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赋权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喂养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吴建华 胡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0期1555-1556,1559,共3页
目的探究家庭赋权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喂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的27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 目的探究家庭赋权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喂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的27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家庭赋权护理的33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产后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SF)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BSES-S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赋权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初产妇剖宫产产后心理状态,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赋权 初产妇 剖宫产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母乳喂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对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效率的影响
2
作者 吴丽芬 李红琴 《黑龙江中医药》 2023年第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究全程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对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产妇,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程... 目的:探究全程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对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产妇,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程序干预,观察组采用全程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比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差异;探究干预1个月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效率(吮吸效率、喂养效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评估量表(BSES)]差异;探究干预期内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产妇的SBP、DB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的吮吸效率及喂养效率均高于出生后,且观察组效率高于对照(P均<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产妇的B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产妇BESE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期间内,两组的产妇的妊高症心脏病、心动过速、子痫及乳汁缺乏等产后并发症发生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可促进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效率及自我效能感,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母婴连续性照护模式 妊娠高血压 产妇 产后恢复 母乳喂养效率
原文传递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黄飞拉 黄于青 朱双梅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究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在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早产儿发展性照护)和研究组(n=30,在... 目的 探究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在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早产儿发展性照护)和研究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过渡至完全经口喂养所需时间、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体质量增长速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过渡至完全经口喂养所需时间为(9.42±1.65)d,少于对照组的(10.58±2.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9,P<0.05);研究组日均体质量增长速度为(25.98±4.26)g/(kg·d),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开始经口喂养效率(4.20±0.48)mL/min、完全经口喂养效率(7.24±0.65)mL/min高于对照组的(3.68±0.40)mL/min、(6.50±0.52)mL/min,且研究组摄入奶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产儿接受综合口腔运动可改善喂养效率,推动喂养进程和体重增长,值得临床借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 喂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探究
4
作者 韩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76-079,共4页
探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口腔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 挑选医院收治40例早产儿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加以口腔运动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口喂养效率、喂养摄入奶量比与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探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口腔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 挑选医院收治40例早产儿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加以口腔运动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口喂养效率、喂养摄入奶量比与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身高体重指标发育状况表现高于对照组,喂养能力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产儿经口喂养干预对于早产儿身体发育有着积极影响,在经口喂养过程中运用口腔运动可以有助于提高喂养效率,促使早产儿身高和体重快速发育,预防不良情况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喂养效率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技能改善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徐京 李梅 +5 位作者 莫绪明 束亚琴 徐邦红 李明兄 徐晶 朱翠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9期1773-1777,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技能改善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中心收治的复杂型先心病患儿2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排及剔除排准,按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喂养技能改善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我中心收治的复杂型先心病患儿2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排及剔除排准,按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腔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喂养表现(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百分率)、喂养进程、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喂养时生命体征改变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喂养表现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经口喂养目标奶量50%及完成经口喂养目标奶量80%所用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生腹泻和血便,在呕吐、腹胀、胃潴留的比较,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呼吸、脉氧饱和度改变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可改善复杂型先心病患儿经口喂养效率,安全加速经口喂养进程,并可减少复杂型先心病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干预法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喂养技能 喂养效率 喂养不耐受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科早产儿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冯健欣 张雅慧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科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赤峰市医院治疗的6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联... 目的 探讨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科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赤峰市医院治疗的6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均干预18 d,比较两组生长发育情况、神经行为、喂养进程(开始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和喂养效率。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头围、身长、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神经测定量表(NBNA)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喂养进程短于对照组,试验组(P<0.05)。试验组开始经口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激适应理论下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缩短开始经口喂养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提高经口喂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应激适应理论 护理 生长发育 神经行为 喂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乐琼 吴丽芬 +1 位作者 张岚 周凤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和体位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听觉、触觉、视觉和前庭的多感官干预。结果观察组27例、对照组29例完... 目的探讨多感官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口腔护理和体位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听觉、触觉、视觉和前庭的多感官干预。结果观察组27例、对照组29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过渡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感官干预能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提高喂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多感官干预 经口喂养 口腔干预 喂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在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倩倩 张莹 闫豪斌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在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2例<34孕周经口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常规护理的5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 目的:探讨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在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2例<34孕周经口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常规护理的5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月—2020年8月接受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的5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经口喂养进程(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喂养效率及患儿行为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第3天、实现全口喂养时吸吮效率和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3 d、干预5 d后行为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表现,减轻经口喂养不耐受症状,进一步推进经口喂养进程,缩短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喂养不耐受 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 新生儿 喂养效率 行为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早产儿喂养中口腔运动护理干预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9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喂养中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4例早产儿,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口腔运动护理),各37例。将两组干预后的喂养情... 目的分析早产儿喂养中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4例早产儿,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口腔运动护理),各37例。将两组干预后的喂养情况以及体质量增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分析,干预组的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分别为(8.75±0.87)d、(32.14±1.55)周、(30.23±1.58)周;常规组的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分别为(12.63±1.14)d、(36.71±1.23)周、(35.01±2.11)周,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的体质量增长速度为(13.33±1.02)g,快于常规组的(10.01±1.03)g(P <0.05);干预组出院时的体质量为(3.34±0.23)kg,较常规组高(2.77±0.12)kg(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口腔运动护理,患儿体质量情况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 经口喂养 早产儿 体质量增长 喂养效率 胎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成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春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成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早产儿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成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早产儿基础上实施口腔抚触操联合腹部按摩。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表现,统计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开始经口喂养的纠正胎龄(postmenstrual age,PM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过渡、完全经口喂养、住院3个时间均较短,开始经口喂养与完全经口喂养的摄入奶量与喂养效率均较高,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抚触操与腹部按摩结合干预用于早产儿经口喂养中,有助于改善喂养进程与表现,预防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有助于促进早产儿身体健康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口喂养 口腔抚触操 腹部按摩 纠正胎龄 摄入奶量 喂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干预在早产儿管饲喂养及疼痛干预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冰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感官干预在早产儿管饲喂养及疼痛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饲喂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感官干预。比较两组喂养过渡、... 目的 探讨多感官干预在早产儿管饲喂养及疼痛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饲喂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感官干预。比较两组喂养过渡、留置胃管、肠外营养维持及住院时间、体重、胃内残余、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神经行为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多感官干预后肠外营养维持、留置胃管、喂养过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感官干预后出院及完全喂养时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d、5d、7d以及9d的胃内残余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时对安慰的反应、手握持能力、前臂肌张力及下肢肌张力等出院时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早产儿管饲喂养中行多感官干预,有利于缩短喂养进程,缓解疼痛,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管饲喂养 疼痛 不良反应 喂养效率 喂养过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内外按摩刺激联合NNS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雪花 吴文静 +1 位作者 黄小舟 曾思琦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6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究口腔内外按摩刺激+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效率和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出生后48h内清远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早产儿纳入常规组,将2019年8月-2021年5月出生后48h内进入本院新生儿重症... 目的探究口腔内外按摩刺激+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效率和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2月出生后48h内清远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早产儿纳入常规组,将2019年8月-2021年5月出生后48h内进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60例早产儿纳入联合组,常规组早产儿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进行干预,联合组早产儿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口腔内外按摩刺激进行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早产儿经干预后,经口喂养效果,留置胃管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长等指标差异。结果联合组早产儿喂养过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后第1~5d与干预前相比,喂养效率明显提升(P<0.05),且联合组早产儿喂养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内外按摩刺激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提升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按摩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 经口喂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金雅 丁梦贞 +5 位作者 柳文霞 方杏香 虞争争 陆丹琼 王素萍 尹志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母乳喂养质量评定量表对NICU出院的123例晚期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母乳喂养质量评定量表对NICU出院的123例晚期早产儿母亲进行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总分(16.8±2.7)分,有效喂养65例,占5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母亲文化程度、24 h挤奶次数是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 2=0.720,均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有效率较低,主要受早产儿母亲低文化程度和挤奶次数少的影响,亟需加以重视并开展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早产儿 母亲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质量 母乳喂养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抚触联合早期口腔运动训练对低体重新生儿喂养障碍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刘其翠 吴云 《黑龙江中医药》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低体重新生儿接受新生儿抚触与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护理干预对促进其喂养障碍改善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分娩并接受治疗的低体重新生儿,根据护理手段将新生儿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新生儿提供常... 目的:分析低体重新生儿接受新生儿抚触与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护理干预对促进其喂养障碍改善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分娩并接受治疗的低体重新生儿,根据护理手段将新生儿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新生儿提供常规喂养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新生儿抚触联合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新生儿经口喂养能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新生儿经口喂养评估量表(FOFR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5d及干预10d后观察组新生儿FOFR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两组新生儿5min摄入奶量占比及喂养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全量经口喂养时观察组新生儿5min摄入奶量占比及喂养效率均更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全量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增长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低体重新生儿采用受新生儿抚触与早期口腔运动训练护理干预可使其经口喂养能力及喂养效率获得提高,可促进体重增长,控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重新生儿 新生儿抚触 早期口腔运动训练 经口喂养能力 喂养效率 体重增长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Breeding and mass scale rearing of clownfish Amphiprion percula: feeding and rearing in brackishwater 被引量:1
15
作者 DHANEESH Kottila Veettil AJITH KUMAR Thipramalai Thankappan +1 位作者 SWAGAT Ghosh BALASUBRAMANIAN Thangavel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28-534,共7页
Breeding and mass scale larval rearing of clownfish Amphiprion percula is very limited in brackishwater. We designed an indoor program of A. percula culture in brackishwater with a salinity of 24±1, during which ... Breeding and mass scale larval rearing of clownfish Amphiprion percula is very limited in brackishwater. We designed an indoor program of A. percula culture in brackishwater with a salinity of 24±1, during which the impacts of feed type, water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efficiency of its reproduction, were revealed. The fish were accommodated along with sea anemones in fibre glass tank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brooder diet on breeding efficiency. Higher reproductive efficiency [number of eggs laid (276±22.3 eggs)] was observed when fish were fed live Acetes sp. rather than clam (204±16.4 eggs), trash fish (155±12 eggs) and formulated feed (110±10 eggs). The spawning rate was increased during September and October (water temperature, 28.74±0.55℃) on average of 2.4 spawning per month; and low spawning rate was in January (water temperature, 24.55±0.45℃) on average of I spawning per month. Among three light intensities (100, 500, and 900 1x) set to evaluate larval survival rate, larvae showed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65.5%) at 900 lx. The breeding method specifically in brackishwater develop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s a new approach, will help the people from the regions of estuary and backwater to enhance their livelihood and it will lead to reduce the exploitation from the wild habi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iprion percula brackishwater FEED larval rearing light int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极低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建香 朱爱武 胡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极低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生并在生后12 h内入住新生儿科的极低体质量早产儿15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采... 目的探究早期口腔运动干预对极低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出生并在生后12 h内入住新生儿科的极低体质量早产儿15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7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口腔运动干预,1次/d直至早产儿停止管饲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经口喂养情况、体质量增长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34.36±1.31)周、过渡时间(9.84±4.55)d,低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36.07±1.47)周、过渡时间(13.26±6.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2.248、P=0.0016、0.024)。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5.78±3.26)ml/min,高于对照组(3.46±2.17)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4,P=0.027);观察组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质量(2012.74±198.65)g、出院体质量(2134.58±197.65)g,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质量(1893.28±187.41)g、出院体质量(2004.26±188.2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2.035,P=0.013、0.041);观察组早产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5%),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5,P=0.032)。结论早期口腔运动干预能够提高极低体重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和出院体质量,降低极低体质量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口腔运动 早产儿 经口喂养 质量增长 喂养效率 不良反应 纠正胎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