把奈达翻译理论误读成"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认为"对等论"、&... 中国主流派译论家将equivalent误读和误译成"对等"、"等值"、"等效"、"对等语",把奈达翻译理论误读成"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认为"对等论"、"等值论"、"等效论"中的"对等"或"等"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然而"对等翻译"中的"对等"是汉语,其词义不是"基本相同",也不是"基本对等",而是"等同"、"相等"、"对等"。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翻译不可能对等,由此也证明了"对等论"中的"对等"不是基本相同或基本对等,证实了中国主流派翻译理论家误读和误译了奈达翻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翻译理论 对等翻译 基本相同 基本对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对等翻译:相互适应的意图对等翻译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仝品生 《英语研究》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中西方漫长的翻译历史上,对等翻译自始至终都是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可以说,中西方的翻译历史就是追求对等翻译的发展史,它揭示了中西方翻译的本质。但何谓对等?如何实现对等?诸多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遭遇到了不同的困境... 在中西方漫长的翻译历史上,对等翻译自始至终都是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个核心的概念。可以说,中西方的翻译历史就是追求对等翻译的发展史,它揭示了中西方翻译的本质。但何谓对等?如何实现对等?诸多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遭遇到了不同的困境。究其原因,归于实践中的对等翻译遭遇了不同程度地操作性的困难而流于理想化的理论论争,抑或是我们在讨论对等翻译时忽视了其历时性以及对其动态的把握,而不是对等翻译本身的问题。据此,结合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元化语境的发展取向,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达成"意图对等翻译"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翻译 相互适应 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律文化视角下法律文本的对等翻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9-91,112,共4页
法律文本相互间的"功能对等物"是不同法律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在中西法律文化中"功能对应物"呈现交叉现象。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侧重点不同,在西方"法"强调的是权力和规律,中文"法"则侧重于制裁... 法律文本相互间的"功能对等物"是不同法律文化之间交流的媒介,在中西法律文化中"功能对应物"呈现交叉现象。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侧重点不同,在西方"法"强调的是权力和规律,中文"法"则侧重于制裁和惩罚。中西法律文化内涵的不同,导致文化意识不同,西方法学提出"民主"、"自由"、"人权"、"社会契约"、"自然理性"等,而中国法律制度主要源于政治,权力制衡概念空缺。法律文本的严肃性要求翻译务必达到法律效应上的对等,因而法律翻译应注重文化差异,译者需将文化范畴体现细致,要做到忠实于源语信息,实现法律功能的对等。同时,译者也应注重翻译的规范性、准确性和通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法律文化 法律文本 对等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尚宏 《焦作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1-11,15,共2页
文章客观分析了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和在此基础上的"读者反应论",并提出应辩证地运用其理论来指导翻译工作。
关键词 动态对等翻译理论 读者反应论 辩证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外之意的对等翻译
18
作者 汪晓莉 邓英 庄德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当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与真实意图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言外之意。在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使用尤其常见。文章选用《雷雨》英译本中的部分实例,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言外之意的三种方法,即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言外之意、保留言外之意... 当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与真实意图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言外之意。在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使用尤其常见。文章选用《雷雨》英译本中的部分实例,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言外之意的三种方法,即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言外之意、保留言外之意但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放弃言外之意而直接说明或补足原文的隐含意义。通过这些不同的翻译方法,可以达到与原文"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外之意 对等翻译 语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对等翻译观视角下诗歌翻译的实践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游瑞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8-70,共3页
文学作品翻译不易,诗歌作品翻译更加不易。诗歌是文学作品的顶峰,具有丰富的意象、节奏、风格和情感,要实现翻译信息的等值难上加难。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别样视角,对于指导诗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功能... 文学作品翻译不易,诗歌作品翻译更加不易。诗歌是文学作品的顶峰,具有丰富的意象、节奏、风格和情感,要实现翻译信息的等值难上加难。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别样视角,对于指导诗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对等翻译观视角下,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照顾译文和译文读者的感受,强化语义层面、信息层面和句子层面的功能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诗歌翻译 语义 句子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对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也谈异化和归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一直以来文化意象都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但为了兼顾忠实与等效,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做非此即彼的异化或归化处理。本文认为,只有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文化直入、文化诠释和文化归化三种策略,才能得出好的译文。
关键词 功能对等翻译 文化意象 忠实 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