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杜云 胡次浪 +4 位作者 朱晓华 张帆 吴爱民 曾祥妮 李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3期64-68,80,共6页
目的 考察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在评价MPP转归以及判断药物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451例,所有患儿在入院24 h内采集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 目的 考察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在评价MPP转归以及判断药物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451例,所有患儿在入院24 h内采集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MP抗体检测(MP-Ab)],并采集咽拭子标本提取MP-RNA(MP-SAT法)。对MPP患儿在完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第1疗程、完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第3疗程时复查MP-Ab和MP-RNA。根据MP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MPP组(n=183)和非MPP组(n=268)。比较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病程<7 d入院前未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PP患儿进行动态观察,考察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治疗MP不同时间点(入院时、完成第1疗程和完成第3疗程时)MP-SAT和MP-Ab的阳性率以及患儿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咳嗽、发热、肺部体征和CT表现)变化情况。结果 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 d患儿组中MP-SAT诊断MPP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优于MP-Ab(P<0.001或P<0.05或P<0.01)。病程<7 d入院前未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MPP患儿共42例,该组患儿在入院时、完成阿奇霉素治疗第1疗程和完成阿奇霉素治疗第3疗程时,MP-SA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09%(37/42)、88.09%(37/42)和9.52%(4/42);MP-A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6.19%(11/42)、100.00%(42/42)和100.00%(42/42),在不同时间点MP-SAT和MP-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P<0.001)。该组患儿完成第3疗程时MP-SAT阳性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01),临床症状(咳嗽、发热)、肺部体征及肺部CT表现较入院时明显好转(均P<0.001),MP-SAT结果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肺部影像学表现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SAT检测MP-RNA可作为儿童MPP的早期诊断依据,同时也可作为评价MPP转归及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联合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检测诊断肺结核价值的研究
2
作者 洪炳 刘燕 +2 位作者 李希玖 钟益锴 黄健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TB-SAT)联合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检测(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受试者... 目的分析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TB-SAT)联合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检测(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一TB-SAT、Xpert MTB/RIF与二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6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18例培养阳性,34例为培养阴性,经过临床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共52例,8例为其他疾病。52例确诊患者中,TB-SAT阳性符合率为57.69%,Xpert MTB/RIF阳性符合率为69.23%,TB-SAT联合Xpert MTB/RIF阳性符合率为92.31%,同时阳性25例。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7.50%,AUC为0.842,95%CI:0.786~0.893,约登指数为0.779,均高于两种检查方法的单一检测结果。结论针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联合应用TB-SAT与Xpert MTB/RIF诊断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泡灌洗 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实时检测 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宫颈解脲支原体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朱寅 宁玉梅 《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对比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治疗后的检测效果差异,为探寻随访中实时评估疗效的检测... 目的对比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治疗后的检测效果差异,为探寻随访中实时评估疗效的检测方法以避免过度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患者初检和治疗后停药2周及以下、停药2周以上复诊时,采用液体培养法、PCR法、SAT法检测UU,记录3种方法的结果报告时间;以液体培养法为标准,计算PCR法、SAT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用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McNemar)比较PCR和SAT 2种检测方法与液体培养法检测UU的阳性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估PCR法与SAT法的检测效果差异。结果除去样本保存和运输时间,从样本接收到报告结果,液体培养法耗时约45 h,PCR法耗时约11 h,SAT法耗时约6 h。治疗后随访4周,停药2周及以下时,PCR法检测UU的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38.5%(5/13),假阳性率61.5%(8/13),AUC为0.630(95%CI:0.386~0.873),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39);SAT法的检测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84.6%(11/13),假阳性率为15.4%(2/13),AUC为0.861(95%CI:0.682~1.000),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治疗前筛查和停药2周以上时,PCR和SAT检测UU的结果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相比,SAT报告时间短,复查时假阳性率更低,因此SAT兼顾快速和准确,更适合治疗后停药时间≤2周的患者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液体培养法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对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的检测及其评价
4
作者 康红艳 陈秋圆 +4 位作者 海燕 蔡彬秀 张华 王珍珠 孙丽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目的 评价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对肺炎链球菌(Spn)耐药菌株的检测能力。方法 设计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gyrA、gyrB、ermB和mefA的环介导恒温扩增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Spn耐药菌株的LAMP方法,以携带上述基因的质粒DNA为检测标准,明确... 目的 评价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对肺炎链球菌(Spn)耐药菌株的检测能力。方法 设计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gyrA、gyrB、ermB和mefA的环介导恒温扩增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Spn耐药菌株的LAMP方法,以携带上述基因的质粒DNA为检测标准,明确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前瞻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采用LAMP检测临床标本中的Spn耐药菌株,与常规细菌培养结果以及Sanger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AMP检测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gyrA、gyrB、ermB和mefA,同时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LAMP可检测到质粒DNA的最低浓度10^(-4)ng/μL;采用PCR可检测到质粒DNA的最低浓度10^(-2)ng/μL,说明LAMP的灵敏度高。分离培养法检出Spn耐药菌株31株,LAMP法检出Spn耐药菌株33株,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P法和Sanger测序对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100%一致。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gyrA阳性一致率92.41%,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gyrB阳性一致率95.06%,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ermB阳性一致率90.91%,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mefA阳性一致率87.50%。结论 LAMP可快速检测gyrA、gyrB、ermB和mefA,其可用于Spn耐药菌株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技术 肺炎链球菌 耐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郭新景 李晓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SAT)技术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190例可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痰标本行罗氏培养、抗酸染色、SAT检测,以痰培养结果为&q...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SAT)技术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190例可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痰标本行罗氏培养、抗酸染色、SAT检测,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SAT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痰培养结果明确肺结核患者990例,非肺结核患者200例;SAT检测明确肺结核患者570例,非肺结核患者620例;罗氏培养法明确肺结核患者445例,非肺结核患者745例;抗酸染色法明确肺结核患者300例,非肺结核患者890例.与罗氏培养法及抗酸染色法比较,SAT检测对于肺结核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97%(564/990)、63.95%(761/1190)、98.95%(564/570)、31.29%(194/620),均高于罗氏培养法及抗酸染色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各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T检测痰标本MTB对肺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诊断结果,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痰标本 rna恒温实时检测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娟 孙炳奇 +1 位作者 王悦 李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93-2895,共3页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法(SA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沈阳市胸科医院48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采用金胺O痰涂片法将其分为阳性组19例,阴性对照组29例,应用SAT法、BD960快速培养法、TB抗体检...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法(SA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沈阳市胸科医院48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采用金胺O痰涂片法将其分为阳性组19例,阴性对照组29例,应用SAT法、BD960快速培养法、TB抗体检测法同时对上述痰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单一法SAT法的灵敏度最高,为68.40%;特异度最高的为BD960法(87.2%)。SAT+BD960联合法的灵敏度为73.70%。结论:SAT法比较灵敏度,联合检测法优于单一的SAT法和BD960法;SAT法的阳性率高于BD960法且检测周期短,所以SAT法及其联合BD960检测法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rna恒温实时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快速鉴定鸟分枝杆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园园 陆俊梅 +2 位作者 程松 胡忠义 崔振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建立RNA恒温扩增技术快速鉴定鸟分枝杆菌(RIARD-MA)的方法,评估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鸟分枝杆菌(MA)的16S rRNA的特异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RNA探针和带有T7启动子的逆转录扩增引物,42℃恒温扩增实时检测,对21种... 目的建立RNA恒温扩增技术快速鉴定鸟分枝杆菌(RIARD-MA)的方法,评估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鸟分枝杆菌(MA)的16S rRNA的特异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RNA探针和带有T7启动子的逆转录扩增引物,42℃恒温扩增实时检测,对21种分枝杆菌标准株、4株非分枝杆菌和259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别检测;同时以PCR测序结果为参考对照。结果 RIARD-MA可以在2 h内完成检测,能准确鉴定出21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及4株非分枝杆菌检测中的MA,检测灵敏度达103CFU/mL;检测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MA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可达100%。结论 RIARD-MA鉴定M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检测快速,有望作为一种新的MA临床分离株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恒温 鸟分枝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在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白莉 高煜 +1 位作者 姜伟艳 张井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124-1125,共2页
目的探索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意义,建立早期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284例诊断为儿童肺炎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使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治疗前... 目的探索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意义,建立早期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284例诊断为儿童肺炎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使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治疗前后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G),并比较治疗前后发热时间、白细胞构成比差异。结果 MP肺炎患儿的SAT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MP-Ig G阳性率呈增高趋势(P<0.01)。随着SAT转阴时间延长,MP肺炎患儿发热持续时间越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结论 SAT法是评价MP肺炎发展和愈合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rna实时荧光恒温技术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治疗效果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洪妍 高煜 +1 位作者 姜伟艳 宋桂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寻找评价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72例利用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法确诊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平均年龄(5.7±2.8)岁,给予同剂量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使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 目的寻找评价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72例利用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法确诊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平均年龄(5.7±2.8)岁,给予同剂量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使用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CRP、LDH明显降低(P<0.05),随着SAT转阴时间的延长,CRP、LDH水平逐渐升高(P<0.05);相对于治疗前最大呼气流量(PEF)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治疗后PEF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分别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AT和血清LDH、CRP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支原体肺炎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乳酸脱氢酶 rna实时荧光恒温技术 支原体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出肺炎支原体RNA阳性儿童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渠滕 田文君 +5 位作者 王明辉 刘义庆 刘春梅 邱旸 张庆 崔朝杰 《中国医药》 2019年第6期874-878,共5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病原体检出率及流行特征,并分析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出MP-RNA阳性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因急性呼吸道...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病原体检出率及流行特征,并分析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出MP-RNA阳性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收入院的患儿604例,利用SAT行MP-RNA检测并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604例患儿中MP核酸检测阳性109例,阳性率为18.0%。女性患儿MP核酸检测阳性率与男性患儿比较[22.0%(40/182)比16.4%(69/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岁、4~7岁、8~14岁患儿MP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6%(46/436)、41.2%(49/119)、28.6%(14/49),不同年龄患儿间MP核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收治患儿MP核酸阳性率分别为9.0%(13/144)、17.1%(19/111)、29.6%(60/203)、11.6%(17/146),不同季节患儿MP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MP核酸阳性患儿中C反应蛋白升高44例(40.4%),正常65例(59.6%)。109例MP核酸阳性患儿血常规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53例,占48.6%)、红细胞计数降低(30例,占27.5%)、血红蛋白降低(47例,占43.1%)、血小板计数升高(59例,占54.1%),其中有7例MP核酸阳性患儿血常规正常。109例核酸阳性患儿中36例送检细胞免疫功能,其中17例细胞免疫功能正常;3例CD16+CD56+升高,7例降低;15例CD19+升高,1例降低;5例CD3+降低;11例CD3+CD4+降低;2例CD3+CD8+升高。结论 MP感染与年龄和季节有很大关系,与性别的关系不大,根据本地区的发病特点,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对疾病的防治有很大帮助;MP-RNA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MP的感染情况,其他实验室检查能为MP的诊断提供参考,对更加深入地了解MP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7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许霄峰 李慧彤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IR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仅需20 min。该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快速诊断和现场监测,为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热病毒 多酶恒温快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紫荆 汪蓉 +8 位作者 胡小林 方剑 赵云 尹清金 侯晓华 谢屹峰 朱静 马云驰 庄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评估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因支原体肺炎住院且咽拭子MP-SAT检测阳性的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 目的评估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因支原体肺炎住院且咽拭子MP-SAT检测阳性的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儿咽拭子。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4周,MP-SAT结果转阴后,停用阿奇霉素治疗。在治疗开始后,每周复查MP-SAT及胸部X线片各1次(每种检查结果转阴后不再复查),分别记录两种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情况。结果MP-SAT转阴率随抗生素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MP-SAT转阴时间(2.41±0.62)周;胸部X线片转阴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胸部X线片转阴时间(3.40±1.46)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14±0.35)周,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较慢,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为(3.26±1.16)周;MP-SAT转阴时间与胸部X线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01);MP-SAT转阴时间与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01)。结论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过程中,MP-SAT转阴时间短于胸部X线片转阴时间和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在评估支原体肺炎疗效指标中,使用MP-SAT转阴指标优于传统胸部X线片和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实时荧光恒温技术 支原体肺炎 抗生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快速鉴定偶发分枝杆菌的研究
13
作者 逄文慧 李园园 +3 位作者 胡忠义 范琳 赵阳国 崔振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3-767,773,共6页
目的建立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快速鉴定偶发分枝杆菌(RIARD-MF)的方法,评估其在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偶发分枝杆菌的16SrRNA特异序列作为目的靶标进行检测,设计含T7启动子逆转录扩增引物和RNA探针,分别对5种... 目的建立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快速鉴定偶发分枝杆菌(RIARD-MF)的方法,评估其在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偶发分枝杆菌的16SrRNA特异序列作为目的靶标进行检测,设计含T7启动子逆转录扩增引物和RNA探针,分别对5种非分枝杆菌细菌、20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和259株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42℃恒温扩增实时检测,参考标准为PCR基因测序结果。结果RIARD-MF方法学检测灵敏度可达60CFU/mL。在25种细菌的RIARD-MF特异性检测中:只有偶发分枝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24种细菌均为阴性,与测序检测结果一致。在检测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时,RIARD-MF鉴定偶发分枝杆菌5株,其余为非偶发分枝杆菌,与测序结果一致,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RIARD-MF鉴定偶发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性,且检测快速,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恒温 鉴定 偶发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柴国祥 韩斌孝 +6 位作者 孙建军 章国平 杨永红 王磊 牛晨霞 李兴芳 徐英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AT)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0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采取RNA实时扩增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选择痰菌培养及痰涂片进行比较,鉴定阳性菌株。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RNA实时荧光核酸恒... 目的分析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AT)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0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采取RNA实时扩增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选择痰菌培养及痰涂片进行比较,鉴定阳性菌株。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出结核病患者阳性133例,涂阳患者61例,涂阴72例,敏感度为72.68%,特异度为98.62%。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的符合率为86.75%,显著高于痰分枝杆菌的培养(69.75%)和痰抗酸杆菌涂片(67.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其中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的3例非阴性阳性,涂片均为阳性。183例诊断结果为肺结核的患者中,涂阳培阳患者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检出率为100.00%,涂阴培阳患者检出率为78.95%,涂阴培阴患者检出率为56.00%,涂阳培阴患者检出率为40.00%。结论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检测肺结核病具快速、便捷、经济和高敏感度等特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的结核筛查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 结核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伦 张智辉 王丽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811-3813,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sAT-TB)检测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6例痰涂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经...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sAT-TB)检测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6例痰涂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经实验室细菌学、组织学、影像学、临床表现等检查确诊,选取同期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T-SPOT.TB、sAT-TB检测。比较T-SPOT.TB、sAT-TB单独与联合检测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T-SPOT.TB诊断真阳性733例,真阴性57例,漏诊73例,误诊43例;sAT-TB诊断真阳性540例,真阴性88例,漏诊266例,误诊12例;联合诊断真阳性799例,真阴性56例,漏诊7例,误诊44例。联合诊断痰涂阴性肺结核准确度(94.37%)、灵敏度(99.13%)、阴性预测值(88.89%)高于T-SPOT.TB(87.20%、90.94%、43.85%)、sAT-TB(69.32%、67.00%、24.86%)单独诊断,漏诊率(0.87%)低于T-SPOT.TB(9.06%)、sAT-TB(33.00%)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56.00%)、阳性预测值(94.78%)低于sAT-TB单独诊断(88.00%、97.83%),误诊率(44.00%)高于sAT-TB单独诊断(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sAT-TB联合能有效提高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降低漏诊率,但特异性较低,必要时需实施细菌培养,以降低误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涂阴性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实时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联合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成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联合应用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分别采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两项技...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联合应用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分别采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两项技术联合方式对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操作时间、确诊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联合检测阳性率96.25%高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75.00%、荧光定量PCR技术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操作时间(42.19±8.10)min长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28.16±5.08)min、荧光定量PCR技术的(26.73±6.95)min,确诊时间(1.68±0.35)h、住院时间(10.27±2.55)d短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4.24±0.46)h、(19.76±2.51)d及荧光定量PCR技术的(4.69±0.72)h、(18.20±2.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操作时间、确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总满意度为96.25%,高于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的78.75%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联合应用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诊断,可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恒温实时检测技术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痰涂片阴性 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丹 孙晓敏 +3 位作者 郭明发 郭青 张广超 任彦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7-741,共5页
目的评估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526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血清学抗体(MP-Ab),并以此结果为... 目的评估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526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血清学抗体(MP-Ab),并以此结果为参照,评价SAT用于诊断MPP的价值。结果以血清MP-Ab检测结果确诊MPP患儿165例,MP-SAT诊断MPP的敏感度为90.9%(150/165)、特异度为97.9%(368/376),准确性高(约登指数为0.89),两者的一致性好(Kappa=0.90)。MP-SAT在短病程患儿中的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长病程患儿(P=0.031);MP-SAT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单次血清MP-Ab(P=0.018),两者的一致性差(Kappa=0.039);MP-SAT与双份血清MP-Ab一致性好(Kappa=0.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 d)、院外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是影响MP-SAT检出结果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MP-SAT在MPP的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高,可以有效弥补急性期单份血清MP-Ab检测的不足,辅助临床进行早期诊断;尽可能在病程早期(<7 d)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前进行MP-SAT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 早期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在解脲脲原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石瑛 王云凤 +3 位作者 路璐 任静静 马丹 李琳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利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解脲脲原体(UU)R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捐精体检者采集尿道拭子,分别采用SAT检测UU RN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U DNA,并采用培养法检测UU病原体;对UU阳性... 目的初步探讨利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解脲脲原体(UU)R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捐精体检者采集尿道拭子,分别采用SAT检测UU RN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UU DNA,并采用培养法检测UU病原体;对UU阳性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后,再次采用qRT-PCR和SAT进行病原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养法、qRT-PCR和SAT检测UU的阳性率分别为20.0%(40/200)、23.0%(46/200)和22.5%(45/200);三者间一致性比较显示,Kappa值>0.75。对于首次筛查UU DNA阳性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15 d后qRT-PCR和SAT的阳性率分别为39.1%(18/46)和32.6%(15/46),2种方法阳性率差异尽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有用药后SAT检测UU的阳性率低于qRT-PCR的趋势。结论 UU培养法、SAT和qRT-PCR均可以用于UU的筛查,但用SAT检测UU RNA在判断治疗是否有效上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技术 rna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被引量:22
19
作者 顾伟鸣 杨阳 +1 位作者 吴磊 莫小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检测沙眼衣原体(CT)核酸试剂盒(RNA恒温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29例临床疑似患者的尿样及拭子标本同时进行SAT检测和"金标准"沙眼衣...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检测沙眼衣原体(CT)核酸试剂盒(RNA恒温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29例临床疑似患者的尿样及拭子标本同时进行SAT检测和"金标准"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检测,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用PCR方法对拭子标本进行复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技术在尿样及拭子标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结合细胞培养和PCR的实验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得出SAT技术对临床拭子标本的检测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100%;对尿样标本检测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9.2%。拭子和尿样标本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2%,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3.27,P>0.05)。结论 SAT技术检测CT试剂盒对拭子及尿样标本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对CT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尿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恒温扩增技术诊断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萍 张建昭 +5 位作者 董静静 冯硕 赵汉青 李冠男 孙红妹 陈倩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RNA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诊断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encephalitis,MPIE)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住院治疗... 目的分析基于RNA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诊断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encephalitis,MPIE)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临床符合脑炎/脑膜炎的患儿,应用SAT检测其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RNA,同时检测血清的MP抗体(MP-IgG、MP-IgM)及CSF中的其他病原,分析CSFMP-RNA阳性诊断MPIE患儿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入组的177例脑炎/脑膜炎患儿中CSFMP-RNA阳性诊断MPIE为22例(12.43%)。其中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68.18%)、抽搐(45.45%)、头痛(22.73%)、癫痫持续状态(18.18%)、精神行为异常(9.09%)、脑膜刺激症状(9.09%)、小脑共济失调(9.09%)、偏瘫(9.09%)、视力模糊(4.55%);CSF白细胞升高者5例,细胞计数(23~226)×10^6/L;CSF轻度蛋白升高者2例(分别为4800mg/L、7503mg/L);脑电图异常者12例,头颅影像学异常者7例。MPIE患儿经阿奇霉素抗MP感染治疗均见效,仅1例遗留反复抽搐发作,余21例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MP是儿童脑炎/脑膜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儿童MPIE神经系统症状各异,其CSF、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脑炎 rna恒温技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