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的排布方式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子涵 陈涛文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为揭示孔的排布方式对孔型阻尼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探究最佳排布方式,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摄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孔径、孔排布方式下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采用孔型阻尼密封试件试验数据,... 为揭示孔的排布方式对孔型阻尼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探究最佳排布方式,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非定常计算流体力学摄动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孔径、孔排布方式下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采用孔型阻尼密封试件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计算分析了不同孔径(3.175、12.268 mm)、孔排布方式(轴向顺排、周向顺排)、进口预旋(0、0.5)对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量、动力特性系数和腔室动态压力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大孔径孔型阻尼密封动力学性能较优,具有较高的有效阻尼和较低的穿越频率,但封严性能较差,对应的泄漏量增加了6%~10%;小孔径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特性和动力学性能对孔的排布方式不敏感,泄漏量偏差小于0.5%,动力特性系数偏差小于7%;对于大孔径孔型阻尼密封,采用周向顺排的方式可获得更好的封严性能以及更优的动力学性能,泄漏量可降低4%,有效阻尼的穿越频率也得到显著减小。该研究可为孔型阻尼密封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性能 计算流体力学 孔排布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涡轮泵孔型阻尼密封设计与性能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刚 安阳 叶小强 《火箭推进》 CAS 2022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针对某液氢涡轮泵级间迷宫密封流体激振诱发转子涡动失稳问题,开展了孔型阻尼密封方案设计及密封泄漏特性和转子动力特性评估研究。通过不同密封间隙、孔径和孔深等关键几何参数的组合,共设计液氢孔型阻尼密封方案25种。采用定常CFD(com... 针对某液氢涡轮泵级间迷宫密封流体激振诱发转子涡动失稳问题,开展了孔型阻尼密封方案设计及密封泄漏特性和转子动力特性评估研究。通过不同密封间隙、孔径和孔深等关键几何参数的组合,共设计液氢孔型阻尼密封方案25种。采用定常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预测方法,计算分析了密封间隙、孔径和孔深对液氢孔型阻尼密封泄漏量的影响规律;采用基于多频单向转子涡动模型、动网格技术和转子动力特性系数频域识别方法的非定常CFD摄动数值预测方法,计算分析了孔径和孔深对液氢孔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液氢孔型阻尼密封的孔深和孔径的比值(密封孔深径比H/D)存在一个临界值(H/D=0.5附近),此时密封泄漏量最小;H/D<0.5时,液氢孔型阻尼密封泄漏量对孔深变化不敏感(小于4.5%);较大孔径的液氢孔型阻尼密封具有更小的有效刚度;较小孔深的液氢孔型阻尼密封具有更小的有效刚度和更大的有效阻尼;综合考虑液氢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转子动力特性,液氢孔型阻尼密封应选取较小间隙、较大孔径和最佳深径比以内(H/D<0.5)的较小孔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氢涡轮泵 孔型阻尼密封 转子多频涡动模型 非定常摄动数值方法 泄漏特性 转子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孔形状和方向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璇 彭旭东 +1 位作者 江锦波 李纪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研究了型孔形状和方向性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孔型阻尼密封流场特性CFD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和密封间隙下圆孔阻尼密封、蜂窝密封、迷宫密封和光滑面密封的泄漏特性,研究不同转速下型孔形状、超椭圆系数和倾斜角... 研究了型孔形状和方向性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孔型阻尼密封流场特性CFD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和密封间隙下圆孔阻尼密封、蜂窝密封、迷宫密封和光滑面密封的泄漏特性,研究不同转速下型孔形状、超椭圆系数和倾斜角对广义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方向性型孔阻尼密封阻流控漏机制.结果表明:紧密排列的孔型阻尼密封相较于迷宫密封和光滑面密封具有显著优异的密封性能;倾斜角为30°、超椭圆系数为2且边数为2的类椭圆型孔阻尼密封在静止时具有最小的泄漏率,且可通过减小周向或轴向排列间距进一步减小泄漏;一定倾斜角条件下,超椭圆系数较大的类椭圆型孔出口尖端附近能形成明显的低速阻流区,从而达到阻流控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数值模拟 孔型形状 孔型方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型阻尼密封在透平膨胀机喷嘴叶片上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以奎 李时明 +3 位作者 王枭 陈启明 于跃平 常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97,共5页
针对透平膨胀机喷嘴叶片动静部件间隙流动损失问题,首先对喷嘴叶片膨胀比进行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对加装孔型阻尼密封前后的喷嘴气动性能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本文计算模型,加装孔型阻... 针对透平膨胀机喷嘴叶片动静部件间隙流动损失问题,首先对喷嘴叶片膨胀比进行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对加装孔型阻尼密封前后的喷嘴气动性能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本文计算模型,加装孔型阻尼密封使得喷嘴叶片膨胀比提高1%,焓损失降低5%,且动静部件间隙减小50%后,喷嘴叶片膨胀比进一步提高1%,焓损失进一步下降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膨胀机 喷嘴 孔型阻尼密封 间隙 膨胀比 焓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分析及抑振机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丹 李胜远 +3 位作者 肖忠会 孟继纲 胡永 于小丹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44-1552,共9页
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多频椭圆涡动求解模型,研究了锥形度和涡动频率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与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的抑振机理。结果表明:锥形间隙增强了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 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多频椭圆涡动求解模型,研究了锥形度和涡动频率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与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的抑振机理。结果表明:锥形间隙增强了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直通效应,增加了密封泄漏量。在平均间隙相等的情况下,收敛间隙孔型阻尼密封泄漏量小于发散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在同一涡动频率下,刚度系数随着锥形度的增加而增大,阻尼系数随着锥形度的增加而减小;收敛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正直接刚度,增加了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发散间隙孔型阻尼密封产生较大的负直接刚度;收敛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有效刚度和穿越频率,较小的有效阻尼,发散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有效阻尼,较小的有效刚度和穿越频率;在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结构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转子系统固有频率和同心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型阻尼密封 锥形间隙 动力特性 抑振机理 转子稳定性
原文传递
透平机械阻尼密封技术及其转子动力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军 晏鑫 +5 位作者 丰镇平 江生科 孔祥林 孙奇 王建录 王为民 《热力透平》 2009年第1期5-9,14,共6页
针对透平机械的气流激振问题所发展的阻尼密封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三种典型阻尼密封技术袋型阻尼密封、蜂窝阻尼密封和孔型阻尼密封的结构特点、动力学特性和阻尼机理及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所开发的用于预测孔型阻... 针对透平机械的气流激振问题所发展的阻尼密封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三种典型阻尼密封技术袋型阻尼密封、蜂窝阻尼密封和孔型阻尼密封的结构特点、动力学特性和阻尼机理及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所开发的用于预测孔型阻尼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基于两控制容积Bulk Flow理论的模型和算法,并采用具有试验数据的孔型阻尼密封进行验证。最后对阻尼密封技术的设计、研发及在透平机械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我国透平机械的密封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机械 袋型阻尼密封 蜂窝阻尼密封 孔型阻尼密封 转子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涡轮泵阻尼密封设计与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靳志鸿 胡锦华 +1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53,61,共12页
为评估进口高预旋对动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能够同时模拟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虚拟旁路边界”计算模型和动密封非定常流体激振数值预测方法。针对某型液氧涡轮泵离心叶轮前凸肩动密封,开展了迷宫、蜂窝和孔型阻尼密封方案设计... 为评估进口高预旋对动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能够同时模拟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虚拟旁路边界”计算模型和动密封非定常流体激振数值预测方法。针对某型液氧涡轮泵离心叶轮前凸肩动密封,开展了迷宫、蜂窝和孔型阻尼密封方案设计、性能比较和深度变推力发动机涡轮泵密封动力学适应性研究,比较了液氧涡轮泵额定工况下3种动密封方案性能,计算分析了6种发动机推力负荷(10%~100%)、高进口预旋(预旋比为0.77)下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量和转子动力特性系数。结果表明:在额定工况下,相比于迷宫密封,蜂窝和孔型阻尼密封具有更优的封严性能(泄漏流量分别减小了17.9%和17.5%)和动力学性能(同步频率下有效阻尼分别增大了180%和87%,穿越频率从661 Hz分别减小到了287 Hz和275 Hz);在发动机深度变推力工况下,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同步频率有效阻尼;受高进口预旋的影响,有效阻尼的穿越频率随推力负荷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从50 Hz增大到430 Hz),减小了密封提供正阻尼的抑振频率区间;在大推力工况下,可通过在密封入口设置防旋板等止旋装置减小预旋、提高转子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涡轮泵 孔型阻尼密封 泄漏特性 深度变推力工况 转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泵密封对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冀沛尧 何立东 +1 位作者 胡航领 涂霆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7,共6页
某火箭发动机的氢涡轮泵存在异常振动问题,其原因是涡轮泵使用的迷宫密封对泵的转子系统稳定性产生了影响。为解决振动问题,建立转子系统模型,利用CFD软件获得密封和诱导轮动力特性系数,代入转子系统模型后提取转子系统对数衰减率,研究... 某火箭发动机的氢涡轮泵存在异常振动问题,其原因是涡轮泵使用的迷宫密封对泵的转子系统稳定性产生了影响。为解决振动问题,建立转子系统模型,利用CFD软件获得密封和诱导轮动力特性系数,代入转子系统模型后提取转子系统对数衰减率,研究迷宫密封的各项参数和诱导轮对涡轮泵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采用孔型阻尼密封代替迷宫密封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迷宫密封,采用较小的偏心率、较大的密封间隙、适宜齿厚和较多的齿数时,转子系统可获得比较大的对数衰减率,但仍不满足API617标准中对数衰减率大于0. 1的要求,而采用孔型阻尼密封代替迷宫密封能满足API617标准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转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同时研究表明,系统中的诱导轮对涡轮泵的稳定运行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迷宫密封 孔型阻尼密封 诱导轮 转子对数衰减率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