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管钛酸多孔层石英毛细管色谱柱的制备及热处理对色谱保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国宏 李伟 +3 位作者 王仲来 汪汉卿 杨建军 陈立仁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在实验室合成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纳米管特性的纳米管钛酸H2 Ti2 O4(OH) 2 ,对其热处理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将其作为气 固色谱吸附剂制备出一种新型纳米管钛酸石英PLOT柱 ,同时考察了这种纳米管结构的钛酸作为固定相对C1~C... 在实验室合成了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纳米管特性的纳米管钛酸H2 Ti2 O4(OH) 2 ,对其热处理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将其作为气 固色谱吸附剂制备出一种新型纳米管钛酸石英PLOT柱 ,同时考察了这种纳米管结构的钛酸作为固定相对C1~C4气体烷烃混合物、空气和SF6以及CO和CO2 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 :新型纳米管钛酸石英PLOT柱具有特殊的吸附分离性能 ,纳米管钛酸作为气 固吸附色谱石英毛细管柱的固定相 ,对C1~C4烷烃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较好的峰对称性和较高的分离度 ,而且能够分离CO和CO2 以及空气和SF6等永久性气体组分。在 15 0℃、- 0 .1MPa真空下对纳米管钛酸处理后 ,其形貌、结构和表面性质均发生变化 ,将对C1~C4烷烃分离的保留时间 (t′R)和色谱峰对称性 (Tf)产生影响 ,在 30 0℃ ,N2 气氛下处理后 ,纳米管特性完全消失 ,其不适宜再作分析C1~C4烷烃的固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管钛酸 多孔层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制备 热处理 色谱保留性能 气-固吸附色谱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多孔层通道内沸腾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荣顺 顾安忠 +1 位作者 赵兰萍 张路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用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垂直烧结多孔层通道内通道间隙、粒度、层厚及视观高度对沸腾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在同一热流下存在一个最佳通道间隙及粉末粒度范围。适当增大多孔层厚度将有利于沸腾传热系数的提高,而热虹吸高度的降低将不利... 用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垂直烧结多孔层通道内通道间隙、粒度、层厚及视观高度对沸腾传热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在同一热流下存在一个最佳通道间隙及粉末粒度范围。适当增大多孔层厚度将有利于沸腾传热系数的提高,而热虹吸高度的降低将不利于沸腾传热系数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 沸腾传热 传热 烧结 多孔层表面 热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胶多孔层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国宏 王仲来 +3 位作者 雷晓强 龚成科 汪汉卿 陈立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采用原位溶胶 凝胶法在毛细管内壁上合成出均匀的纳米硅胶多孔层,对纳米硅胶颗粒进行了形貌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硅胶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的变化规律。先采用含氢硅油高温键合固化硅胶层,然后用无机盐淋洗钝化毛... 采用原位溶胶 凝胶法在毛细管内壁上合成出均匀的纳米硅胶多孔层,对纳米硅胶颗粒进行了形貌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硅胶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的变化规律。先采用含氢硅油高温键合固化硅胶层,然后用无机盐淋洗钝化毛细管色谱柱,制备出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考察了所制备的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对挥发性氟氯烃、水中氯代烃、含硫化合物以及低碳烃的分离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多孔层硅胶毛细管色谱柱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一定的抗水性、稳定的色谱保留特性和良好的制柱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硅胶多孔层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原位溶胶-凝胶 制备 吸附色谱 气相色谱 分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分子筛多孔层毛细管柱的制备与性能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寇登民 李朝阳 +3 位作者 刘明 曹玉蓉 李新华 项寿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508-1511,共4页
在毛细管内壁,原位合成了Na-A型分子筛,成功制备出一类新型分子筛多孔层毛细管柱。和涂渍相比,原位合成法在毛细管内壁形成的分子筛层更加均匀、致密,更能体现出分子筛对低碳烃的分离特性,实验表明用超短毛细管柱即可对低碳烃... 在毛细管内壁,原位合成了Na-A型分子筛,成功制备出一类新型分子筛多孔层毛细管柱。和涂渍相比,原位合成法在毛细管内壁形成的分子筛层更加均匀、致密,更能体现出分子筛对低碳烃的分离特性,实验表明用超短毛细管柱即可对低碳烃进行良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Na-A型分子筛 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多孔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滞后 被引量:4
5
作者 童庆明 张洪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1-465,共5页
以乙醇为工质,实验探索了颗粒多孔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滞后现象,以及系统真空度、液体过冷度和多孔层结构参数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采用具有中等浸润的乙醇作为沸腾工质,颗粒多孔层仍然存在严重的起始沸腾滞后,而且随着系统... 以乙醇为工质,实验探索了颗粒多孔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滞后现象,以及系统真空度、液体过冷度和多孔层结构参数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采用具有中等浸润的乙醇作为沸腾工质,颗粒多孔层仍然存在严重的起始沸腾滞后,而且随着系统真空度和液体过冷度的增加,滞后的程度加剧。降压诱沸是减弱多空层沸腾滞后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多孔层 沸腾滞后 真空状态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液对生物钛合金表面上纳米多孔层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广忠 张文彦 +3 位作者 张健 汤慧萍 康新婷 李亚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274-277,共4页
分别在1%HF+3%HNO3水溶液和0.25%HN4F+1%H2O的乙二醇溶液中电化学阳极氧化Ti-5Zr-3Sn-5Mo-15Nb(TLM)合金(HF、HNO3、H2O为体积分数;HN4F为质量分数,下同),结果在其表面上获得氧化物纳米多孔层。阳极氧化时所用的溶液对纳米多孔层的形貌... 分别在1%HF+3%HNO3水溶液和0.25%HN4F+1%H2O的乙二醇溶液中电化学阳极氧化Ti-5Zr-3Sn-5Mo-15Nb(TLM)合金(HF、HNO3、H2O为体积分数;HN4F为质量分数,下同),结果在其表面上获得氧化物纳米多孔层。阳极氧化时所用的溶液对纳米多孔层的形貌(孔径、孔长和孔的有序性等)有明显影响。在1%HF+3%HNO3水溶液中获得异向结构的氧化物纳米多孔层,其拥有较宽范围的孔径,在50~200nm之间;孔长约500nm。而在乙二醇溶液中,在不同的氧化电压和时间的条件下,可获得高度有序、垂直的氧化物纳米多孔层,即氧化物纳米管阵列层,管径在80~120nm之间;管长可达190μm。在TLM合金表面获得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几何结构为管状的氧化物纳米多孔层,其在TLM合金与相关的生物材料,如细胞和蛋白作用时,可提供新的作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钛合金 电化学 氧化物纳米多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烧结多孔层通道内沸腾传热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荣顺 顾安忠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总结多年来系列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垂直烧结多孔层上沸腾传热的物理模型,描述了多孔层内沸腾传热及流动过程。同时考虑了多孔层上液膜流速及厚度对多孔层内气流流动及传热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潜在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烧结 多孔层表面 通道 沸腾传热 传热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多孔层毛细管柱吸附气相色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国宏 雷晓强 陈立仁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1年第2期105-113,共9页
PLOT柱是用于永久性气体 ,低碳烃和挥发性化合物色谱分析的最有效的工具 ,经常用于替代经典填充柱 .对多孔层开管毛细管柱 (PLOT)吸附色谱的分离机理。
关键词 吸附色谱 气相色谱 多孔层毛细管柱 分离机理 涂渍技术 吸附剂固定相 气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中多孔层抑制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磊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25-727,共3页
研究了在重力自蔓延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过程中在复合热管底部出现的多孔层现象,以及各类添加剂对其的影响,分析了多孔层出现的原因,探讨了抑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SiO2的存在是产生多孔层的主要原因,并且多孔层部分随着SiO2含量的... 研究了在重力自蔓延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过程中在复合热管底部出现的多孔层现象,以及各类添加剂对其的影响,分析了多孔层出现的原因,探讨了抑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SiO2的存在是产生多孔层的主要原因,并且多孔层部分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助燃剂也能导致多孔层的出现。当SiO2的质量分数小于2%时,适量加入氟化物,可以有效减少多孔层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分离SHS法 陶瓷内衬复合管 SiO2添加剂 多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一体化多孔层开管柱Pora-Q色谱柱的研制
10
作者 雷晓强 赵国宏 +2 位作者 王仲来 龚成科 陈立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全新的两步原位合成法 ,先通过将带有双活性反应基团γ_三甲氧基硅丙基异丁烯酸酯的CH3—O—Si—基团与石英毛细管内壁表面的Si—OH反应 ,在石英毛细管内壁键合上带有活性基团的中间有机层 ,再原位合成多孔聚合物 ,制成高效一体化Q... 采用全新的两步原位合成法 ,先通过将带有双活性反应基团γ_三甲氧基硅丙基异丁烯酸酯的CH3—O—Si—基团与石英毛细管内壁表面的Si—OH反应 ,在石英毛细管内壁键合上带有活性基团的中间有机层 ,再原位合成多孔聚合物 ,制成高效一体化Q型聚合物颗粒多孔层开管柱 (PLOT)Pora_Q毛细管色谱柱 ;该色谱柱具有良好的惰性、较强的分离能力 ;与一般的商品化PLOT_Q色谱柱相比 ,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最高使用温度提高了50℃达到30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多孔层开管柱 气相色谱 Pora-Q色谱柱 研制 多孔聚合物 色谱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多孔层在大气压和高于大气压时的沸腾换热
11
作者 张洪济 李隆键 童庆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Experiments on boiling heat transfer from a mechanically fabricated porous layer atatmospheric and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s are conducted, the effect of system pressureare revealed. Based on boiling heat transfer an... Experiments on boiling heat transfer from a mechanically fabricated porous layer atatmospheric and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s are conducted, the effect of system pressureare revealed. Based on boiling heat transfer analysis within microfin channel[6] and theobservation, a simplified model is proposed, and the boiling two-phase flow and heat transferis analyzed. By synthesizing experimental data, a corresponding correlation i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肋槽 多孔层 沸腾传热 两相流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多孔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两相流与传热
12
作者 童庆明 张洪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43-347,共5页
在前文[1]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带液池的多孔壁微热虹吸蒸发段模型,对颗粒多孔薄层在真空状态下的沸腾两相流与传热进行了分析,综合实验数据,建立了传热关联式。
关键词 多孔层微结构 沸腾传热 两相流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碳自组装多孔层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研制及其特性评价
13
作者 赵国宏 雷晓强 +1 位作者 王仲来 陈立仁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2年第2期88-91,共4页
采用自组装膜制备技术和超细亚微米级吸附剂研制高效活性碳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柱 (PLOT) ,选用K3 PO4、K2 HPO4和KH2 PO4三种不同的磷酸盐对色谱柱进行改性脱活 ,考察了脱活盐浓度对色谱柱保留行为的影响程度 ,并采用研制的高效活性碳PLO... 采用自组装膜制备技术和超细亚微米级吸附剂研制高效活性碳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柱 (PLOT) ,选用K3 PO4、K2 HPO4和KH2 PO4三种不同的磷酸盐对色谱柱进行改性脱活 ,考察了脱活盐浓度对色谱柱保留行为的影响程度 ,并采用研制的高效活性碳PLOT毛细管色谱柱对惰性气体和低碳烃 (H2 、Air、CO、CO2 和C1~C4烃 )进行了分离分析 .结果表明 :在高效活性碳PLOT毛细管色谱柱制备工艺中 ,活性碳吸附剂的最佳粒度为 0 .5~ 0 .7μm之间 ;磷酸盐脱活剂的最佳浓度为 1.5 % ,老化时间为 2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特性 评价 活性炭 自组装膜 多孔层开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若男 王亚楠 +2 位作者 彭曼华 汪夏燕 郭广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5-1873,共9页
近年来,微纳分离技术由于其内在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孔层开管柱是一种重要的微分离柱形式,与粗内径的多孔层开管柱(>25μm)相比,窄内径的多孔层开管柱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低的试剂消耗量。本文综述了内径≤25μm的窄... 近年来,微纳分离技术由于其内在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孔层开管柱是一种重要的微分离柱形式,与粗内径的多孔层开管柱(>25μm)相比,窄内径的多孔层开管柱具有更高的分离效率和更低的试剂消耗量。本文综述了内径≤25μm的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与质谱检测联用技术以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内径 多孔层开管毛细管柱 液相色谱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高通量换热管内多孔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洋 任淑彬 +1 位作者 王凤林 曲选辉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烧结型高通量换热管是通过在普通换热管内表面烧结一定厚度的多孔金属层达到强化沸腾传热的效果,多孔层的烧结温度对基管性能不能有损伤,同时要求多孔层本身孔隙连通,与基管结合较好,且耐蚀性与基管相当。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白铜基... 烧结型高通量换热管是通过在普通换热管内表面烧结一定厚度的多孔金属层达到强化沸腾传热的效果,多孔层的烧结温度对基管性能不能有损伤,同时要求多孔层本身孔隙连通,与基管结合较好,且耐蚀性与基管相当。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白铜基管(BFe10-1-1)的管内多孔层烧结合金粉末Cu–10%Ni–20%Zn–2%Sn(质量分数),该粉末成分耐蚀性优于基管。烧结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粉末在940℃下烧结时对基管性能无损伤,烧结后与基管结合良好,同时粉末多孔层内部孔隙均匀联通;进一步的应用实验也证明,该多孔层合金粉末具有非常好的传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换热管 铜基粉末 多孔层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种植体表面多孔层厚度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美慧 姜闻博 +2 位作者 张翕 茅传圆 陆尔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年第2期61-65,85,共6页
目的研究牙种植体表面多孔层厚度对周围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健康成年男性的下颌骨CT三维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Ⅲ类下颌骨三维模型,运用UG NX8.0软件绘制实心的和4种不同表面多孔层厚度(0.5mm,1.0mm,1.5mm,全多孔)的种植体... 目的研究牙种植体表面多孔层厚度对周围骨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采集健康成年男性的下颌骨CT三维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Ⅲ类下颌骨三维模型,运用UG NX8.0软件绘制实心的和4种不同表面多孔层厚度(0.5mm,1.0mm,1.5mm,全多孔)的种植体模型。将5种种植体模型依次与下颌骨模型进行配准、网格划分和赋予材料学参数,在种植体基台表面施加118.2N的15°斜向力,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处理运算骨界面的应力。结果皮质骨和种植体颈部松质骨的应力峰值均随种植体表面多孔层厚度增加而增大(P<0.05),全多孔组最大(分别为58.3MPa和11.28MPa),实心组最小(分别为50.2MPa和9.68MPa)。种植体根端松质骨的应力峰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种植体表面引入多孔结构以及增加多孔层厚度,能增大种植体周围骨应力,缓解应力遮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Ⅲ类下颌骨 表面多孔层厚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烧结工艺粘结多孔层植入体多孔层的误解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昌星 郭万林 李天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7期9337-9340,共4页
目的:人们对多孔层植入体多孔层粘结工艺的烧结褒贬不一,都是对它的本质没有深入研究所作的评断。本质:烧结不可以作受力构件的连接,烧结的本质是粘接温度超过基体合金的固相线温度1230℃以上5℃或更高,造成基体合金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 目的:人们对多孔层植入体多孔层粘结工艺的烧结褒贬不一,都是对它的本质没有深入研究所作的评断。本质:烧结不可以作受力构件的连接,烧结的本质是粘接温度超过基体合金的固相线温度1230℃以上5℃或更高,造成基体合金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危害:在此温度下,其晶界中的低熔点共晶和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相流淌而出粘接金属小球显著地降低基体合金的疲劳强度,及其与柄表面形成晶界缝隙,扩展成裂纹,是柄折断的根源。讨论:分析柄折断的原因既不是槽口,又不是冶金缺陷,一定是烧结引起的,其依据是烧结温度太高。结论:可以认为烧结不是受力构件连接工艺,烧结温度太高,产生晶界缝隙并扩展成裂纹,在合适条件下,致使柄折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 连接 烧结工艺 PCA多孔层 新型PCA 初始熔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工艺对多孔层植入体多孔层质量的影响和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昌星 郭万林 李天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141-10144,共4页
概况:一般连接工艺是低水平的,使多孔层植入体多孔层产生不少隐患。缺陷:一般连接工艺之所以产生隐患,是它们各自存在的缺陷,不能采用先进的举措予以克服等。应用:活性扩散焊是适用的连接工艺,有许多先进工序。结论:作者提出采用等直径... 概况:一般连接工艺是低水平的,使多孔层植入体多孔层产生不少隐患。缺陷:一般连接工艺之所以产生隐患,是它们各自存在的缺陷,不能采用先进的举措予以克服等。应用:活性扩散焊是适用的连接工艺,有许多先进工序。结论:作者提出采用等直径的金属小球,配合以活性扩散焊工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引起的以应力遮挡为主的隐患。同时活性扩散焊工艺所用到的高性能钎料,其成分对人体无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工艺 PCA多孔层 隐患 活性扩散焊工艺 中间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内径多孔层毛细管开管柱的纳流高效液相色谱用于N-衍生化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
19
作者 李若男 王利娟 +3 位作者 张东堂 王亚楠 郭广生 汪夏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窄内径多孔层毛细管开管柱(NPLOT柱)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单细胞分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原位热引发聚合法来制备窄内径奎尼丁类手性固定相多孔层开管柱,在6μm i.d.的毛细管中制备有机聚合物多孔层,考察了不同热聚合时... 窄内径多孔层毛细管开管柱(NPLOT柱)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单细胞分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原位热引发聚合法来制备窄内径奎尼丁类手性固定相多孔层开管柱,在6μm i.d.的毛细管中制备有机聚合物多孔层,考察了不同热聚合时间(3、6和9h)对NPLOT柱形貌的影响,热聚3h和6h制备的NPLOT柱形貌均一,多孔层厚度分别为103±51nm和210±51nm。将热聚合3h制备的NPLOT柱用于纳流高效液相色谱分离N-衍生化氨基酸对映体,在2min内即可实现基本分离,消耗的样品量仅为皮升级别。该研究将为单细胞分析提供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 原位热引发聚合法 纳流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多孔层分离后稳定的可见蓝紫光发射特性
20
作者 严勇健 吴雪梅 诸葛兰剑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74-79,共6页
多孔硅具有很强的室温发光,介绍了多孔硅在分离多孔层后的发光情况.用传统的电化学法腐蚀样品,待多孔层分离后,通过SEM(表面电子显微镜)和PL(光致发光谱)观察多孔层分离后表面的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观察到样品有很强的蓝紫发光峰,在高... 多孔硅具有很强的室温发光,介绍了多孔硅在分离多孔层后的发光情况.用传统的电化学法腐蚀样品,待多孔层分离后,通过SEM(表面电子显微镜)和PL(光致发光谱)观察多孔层分离后表面的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观察到样品有很强的蓝紫发光峰,在高温氧气气氛下退火后,发光强度增加,峰位不变.在大气中保存三个月后,发光峰又有所加强,证明样品具有很好的发光特性;FTIR(红外吸收谱)表明多孔层分离后样品表面主要由Si—O、Si—H键组成;利用量子限域—发光中心模型解释了发光机制,认为蓝紫光来自表面SiOx线中的发光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多孔层 表面形貌 光致发光 可见蓝紫光发射特性 发光强度 发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