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李雅普诺夫函数的一般非线性系统渐近镇定
1
作者 杨可馨 李永强 +1 位作者 侯忠生 冯宇 《自动化学报》 2025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针对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稳定性,还能够扩大闭环吸引域(Domain of attraction,DOA).首先,给出基于多Lyapunov函数下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结果表... 针对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多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的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稳定性,还能够扩大闭环吸引域(Domain of attraction,DOA).首先,给出基于多Lyapunov函数下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由多个Lyapunov函数的负定不变集构成的并集是一个稳定的控制集合,其从控制空间到状态空间的投影是闭环DOA的估计.随后,使用区间分析算法求解集合的内近似估计,基于此算法可以求解多Lyapunov函数的负定不变集的近似值和闭环DOA的估计值,并给出相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稳定性 吸引域 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限流的基于多李雅普诺夫法的虚拟同步机暂态稳定判据
2
作者 朱誉 屠增泽 +3 位作者 余达 刘菁锐 李佳朋 李宇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在考虑电流限幅策略的虚拟同步机并网的暂态同步问题中,传统方法构建的系统模型是基于电流幅值的代数变量切换规则,难以对失稳机理进行解析分析,且所提判据保守性也较大。针对此问题,以限流不等式为切入点,构建了所研究系统基于状态变... 在考虑电流限幅策略的虚拟同步机并网的暂态同步问题中,传统方法构建的系统模型是基于电流幅值的代数变量切换规则,难以对失稳机理进行解析分析,且所提判据保守性也较大。针对此问题,以限流不等式为切入点,构建了所研究系统基于状态变量的切换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多李雅普诺夫方法的暂态稳定判据,即当各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在两个连续切换区间内呈减小趋势时,所研究系统能够保持稳定。最后,提出了一种限流参数的设置方法使得系统具有最大稳定边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判据相比等面积法具有更小的保守性,并验证了所提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电流限幅 相角切换模型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饱和电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无记忆状态反馈镇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卢建宁 张彦虎 赵光宙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1-944,952,共5页
针对一类子系统为离散时滞系统的切换系统,研究了稳定性与无记忆状态反馈镇定问题.采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首先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了在任意切换信号作用下离散时滞切换系统渐进稳定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然后给出了系统无记忆状态反... 针对一类子系统为离散时滞系统的切换系统,研究了稳定性与无记忆状态反馈镇定问题.采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首先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了在任意切换信号作用下离散时滞切换系统渐进稳定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然后给出了系统无记忆状态反馈镇定的控制器设计方案,并将结果推广到不确定离散时滞切换系统;最后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时滞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变参数下柔性机械臂的切换H_∞滑模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培光 刘爽 +1 位作者 王霞 宗晓萍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8-1804,共7页
探讨一类柔性机械手臂在负载跳变时的跟踪控制问题。用切换模型中的切换信号表示由负载切换带来的参数跳变,建立柔性机械臂模型。依据奇异摄动法将柔性机械臂分解为快变、慢变系统,再分别对这2个系统进行设计。为实现慢变系统对目标轨... 探讨一类柔性机械手臂在负载跳变时的跟踪控制问题。用切换模型中的切换信号表示由负载切换带来的参数跳变,建立柔性机械臂模型。依据奇异摄动法将柔性机械臂分解为快变、慢变系统,再分别对这2个系统进行设计。为实现慢变系统对目标轨迹的跟踪,采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及平均驻留时间方法为慢变系统设计切换滑模控制器。针对快变系统中的振动问题,则采用共同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及参变系统设计方法设计振动抑制控制器。该方法通过柔性双连杆机械臂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柔性机械臂可在负载跳变下,实现目标轨迹的渐近跟踪,而且能有效地抑制弹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控制 柔性机械臂 平均驻留时间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分代数混杂系统稳定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仝庆贻 颜钢锋 赵光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7,共7页
结合混杂系统的一般定义,把各子系统不是由纯微分方程(ODE)描述,而是由微分代数方程(DAE)描述的混杂系统定义为微分代数混杂系统(DAHS),给出了DAHS模型的一般形式,继而,提出了DAHS的稳定性理论框架,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得出了此类混... 结合混杂系统的一般定义,把各子系统不是由纯微分方程(ODE)描述,而是由微分代数方程(DAE)描述的混杂系统定义为微分代数混杂系统(DAHS),给出了DAHS模型的一般形式,继而,提出了DAHS的稳定性理论框架,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得出了此类混杂系统稳定性及渐近稳定性的一般性结论。在抽象概括电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指出电力系统为典型的混杂系统。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微分代数混杂系统的渐近稳定性结论可以成功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代数混杂系统 稳定性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电力系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参数不确定切换Lurie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方志明 向峥嵘 陈庆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针对一类子系统皆为Lurie系统并且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切换系统,研究了使该参数不确定非线性切换系统鲁棒稳定的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出每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再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给出使这一类非线性... 针对一类子系统皆为Lurie系统并且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切换系统,研究了使该参数不确定非线性切换系统鲁棒稳定的问题。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求解出每个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再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给出使这一类非线性切换系统鲁棒稳定的条件,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求解出所需的多个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其他参数。数值仿真结果证明,该文方法可以使这一类非线性切换系统渐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换对称组合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洪飞 赵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1-444,共4页
首次提出了切换对称组合系统的概念,研究了此类系统在任意切换下渐近稳定的条件,同时分别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和单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给出使切换对称组合系统渐近稳定的切换律,利用切换对称组合系统的结构特点,使其切换律的设计... 首次提出了切换对称组合系统的概念,研究了此类系统在任意切换下渐近稳定的条件,同时分别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和单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给出使切换对称组合系统渐近稳定的切换律,利用切换对称组合系统的结构特点,使其切换律的设计条件得到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对称组合系统 稳定性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离散动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切换系统的脉冲性质及其稳定性
8
作者 刘玉忠 尹玉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广义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杂动态系统,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研究了广义切换系统由于非一致的初始条件引起的状态跳变问题,同时讨论了一致初始条件和非一致初始条件下广义切换系统解之间的关系。广义切换系统的每个子系统具有不同的代... 广义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杂动态系统,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研究了广义切换系统由于非一致的初始条件引起的状态跳变问题,同时讨论了一致初始条件和非一致初始条件下广义切换系统解之间的关系。广义切换系统的每个子系统具有不同的代数约束条件,这类广义切换系统的特点是在每一个切换时刻都有脉冲影响作用于系统。将标称切换系统的多李雅普诺夫方法应用于该类带有脉冲作用的广义切换系统,对每一个子系统,引入类李亚普诺夫函数(Lyapunov-like Function),基于类李亚普诺夫函数和多李亚普诺夫函数方法,得到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广义切换系统 脉冲控制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
9
作者 向峥嵘 向伟铭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51-55,共5页
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给出了无激励非线性切换系统一致有界和一致最终有界的充分条件.对具有任意有界输入的非线性切换系统,分析并给出了输入状态稳定性的充分条件,通过一个数值例子说明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关键词 非线性切换系统 输入状态稳定性 一致有界 一致最终有界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切换时滞系统的增长无源性
10
作者 李莉莉 刘晨 罗静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无源性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重要性质,增长无源性是无源性的一种推广形式。受时滞系统无源性和非时滞系统的增长无源性的启发,提出一类切换时滞系统的增长无源性定义。基于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设计依赖于状态的切换规则,Wirtinge... 无源性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重要性质,增长无源性是无源性的一种推广形式。受时滞系统无源性和非时滞系统的增长无源性的启发,提出一类切换时滞系统的增长无源性定义。基于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设计依赖于状态的切换规则,Wirtinger积分不等式与Finsler引理相结合用于处理系统中的时滞项,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切换时滞系统具有增长无源性的充分条件。特别地,当参数取特殊值时,讨论了切换时滞系统具有输入增长无源性和输出增长无源性的充分条件。作为詹森积分不等式的拓广形式,在处理时滞项时选取Wirtinger积分不等式有助于降低所得结果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时滞系统 增长无源性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体飞行器连续平滑切换LPV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未来 董朝阳 +1 位作者 王通 王青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7-1353,共7页
针对一类翼展可变飞行器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平滑切换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将变体飞行器建模成以翼展变形率为时变参数的LPV系统,通过对时变参数进行具有重叠特性的区间划分,设计平滑切换... 针对一类翼展可变飞行器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平滑切换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将变体飞行器建模成以翼展变形率为时变参数的LPV系统,通过对时变参数进行具有重叠特性的区间划分,设计平滑切换控制器。结合参数依赖的多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平均驻留时间方法,给出了保证切换LPV系统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由于考虑了时变参数的渐变特性,使得系统的切换律没有平均驻留时间的限制,降低了结论的保守性。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所设计的控制器,当翼展连续变化时,变体飞行器状态稳定且切换过程平滑,控制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线性变参数系统 平滑切换 平均驻留时间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线性切换系统的非脆弱鲁棒H∞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斌 翟军勇 陈夕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48-152,共5页
研究控制器增益存在加性摄动时的一类线切换系统的非脆弱鲁棒H∞控制问题.首先,利用多Lyapunov函数方法,把状态空间划分为N(子系统个数)个子区域,并以最小Lyapunov函数作为切换规则,研究标称系统的稳定性,而给出的稳定性条件不要求每一... 研究控制器增益存在加性摄动时的一类线切换系统的非脆弱鲁棒H∞控制问题.首先,利用多Lyapunov函数方法,把状态空间划分为N(子系统个数)个子区域,并以最小Lyapunov函数作为切换规则,研究标称系统的稳定性,而给出的稳定性条件不要求每一个子系统都是渐近稳定的.然后,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给出了非脆弱状态反馈控制器和切换律设计方案.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切换,保证系统对所有允许的不确定性是渐近稳定的且具有H∞性能界,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形式给出控制器增益矩阵存在的充分条件.最后,以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H∞控制 非脆弱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离散时延线性切换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13
作者 宋杨 向峥嵘 +1 位作者 陈庆伟 胡维礼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4-726,共3页
运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研究了离散时延线性切换系统的镇定问题,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而后将该方法推广到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离散时延切换系统控制器设计中。同时给出了求解文中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的巡回算法。最后通过... 运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研究了离散时延线性切换系统的镇定问题,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而后将该方法推广到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离散时延切换系统控制器设计中。同时给出了求解文中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的巡回算法。最后通过一个仿真例子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离散时延系统 镇定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滞切换系统的状态反馈H_∞控制
14
作者 卢建宁 赵光宙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1,88,共6页
针对一类子系统为离散时滞系统的切换系统,研究系统H∞性能与状态反馈H∞控制问题。基于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了在任意切换信号作用下离散时滞切换系统具有H∞性能的充分性条件,并且给出了切换系统状态反馈H∞... 针对一类子系统为离散时滞系统的切换系统,研究系统H∞性能与状态反馈H∞控制问题。基于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了在任意切换信号作用下离散时滞切换系统具有H∞性能的充分性条件,并且给出了切换系统状态反馈H∞控制设计的一种方案。并将结果推广到不确定离散时滞切换系统。通过数值算例表明了结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系统 时滞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离散切换系统鲁棒l2-l∞控制器设计
15
作者 孔祥鹏 刘玉忠 《消费导刊》 2013年第9期170-171,共2页
本文是关于一类带有状态重置的鲁棒l2-l∞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运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在任意切换信号下,求出能够使得闭环系统的满足渐进稳定的充分条件,以及使得系统l2-l∞性能有界并且低保守性的... 本文是关于一类带有状态重置的鲁棒l2-l∞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运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在任意切换信号下,求出能够使得闭环系统的满足渐进稳定的充分条件,以及使得系统l2-l∞性能有界并且低保守性的充分条件。最后,一个数值例子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l2-l∞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的切换正系统稳定性分析
16
作者 屈尚昌 艾自东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4-377,501,共5页
针对一类包含稳定及不稳定子系统的切换正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状态依赖切换机制,研究其稳定性问题。首先,设计了综合事件触发与驻留时间的切换信号。然后,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针对一类包含稳定及不稳定子系统的切换正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的状态依赖切换机制,研究其稳定性问题。首先,设计了综合事件触发与驻留时间的切换信号。然后,利用多李雅普诺夫函数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与传统的基于时间和状态的切换方法相比,事件触发机制的引入可以明显减少切换次数和资源的浪费,同时事件间隔参数的设计可以避免芝诺现象。最后,采用数值仿真实例验证上述切换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换正系统 事件触发机制 驻留时间 多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ing a novel consensus protocol f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general dynamics under directed networks 被引量:1
17
作者 Hao-liang LI Ren-nong YANG Qiu-ni LI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7年第8期1071-1081,共11页
The consensus problem for general 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MASs) under directed topology is investigated. First, a novel consensus protocol based on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 is proposed. S... The consensus problem for general 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MASs) under directed topology is investigated. First, a novel consensus protocol based on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 control is proposed. Second, the consensus problem is converted into an asymptotic stability problem through transformations. Third, through a state projection method the consensus condition is proved and the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e consensus function is given. Then, a Lyapunov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gain matrices of the protocol are given based on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Finally, two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CONSENSUS PID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