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键的密度函数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景德 李智强 沈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23,共5页
将密度函数理论发展用于化学键定量计算,这是一种既非矩阵力学亦非波动力学的新的量子力学第一原理方法;可适用于分子,晶体,和具有近程有序的非晶态,其中用多极展开处理了库仑作用,故特别适用于计算电介质的极化和铁电性。
关键词 密度函数理论 化学键 电多极矩 铁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_(2)^(+)(X=Cl,Br)离子的密度函数理论(DFT)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岩 张现周 +2 位作者 刘玉芳 马淑红 孙金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5-369,共5页
选取密度泛函方法 ,采取 6 - 311++G(2df ,2 pd)基组对单态HCl+ 2 和HBr+ 2 离子进行了理论计算。考虑到HF+ 2 离子中D∞h结构可独立存在的事实 ,文中首次对HCl+ 2 和HBr+ 2 离子的包含D∞h在内的四种可能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计算 ;求得... 选取密度泛函方法 ,采取 6 - 311++G(2df ,2 pd)基组对单态HCl+ 2 和HBr+ 2 离子进行了理论计算。考虑到HF+ 2 离子中D∞h结构可独立存在的事实 ,文中首次对HCl+ 2 和HBr+ 2 离子的包含D∞h在内的四种可能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计算 ;求得了Cl2 与Br2 的质子亲和能及Cl—ClH+ 与Br—BrH+ 的键分离能 ,丰富和完善了对HCl+ 2 的理论计算 ,并对HBr+ 2 离子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计算研究 ,结果预言HBr+ 2 单态中Cs 结构为其平衡结构。最后给出了HCl+ 2 和HBr+ 2 的热化学数据、力常数等数值 ,并给出了基态HBr+ 2 离子的离解通道 ,从而给出其完全离解时的离解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_(2)^(+) HBr^(2)_(+) 密度函数理论 几何构型 频率 键分离能 离解通道 离解能 势能函数 优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_2-苯复合物(X=F,Cl,Br,I)的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研究
3
作者 石岩 郑旭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用密度函数理论计算了卤素分子-苯复合物(X2-C6H6,X=F,Cl,Br,I)6种构型(R,η6,η2a,η1a,η2b,η1b)的结构、稳定化能、振动频率和电子跃迁能。结果显示,η2a或η1a倾斜构型是X2-C6H6复合物的最稳定结构,它们的振子强度随卤素原子的原... 用密度函数理论计算了卤素分子-苯复合物(X2-C6H6,X=F,Cl,Br,I)6种构型(R,η6,η2a,η1a,η2b,η1b)的结构、稳定化能、振动频率和电子跃迁能。结果显示,η2a或η1a倾斜构型是X2-C6H6复合物的最稳定结构,它们的振子强度随卤素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η1a构型是F2-C6H6复合物中对光吸收起最主要作用的构型,而η1a和η2a可能共同对X2-C6H6复合物(X=Cl,Br,I)的光吸收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素分子-苯复合物 密度函数理论计算 几何构型 振动频率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吸附法进行孔径分析进展——密度函数理论(DFT)及蒙特卡洛法(MC)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正红 Mattias Thommes 《中国粉体工业》 2009年第6期36-42,共7页
1.前言 气体吸附法是获得多孔材料全面表征的极好方法,它可以反映比表面、孔分布和孔隙度等方面的信息,但是,这需要对吸附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包括在多孔材料上流体的吸附和相变化及其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这是表面分析和孔分析... 1.前言 气体吸附法是获得多孔材料全面表征的极好方法,它可以反映比表面、孔分布和孔隙度等方面的信息,但是,这需要对吸附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包括在多孔材料上流体的吸附和相变化及其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这是表面分析和孔分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吸附法 密度函数理论 蒙特卡洛法 孔径分析 应用 多孔材料 吸附等温线 吸附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函数理论赢得化学家青睐
5
作者 Stu Borman 刘兵 张剑锋 《世界科学》 1991年第1期10-11,16,共3页
基于'哈特里-福克近似'的从头开始(第一原理)法,今天正被量子化学家们广泛应用于计算在缺乏或未知实验数据时的化学参数,目前,量子化学家们对代用从头开始技巧的兴趣与日俱增.这种代用技巧便是密度-函数理论,一种迄今仍被化学... 基于'哈特里-福克近似'的从头开始(第一原理)法,今天正被量子化学家们广泛应用于计算在缺乏或未知实验数据时的化学参数,目前,量子化学家们对代用从头开始技巧的兴趣与日俱增.这种代用技巧便是密度-函数理论,一种迄今仍被化学家们极大忽视的非哈特里-福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数学 密度函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密度函数理论
6
作者 朱尧辰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05年第5期1-2,共2页
量子密度函数理论是一种新的物质电子结构的局部有效势能理论,它虽然以Hohenberg—Kohn的第一定理为基础,但与传统的Kohn—Sham密度函数理论不同。本书作者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即开始有关研究,并开设研究生课程,本书便是在此基础上形... 量子密度函数理论是一种新的物质电子结构的局部有效势能理论,它虽然以Hohenberg—Kohn的第一定理为基础,但与传统的Kohn—Sham密度函数理论不同。本书作者从上世纪70年代起即开始有关研究,并开设研究生课程,本书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本书不仅给出这个新的理论,而且用较少篇幅讲述了传统理论,由此阐述新理论的基本思想,并应用它给出传统理论的精确的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函数理论 量子 研究生课程 势能理论 电子结构 基本思想 物理解释 传统 理论 基础 定理
原文传递
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合的计算化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敏 姜湃 +3 位作者 崔咪咪 薛小松 侯彦辉 刘宾元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77,共7页
为探究N,N′-二(2,6-二异丙基)苊二亚胺溴化镍配合物无法催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的原因,使用Gaussian软件,运用密度泛函数理论(DFT),将乙烯、降冰片烯共聚过程分为3个阶段:单体竞争链引发过程、单体竞争再插入过程、乙烯链增长和β-H转... 为探究N,N′-二(2,6-二异丙基)苊二亚胺溴化镍配合物无法催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的原因,使用Gaussian软件,运用密度泛函数理论(DFT),将乙烯、降冰片烯共聚过程分为3个阶段:单体竞争链引发过程、单体竞争再插入过程、乙烯链增长和β-H转移反应竞争过程,并依序计算每个阶段的动力学能量.结果显示:每个阶段中具有动力学优势的反应分别是降冰片烯单体的链引发、乙烯单体的再插入、链增长过程的β-H转移反应.这3个优势反应将构成"体系循环",使共聚过程仅能获得小分子链段,导致共聚无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函数理论(DFT) 乙烯 降冰片烯 无规共聚 α-二亚胺镍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时降雨概率密度的适用函数与理论密度函数
8
作者 沈铁元 向怡衡 +3 位作者 廖移山 祁海霞 王俊超 余德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3-754,I0030-I0032,共15页
暴雨强度公式在水文、气象、工程设计等各领域都是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常用降雨概率分布函数的适用性欠缺,理论分布函数一直处于争鸣之中。从逐时降雨概率密度函数的适用性分析入手,有利于发现普适且恰当的理论密度函数。本文从我国暴雨... 暴雨强度公式在水文、气象、工程设计等各领域都是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常用降雨概率分布函数的适用性欠缺,理论分布函数一直处于争鸣之中。从逐时降雨概率密度函数的适用性分析入手,有利于发现普适且恰当的理论密度函数。本文从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易发区中沿30°N选取4个经纬度长方形区域(雅安附近、鄂西南、江汉平原南部、杭州湾西),并在其南、北各选一对比分区(海南岛、郑州),对6个分区内降雨资料直接采用全样本,统计逐时降雨的三类概率密度经验函数,对照这些函数的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众多分布函数的适用性,筛选适用函数并进行拟合试验,优选出理论密度函数。研究结果表明:三参广义伽玛函数拟合误差最小,而两参广义正态函数更恰当、被首推为理论密度函数;拟合参数寻优时的目标函数综合了乘性与加性误差模型,能使拟合曲线兼顾头尾;本研究有别于极值降雨概率分布中仅采用极少部分样本的方法,采用降雨概率密度方法替代传统的年极值法,使重现期计算更准确有效,能提高暴雨强度公式的科学性,拟合的高精度与函数的普适性有望解决降雨概率分布模型统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时降雨 类条件概率密度 理论密度函数 适用性分析 逐时连续降雨 降雨历时 广义正态分布 拟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和密度泛函数理论(DFT)模拟计算研究对硝基苯胺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吸附行为
9
作者 马文强 荆翠玉 方炎 《光散射学报》 2007年第3期212-218,共7页
在沉积金纳米颗粒的干燥滤纸上进行对硝基苯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研究,并与对硝基苯胺在金胶水溶液中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相比,分子拉曼光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利用DFT理论计算对硝基苯胺在金胶颗粒上的吸附行为... 在沉积金纳米颗粒的干燥滤纸上进行对硝基苯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研究,并与对硝基苯胺在金胶水溶液中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相比,分子拉曼光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利用DFT理论计算对硝基苯胺在金胶颗粒上的吸附行为的拉曼光谱。DFT理论模拟计算和FI-Raman实验分析都表明这种变化源于对硝基苯胺的不同吸附方式。SERS和DFT结合研究分子的吸附是一种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密度函数理论(DFT) 对硝基苯胺(P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在A和X型沸石上超临界吸附的格子密度函数模型(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晓明 吴尔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3-1828,共6页
采用基于三维Ono-Kondo方程的格子密度函数理论(LDFT)模型模拟了氢气在A和X型微孔沸石上的超临界吸附等温线.根据沸石孔的尺寸和形状,LDFT模型将氢分子在孔中的吸附位分布近似为简单立方、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的团簇结构.模拟结果表明,L... 采用基于三维Ono-Kondo方程的格子密度函数理论(LDFT)模型模拟了氢气在A和X型微孔沸石上的超临界吸附等温线.根据沸石孔的尺寸和形状,LDFT模型将氢分子在孔中的吸附位分布近似为简单立方、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的团簇结构.模拟结果表明,LDFT模型可有效地用于描述氢气在A和X型沸石上的单层或多层超临界吸附行为.模拟所得的吸附等温线与实验测定结果吻合.特别是,LDFT模型中的氢-沸石作用势能参数的准确性得到了Lennard-Jones(12-6)势能方法的有效验证.因此,LDFT模型被用于预测了更宽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氢气在X沸石上的超临界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吸附 格子密度函数理论 氢气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域密度函数计算微波改性天然沸石的介孔分布(英文)
11
作者 柳旭升 马军 +2 位作者 杨晶 刘乾亮 沈吉敏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采用微波加热离子交换方法改性天然沸石以增加其介孔容量,同时以传统回流加热离子交换方法制备的改性沸石作为对照,用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NLDFT)和氮气在柱状、孔状硅介质上的吸附模型为依据,计算不同加热方法改性沸石的孔径分布... 采用微波加热离子交换方法改性天然沸石以增加其介孔容量,同时以传统回流加热离子交换方法制备的改性沸石作为对照,用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NLDFT)和氮气在柱状、孔状硅介质上的吸附模型为依据,计算不同加热方法改性沸石的孔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所选择模型和实际测得的样品等温线有很高的拟合程度。与传统BJH方法相比,NLDFT方法可以提供更多的孔径分布信息。相对于未改性沸石,微波加热改性天然沸石的介孔直径增加3~5nm,而常规回流加热只增加直径在3nm以下的介孔。这主要是由于沸石颗粒在回流加热过程中相互剧烈摩擦,导致沸石的结构受到破坏,沸石由层片状变为粉末状,而微波加热改性后的天然沸石仍保持原来的层片状。微波加热法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天然沸石介孔容量增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天然沸石 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域密度函数计算铁掺杂羟基磷灰石的介孔分布(英文)
12
作者 柳旭升 马军 +1 位作者 杨晶 史风梅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9-645,共7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铁掺杂羟基磷灰石(Fe-HAp)介孔材料,并以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NLDFT)计算了不同浓度铁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孔径分布曲线。NLDFT模型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以集合体间孔隙为主,当铁离子浓度大于0.01 mol·L-1时,Fe...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铁掺杂羟基磷灰石(Fe-HAp)介孔材料,并以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NLDFT)计算了不同浓度铁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的孔径分布曲线。NLDFT模型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以集合体间孔隙为主,当铁离子浓度大于0.01 mol·L-1时,Fe-HAp的集合体内孔隙逐渐增加。在铁离子浓度为0.05 mol·L-1时制备的Fe-HAp具有最大量的集合体内孔隙。当铁离子浓度大于0.05 mol·L-1时,Fe-HAp粒子尺寸急剧减小,导致集合体内孔隙相应地减少。透射电子显微镜很好地证实了所选择NLDFT模型的结果,相比传统BJH模型,NLDFT模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离子交换 非定域密度函数理论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双金属催化剂上甲烷脱氢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琛 朱贻安 周兴贵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为了从原子尺度上研究双金属的作用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甲烷在Ni-Pt和Ni-Pd双金属催化剂上的脱氢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Ni催化剂中引入Pt或Pd会大大减弱表面C原子的吸附,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而且... 为了从原子尺度上研究双金属的作用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甲烷在Ni-Pt和Ni-Pd双金属催化剂上的脱氢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在Ni催化剂中引入Pt或Pd会大大减弱表面C原子的吸附,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而且甲烷第一步脱氢活化能会有所提高,反应活性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函数理论 双金属催化剂 甲烷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和丁烷自由基阳离子的分子结构和超精细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亚军 黄明宝 郑世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用密度函数理论B3LYP方法和 6 31G(d ,p) ,6 311G(d ,p)及 6 311+G(d ,p)基组 ,分别对 1 C4 H+ 8,2 C4 H+ 8和C4 H+ 10 进行了构型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 .预言 1 C4 H+ 8具有非平面构型 ,与以往报道的从头算和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结果不... 用密度函数理论B3LYP方法和 6 31G(d ,p) ,6 311G(d ,p)及 6 311+G(d ,p)基组 ,分别对 1 C4 H+ 8,2 C4 H+ 8和C4 H+ 10 进行了构型优化和频率分析计算 .预言 1 C4 H+ 8具有非平面构型 ,与以往报道的从头算和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结果不同 .在各自由基阳离子的B3LYP构型上 ,进行了B3LYP、MP2及MRSDCI方法的超精细偶合常数计算 ,得到了比以往更好的结果 ,特别是MP2 / /B3LYP计算值是至今与实验值符合得最好的理论计算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自由基阳离子 丁烷自由基阳离子 密度函数理论 超精细结构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yl-hex-1-ene自由基环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海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6-521,共6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6-yl-hex-1-ene自由基环合成反应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随反应坐标变化几个关键变量变化的讨论,揭示了6-yl-hex-1-ene自由基在进行环合成反应时区域选择性的高低;同时,也分析了在6-endo-trig和5-exo-trig反应途...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6-yl-hex-1-ene自由基环合成反应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随反应坐标变化几个关键变量变化的讨论,揭示了6-yl-hex-1-ene自由基在进行环合成反应时区域选择性的高低;同时,也分析了在6-endo-trig和5-exo-trig反应途径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势垒的变化,以及六元环产物和五元环产物的环张力对热力学过程和动力学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yl-hex-1-ene自由基环合成过程中,经过5-exo-trig反应途径生成环应力较大的五元环产物具有动力学优势,是主要的动力学产物。同时分析结果也表明,可以利用在反应过程中进攻角变量的变化来定性地判断反应选择性的优势通道,并用以定性地解释Baldwin规则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6-yl—hex-1-ene自由基 密度函数理论 自由基环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r_2^+离子的结构及其解析势能函数
16
作者 刘岩 罗志环 +1 位作者 林芳 黎永耀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0,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以及6-311++G(2df,2pd)基组优化出了单态HBr2+离子的结构参数、离解能和力常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导出了HBr2+(Cs,X1A′)离子的分析势能函数,并获得其势能面,正确的再现了HBr2+离子的平衡结构特...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以及6-311++G(2df,2pd)基组优化出了单态HBr2+离子的结构参数、离解能和力常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多体项展式方法导出了HBr2+(Cs,X1A′)离子的分析势能函数,并获得其势能面,正确的再现了HBr2+离子的平衡结构特征及其离解能,并可由势能图观察到Br(2Pu)+HBr+(X2Πi)→HBr2+(X1A′)反应通道上出现一个鞍点,其位置在RBrBr=0.42 nm,RHBr=0.16 nm,∠HBrBr=97.5°,V=-5.5 eV,垒高约0.53 eV。为进一步探讨HBr2+离子的反应动力学过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r2+ 密度函数理论 结构性质 多体项展式理论 解析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_2^+(X=Cl,Br)离子的结构与HBr_2^+离子的势能函数
17
作者 刘岩 张现周 +1 位作者 罗志环 黎永耀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518-521,共4页
选取密度泛函(B3LYP)方法,采取6-311++G(2df,2pd)基组对单态HCl2+与HBr2+离子可能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计算,并求得了Cl2与Br2的质子亲和能及Cl—CIH+与Br—BrH+的键分离能.得到HCl2+离子最稳态为Cs构型,电子态为1A′,平衡核间距为RCIH=... 选取密度泛函(B3LYP)方法,采取6-311++G(2df,2pd)基组对单态HCl2+与HBr2+离子可能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计算,并求得了Cl2与Br2的质子亲和能及Cl—CIH+与Br—BrH+的键分离能.得到HCl2+离子最稳态为Cs构型,电子态为1A′,平衡核间距为RCIH=0.1315nm,RClCl=0.2022nm,键角∠HClCl=99.4°.HBr2+离子最稳态为Cs构型,电子态为1A,平衡核间距为RBrH=0.1452nm,RBrBr=0.2328nm,键角∠H-BrBr=97.5°,离解能为De=8.208eV,Br—H键伸缩振动频率为2399cm-1,H—Br—Br键弯曲振动频率为706cm-1,Br-Br键伸缩振动频率294cm-1.并首次采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推导出了基态HBr2+离子的解析势能函数.对应的等值势能图准确再现了HBr2+离子的平衡结构及其离解能;并可由势能图观察到Br(2Pu)+HBr+(X2Πi)→HBr2+(X1A′)反应通道上出现一个鞍点,其位置在RBrBr=0.42nm,RHBr=0.16nm,∠HBrBr=97.5°,V=-5.5eV,垒高约0.53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l2+ HBr2+ 密度函数理论 结构性质 多体项展式理论 解析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yl-pent-1-ene自由基环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18
作者 于海涛 赵艳丽 仲华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6-670,共5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5-yl-pent-1-ene自由基环合成反应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经4-exo-trig过程生成四元环产物是一个吸热反应,而经5-endo-trig过程则是一个放热反应,说明在热力学上5-endo-trig过程比4-exo-trig过程有利。环...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5-yl-pent-1-ene自由基环合成反应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经4-exo-trig过程生成四元环产物是一个吸热反应,而经5-endo-trig过程则是一个放热反应,说明在热力学上5-endo-trig过程比4-exo-trig过程有利。环张力的计算结果说明四元环较大的环张力是形成四元环过程需要吸热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五元环较小的环张力是反应放热的一个原因。从动力学势垒来看,5-endo-trig反应过程也比4-exo-trig过程稍微有利,这是违反Baldwin规则的。这是由于自由基环合成所形成的四元环张力要比五元环张力大所引起的,因此环张力是在四元环形成过程中动力学上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导致其动力学势垒较高的主因。五元环产物的势垒主要是由于进攻角度变化较大而引起的。因此,Baldwin规则中进攻角度决定环合成反应选择性的理论不适用于5-yl-pent-1-ene自由基环合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5-yl-pent-1-ene自由基 密度函数理论 自由基环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与C_2H_2^+自由基-离子反应机理与产物分布的理论研究(英文)
19
作者 于海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0-489,共10页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CP与C2H2+的反应机理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动力学有利的反应通道生成的主要产物是HCCCP+。反应是以CP分子的碳原子以无势垒的方式进攻C2H2+的π电子开始的,直接生成1-phosphorous-cyclopropylen...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CP与C2H2+的反应机理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动力学有利的反应通道生成的主要产物是HCCCP+。反应是以CP分子的碳原子以无势垒的方式进攻C2H2+的π电子开始的,直接生成1-phosphorous-cyclopropylene阳离子。这个阳离子最后通过C-H键断裂反应生成最终的有利产物HCCCP+。CP+C2H2+的反应机理与CN+C2H2+相似。此外,G2级别的反应能量结果表明,重要的中性分子HCCCX(X=N,P)可以通过HCCCX+(X=N,P)而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CP分子 乙烯正离子 反应势能面 密度函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n(CH)_(4-n)H_4(n=0-4)的环状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20
作者 徐伯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3,共5页
With replacement of N atoms by CH groups in the most stable cycled N4H4 molecules,twelve possible isomers of Nn(CH)4-nH4 have been designed and optimized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of theory.The vibrational frequenci... With replacement of N atoms by CH groups in the most stable cycled N4H4 molecules,twelve possible isomers of Nn(CH)4-nH4 have been designed and optimized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of theory.The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were calculat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eory.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natural bond orbital(NBO) and the atoms in molecules(AIM)theory.Meanwhile,the dipole moments and the energy have been discuss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abilities of these isomers increase with more CH groups replacements of N4H4 due to decrements of their densities of energies.The G3B3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isomers have high heat of formations(HOFs)and higher density of energies,which indicate them maybe a kind of potential and novel energetic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氢化合物 密度函数理论 NBO A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