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16,PCNA和CyclinD1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靳华 张红叶 +4 位作者 单莹 董正邦 潘永正 张丽华 王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8-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16,PCNA和CyclinD1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寻常疣、跖疣中细胞增殖基因p16,PCNA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并与30例正常包皮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p16蛋...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16,PCNA和CyclinD1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寻常疣、跖疣中细胞增殖基因p16,PCNA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并与30例正常包皮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p16蛋白在尖锐湿疣、寻常疣、跖疣和正常对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16.67%,6.67%和0;p16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3%,16.67%,6.67%和0。疣皮损p16蛋白表达评分和mRNA光密度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蛋白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86.67%,76.67%和70.00%;PCNA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0%,76.67%,70.00%和70.00%。疣皮损PCNA蛋白表达评分和mRNA光密度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蛋白和mRNA在各型疣和正常对照阳性表达率均为0。结论 p16和PCNA基因在尖锐湿疣、寻常疣和跖疣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尤其是对尖锐湿疣的促增殖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HPV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P16 PCNA CYCLIN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大肠癌中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2
作者 刘志荣 李美宁 +3 位作者 王惠珍 张悦红 牛勃 程牛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585-587,共3页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肠癌中细胞增殖相关基因。方法利用HG-U133Plus2.0基因芯片,对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表达差异2倍以上基因共有1200个...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大肠癌中细胞增殖相关基因。方法利用HG-U133Plus2.0基因芯片,对大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谱进行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表达差异2倍以上基因共有1200个,其中表达上调的474个,表达下调的726个。②在1200个基因中,共有127个基因与细胞的增殖功能相关,其中表达上调的66个,表达下调的61个。结论127个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可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大肠肿瘤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对小鼠成体神经发生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影响
3
作者 张亚妹 王久涛 +5 位作者 宋玲珍 张伟 李玲玲 颜润川 胡新德 赵善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对成年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影响,为了解丙烯酰胺的毒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只10周龄雄性成年昆白小鼠(体质量(30±2)g/只),随机均分为丙烯酰胺染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丙烯酰胺染毒组...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对成年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影响,为了解丙烯酰胺的毒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只10周龄雄性成年昆白小鼠(体质量(30±2)g/只),随机均分为丙烯酰胺染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丙烯酰胺染毒组通过腹腔注射丙烯酰胺进行染毒,注射剂量为50mg/kg,连续注射14d,第15天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mg/kg,2次/d,共3d),观察2组小鼠体质量及行为活动的变化。用BrdU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丙烯酰胺染毒对小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数量的影响,用RT-PCR法研究丙烯酰胺对小鼠海马增殖相关基因JNK3、Akt1、Gsk-3β、RhoA和Rac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丙烯酰胺染毒组小鼠体质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精神萎靡、后肢无力,走路时后肢偶成劈叉姿势;与对照组相比,丙烯酰胺染毒组小鼠齿状回亚颗粒细胞层中的BrdU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海马组织中JNK3和Rac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Akt1、Gsk-3β和RhoA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丙烯酰胺中毒能显著抑制小鼠齿状回中成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可使海马组织中增殖相关基因JNK3、Akt1、Gsk-3β、Rac1和RhoA的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中毒 成体神经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蛋白激酶Cζ下调角质形成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
4
作者 张晓艳 宋佩华 +1 位作者 马圣清 柳惠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蛋白激酶C(PKC)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下调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增殖调控 1997年 细胞生长
原文传递
激活态雪旺细胞与非激活态雪旺细胞增殖相关基因DNA甲基化差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樊保佑 林伟 +6 位作者 任一鸣 魏志坚 史桂东 周先虎 刘燊 郝岩 冯世庆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共1页
外周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由非激活态雪旺细胞(SCs)转变为激活态雪旺细胞(ASCs)。细胞增殖发生变化,但基因层面机制仍不清楚。
关键词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激活态雪旺细胞 DNA甲基化 外周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结肠癌组织中TBX3 及增殖、凋亡、自噬相关基因表达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明杰 周艳 +2 位作者 段沫 高庆敏 赵建辉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TBX3及增殖、凋亡、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8例,术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分别记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观察组、对照组TBX3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TBX3及增殖、凋亡、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8例,术中留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分别记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观察组、对照组TBX3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BX3基因及增殖相关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基因]、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Bcl-2)基因、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基因、存活蛋白(Survivin)基因、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基因、神经元衍生的孤核受体(NOR1)基因]、自噬相关基因[自噬基因同源家族成员(ARHI)基因、自噬调节蛋白(Beclin1)基因、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基因]mRNA。以观察组TBX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将其分为高TBX3表达组、低TBX3表达组,比较高TBX3表达组、低TBX3表达组、对照组增殖、凋亡、自噬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TBX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62±0.77、0.66±0.13,对照组TBX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0.14、0.18±0.03,两者相比,P均<0.05。高TBX3表达组、低TBX3表达组PCNA、MMP-2、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TBX3表达组MMP-2、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低TBX3表达组(P均<0.05),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低TBX3表达组(P<0.05)。高TBX3表达组、低TBX3表达组Bcl-2、P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Bax、Caspase-3、Survivin、NOR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TBX3表达组Bcl-2、P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低TBX3表达组(P均<0.05),Bax、Caspase-3、Survivin、NOR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低TBX3表达组(P均<0.05)。高TBX3表达组、低TBX3表达组ARHI、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Cathepsin-D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TBX3表达组ARHI、Becli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低TBX3表达组(P均<0.05),Cathepsin-D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低TBX3表达组(P<0.05)。结论TBX3基因和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结肠癌组织中增殖、凋亡、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与TBX3蛋白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ox基因家族 TBX3基因 TBX3蛋白 结肠肿瘤 结肠癌 增殖相关基因 凋亡相关基因 自噬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 mRNA表达与肿瘤增殖、侵袭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路娜 王炳淑 古吉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CUZD1)mRNA表达与增殖、侵袭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的122例卵巢癌、72例卵巢囊肿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CUZD1)mRNA表达与增殖、侵袭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的122例卵巢癌、72例卵巢囊肿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CUZD1 mRNA、肿瘤增殖相关基因[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侵袭相关基因[核转录因子κB(NF-κB)、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整合素α2(ITGA2)]、自噬相关基因[bcl-2同源结构域样蛋白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卵巢癌组织中CUZD1 mRNA与增殖、侵袭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卵巢囊肿及正常卵巢组织中CUZD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47.354±24.263、367.944±16.256、2.116±0.032,卵巢癌组织中CUZD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囊肿组织中CUZD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癌组织中增殖相关基因β-catenin、Cyclin D1、C-myc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囊肿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C-myc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癌组织中侵袭相关基因NF-κB、Vimentin、MTA1、MMP-9、VEGF、ITGA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而E-cadherin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囊肿组织中NF-κB、Vimentin、MTA1、MMP-9、VEGF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囊肿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中ITGA2、E-cadherin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卵巢囊肿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组织中CUZD1 mRNA表达水平与增殖相关基因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98、0.990、0.988,P<0.05);与侵袭相关基因NF-κB、Vimentin、MTA1、VEGF、ITGA2、MMP-9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26、0.946、0.928、0.928、0.924、0.930,P<0.05),而与侵袭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54,P<0.05);与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LC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28、-0.931,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CUZD1 mRNA表达增高,且其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呈正相关,与细胞自噬活性呈负相关,CUZD1可以作为卵巢癌诊断、病情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 增殖相关基因 侵袭相关基因 自噬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乙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其CYP450亚型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廖长秀 汪晖 +1 位作者 平洁 吴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8-989,共2页
关键词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 肝星状细胞增殖 CYP450 乙醇 亚型表达 CYP2E1 细胞色素P450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基因表达水平与ER阳性乳腺癌亚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瑜 王先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21-328,共8页
目的探讨16基因模型在ER阳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1年8月术后病理免疫组化证实为ER阳性乳腺癌(免疫组化ER表达≥1%即视为阳性)、石蜡样本保存良好、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16基因模型在ER阳性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1年8月术后病理免疫组化证实为ER阳性乳腺癌(免疫组化ER表达≥1%即视为阳性)、石蜡样本保存良好、临床资料及术后免疫组化资料齐全者10例。提取入组病例石蜡样本进行RNA提取及测序,检测16基因(12个增殖相关基因:AURKA,AURKB,BUB1,BUB1B,CDK1,CHEK1,MELK,NEK2,PBK,PLK1,PLK4,TTK;4个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ESR1,PGR,BCL2,SCUBE2)的表达量,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表达情况,通过聚类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探索16基因表达量与ER、PR、Ki67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探索16基因表达状况能否成为ER阳性乳腺癌亚型分型标准。结果本研究10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有5例ER高表达,5例ER低表达。在高表达患者中,ER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较低,而在ER低表达患者中则相反。聚类分析显示,ER高表达与ER低表达患者在16基因表达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根据16基因表达状况的差异,能区分出不同的ER阳性乳腺癌亚型,有望从新定义ER阳性乳腺癌,并制定出ER阳性乳腺癌亚型分型标准,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更精准的风险分层和预后预测,以指导制定ER阳性乳腺癌患者个体化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激素受体阳性 增殖相关基因 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重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丽霞 张伟京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74-177,共4页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恶性程度及预后与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密切关系。本文选择与B细胞NHL相关的基因,就其对B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凋亡、分化和增殖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酸单体调控乳腺癌细胞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子豪 李楠 黎楚豪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灵芝酸单体A,B调控乳腺癌细胞生长以及相关基因PI3K,AKT,mTOR,PTEN的表达。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灵芝酸A,B(0、1、5、10、20、50、100μmol·L^(-1))对乳腺癌MDA-MB-231和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影... 目的:探讨灵芝酸单体A,B调控乳腺癌细胞生长以及相关基因PI3K,AKT,mTOR,PTEN的表达。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灵芝酸A,B(0、1、5、10、20、50、100μmol·L^(-1))对乳腺癌MDA-MB-231和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影响。每组设3个复孔,分别接种于96孔板中,分别于培养24 h和48 h检测其OD值。结果: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灵芝酸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当灵芝酸浓度为10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最低(p<0.05或p<0.01),细胞抑制作用最强。同时随着药物处理时间的增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表明灵芝酸调控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有紧密相关性。灵芝酸A和灵芝酸B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细胞24 h、48 h,提取细胞RNA,通过反转录获得c DNA,再经Real-time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灵芝酸单体A,B可以下调两种乳腺癌细胞pi3k、akt、mtor mRNA的表达,上调pten的表达。结论:灵芝酸可以使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酸A B 乳腺癌MDA-MB-271细胞 乳腺癌MCF-7细胞 癌细胞增殖 增殖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P1和ERCC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李强虎 辛勇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基因(GSTP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和同期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00例,放疗1个疗程后根据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基因(GSTP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和同期放疗的食管癌患者200例,放疗1个疗程后根据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放疗敏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放疗不敏感组(稳定、进展),进行3 a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分析GSTP1基因G28152A位点和ERCC1基因C118T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取适量的患者食管癌组织,组织匀浆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髓磷脂碱性蛋白1(MBP-1)、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磷脂酶Cε1(PLCE1)基因蛋白浓度。结果GSTP1基因携带杂合型GA和突变型AA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比例明显高于野生型GG的患者,稳定、进展的比例明显低于野生型GG的患者(P<0.01)。ERCC1基因携带野生型CC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的比例明显高于携带杂合型CT和突变型TT的患者(P<0.01)。GSTP1基因携带杂合型GA和突变型AA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生存率升高(P<0.05);ERCC1基因携带野生型CC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放疗不敏感组凋亡相关基因MBP-1、PTE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PLCE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GSTP1基因携带杂合型GA和突变型AA的食管癌患者MBP-1、PTE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yclin D1、PLCE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ERCC1基因携带野生型CC的食管癌患者MBP-1、PTE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yclin D1、PLCE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GSTP1基因携带杂合型GA和突变型AA、ERCC1基因携带野生型CC的食管癌患者放疗预后较好,可能与上调凋亡相关基因MBP-1、PTEN表达,下调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PLCE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GSTP1基因 ERCC1基因 放疗 敏感性 凋亡相关基因 增殖相关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晓洁 刘瀚旻 +2 位作者 王晓琴 王娟 余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0-305,共6页
目的运用芯片技术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O)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取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20ng/ml)和Hemin(20μmol/L)进行刺激后,用Affymetrix表达基因谱芯片... 目的运用芯片技术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O)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取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20ng/ml)和Hemin(20μmol/L)进行刺激后,用Affymetrix表达基因谱芯片检测其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Hemin刺激与PDGF刺激相比差异表达基因366条,与增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1条,上调11条,下调10条。其中原来在PDGF刺激下上调表达的一些基因(Map2k3、cyclinD1、PDGFA、mybL1、anapc10、MMP14等)在经内源性CO刺激后其表达则显著下调。结论内源性CO很可能是通过作用于MAPK途径来抑制PDGF的促增殖功能,同时伴有cyclinD1、cyclinG1、P21等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增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狄柯坪 贾向春 +2 位作者 王晓红 郑文广 齐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PD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过程中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为探讨川芎嗪活血化瘀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VSMC,建立PDGF诱导的细胞增殖模型,用细胞计数法观察不...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PDGF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过程中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为探讨川芎嗪活血化瘀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VSMC,建立PDGF诱导的细胞增殖模型,用细胞计数法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对VSMC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AP-1及PCNA的表达变化及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GF诱导的细胞增生,与刺激组相比,川芎嗪可显著抑制增殖相关基因AP-1及PCNA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可能是通过抑制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注射液 增殖相关基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疱疹病毒亚科肿瘤形成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乐遥(编译) 钟江(审校)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7-18,45,共3页
疱疹病毒普遍存在于动物中,分为α、β、γ 3个亚科.γ亚科的多种病毒都具有诱导宿主形成肿瘤的能力.本文讨论了EB病毒、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和鼠猴疱疹病毒等3种病毒中参与细胞转化、信号转导、病毒基因组复制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 疱疹病毒普遍存在于动物中,分为α、β、γ 3个亚科.γ亚科的多种病毒都具有诱导宿主形成肿瘤的能力.本文讨论了EB病毒、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和鼠猴疱疹病毒等3种病毒中参与细胞转化、信号转导、病毒基因组复制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肿瘤形成 相关蛋白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基因组复制 EB病毒 细胞转化 信号转导 γ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学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58-959,共2页
关键词 预防措施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病因 遗传因素 调查结果 遗传学研究 银屑病患者 普查分析 医学家 HLA 染色体 发病率 国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RCA1、Ki-6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洪伟 刘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肿瘤增殖相关基因(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IDC组织中的BRCA1、Ki-67蛋白。结果 IDC组织中BRCA1蛋白阳性19例(41.3%),Ki-67蛋白阳性3...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肿瘤增殖相关基因(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IDC组织中的BRCA1、Ki-67蛋白。结果 IDC组织中BRCA1蛋白阳性19例(41.3%),Ki-67蛋白阳性34例(74.9%);BRCA1、Ki-67蛋白表达与IDC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IDC组织中BRCA1、Ki-6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7,P<0.01)。结论 IDC组织中BRCA1低表达、Ki-67高表达,二者在ID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易感基因 肿瘤增殖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边境的检测点(综述)
18
作者 杨维来 胡晓钟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5-56,共2页
细胞周期中G2 期到M期 ,是据Weel/mikl激酶、Cdc2 5磷酸酶作用CyclinB/Cdc2 亚基中Thr14 及Tyr15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检测是否进入有丝分裂期。本文主要介绍裂殖酵母、高等真核细胞内Cdc2 5、Rad2 4 、CyclinB/Cdc2 、Chk1之间关系 ,说... 细胞周期中G2 期到M期 ,是据Weel/mikl激酶、Cdc2 5磷酸酶作用CyclinB/Cdc2 亚基中Thr14 及Tyr15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检测是否进入有丝分裂期。本文主要介绍裂殖酵母、高等真核细胞内Cdc2 5、Rad2 4 、CyclinB/Cdc2 、Chk1之间关系 ,说明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之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 增殖相关基因 细胞周期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丁峰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2年第5期222-225,共4页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本文从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因子、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细胞凋亡基因等多方面综述其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GTD 基因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细胞凋亡基因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20
作者 张宇虹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9期996-997,共2页
宫颈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第二位。大量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为宫... 宫颈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第二位。大量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宫颈癌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女性恶性肿瘤 肿瘤发生发展 浸润转移 癌变过程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