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血清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詹军 廖小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01-004,共4页
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PaO2、SpO2以及OI更高,PaCO2更低,P<0.05。实验组VEGF、PCT、TGF-β1以及I... 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PaO2、SpO2以及OI更高,PaCO2更低,P<0.05。实验组VEGF、PCT、TGF-β1以及IL-6更低,P<0.05。实验组治疗疗效更高,并发症更低,P<0.05。结论 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俯卧位机械通气能够提高患儿氧合效率,从而有助于减少组织缺氧,改善器官功能,并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减轻呼吸肌负担,改善呼吸功能。同时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肺组织损伤,促进恢复,从而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俯卧位机械通气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更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机械通气 儿童 重症肺炎 呼吸相关指标 血清学指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刁燕婷 刘文惠 +1 位作者 杨丽梅 叶新连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1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究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龙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对... 目的 探究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龙川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2组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中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血气水平,且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获得良好预后,促进家属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机械通气 责任制护理 血气指标呼吸相关性肺炎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呼吸器预处理对急性心力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张燕慧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简易呼吸器预处理对急性心力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82例,将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期间收治的41例设为对照组,201... 目的探讨简易呼吸器预处理对急性心力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82例,将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实施常规护理期间收治的41例设为对照组,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实施简易呼吸器预处理期间收治的41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呼吸相关指标[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发症发生率及首次佩戴口鼻罩耐受时间。结果上机前,两组呼吸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30 min后,观察组RR、HR、PaCO_(2)分别为(22.34±4.12)次/min、(88.71±5.92)次/min、(43.21±5.18)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30.87±4.55)次/min、(101.39±6.75)次/min、(50.58±4.30)mm Hg,PaO_2为(86.33±5.66)mm Hg,高于对照组的(78.75±5.4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机24 h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佩戴口鼻罩耐受时间为(41.51±6.43)min,长于对照组的(27.89±8.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呼吸器预处理能够改善急性心力衰竭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呼吸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首次佩戴口鼻罩耐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无创呼吸 简易呼吸器预处理 呼吸相关指标 并发症 耐受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姚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1-0024,共4页
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 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水平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呼吸功能水平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随机对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 肺功能水平 呼吸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杨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糖皮质激素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4-12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比较患者呼吸功能指标。... 分析糖皮质激素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4-12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糖皮质激素。比较患者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呼吸功能指标好转,P<0.05,差异显著。结论 糖皮质激素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随机对照研究 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炎症因子水平 呼吸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辅助床旁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施烨 张明川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辅助床旁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BAL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行床旁BAL,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辅助行床旁BAL,术后对...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辅助床旁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BAL患者6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行床旁BAL,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辅助行床旁BAL,术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血气水平、呼吸相关指标、耐受性及满意度。结果 2组治疗后血气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手术后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二氧化碳(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 d后呼吸机相关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1d后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胸廓顺应性及总动态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麻醉耐受、检查耐受、治疗耐受性与干预方法、医患沟通、服务态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辅助用于BAL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水平,能提高患者肺呼吸状态,提高治疗耐受性,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 支气管镜 血气分析 经鼻高流量氧疗 呼吸相关指标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吉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032-00032,38,共2页
目的探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的医院就诊患有机械通气重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1例)和对照组(n=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方... 目的探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的医院就诊患有机械通气重症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1例)和对照组(n=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的镇静镇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呼吸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以及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值均低于对照(P<0.05)。结论:在治疗机械通气重症的患者时,使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的方案,可以减少患者的苏醒时间,呼吸好转时间以及转入普通病房的时间,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的相关指标数值,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镇静 机械通气重症 呼吸相关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