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佛教中国化视域下大足宝顶山石刻大小佛湾密教造像研究 |
党措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2
|
大足宝顶山石刻开凿者重考 |
牟群
杨贤水
|
《当代美术家》
|
2024 |
0 |
|
3
|
宝顶山石刻动物雕塑的审美趣味研究 |
马千丁
|
《美术馆》
|
2024 |
0 |
|
4
|
试论中国禅宗思想与大足宝顶山半身造像的关系 |
胡娅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5
|
宝顶山石窟造象岩壁风化产物化学特征及形成分析 |
汪东云
张赞勋
付林森
姚金石
谢本立
燕学锋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
1995 |
7
|
|
6
|
大足县宝顶山石刻区岩体渗流模型研究 |
王桂林
汪东云
张赞勋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3
|
|
7
|
宝顶山石刻佛饰“毫光”意涵探析 |
高秀军
|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8
|
连环画式的设计意匠——论大足宝顶山石刻的宏观设计构筑 |
龙红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9
|
宝顶山卧佛风化破坏原因 |
汪东云
张赞勋
谢本立
|
《四川建筑》
|
1994 |
1
|
|
10
|
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性质初探 |
雷玉华
李春华
|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1
|
宋代文氏一系工匠与宝顶山石窟寺的营建 |
米德昉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2
|
大足宝顶山与剑川石钟山十大、八大明王的比较研究 |
宋朗秋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3
|
再谈宝顶山摩岩造像是密宗道场及研究断想 |
郭相颖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4
|
宋代阿育王塔图像之演变——以南宋大足宝顶山“释迦舍利宝塔禁中应现之图”碑和雷峰塔塔砖藏“王承益塔图”为例 |
吴天跃
|
《美育学刊》
|
2020 |
5
|
|
15
|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六耗图”龛调查 |
邓之金
|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6
|
宝顶山摩岩造像是完备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场 |
郭相颖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6 |
2
|
|
17
|
试论宝顶山造像的上限年代 |
陈明光
|
《四川文物》
|
1986 |
3
|
|
18
|
大足宝顶山石窟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密教道场之研究 |
陈明光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9
|
宝顶山摩崖造像是完备而有特色的佛教密宗道场 |
郭相颖
|
《四川文物》
|
1986 |
2
|
|
20
|
试论宝顶山石窟造像的特点 |
宋朗秋
陈明光
|
《四川文物》
|
198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