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含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光 范晓东 +2 位作者 田威 穆承广 程广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85,190,共5页
含有糖单元的聚合物因其在药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等"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在制备含糖... 含有糖单元的聚合物因其在药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等"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在制备含糖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上述三种聚合方法对含糖聚合物分子量和结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含糖聚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孟建文 谭业邦 王成威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6-72,共7页
综述了含糖聚合物合成的研究发展 ,介绍了化学和酶催化合成不饱合含糖单体的方法 ,以及含糖聚合物通过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聚合和高分子改性等四种方法制备途径 ,同时也探讨了这些含糖聚合物在医药、生物材料。
关键词 基单体 含糖聚合物 合成 化学催化 酶催化 自由基聚合 阳离子聚合 不饱和单体 阴离子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肖乃玉 张麟 石毛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475-480,共6页
综述了含糖乙烯基单体的合成、含糖聚合物的"活性"/可控自由聚合以及含糖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含糖聚合物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靶向性等功能,赋予含糖聚合物作为智能人造材料尤其在生物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综述了含糖乙烯基单体的合成、含糖聚合物的"活性"/可控自由聚合以及含糖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含糖聚合物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亲水性和靶向性等功能,赋予含糖聚合物作为智能人造材料尤其在生物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各种特殊用途,今后含糖聚合物的研究将集中于含糖聚合物的结构控制以及聚合物的实际应用性能的开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乙烯基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晓多 李桂娟 刘锐 《化工时刊》 CAS 2010年第3期44-48,共5页
糖是一种含有大量羟基的多功能化合物,以糖为原料可制成多种糖基聚合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的典型含糖聚合物,着重介绍了低聚糖、多聚糖、糖基聚酯、糖基水凝胶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它们在生物医药食品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低聚 多聚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建文 谭业邦 王成威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第4期54-56,共3页
介绍了含糖聚合物的制备合成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含糖聚合物在医药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在高分子药物、高分子载体材料、生物材料 ,分离提纯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医用材料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TRP反应合成含糖聚合物影响因素的探讨
6
作者 曲剑波 宦关生 +1 位作者 陈艳丽 邵荟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48,共6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低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的含糖聚合物。以3-O-甲基丙烯酰基-双丙酮-D-葡萄糖(MDAGLu)为单体,对其ATRP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考查。结果表明:对于活性较高的甲基丙烯酸酯类...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低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的含糖聚合物。以3-O-甲基丙烯酰基-双丙酮-D-葡萄糖(MDAGLu)为单体,对其ATRP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考查。结果表明:对于活性较高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低温更有利于实现反应的控制;对于给定的单体,为了实现链引发和链增长速率的匹配,催化剂和配体的活性并不是越高越好;对于溶液聚合,溶剂的链转移常数要低,且对聚合物和催化体系要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最优条件下MDAGlu的反应动力学为一级反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转化率和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均小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含糖聚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 3-O-甲基丙烯酰基-双丙酮-D-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溶性共轭嵌段含糖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芸芸 范曲立 +3 位作者 王培 马谆 汪联辉 黄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77-1382,共6页
以两端溴化的聚9,9-二己基芴作为大分子引发剂,6-O-甲基丙烯酰基-1,2:3,4-二-O-异亚丙基-D-吡喃型半乳糖(6-O-Methacryloyl-1,2:3,4-di-O-isopropylidene-D-galactopyranose,MaIpGa)为单体,氯化亚铜/1,1,4,7,10,10-六甲基三乙基四胺为... 以两端溴化的聚9,9-二己基芴作为大分子引发剂,6-O-甲基丙烯酰基-1,2:3,4-二-O-异亚丙基-D-吡喃型半乳糖(6-O-Methacryloyl-1,2:3,4-di-O-isopropylidene-D-galactopyranose,MaIpGa)为单体,氯化亚铜/1,1,4,7,10,10-六甲基三乙基四胺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三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基保护半乳糖酯-聚芴-聚甲基丙烯酸羟基保护半乳糖酯(PMaIpGa-PF-PMaIpGa).在酸性条件下进一步水解,得到水溶性的聚甲基丙烯酸半乳糖酯-聚芴-聚甲基丙烯酸半乳糖酯(PMaGa-PF-PMaGa)三嵌段聚合物,其结构和分子量(分布)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证,并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嵌段聚合物 含糖聚合物 聚芴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的酶促合成 被引量:5
8
作者 才滢 吴起 +3 位作者 薛兴涛 冯陈国 吕德水 林贤福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3-48,共6页
介绍含糖聚合物的酶促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主链含糖聚糖酯、支链含糖聚合物、中心为糖的星形聚合物、硅烷主链含糖聚合物等。主链含糖聚合物直接由酶促催化酯化或酯交换作用制得 ;
关键词 酶促合成 含糖聚合物 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X光显影含糖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湘 耿雪 +2 位作者 叶霖 张爱英 冯增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5-429,共5页
用自由基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X光显影含糖三元共聚物P(2-IEMA—AcGEMA—MMA).探讨了单体配比和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FTIR,^1H NMR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单体配比对聚合... 用自由基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X光显影含糖三元共聚物P(2-IEMA—AcGEMA—MMA).探讨了单体配比和链转移剂用量对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FTIR,^1H NMR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单体配比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几乎不产生影响,但减少链转移剂用量时,可明显增加三元共聚物的分子量.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般在2~3之间,符合自由基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的一般规律.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显影性,显影效果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显影聚合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含糖聚合物 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调控的含糖聚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镕光 周奕含 +3 位作者 李帆 王海燕 石彤非 张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04-2609,共6页
采用连续投料法合成了两嵌段含糖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氨基乙基酯-b-聚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co-甲基丙烯酸-2-二乙氨基乙酯(PGAMA-b-PDMAEMA-co-DEAEMA,PGME),并用核磁共振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认了含糖聚合物... 采用连续投料法合成了两嵌段含糖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氨基乙基酯-b-聚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co-甲基丙烯酸-2-二乙氨基乙酯(PGAMA-b-PDMAEMA-co-DEAEMA,PGME),并用核磁共振谱(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认了含糖聚合物PGME的化学组成及分子量.采用浊度法研究了含糖聚合物PGME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情况,通过改变环境p H值调控PGME对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当p H=8.3时,PGME只能与刀豆球蛋白A(Con A)结合,表现出PGME与Con A特异性结合的行为;而当p H=7.3时,PGME表现出与蛋白质的非特异性结合,说明通过改变环境p H值可调控PGME对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用动态光散射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PGME水溶液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PH响应性 蛋白质 聚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在超大孔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接枝含糖聚合物刷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剑波 彭文舒 +4 位作者 蔺洋洋 李丹丹 李静 刘建国 张晓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9,共8页
超大孔聚苯乙烯微球具有力学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传质速率快等优点,但其表面疏水性强,无法衍生,要想用作生物大分子分离介质必须对其亲水改性。文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反应的方法在超大孔聚苯乙烯微球(PS)表面原位接枝含糖聚... 超大孔聚苯乙烯微球具有力学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传质速率快等优点,但其表面疏水性强,无法衍生,要想用作生物大分子分离介质必须对其亲水改性。文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ATRP)反应的方法在超大孔聚苯乙烯微球(PS)表面原位接枝含糖聚合物刷,得到亲水改性的超大孔聚苯乙烯微球。对溶剂、配体、催化剂及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优化了接枝反应条件。含糖聚合物刷最大接枝量达到490.8 mg/g干球,改性后微球表面接触角由124°下降到42°,对蛋白的吸附量也降低了10.2倍,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明显提高,同时微球的超大孔未被堵塞,且柔性含糖聚合物刷在后期衍生过程中还起到了"间隔臂"的作用,将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生物大分子分离介质,在快流速蛋白分离色谱领域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含糖聚合物 超大孔聚苯乙烯微球 双丙酮-D-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的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敏捷 周志平 戴晓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3-88,共6页
概述了化学合成法制备含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诸方法的机理,详细比较了离子聚合法、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大分子反应法在含糖聚合物合成应用中的优缺点。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离子聚合 大分子反应法 可控 活性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在药物释放应用中的新进展
13
作者 王芳 《河北化工》 2006年第5期23-24,共2页
含糖聚合物因其优良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综述了含糖聚合物作为药物缓释载体应用的新进展。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药物释放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聚合物可控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静 万灵书 徐志康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活性聚合技术的进步,使设计合成结构可控的含糖聚合物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硝基氧介导聚合、开环聚合和开环易位聚合等一系列可控/"活性"聚合技术在合... 活性聚合技术的进步,使设计合成结构可控的含糖聚合物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硝基氧介导聚合、开环聚合和开环易位聚合等一系列可控/"活性"聚合技术在合成含糖聚合物中的应用,并对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可控/“活性”聚合 离子聚合 活性自由基聚合 开环聚合
原文传递
功能性含糖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丽 石海婷 +2 位作者 王晓蓓 吕文慧 罗燕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7-173,共7页
含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糖单元的特异识别性又赋予了聚合物先进的生物功能性,因此近年来成为高分子科学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点击"化学的深入发展为合成各种结构及功能性的含糖聚合... 含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糖单元的特异识别性又赋予了聚合物先进的生物功能性,因此近年来成为高分子科学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点击"化学的深入发展为合成各种结构及功能性的含糖聚合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RAFT聚合技术、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结合"点击"化学在合成功能性含糖聚合物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我们课题组在合成刺激响应性含糖嵌段共聚物、含糖聚合物-多肽生物缀合物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可控自由基聚合 生物缀合 “点击”化学
原文传递
新型两亲性含糖嵌段聚合物的合成与自组装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丽琼 张黎明 +2 位作者 陈建军 杨建 李荣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76-1681,共6页
以β-环糊精(β-CD)和2-乙基-2-噁唑啉(EtOz)为原料,通过活性端基化学偶联法制备了乙酰麦芽七糖/聚(2-乙基-2-噁唑啉)两嵌段聚合物(AcMH-b-PEtOz),借助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证实了产物的化学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 以β-环糊精(β-CD)和2-乙基-2-噁唑啉(EtOz)为原料,通过活性端基化学偶联法制备了乙酰麦芽七糖/聚(2-乙基-2-噁唑啉)两嵌段聚合物(AcMH-b-PEtOz),借助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证实了产物的化学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方法探讨了产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所得嵌段聚合物直接溶于水后可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球形"核-壳"结构胶束,同时具有温度响应性.所得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4~7mg/L,平均粒径(d)为83~115nm,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为49~64℃,并且均可通过PEtOz的链长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含糖聚合物 聚(2-乙基-2-噁唑啉) 自组装 温度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R触发的两亲性含糖聚合物修饰的纳米金棒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镕光 李艳春 +2 位作者 石彤非 裴丹凤 张国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28-1132,共5页
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成功将含糖聚合物PGAMA14-PCL32-SH接枝到纳米金棒的表面(Gly@AuNRs).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动态光散射(DLS)、热重分析(TGA)等对Gly@AuNRs进行了表征.为了得到药物控释所需要的合适的实验条件,研究了近红外光... 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成功将含糖聚合物PGAMA14-PCL32-SH接枝到纳米金棒的表面(Gly@AuNRs).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动态光散射(DLS)、热重分析(TGA)等对Gly@AuNRs进行了表征.为了得到药物控释所需要的合适的实验条件,研究了近红外光照射下Gly@AuNRs在水溶液中的光热转换行为.用Gly@AuNRs包裹药物姜黄素(CUR),研究了药物的体外释放,发现近红外光能有效控制药物的体外释放.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含糖聚合物的接枝大大提高了纳米金棒的生物相容性.因此,Gly@AuNRs复合材料能够作为生物相容性载体材料,并实现近红外光触发的药物的可控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纳米金棒 可控释放
原文传递
亲和癌细胞的含糖聚合物材料制备
18
作者 陈奎 李志运 +1 位作者 张卫东 陈高健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82,共9页
糖是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参与生命活动过程的重要生物分子,人工合成侧链为糖分子的含糖聚合物,与天然多糖一样具有"糖簇效应",合成相对便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癌细胞表面具有和糖分子特异性结合的蛋白,糖与癌症有着密... 糖是生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参与生命活动过程的重要生物分子,人工合成侧链为糖分子的含糖聚合物,与天然多糖一样具有"糖簇效应",合成相对便利,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癌细胞表面具有和糖分子特异性结合的蛋白,糖与癌症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本课题组开展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对癌细胞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含糖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以及所合成含糖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应用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含糖聚合物材料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和一锅法合成、与其它功能材料的复合、以及在生物模型、癌细胞靶向、癌细胞成像以及捕获等方面的应用。人工合成的含糖聚合物尤其是含糖聚合物复合材料展现出很好的生物性能,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一锅法 点击化学 纳米材料 癌细胞
原文传递
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和CuAAC反应联用制备含糖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玉 叶文玲 +2 位作者 刘志峰 邓维 刘美娜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4,I0003,共12页
通过将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和CuAAC反应联用制备了一系列含糖(共)聚合物.首先采用Cu(I)催化的叠氮-端炔[3+2]环加成(CuAAC)合成了含无保护基团的α-D-甘露糖、β-D-葡萄糖和β-D-半乳糖的7-氧杂降冰片烯衍生物单体;接着利用Grubbs三代催化... 通过将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和CuAAC反应联用制备了一系列含糖(共)聚合物.首先采用Cu(I)催化的叠氮-端炔[3+2]环加成(CuAAC)合成了含无保护基团的α-D-甘露糖、β-D-葡萄糖和β-D-半乳糖的7-氧杂降冰片烯衍生物单体;接着利用Grubbs三代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的均相有机溶剂中对不同类的含糖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ROMP),通过改变含糖单体的种类和比例,得到了一系列结构明确的含糖均聚和共聚物P1~P11.用核磁共振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合成的糖单体的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含糖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及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核磁共振谱(NM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分子量可控(Mn=1.3×10~4~2.7×10~4),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22~1.45).进一步采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和等温滴定量热仪研究了含糖聚合物与刀豆蛋白A (concanavalin A,Con A)的特异性识别.浊度法研究发现,共聚物α-D-甘露糖的比例越大,其与Con A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越强,而只含β-D-半乳糖P9或β-D-葡萄糖P5对刀豆蛋白没有特异性识别.动态光散射实验证实,随着刀豆蛋白A的加入,含甘露糖的溶液中的粒径明显增大,含糖聚合物溶液的粒径由100 nm左右增加到1000 nm左右,而不含甘露糖的聚合物几乎没有变化.等温滴定量热仪测定3种代表性共聚物与Con A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P3 (50 mol%α-D-甘露糖:50 mol%β-D-葡萄糖,K_a=1.58×10~6 L/mol),P7 (50 mol%α-D-甘露糖:50 mol%β-D-半乳糖,K_a=2.23×10~6 L/mol)和P11 (50 mol%α-D-甘露糖:50 mol%非糖基团,K_a=2.05×10~5 L/mol).可以看出P11与Con A结合能力相对于P3和P7要小很多,说明β-D-葡萄糖和β-D-半乳糖对α-D-甘露糖与Con A的识别作用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易位聚合 含糖聚合物 CuAAC反应 凝集素识别 刀豆蛋白A
原文传递
P-选择素亲和含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抗黏附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智 叶宝彤 +1 位作者 张燕 陈敬华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1-588,共8页
岩藻糖和N-乙酰神经氨酸甲酯经乙酰化反应后,用叠氮基取代其1号位的基团,再与丙烯酰胺丙炔经Click反应合成了两种带有不饱和乙烯双键、可聚合的乙酰化含糖单体。这两种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共聚合后,再脱乙酰化,制备了一... 岩藻糖和N-乙酰神经氨酸甲酯经乙酰化反应后,用叠氮基取代其1号位的基团,再与丙烯酰胺丙炔经Click反应合成了两种带有不饱和乙烯双键、可聚合的乙酰化含糖单体。这两种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共聚合后,再脱乙酰化,制备了一种模拟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结构的新型含糖聚合物GP-SF。采用磁共振技术对以上含糖单体及含糖聚合物GP-SF进行表征,通过黏附实验对GP-SF与P-选择素的结合能力进行测试,并考察了GP-SF在体外对B16细胞-血小板黏附的抑制能力和对COS 7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含糖聚合物能够通过竞争性结合P-选择素,抑制P-选择素与B16细胞的黏附,黏附抑制率达到62.7%,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聚合物 P-选择素 抗黏附 P-选择素蛋白配体1(PSGL-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