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太阴阳明理论论治急性胰腺炎
1
作者 王丰 杨胜波 +1 位作者 庞艳萍 龚子恒 《基层中医药》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重,死亡率高。西医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AP并发症多,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危及生命。中医在治疗AP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中医学认为,AP病机为太阴脾虚不运,阳明腑实不通。当以...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重,死亡率高。西医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AP并发症多,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危及生命。中医在治疗AP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中医学认为,AP病机为太阴脾虚不运,阳明腑实不通。当以健运太阴、通腑泻下为治疗。本文基于太阴阳明理论与AP的联系,系统归纳了该病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验和典型医疗案例,旨在为AP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太阴 阳明 太阴阳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阴为开”理论辨治儿童腺样体肥大
2
作者 贾春来 梁朝祺 隆红艳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太阴为开”出自《黄帝内经》,其内涵颇丰,涉及脏腑、经络、气化等,其主表为开,一能卫表,二能开窍。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有形之邪阻塞鼻咽为特征,同卫、窍密切相关,太阴不开引起卫失护表和窍闭不通是本病的关... “太阴为开”出自《黄帝内经》,其内涵颇丰,涉及脏腑、经络、气化等,其主表为开,一能卫表,二能开窍。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有形之邪阻塞鼻咽为特征,同卫、窍密切相关,太阴不开引起卫失护表和窍闭不通是本病的关键病机。邪郁太阴、太阴失健、太阴亏虚以致太阴不开,治宜采用宣、运、补三法以开太阴,恢复卫护肌表及窍之通畅,标本同治,则病愈矣。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腺样体肥大 太阴为开 卫护肌表 开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探讨“太阴温病”之误诊误治
3
作者 田玉肖 陈聪文 孙维旭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28-32,共5页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主要讲述的是“太阴温病”的误诊误治。结合叶天士、吴鞠通、赵绍琴等温病大家的理论,认为“太阴温病”即“呼吸道症状明显的发热性疾病”,也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太阴温病也会伴有“发热、恶寒...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主要讲述的是“太阴温病”的误诊误治。结合叶天士、吴鞠通、赵绍琴等温病大家的理论,认为“太阴温病”即“呼吸道症状明显的发热性疾病”,也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太阴温病也会伴有“发热、恶寒、无汗”,所以,常会被误诊为伤寒,而错误地使用辛温解表发汗药,因此需要进行伤寒与温病的鉴别。如果使用汗法去治疗“太阴温病”,除了会导致发斑、发疹,甚至神昏谵语,逆传心包之外,对于“发汗不过多”者,还可能会出现病情好转的假象。通过深入剖析这则条文,对于提升鉴别诊断的能力,可减少误诊误治,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太阴温病 误诊 伤寒 逆传心包 诊断 鉴别 治疗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士汉从太阴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分析
4
作者 陈宇 王士汉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120-122,126,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与中医之“肺胀”相似,由诸多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咳嗽咳痰、胸闷气喘、胸廓增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而COPD稳定期患者可同时表现出腹泻便溏等症状。王士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与中医之“肺胀”相似,由诸多肺系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咳嗽咳痰、胸闷气喘、胸廓增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而COPD稳定期患者可同时表现出腹泻便溏等症状。王士汉主任基于《伤寒论》中的太阴理论辨证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自拟参芪平喘方,以补脾益肺、肺脾同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王士汉 太阴理论 参芪平喘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府:手太阴肺经保健穴
5
作者 庞素银 《质量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
2020年至今,“医中有话”栏目已连载五年。五年来,栏目立足中医理论,从剂型与药性、四时养生、经典名方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医学养生保健机理、揭示其标准密码。从2025年起,本刊联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聚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2020年至今,“医中有话”栏目已连载五年。五年来,栏目立足中医理论,从剂型与药性、四时养生、经典名方等方面,阐述中国传统医学养生保健机理、揭示其标准密码。从2025年起,本刊联合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聚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以中医针灸十二经脉为主线,以《腧穴定位图》(GB/T 22163–2008)、《腧穴主治》(GB/T30233–2013)等国家标准为依据,每期介绍一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及其主治病症特点,选取一个操作简易、安全可靠且具有独特疗效的保健穴位,讲述穴位主治病症、介绍穴位按摩方法,以便读者能够通过按摩保健穴位调和经脉气血、平衡阴阳脏腑,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平衡阴阳 中医理论 经脉气血 循行路线 太阴肺经 中国传统医学 腧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阴型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向哲 王晓丽 +3 位作者 路永坤 杨海燕 周红霞 王新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 探索基于“五态人”理论分型的太阴型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五态性格测验表(成人简版)》筛选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太阴型脑梗死患者,制订太阴型脑梗死患者中医四... 目的 探索基于“五态人”理论分型的太阴型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五态性格测验表(成人简版)》筛选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太阴型脑梗死患者,制订太阴型脑梗死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收集符合标准的221位患者的临床信息。依据所搜集的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对患者中医临床信息进行频数及频率统计,对筛选得到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索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221例太阴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总结出35个主要四诊信息。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5个证候集,分别为气虚血瘀证(24.9%)、痰湿证(24.0%)、气虚痰湿证(23.1%)、气虚证(19.0%)、血瘀证(9.0%),提示太阴型脑梗死患者证候要素以痰湿、气虚、血瘀为主。结论 太阴型脑梗死患者常见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证、痰湿证、气虚痰湿证、气虚证、血瘀证为主,尤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太阴 “五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伤寒论》太阴病探讨抑郁症辨治
7
作者 李新成 谷万里 曲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1-415,共5页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 抑郁症患者常见疲乏、腹泻、纳差等太阴里寒征象,太阴里寒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常通过脑肠轴作用于脑神经,引发脑神紊乱,出现抑郁症。以四逆辈方药或温法温运太阴,对具有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淡白、乏力纳差、腹胀腹泻、舌质淡胖或有齿痕等特点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良效。根据《伤寒论》六经辨证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临床常合以温壮少阴、和解少阳,以达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阴 抑郁症 脑肠轴 六经传变规律 温运太阴 温壮少阴 和解少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手太阴肺经教学设计及课程思政
8
作者 于冬冬 王永欣 +4 位作者 庄语 马田田 魏星宇 张晨 王文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3,共3页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流注的起始经脉,是经络腧穴学腧穴各论教学的先行经脉和重点经脉。因此,讲授好手太阴肺经,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文章提出几点手太阴肺经的教学设计与问题思考:以问题为导向阐释经脉循行原文;巧妙... 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循行流注的起始经脉,是经络腧穴学腧穴各论教学的先行经脉和重点经脉。因此,讲授好手太阴肺经,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文章提出几点手太阴肺经的教学设计与问题思考:以问题为导向阐释经脉循行原文;巧妙记忆经脉腧穴个数;重点腧穴探讨学习;重视腧穴的定位,旨在探索革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巧妙地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培养优质的针灸学人才,为针灸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肺经 教学设计 经络腧穴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经脉养生保健之手太阴肺经(二)
9
作者 王建明 干畅 小徐(图) 《中老年保健》 2024年第2期30-31,共2页
如何通过手太阴肺经进行保健?为了振奋肺经阳气、疏通气血、祛除邪气,对手太阴肺经可以采取拍打、经络推拿等手法进行保健。肺经经气旺在寅时,即凌晨3~5点,由于此时为睡眠时间,故可选择在同名经一一足太阴脾经旺时,即上午9~11点进行保健。
关键词 太阴脾经 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 养生保健 睡眠时间 邪气 阳气 寅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太阴传变体系论治小儿瘾疹 被引量:5
10
作者 佘姝娅 常克 +1 位作者 郭静 李晋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1-43,共3页
瘾疹是一种以皮肤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纵观历代医家论治瘾疹洋洋大观,然鲜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论治小儿瘾疹。从吴鞠通提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联系到小儿外感疾... 瘾疹是一种以皮肤突然出现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的过敏性皮肤病。纵观历代医家论治瘾疹洋洋大观,然鲜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论治小儿瘾疹。从吴鞠通提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联系到小儿外感疾病初期证候入手,根据临床上小儿瘾疹的发展传变规律,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建立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的太阴传变体系,不仅对于不同时期的小儿瘾疹的治疗进行指导辨证论治,也对预防小儿瘾疹的传变和进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实现了小儿瘾疹的治未病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传变 瘾疹 太阴肺经 太阴脾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门冬汤治疗太阴阳明合病的阴虚型便血的思考
11
作者 张晓境 何雨欣 +2 位作者 蔡华珠 刘启鸿 柯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6期86-88,共3页
便血虽为临床常见胃肠疾病,但亦可见于太阴阳明合病。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作者临床运用麦门冬汤治疗太阴阳明合病的阴虚型便血,效果显著。文章从麦门冬汤“太阴、阳明为要”的立方思路,从全方主入太阴阳明的“虚实”“升降”“... 便血虽为临床常见胃肠疾病,但亦可见于太阴阳明合病。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作者临床运用麦门冬汤治疗太阴阳明合病的阴虚型便血,效果显著。文章从麦门冬汤“太阴、阳明为要”的立方思路,从全方主入太阴阳明的“虚实”“升降”“燥湿”三个生理病理方面,解析麦门冬汤的配伍组方,并举此法治疗太阴阳明合病的阴虚型便血的案例,阐明了麦门冬汤治疗该病的机制,从而指出麦门冬汤的证治指征:凡太阴阳明气阴不足,气机上壅所致病证,皆可考虑麦门冬汤加减治之,拓展了麦门冬汤的临床运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门冬汤 便血 太阴 阳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伤寒论》太阴病“一纲二目”中“理中治下利,建中疗腹痛”的证治体系
12
作者 穆杰 冯全生 +4 位作者 吴凯 吴圣杰 尹海博 李青峰 李乔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16-1119,共4页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张仲景以“太阴之为病”设纲,以“属太阴”之“自利、不渴”“腹满时痛”证治为二目,分论“自利”者“宜四逆辈”,“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并“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三方,本文鉴《伤寒论...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张仲景以“太阴之为病”设纲,以“属太阴”之“自利、不渴”“腹满时痛”证治为二目,分论“自利”者“宜四逆辈”,“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并“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三方,本文鉴《伤寒论》全文前后互参而观诸家之所论,以阐“自利、不渴”是以虚为本并从湿化,治用“四逆辈”当是理中类为主方,“腹满时痛”是以虚为本并从寒化,治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当是建中类为主方,论《伤寒论》太阴病“一纲二目”证治规律,以期有资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 小建中汤 理中汤 四逆辈 桂枝加芍药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论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思琦 王翠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395-399,共5页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或不孕等病症,现代医学对于此病的治疗尚存在一定的争论。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具有明显优势,中医传统医学多从肾、肝、脾、心等脏腑论治此病,清代医...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或不孕等病症,现代医学对于此病的治疗尚存在一定的争论。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具有明显优势,中医传统医学多从肾、肝、脾、心等脏腑论治此病,清代医家柯韵柏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经典论述,文章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此病的发病机制,力求探索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有效治疗方法。文章将以“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思想为基础,对辨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思路及应用做出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实则阳明 虚则太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阴人格的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14
作者 夏嘉潞 朱正邦 姜德友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949-955,共7页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态人”的人格分类方法,“五态人格测验”现也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心理学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多阴而无阳”的太阴人格阴阳失衡严重,与临床上很多疾病的产生显著相关。本文对太阴人格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态人”的人格分类方法,“五态人格测验”现也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心理学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多阴而无阳”的太阴人格阴阳失衡严重,与临床上很多疾病的产生显著相关。本文对太阴人格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了太阴人的心理特点、体质特点、太阴人的发病易感性,并进一步探究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指导身心同治理论和治未病理论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发病;并丰富了现有的太阴人疾病的治疗方法,为五态人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The personality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five-state person” is put forward in Huangdi Nei Jing, and the “five-state personality tes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related fields such as medicine and psychology. There is a serious im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in Taiyin personality, which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any clinical diseas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aiyin personality, summarize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sceptibility of Taiyin people, and furth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in order to guid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body and mind and the theory of treatment without disease, so as 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It also enriches the existing treatment methods of Taiyin disease and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ive-state person theory in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态人格 太阴人格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手太阴肺经穴位按摩联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
15
作者 兰菲 赵琦 刘明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循经手太阴肺经穴位按摩联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共计138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循经手太阴肺经穴位按摩联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共计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平均划分为观察组(n=69)以及对照组(n=69),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标准化COPD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呼吸功能锻炼以及康复运动指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联合循经手太阴肺经穴位按摩干预,干预结束后,对比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吸中段流量(MMEF)、六分钟步行距离测试(6MWD)结果、深吸气量(IC)水平、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各个维度的评分以及两组患者COP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接受干预后,FEV1、FVC、MMEF水平相比干预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两组研究对象的6MWD、IC水平相比干预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SF-36各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循经手太阴肺经穴位按摩联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部功能、运动耐力,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阴肺经 穴位按摩 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指标 运动耐力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从伤寒少阳太阴经论治女性青春期后痤疮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韦巍 隋秀林 +1 位作者 韩娜娜 韩冬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125-3128,共4页
近年来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相较于青春期痤疮,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在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治则治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临床表现,发现其符合《伤寒论》中少阳、太阴经合病的论述,故文章从少阳枢机... 近年来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相较于青春期痤疮,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在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治则治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临床表现,发现其符合《伤寒论》中少阳、太阴经合病的论述,故文章从少阳枢机不利、太阴寒湿困脾2个方面分析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原理,并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基础方结合临床实践加减治疗,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 少阳太阴合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医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太阴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7
作者 李贞春 李明今 吴松花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21-24,共4页
目的:基于朝医体质学理论,参照《老年人朝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编制并实施社区老年太阴人的朝医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明确其对老年太阴人的朝医健康知识知晓度、健康行为、生命质量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的自身前后... 目的:基于朝医体质学理论,参照《老年人朝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编制并实施社区老年太阴人的朝医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明确其对老年太阴人的朝医健康知识知晓度、健康行为、生命质量以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的自身前后对照时间连续性设计方法,于2021年3月—12月在延吉市公园社区便利选取81例老年太阴人作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实施朝医健康教育干预,为期3个月,干预后3个月继续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研究对象朝医健康知识知晓度、健康行为、生命质量、血脂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在干预后与干预后3个月比较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朝医体质辨识结果,根据患者的朝医体质类型特征,并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等,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多样化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朝医健康教育,以确保干预的有效性,切实提高老年人朝医健康知信行水平,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医健康教育 太阴 社区老年人 健康行为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理论探析
18
作者 王浩悦 李慢 +1 位作者 符秦飞 贾颖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针对“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的争议,首先溯源《温病条辨》与吴氏“十二字”的形成;然后从温病的始发部位、与人体素质关系、初始治疗、偏离叶天士“十二字”原义及“王雨三”与吴氏“十二字”等几方面进行质疑和辨析;再从文字... 针对“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的争议,首先溯源《温病条辨》与吴氏“十二字”的形成;然后从温病的始发部位、与人体素质关系、初始治疗、偏离叶天士“十二字”原义及“王雨三”与吴氏“十二字”等几方面进行质疑和辨析;再从文字与行文逻辑上,对“温病起于手太阴论”、管窥“王雨三”与吴氏“十二字”存在的一定合理性进行辨析。结果发现,吴氏“十二字”并不适用所有温病,只有在中医辨证思维下才能深刻理解吴氏“十二字”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太阴 吴氏“十二字” 王雨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阴质与失眠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孟倩 哈永琴 《中医学》 2024年第1期196-199,共4页
失眠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心理因素为其一。太阴质人作为中医“五态人”之一,具有独特的体质和认知特点。遂本研究探究太阴质与失眠的相关性,以求扩宽临床诊疗思路。
关键词 太阴 失眠 认知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伤寒杂病论》复方治疗太阴阳虚寒水壅滞案三则
20
作者 唐可伟 孙丹鹤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3期27-28,共2页
复方是指以二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处方。复方既可相须为用,亦可相反使用,均为提高疗效。《伤寒论》第386条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方后又云“悸者,加茯苓二两。”《金匮要略·... 复方是指以二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处方。复方既可相须为用,亦可相反使用,均为提高疗效。《伤寒论》第386条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方后又云“悸者,加茯苓二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云:“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治疗太阴阳虚寒水壅滞证,如相须使用,其效更著。现择验案三则,探讨仲景治病用方规律。1慢性胃炎邱某,女,67岁,因“胃脘痞满2个月”于2023年2月25日初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复方 太阴病证 阳虚寒水壅滞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