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卵巢癌周围血管受侵程度及可切除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丽莎 张阿妮 +2 位作者 吴丽英 柏璐 谢丽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0期3888-3891,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卵巢癌周围血管受侵程度及可切除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卵巢癌患者5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患者的周围血管受侵程度及可切除性,记录患者的...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卵巢癌周围血管受侵程度及可切除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卵巢癌患者5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患者的周围血管受侵程度及可切除性,记录患者的超声血流频谱。结果:超声诊断为卵巢癌周围血管受侵犯78例,占比14.2%,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5%和100.0%,ROC曲线面积为0.963。超声诊断为卵巢癌可切除450例,占比82.1%,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9.1%和90.4%,ROC曲线面积为0.897。手术切除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病理类型、病程等与未手术切除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患者的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非手术切除患者,血管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低于非手术切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卵巢癌周围血管受侵程度及可切除性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利于指导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评估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卵巢癌 周围血管受侵 可切除性 血流频谱
原文传递
二次谐波超声造影对肝癌血管受侵及肿瘤可切除性的研究
2
作者 邓佳佳 李国鹏 +4 位作者 刘洋 戚洪涛 邹博 陈学鑫 于北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二次谐波超声造影术前检查肝癌血管受侵及肿瘤可切除性评价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200例,分别于术前采取二次谐波超声造影及CT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周围血... 目的探讨二次谐波超声造影术前检查肝癌血管受侵及肿瘤可切除性评价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200例,分别于术前采取二次谐波超声造影及CT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比观察不同检查方法对周围血管受侵及手术可切除性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结果二次谐波超声造影术前分析肝癌周围血管受侵灵敏度及特异度与CT增强扫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二次谐波超声分析手术可行性准确率与CT增强扫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谐波超声造影可于肝癌患者术前做出准确评价,指导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 超声造影 CT增强扫描 肝癌 周围血管受侵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