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
作者 邱建雄 赵跃龙 杨瑞元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8-912,共5页
对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 ( IBMR)技术进行综述性介绍 ,着重阐述 IBMR研究的最新进展 .文中扼要地回顾了一些基本的 IBMR方法 ,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我们简单介绍 IBMR的一些最新研究趋势和可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 基于图像的绘制 全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
2
作者 王晓云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6-58,共3页
与传统的基于几何的建模相比较,介绍了基于图像的建模(IBM)技术,重点介绍了IBM的新的研究进展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IBM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介绍了IBM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基于几何的建 基于图像的建模 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几何建模技术综述 被引量:46
3
作者 束搏 邱显杰 王兆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9-560,共12页
三维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逼真性高等优势,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文物数字保护、智能人机交互、数字特效制作、实时监控... 三维建模是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逼真性高等优势,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文物数字保护、智能人机交互、数字特效制作、实时监控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用价值.基于图像的建模研究由单一图像、图像序列或视频中,通过自动或交互的方式,恢复出物体、场景三维模型的方法.而基于图像的建模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基于图像的几何建模问题.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从图像中恢复出物体或场景的三维几何信息.而该技术领域当前综述性文章的缺乏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对基于图像的几何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性的分析与讨论.侧重从计算机视觉的角度,按照建模时所使用视觉线索信息的区别,对目前主流的基于图像几何建模方法进行了归类;分别对各类方法进行了基本原理探讨与研究现状介绍,并作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与讨论;最后,经过对现有研究工作的分析,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与研究方向给出了一些预测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 基于图像的几何 计算机视觉 视觉线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项目“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像的建模绘制”成果简介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教英 胡占义 +1 位作者 吴恩华 彭群生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6-237,共2页
  1背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当代信息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VR综合应用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计算机中营造出一个虚拟的环境,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目前虚拟现实技术...   1背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当代信息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VR综合应用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计算机中营造出一个虚拟的环境,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军事演习、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影视及娱乐等领域获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 成果简介
原文传递
基于图像的浮雕曲面建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艳 方漪 程翠萍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8-52,共5页
提出了通过2D图像的灰度阶差异构造浮雕曲面的方法。主要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首先将图像的灰度值转换为图像的深度,然后根据所得到的图像深度场,进行逆向求解,从而得到浮雕的曲面,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了曲面模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 提出了通过2D图像的灰度阶差异构造浮雕曲面的方法。主要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首先将图像的灰度值转换为图像的深度,然后根据所得到的图像深度场,进行逆向求解,从而得到浮雕的曲面,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了曲面模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深度 基于图像的建模 浮雕曲面 反求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建模的多视图模型合并
6
作者 吴涢晖 李学军 王木旭 《微型电脑应用》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基于单幅图像的建模方法或者基于立体像对的建模方法,可以重建图像序列中每一幅图像或者立体图像对对应的模型。但所得的是局部模型,并非物体的完整模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建模的多视图模型合并方法。基于已重... 通过基于单幅图像的建模方法或者基于立体像对的建模方法,可以重建图像序列中每一幅图像或者立体图像对对应的模型。但所得的是局部模型,并非物体的完整模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建模的多视图模型合并方法。基于已重建出的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三角形网格模型,在统一坐标系下,对相邻角度下的三角形网格模型求取其重合区域,记录刚好包围重合区域的原始网格区域,对该区域重新进行网格划分,最后得到物体完整的三角网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 基于图像的建模 三角网格 重合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中虚拟场景的建模技术 被引量:26
7
作者 范波涛 贾雁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虚拟场景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举例介绍分析了三种建模技术及其局限性 :基于图形渲染的建模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虚拟环境的建模和渲染 ,交互性强 ,但计算量大 ,对硬件要求高 ;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计算简单 ... 虚拟场景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举例介绍分析了三种建模技术及其局限性 :基于图形渲染的建模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虚拟环境的建模和渲染 ,交互性强 ,但计算量大 ,对硬件要求高 ;基于图像的建模技术计算简单 ,真实感强 ,但交互性差 ;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技术结合以上两种建模技术的优点 ,既有真实感 ,又有交互性 ,但许多技术问题还待解决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建模技术在构造复杂场景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形渲染的建 基于图像的建模 基于图形与图像的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植物建模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孙智慧 赵元棣 +1 位作者 郭新宇 魏学礼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4,共7页
基于实测数据的植物建模是数字植物研究的基础问题。为此,较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图像和真三维两种实测数据的植物形态建模方法。通过对基于单幅图像、多幅图像以及基于数字化仪、三维扫描仪等4种典型方法的优缺点的详细分析,对该领域中仍... 基于实测数据的植物建模是数字植物研究的基础问题。为此,较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图像和真三维两种实测数据的植物形态建模方法。通过对基于单幅图像、多幅图像以及基于数字化仪、三维扫描仪等4种典型方法的优缺点的详细分析,对该领域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最后,对基于实测数据的植物形态建模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植物 实测数据 基于图像的建模 基于真三维数据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标定图像序列的隐式曲面重建方法
9
作者 江永全 彭强 陈锦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681,687,共6页
为了提高未标定图像序列三维重建得到的几何模型的质量,提出特征点检测算法,以得到更多的匹配点.其主要思想是在首帧图像指定密集的网格,在网格点附近确定最容易跟踪的特征点,利用迭代方法得到子像素精度的特征点坐标,然后用稀疏特征集... 为了提高未标定图像序列三维重建得到的几何模型的质量,提出特征点检测算法,以得到更多的匹配点.其主要思想是在首帧图像指定密集的网格,在网格点附近确定最容易跟踪的特征点,利用迭代方法得到子像素精度的特征点坐标,然后用稀疏特征集的金字塔Lucas-Kanade光流跟踪算法跟踪这些特征点,再用自标定算法,重建出相对均匀和稠密的三维点云,最后利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隐式曲面重建算法,生成目标的表面模型.多个图像序列的重建结果表明,本方法对纹理丰富的场景能够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 三维重 RBF隐式曲面重 特征检测与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计算机图形学建模技术
10
作者 毛书朋 聂庆鹏 《计算机教育》 2008年第16期148-150,155,共4页
本文综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高级计算机图形学建模技术,然后介绍了计算机图形学高级建模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分形 隐式表面 体绘制 基于图像的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博物馆建模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忠福 刘厚泉 袁海波 《大众科技》 2009年第4期52-53,共2页
数字博物馆是分布式虚拟环境系统的一种典型应用。在数字博物馆的建模中,文章将传统的几何建模技术与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技术相结合,解决了数字博物馆建设中文物展品建模的复杂度、绘制的速度和绘制的质量之间的制约问题,为数字博物... 数字博物馆是分布式虚拟环境系统的一种典型应用。在数字博物馆的建模中,文章将传统的几何建模技术与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技术相结合,解决了数字博物馆建设中文物展品建模的复杂度、绘制的速度和绘制的质量之间的制约问题,为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虚拟环境 数字博物馆 基于图像的建模和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开荣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0年第29期8321-8323,共3页
针对图像的三维重建问题,采用了基于图像的建模绘制方法中的一种——TIP方法来重建原始的三维BOX模型,并通过透视变换方法来提取模型的纹理,从而完成整个图像的三维重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图像的三维重建,且计算量... 针对图像的三维重建问题,采用了基于图像的建模绘制方法中的一种——TIP方法来重建原始的三维BOX模型,并通过透视变换方法来提取模型的纹理,从而完成整个图像的三维重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图像的三维重建,且计算量少,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 基于图像的建模绘制 TIP 透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法向聚类的大叶片植物重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葛娟 周炜 +1 位作者 刘浏 李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40-1944,共5页
根据大叶片植物自身的特性,提出一种从3D点云中重建大叶片植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点云聚类和叶片重建两部分.首先根据叶片3D点之间的距离对叶片的3D点云进行初始聚类;然后依据叶子大而平、不同叶片法线方向相差较大的特性,通过计算点的法线... 根据大叶片植物自身的特性,提出一种从3D点云中重建大叶片植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点云聚类和叶片重建两部分.首先根据叶片3D点之间的距离对叶片的3D点云进行初始聚类;然后依据叶子大而平、不同叶片法线方向相差较大的特性,通过计算点的法线将3D点云细分为多个聚类,每个聚类表示一片叶子;最后利用一个通用叶子模型将每个聚类拟合成叶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重建真实感很强的大叶片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重 基于图像的建模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展览馆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元浩 龚震宇 +1 位作者 俞建新 潘金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介绍了虚拟展览馆的基本概念,所需的软件及其功能,以及构建虚拟展览馆的各个步骤。针对三峡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作,着重讨论了基于单张展品图像进行建模的技术。包括基于单张图片的相机校准技术的两种原理以及利用这些原理进行相机校准... 介绍了虚拟展览馆的基本概念,所需的软件及其功能,以及构建虚拟展览馆的各个步骤。针对三峡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作,着重讨论了基于单张展品图像进行建模的技术。包括基于单张图片的相机校准技术的两种原理以及利用这些原理进行相机校准的各种方法,并给出了校准技术的一个实现算法。接着介绍了在相机校正的基础上进行建模的技术以及这个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展览 基于图像的建模 相机校正 灭点 圆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建筑物重建的相机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烨 刘晓平 +1 位作者 徐伟 韩江洪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2,共7页
由于灭点具有很多独特的几何属性且大量地存在于建筑物场景中,因此针对建筑物重建,提出了一种基于灭点的相机标定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各种几何约束关系,如灭点与相机矩阵间的关系、世界坐标原点和相机矩阵间的关系,逐步实现相机矩阵的度... 由于灭点具有很多独特的几何属性且大量地存在于建筑物场景中,因此针对建筑物重建,提出了一种基于灭点的相机标定方法。首先通过构造各种几何约束关系,如灭点与相机矩阵间的关系、世界坐标原点和相机矩阵间的关系,逐步实现相机矩阵的度量重建和欧氏重建,获得相机矩阵的值,然后通过分解相机矩阵得到相机的内外部参数。该方法在标定过程中无须借助任何标定物,求解过程简单,标定速度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虚拟现实中建筑物场景重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 计算机视觉 灭点 相机矩阵 针孔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视图的曲面重建方法
16
作者 曾纪国 张艳 战守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9-50,5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曲面物体的两幅图像进行曲面重建的方法。从物体的正面和侧面拍摄两幅图像,而后利用用户交互获得这两幅图像中的侧影轮廓线。并通过最小化以这些侧影轮廓线作为约束二次目标函数,重建出最光滑的三维曲面。另外,在二次目... 提出了一种利用曲面物体的两幅图像进行曲面重建的方法。从物体的正面和侧面拍摄两幅图像,而后利用用户交互获得这两幅图像中的侧影轮廓线。并通过最小化以这些侧影轮廓线作为约束二次目标函数,重建出最光滑的三维曲面。另外,在二次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系数,实现了曲面折痕。利用真实图像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 曲面重 基于图像的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虚拟人的实时多样性绘制
17
作者 阎光伟 胡海涛 赵建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研究了大规模虚拟人的实时多样性绘制方法。提出了基于IBR技术的区域重新组合法,在有限个输入模型的条件下,实现了大规模虚拟人场景的实时多样性绘制;提出了多分辨率纹理方法,能够真实地绘制近景个体。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地绘制具... 研究了大规模虚拟人的实时多样性绘制方法。提出了基于IBR技术的区域重新组合法,在有限个输入模型的条件下,实现了大规模虚拟人场景的实时多样性绘制;提出了多分辨率纹理方法,能够真实地绘制近景个体。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地绘制具有多样性的大规模虚拟人场景。该方法可应用于网络游戏、战场视景仿真、数字城市、电影制作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 虚拟人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平面映射:深度图像内部视点的绘制技术
18
作者 盛斌 吴恩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06-1816,共11页
首先推导与归纳了图像三维变换中像素深度场的变换规律,同时提出了基于深度场和极线原则的像素可见性别方法,根据上述理论和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建模与绘制(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简称IBMR)技术,称为虚平面映射.... 首先推导与归纳了图像三维变换中像素深度场的变换规律,同时提出了基于深度场和极线原则的像素可见性别方法,根据上述理论和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建模与绘制(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简称IBMR)技术,称为虚平面映射.该技术可以基于图像空间内任意视点对场景进行绘制.绘制时,先在场景中根据视线建立若干虚拟平面,将源深度图像中的像素转换到虚平面上,然后通过对虚平面上像素的中间变换,将虚平面转换成平面纹理,再利用虚平面的相互拼接,将视点的成像以平面纹理映射的方式完成.新方法还能在深度图像内侧,基于当前视点快速获得该视点的全景图,从而实现视点的实时漫游.新方法视点运动空间大、存储需求小,且可以发挥图形硬件的纹理映射功能,并能表现物体表面的三维凹凸细节和成像视差效果,克服了此前类似算法的局限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 浮雕纹理映射 深度图像 虚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的3D浮雕效果绘制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新东 王章野 汤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28,共2页
提出了直接从2D的绘画图像中得到浮雕效果的方法。将图像看成2D网格,图像上的颜色作为加在该网格上的高度场,图像上的每个点对应3D模型中的一个采样点,进而进行三角化和绘制。还引入法向图,通过形象地调节几张法向的图像修改绘制效果。
关键词 非真实感绘制 基于图像的建模 浮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幅图像恢复立体景象的新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霆 谈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9-633,共5页
在研究单幅平面图像内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恢复立体视觉景象建模的新方法。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处理,可以求得许多线段的特征参数,并由此计算出消隐点和消隐线,从而可自动获得场景的立体结构信息。本算法的特点在于用一个代数表达... 在研究单幅平面图像内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恢复立体视觉景象建模的新方法。对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处理,可以求得许多线段的特征参数,并由此计算出消隐点和消隐线,从而可自动获得场景的立体结构信息。本算法的特点在于用一个代数表达式统一了三种典型的度量方法,无需传统的相机内校正参数,直接可计算出建模用立体信息。建模结果用VRML格式保存、输出,以便于网上浏览。众多的图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 仿射结构 消隐点 消隐线 虚拟现实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