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机主轴承圆柱滚子用轴承钢中钛夹杂析出与控制
1
作者 杨雯蕊 薛正良 +3 位作者 田浩 肖爱平 刘东明 徐光 《炼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5,共12页
采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轴承钢GCr15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偏析、钛夹杂析出规律及影响钛夹杂长大的因素。研究表明:1)GCr15钢在凝固过程中Ti(C_(x)N_(1-x))先于TiN在凝固前沿的固液两相区析出,降低钢液初始Ti、N含量均能推迟Ti(C_(x... 采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轴承钢GCr15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偏析、钛夹杂析出规律及影响钛夹杂长大的因素。研究表明:1)GCr15钢在凝固过程中Ti(C_(x)N_(1-x))先于TiN在凝固前沿的固液两相区析出,降低钢液初始Ti、N含量均能推迟Ti(C_(x)N_(1-x))在凝固前沿的析出。Ti(C_(x)N_(1-x))夹杂中的x值随w(Ti)_(0)下降而下降,但随w(N)_(0)下降而升高。2)凝固冷却速率对GCr15钢中Ti、N元素的凝固偏析影响不大,但对钛夹杂的长大影响显著。随着钢液初始Ti、N含量下降,钛夹杂凝固析出推迟,尺寸变小。采用70 t EAF→EBT→LF→RH→IC(模铸)工艺生产轴承钢GCr15大钢锭,从30 t GCr15钢锭经热锻/轧成的Ф75 mm圆棒上取样,w(T.O)、w(Ti)和w(N)分别为0.0007%、0.0010%、0.0019%。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的钛夹杂是呈土红色的碳氮化钛夹杂;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钢中钛夹杂形状不规则,钛夹杂最大尺寸17.4μm,平均尺寸为9.2μm,这与大吨位模铸锭冷却速率小有关。对大钢锭模铸而言,严格控制各工序钢水增Ti量和增N量,降低钢液中Ti、N含量,推迟钛夹杂在凝固过程中的析出是控制盾构机主轴承圆柱滚子用轴承钢GCr15产品钛夹杂尺寸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主轴承 GCR15轴承钢 模铸 TiN夹杂 Ti(C_(x)N_(1-x))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控铝钢中铝含量与夹杂物成分控制
2
作者 翟万里 张洪才 +1 位作者 肖梦旋 许正周 《特殊钢》 2025年第2期67-71,共5页
通过工业试验研究了高硅控铝钢中Al含量、非金属夹杂物化学成分控制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碱度在1.5以下的低碱度渣系可将钢中w[Al]控制在0.004%以内,采用碱度2.5~3.5的高碱度渣系钢液w[Al]>0.006%。渣中Al_(2)O_(3)含量降低有利于抑制... 通过工业试验研究了高硅控铝钢中Al含量、非金属夹杂物化学成分控制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碱度在1.5以下的低碱度渣系可将钢中w[Al]控制在0.004%以内,采用碱度2.5~3.5的高碱度渣系钢液w[Al]>0.006%。渣中Al_(2)O_(3)含量降低有利于抑制冶炼过程钢液增Al量。低碱度渣系钢中氧化物夹杂物成分为SiO_(2)-MnO-Al_(2)O_(3)-MgO-CaO系,达到夹杂物塑性化的控制目的。高碱度渣系钢中氧化物夹杂成分为Al_(2)O_(3)含量较高的Al_(2)O_(3)-SiO_(2)-MgO-CaO系,夹杂物塑性变形能力不足。虽然低碱度渣系在LF精炼过程脱氧能力不足,但经过RH真空处理后,仍然能得到w[O]<0.0012%、夹杂物尺寸细小的高洁净度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碱度 AL含量 夹杂物成分 塑性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65管线钢非金属夹杂物演变规律分析
3
作者 张亚君 王琨铭 +2 位作者 邹锦忠 赵敏森 张留洪 《焊管》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优化X65管线钢综合性能,减少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开展了X65管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演变规律探究。通过工业化试验,对X65在精炼以及浇铸过程中的LF进站、 LF出站、VD破空、喂钙线结束、软吹结束、中间包开浇时及铸坯、热轧板上... 为优化X65管线钢综合性能,减少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性能的影响,开展了X65管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演变规律探究。通过工业化试验,对X65在精炼以及浇铸过程中的LF进站、 LF出站、VD破空、喂钙线结束、软吹结束、中间包开浇时及铸坯、热轧板上分别取钢水样和钢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LF进站时与出站时相比,非金属夹杂物类型和形状发生变化;VD破空后与钙处理后相比,非金属夹杂物类型和含量发生变化;软吹结束、中间包、连铸坯、热轧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未有明显变化,但数量及含量发生变化。因此,采取相应优化措施,可有效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大小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65管线钢 非金属夹杂 钢液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对20CrMnTi齿轮钢中TiN夹杂物改质影响研究
4
作者 汤浩 刘爽 +3 位作者 刘丽霞 彭军 王亚明 王桂林 《炼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20CrMnTi齿轮钢中TiN夹杂物尺寸及分布直接影响钢的力学及服役性能,控制钢中TiN夹杂物形貌及尺寸分布是提升20CrMnTi齿轮钢性能的有效路径。利用试验及热力学计算等方法,研究了稀土La对20CrMnTi齿轮钢中TiN夹杂物的改质行为。结果表明:... 20CrMnTi齿轮钢中TiN夹杂物尺寸及分布直接影响钢的力学及服役性能,控制钢中TiN夹杂物形貌及尺寸分布是提升20CrMnTi齿轮钢性能的有效路径。利用试验及热力学计算等方法,研究了稀土La对20CrMnTi齿轮钢中TiN夹杂物的改质行为。结果表明:未加稀土La元素时,析出的TiN微粒会在Al_(2)O_(3)核心上析出长大,逐渐成为尺寸较大的方形Al_(2)O_(3)-TiN复合相夹杂物,此时钢中含TiN夹杂物主要为纯TiN或Al_(2)O_(3)-TiN复合相夹杂物。加入稀土La后,钢中LaAlO3先于Al_(2)O_(3)核心析出,析出的LaAlO3将作为TiN形核核心,后续析出的TiN会在LaAlO3核心上异质形核长大,逐渐成为尺寸较小的LaAlO3-TiN复合相夹杂物,且改质后的TiN夹杂分布较为均匀。稀土La的加入可有效改质钢中TiN夹杂物形貌及尺寸,使得钢中TiN夹杂物由大尺寸棱角尖锐的不规则形状转变为小尺寸夹杂物,此时,钢中含Al_(2)O_(3)-TiN复合相夹杂物被改质为LaAlO3-TiN复合相夹杂物,钢中含TiN夹杂物平均尺寸由4.825μm降至2.84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钢 夹杂 稀土La 形核核心 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冶金生产中非金属夹杂物特性和演变规律
5
作者 李伟涛 武法普 +4 位作者 于光富 王华军 王凯民 贾星宇 唐海燕 《特殊钢》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某钢厂由BOF→LF→VD→CC工艺流程生产的GCr15轴承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提高产品质量,首先通过全流程系统取样、夹杂物自动分析扫描以及热力学计算等方法对该工艺生产的轴承钢中夹杂物的特性和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 为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某钢厂由BOF→LF→VD→CC工艺流程生产的GCr15轴承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提高产品质量,首先通过全流程系统取样、夹杂物自动分析扫描以及热力学计算等方法对该工艺生产的轴承钢中夹杂物的特性和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F化渣时夹杂物主要为MgO-Al_(2)O_(3)和Al_(2)O_(3),LF出站时演变为CaO-MgO-Al_(2)O_(3)和CaO-Al_(2)O_(3),尺寸主要分布在1~5μm;VD软吹后夹杂物主要类型不变,但数密度由LF出站时的16.53个/mm^(2)降低至14.02个/mm^(2),夹杂物去除率约15.2%;中间包中夹杂物数密度又上升至16.39个/mm^(2),夹杂物类型仍主要为CaO-MgO-Al_(2)O_(3)和CaO-Al_(2)O_(3),其中1~2μm和>2~5μm占比分别为62.8%和35.6%。铸坯中CaS复合型夹杂物明显增多。热力学计算解释了以上夹杂物的产生原因,表明,当w[Al]s为0.02%时,MgO-Al_(2)O_(3)稳定存在对应的Mg含量变化区间较大,为0.0003%~0.01%,因而,GCr15轴承钢生产过程中容易生成MgO-Al_(2)O_(3)或CaO-MgO-Al_(2)O_(3)类夹杂物。LF出站、VD软吹后、中间包钢液的(T.Ca)/(T.O)分别为0.39、1.0、0.62,位于生成五类钙铝酸盐的理论钙氧比范围(0.13~1.25),因此,检测到大量的钙铝酸盐夹杂物。钢液冷却过程中夹杂物发生了转变,液态钙铝酸盐夹杂消失,而MgO·Al_(2)O_(3)和CaS夹杂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非金属夹杂 热力学 凝固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中夹杂物的原位三维形貌表征及定量统计
6
作者 严春莲 其其格 +3 位作者 鞠新华 秦汉成 杨瑞 崔桂彬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1,共10页
以超低碳钢、易切削钢、管线钢、弹簧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腐蚀以及夹杂物自动分析技术,完成了钢中大尺寸Al_(2)O_(3)、MnS、常规氧硫化物及氮化物等典型夹杂物的原位三维形貌表征及自动定量统计,并就原位电解腐蚀机理、电解试验参数... 以超低碳钢、易切削钢、管线钢、弹簧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腐蚀以及夹杂物自动分析技术,完成了钢中大尺寸Al_(2)O_(3)、MnS、常规氧硫化物及氮化物等典型夹杂物的原位三维形貌表征及自动定量统计,并就原位电解腐蚀机理、电解试验参数和扫描电镜分析参数对夹杂物三维表征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电解参数对钢样进行恒电位电解腐蚀,使钢中不同夹杂物凸显于平整的基体之上,从而可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真实的夹杂物三维形貌,并对一定区域内的夹杂物进行定量统计;电解电压适当增大或者电解时间适当延长,电解液对基体的腐蚀相应加重,有利于夹杂物更清晰地暴露显示;钢基体的珠光体、贝氏体及马氏体组织对夹杂物的定量统计结果易造成严重干扰,可采取基体成分筛选、抑制基体组织显现等措施防止其不利影响;放大倍数、图像模式、图像衬度和夹杂物灰度阈值等扫描电镜参数对夹杂物的三维定量统计也有重要的影响,均应合理设置以确保夹杂物被准确地识别及统计。原位电解法可快速获得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原位三维形貌显示,并实现不同基体组织的钢中夹杂物的自动定量统计。相比于二维平面分析,原位电解法获得的夹杂物三维形态显示更完整,且从钢样一定深度空间区域内获取的夹杂物定量统计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 三维形貌 定量分析 电解腐蚀 原位表征
原文传递
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夹杂物分布及中心裂纹形成机理
7
作者 盖一铭 徐龙云 杨健 《炼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3,共11页
采用EVO18型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尺寸、成分、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铸坯中心裂纹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特厚板坯中夹杂物的主要类型为Al_(2)O_(3)、MnS、TiN以及上述... 采用EVO18型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对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尺寸、成分、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铸坯中心裂纹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特厚板坯中夹杂物的主要类型为Al_(2)O_(3)、MnS、TiN以及上述三种夹杂物的复合夹杂物。特厚板坯厚度方向上主要存在距内弧面1/4处的夹杂物聚集区。由于Mn元素和Ti元素的偏析作用,夹杂物MnS、TiN、MnS-TiN在坯厚度中心附近氧化物表面析出,所以大尺寸夹杂物在厚度中心处数量密度较大。从Al_(2)O_(3)+MgO+CaS+TiN的三维形貌及能谱图可以看出,由于特厚板坯厚度较大,冷却速度较慢,Al_(2)O_(3)在降温过程中率先析出,随着温度的降低,硫化物、氮化物在Al_(2)O_(3)周围析出。特厚板坯中心裂纹主要有两种产生原因,一是细小析出物钉扎组织晶界造成晶界处产生聚合孔洞,孔洞进一步长大形成中心裂纹;二是在铸坯凝固前沿,矫直应变容易造成沿晶撕裂产生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板坯 非金属夹杂 中心裂纹 厚度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X82A软吹过程夹杂物和气体的变化行为
8
作者 钟传建 杨俊 巨银军 《山西冶金》 2025年第1期45-46,共2页
为了确定XLX82A钢合适的软吹时间,通过对XLX82A钢软吹过程进行取样,分析不同软吹时间点的夹杂物和气体含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软吹过程中,氮含量基本稳定,全氧含量呈下降趋势。软吹过程夹杂物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软吹到10 ... 为了确定XLX82A钢合适的软吹时间,通过对XLX82A钢软吹过程进行取样,分析不同软吹时间点的夹杂物和气体含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软吹过程中,氮含量基本稳定,全氧含量呈下降趋势。软吹过程夹杂物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软吹到10 min以后,夹杂物总数量基本稳定。软吹前期,w(Al_(2)O_(3))高的夹杂较多。软吹到30 min时,极大部分是尺寸细小的SiO_(2)-Al_(2)O_(3)-MnO系夹杂,已基本没有w(Al_(2)O_(3))高的夹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线钢 软吹 夹杂 全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表面夹杂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9
作者 周桂成 《工业加热》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针对某钢厂生产中厚板过程中发生的铸坯表面夹杂,最终造成轧制钢板过程出现表面夹杂问题,研究表面夹杂的形貌缺陷和成分。从中间包对接工艺、保护渣理化指标、生产拉速、水口插入深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中厚板表面夹杂发生率的控... 针对某钢厂生产中厚板过程中发生的铸坯表面夹杂,最终造成轧制钢板过程出现表面夹杂问题,研究表面夹杂的形貌缺陷和成分。从中间包对接工艺、保护渣理化指标、生产拉速、水口插入深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中厚板表面夹杂发生率的控制措施。通过优化对接工艺现场操作,增加保护渣黏度和保护渣与钢液界面之间的表面张力,以及增加保护浇铸装置等,有效地将中厚板钢板表面夹杂发生率由原来的0.4%降低到0.2%,为提升该钢厂中厚板影响力和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夹杂 保护渣成分 对接工艺 保护浇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Ni钢夹杂物演变及钙处理工艺优化
10
作者 陈登国 吕继平 +3 位作者 万勇 董富军 操瑞宏 孙乐飞 《特殊钢》 2025年第1期66-74,共9页
通过工业试验和Aspex全自动夹杂物分析技术,对9Ni钢在LF→RH→CC炼钢过程[T.O]、[N]含量、显微夹杂物数量、尺寸及类型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FactSage软件探究了钙处理条件下钙铝酸盐和CaS夹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LF第一... 通过工业试验和Aspex全自动夹杂物分析技术,对9Ni钢在LF→RH→CC炼钢过程[T.O]、[N]含量、显微夹杂物数量、尺寸及类型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FactSage软件探究了钙处理条件下钙铝酸盐和CaS夹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LF第一次送电结束→LF第二次送电结束和RH软吹氩气20 min→轧材这两段工艺区间,9Ni钢中[T.O]、[N]含量均同时升高,表明在这两段工艺区间钢液存在二次氧化。9Ni钢轧材中夹杂物类型以CaO-Al_(2)O_(3)-MgO和CaO-Al_(2)O_(3)-CaS复合夹杂为主,尺寸主要位于2~5μm。当钙线量从200 m降至100 m,9Ni钢轧材中2~5μm的夹杂物密度明显减小,基本未发现含CaS组分的夹杂物,其D类细系、DS类夹杂物评级分别从1.0、1.5级降至0.5、0.5级。喂钙线200、100 m的9Ni钢轧材中复合夹杂物的密度、大小和平均成分的Aspex统计结果与其夹杂物评级结果和FactSage计算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NI钢 夹杂物演变 钙处理 CAS FactSage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e稀土对Q345D钢夹杂物和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钢 隋亚飞 +2 位作者 刘彭 梁亮 徐李军 《特殊钢》 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
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La-Ce稀土处理对Q345D结构钢夹杂物、连铸可浇性和钢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在Q345D结构钢中的合金收得率为21.5%;与未添加RE的炉次相比,脱硫率提高了37.5%,单位夹杂物密度从80.16个/mm^(2),降低至60.78个/mm^(2)... 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La-Ce稀土处理对Q345D结构钢夹杂物、连铸可浇性和钢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E在Q345D结构钢中的合金收得率为21.5%;与未添加RE的炉次相比,脱硫率提高了37.5%,单位夹杂物密度从80.16个/mm^(2),降低至60.78个/mm^(2);La-Ce稀土处理前钢液中夹杂物主要是MgO-Al_(2)O_(3)-CaO复合夹杂,La-Ce稀土处理对小尺寸(D≤5μm)夹杂物的改性作用较为明显,小尺寸夹杂物改性为(La-Ce-S)和(La-Ce-Al-S-O)稀土类夹杂物;La-Ce稀土处理可以明显降低钢中MnS类夹杂物的纵横比,使MnS类夹杂物在轧制后的形貌更接近椭圆形,而没有长线形,这是Q345D结构钢横向冲击功提高20%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e稀土处理 Q345D结构钢 横向冲击功 夹杂物改性 精炼 洁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锰复合夹杂物对车轮钢疲劳性能的改善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俊波 沈昶 陆强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开展了含Al_(2)O_(3)夹杂和MnS包裹Al_(2)O_(3)夹杂形成的MnS复合夹杂车轮钢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夹杂物对车轮钢疲劳性能的影响。此后,基于数值计算从材料内部相变残余拉应力和外力应力集中两个角度阐述了夹杂物对疲劳的影响... 开展了含Al_(2)O_(3)夹杂和MnS包裹Al_(2)O_(3)夹杂形成的MnS复合夹杂车轮钢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夹杂物对车轮钢疲劳性能的影响。此后,基于数值计算从材料内部相变残余拉应力和外力应力集中两个角度阐述了夹杂物对疲劳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MnS复合夹杂物降低了夹杂物与基体间的相变残余拉应力和外力应力集中,提高了夹杂物与基体间的变形协调能力,从而提高了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减小夹杂物尺寸会缓解其外力应力集中,相比于MnS复合夹杂,Al_(2)O_(3)夹杂物的直径变化更显著地影响其周围径向应力的分布。在夹杂物尺寸相近的情况下,含MnS复合夹杂物试样的疲劳寿命高于含Al_(2)O_(3)夹杂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夹杂 疲劳性能 应力集中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梯度磁选中非磁性颗粒的机械夹杂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波 杜力 +2 位作者 李双佳 王一凡 郑霞裕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非磁性矿物颗粒的机械夹杂是影响高梯度磁选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基于自主设计的高梯度磁选试验装置,对磁介质上、下游累积物进行冷冻、剥离和独立分析,系统研究了各种关键参数对非磁性颗粒机械夹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磁介质下游捕集... 非磁性矿物颗粒的机械夹杂是影响高梯度磁选选择性的重要因素。基于自主设计的高梯度磁选试验装置,对磁介质上、下游累积物进行冷冻、剥离和独立分析,系统研究了各种关键参数对非磁性颗粒机械夹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磁介质下游捕集的选择性都优于上游。非磁性矿物的机械夹杂主要发生在介质上游,增加给矿流速和减小非磁性颗粒的粒度可以提高高梯度磁选的选择性,磁场强度对介质上下游机械夹杂的影响较小。在较低流速条件下,弱化上游捕集和强化下游捕集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提高选择性的两种潜在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梯度磁选 机械夹杂 上下游累积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材中夹杂物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燊 裘尧衡 +3 位作者 陈朝轶 李军旗 王林珠 李正龙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9,共10页
铝材中夹杂物的类型和特征对铝材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夹杂物对铝材的危害及铝材中夹杂物的检测手段,从夹杂物来源、形貌角度介绍了铝熔体中Al_(2)O_(3)、MgO、MgAl_(2)O_(4)、TiB_(2)、Al_(4)C_(3)、AlN、盐等类型的夹杂物。其中... 铝材中夹杂物的类型和特征对铝材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夹杂物对铝材的危害及铝材中夹杂物的检测手段,从夹杂物来源、形貌角度介绍了铝熔体中Al_(2)O_(3)、MgO、MgAl_(2)O_(4)、TiB_(2)、Al_(4)C_(3)、AlN、盐等类型的夹杂物。其中Al_(2)O_(3)最为普遍,形态多样,尺寸变化范围宽;MgO、MgAl_(2)O_(4)多存在于铝镁合金中;其他类型夹杂物虽然在熔体中含量较低,但相较铝材基体性质差异大,且存在团聚现象,在铝生产加工过程中需重视。夹杂物的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离线检测与在线检测2种,目前工厂检测方法从离线检测向在线检测转变已成为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材 夹杂 夹杂检测 净化处理 精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错与非均匀夹杂相互作用能的解析和数值计算
15
作者 丁高文 李志远 李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0-903,共14页
利用Eshelby等效夹杂法(equivalent inclusion method, EIM)处理非均匀夹杂.考虑了固有本征应变的影响,显式地推导出了不同种类位错与非均匀夹杂的相互作用能.以空洞为例,将所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模拟计算值进... 利用Eshelby等效夹杂法(equivalent inclusion method, EIM)处理非均匀夹杂.考虑了固有本征应变的影响,显式地推导出了不同种类位错与非均匀夹杂的相互作用能.以空洞为例,将所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模拟计算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充分讨论了模型的应用范围,并系统比较了夹杂本征应变与弹性常数对位错-夹杂体系反应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应变 位错 非均匀夹杂 Eshelby等效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脱氧钢中Al_(2)O_(3)夹杂物与Al_(2)O_(3)-C质水口耐材的粘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会香 霍文聪 +2 位作者 邱光元 郝丽霞 刘春阳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铝脱氧钢连铸过程中的水口堵塞一直是困扰生产的难题,弄清水口堵塞的形成机理对解决该问题非常重要。研究首先在实验室制备了含有单一、量多的Al_(2)O_(3)夹杂物的钢液,然后与Al_(2)O_(3)-C质耐材棒反应不同时间,研究了钢中Al_(2)O_(3)... 铝脱氧钢连铸过程中的水口堵塞一直是困扰生产的难题,弄清水口堵塞的形成机理对解决该问题非常重要。研究首先在实验室制备了含有单一、量多的Al_(2)O_(3)夹杂物的钢液,然后与Al_(2)O_(3)-C质耐材棒反应不同时间,研究了钢中Al_(2)O_(3)夹杂物与耐材棒的粘附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铝脱氧钢连铸过程水口堵塞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耐材棒与钢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在耐材棒表面由内向外逐渐形成两层Al_(2)O_(3),第1层致密平滑,厚度较薄;第2层松散粗糙,厚度较厚。水口堵塞的形成机理为,耐材插入钢液一段时间内,因温度升高,耐材表面区域的SiO_(2)、Al_(2)O_(3)与C反应生成的SiO、Al_(2)O气体向钢液扩散,在耐材表面分别与钢液中的[Al]、耐材中的SiO_(2)反应生成Al_(2)O_(3);耐材棒表面的SiO_(2)也会与钢液中的[Al]反应生成Al_(2)O_(3);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第1层致密的Al_(2)O_(3)。第1层Al_(2)O_(3)层形成后,钢液中的Al_(2)O_(3)夹杂物易于在其上面附着,形成第2层松散的Al_(2)O_(3)。随着时间的延长,Al_(2)O_(3)层变厚,水口堵塞逐渐形成。第1层Al_(2)O_(3)形成机理以化学反应为主,增长缓慢;第2层以钢中夹杂物粘附为主,增长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脱氧钢 连铸 水口堵塞 Al_(2)O_(3)夹杂 粘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夹杂物对重载铁路钢轨疲劳寿命的影响
17
作者 彭启钰 张骞 +2 位作者 石彤 刘衍璋 李文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非金属夹杂物容易引起钢轨疲劳损伤,为了探究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参数对重载钢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重载钢轨分析模型,对外载荷作用下含夹杂物钢轨的应力状态进行仿真计算,通过FE-SAFE疲劳仿真软件对含多夹... 非金属夹杂物容易引起钢轨疲劳损伤,为了探究非金属夹杂物特征参数对重载钢轨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重载钢轨分析模型,对外载荷作用下含夹杂物钢轨的应力状态进行仿真计算,通过FE-SAFE疲劳仿真软件对含多夹杂物钢轨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相比于软质塑性MnS夹杂物,硬质脆性Al2O3夹杂物对钢轨最大应力的影响更大;夹杂物位于钢轨的高应力区时,在外部载荷作用下,曲线段钢轨的最大应力大于直线段钢轨的最大应力;相邻夹杂物相距临界距离时,多夹杂物水平分布时比其垂向分布时对钢轨应力的影响更大,且随着相邻夹杂物距离变小,钢轨基体的最大应力变小;相邻多夹杂物会使钢轨疲劳寿命骤减,含4个相邻夹杂物的钢轨比含2个夹杂物钢轨的疲劳寿命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夹杂 夹杂物材料 曲线段钢轨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号钢环焊缝中夹杂物对氢扩散行为影响
18
作者 李玉星 宁元星 +2 位作者 刘翠伟 王财林 张慧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67,共8页
氢气大规模输送是实现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将氢气掺入现有天然气管网可能引发管道氢脆,焊缝处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更易导致氢富集进而可能导致管道失效。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含夹杂的20号钢环焊缝二维模型,利用热力耦合方... 氢气大规模输送是实现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但将氢气掺入现有天然气管网可能引发管道氢脆,焊缝处存在严重的应力集中,更易导致氢富集进而可能导致管道失效。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含夹杂的20号钢环焊缝二维模型,利用热力耦合方法分析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在考虑接头组织不均匀性和焊缝处存在残余应力的基础上进行氢扩散仿真模拟,分析夹杂分布、取向和形状对焊缝中氢扩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夹杂平行于氢扩散方向时,夹杂边界周围应力集中的区域易产生氢偏聚;填充层中夹杂-焊缝金属界面局部氢浓度最高,约为根焊层的2.45倍;当夹杂垂直于氢扩散方向时,残余压应力不利于堆叠夹杂的氢捕获;与平行于氢扩散方向夹杂相比,填充层夹杂内最高氢浓度降幅达到了48%;当填充层存在球状夹杂时,氢并没有在夹杂-焊缝金属界面聚集,而是扩散到了接头附近的母材区域,增大了管材失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 环焊缝 残余应力 氢扩散 氢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10561—2023在焊管用钢夹杂物分析中的使用探讨
19
作者 韩秀林 张晨鹏 +5 位作者 胡涛 李汝江 孙志刚 孙宏 宗秋丽 张井展 《焊管》 2024年第8期64-68,共5页
针对GB/T 10561—2023标准,从焊管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试样观察和级别评定、结果表示与试验报告出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对该标准中球状颗粒的最大直径新增定义、串(条)状夹杂物横向中心间距的增大调整、评级图... 针对GB/T 10561—2023标准,从焊管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试样观察和级别评定、结果表示与试验报告出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对该标准中球状颗粒的最大直径新增定义、串(条)状夹杂物横向中心间距的增大调整、评级图级别最大值增大调整、细系和粗系结果表示方法变化、复合夹杂物和析出相的评定增加实例等方面的修订变化进行了说明,并对制管企业的标准执行提出了建议,以便于更好地运用新版标准内容以及进行夹杂物含量测定的实际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T 10561—2023 焊管用钢 非金属夹杂 夹杂物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工艺对车轮钢洁净度与大型夹杂物形成的影响
20
作者 翟万里 马建超 +2 位作者 张洪才 肖梦旋 王晓峰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4年第6期52-55,67,共5页
通过炼钢工业试验,研究了高硅系列车轮钢采用不同的脱氧工艺对钢的洁净度与大型夹杂物产生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冶炼全程限制铝脱氧、采用碱度1.8~3.0精炼渣系、钢的成品Al控制在0.006%~0.010%的脱氧造渣工艺方案1,精炼炉渣氧化性较高,... 通过炼钢工业试验,研究了高硅系列车轮钢采用不同的脱氧工艺对钢的洁净度与大型夹杂物产生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冶炼全程限制铝脱氧、采用碱度1.8~3.0精炼渣系、钢的成品Al控制在0.006%~0.010%的脱氧造渣工艺方案1,精炼炉渣氧化性较高,钢中氧含量较高,钢中内生夹杂物为CaO⁃SiO_(2)⁃Al_(2)O_(3)⁃MgO类复合物,易因浸入式水口上夹杂物的大量聚集而产生大型夹杂物。冶炼全程使用铝脱氧、采用碱度3.5~3.0精炼渣系、钢的成品Al控制在0.013%~0.018%的工艺方案2,精炼炉渣氧化性较低,钢中氧含量较低,钢中内生夹杂物为CaO⁃Al_(2)O_(3)⁃MgO复合物,浸入式水口上夹杂物聚集而产生大型夹杂物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工艺 大型夹杂 炉渣碱度 AL含量 夹杂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