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263自适应量化和可变长编码的最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余胜生 邱林海 周敬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共3页
该文首先概述了低码率图象编码标准H.263,然后着重讨论了自适应量化以及Huffman编码的联合优化设计,其中包括算法设计流程和相应的实现代码,最后给出了有关的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加快编码和解码器的运行速度,... 该文首先概述了低码率图象编码标准H.263,然后着重讨论了自适应量化以及Huffman编码的联合优化设计,其中包括算法设计流程和相应的实现代码,最后给出了有关的实验结果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加快编码和解码器的运行速度,同时又能保证一定的图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3 自适应量化 可变长编码 图象编码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量化和可变长编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2
作者 刘军清 孙军 古继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08-1311,1315,共5页
提出了一个在噪声信道中对可变长信源编码码流传输提供有效差错保护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 ,利用信源编码器输出中的残留冗余为传输码流提供差错保护 .该方法基于改进的联合卷积软解码以及采用非霍夫曼码的通用可变长码 (UVLC) ,更接... 提出了一个在噪声信道中对可变长信源编码码流传输提供有效差错保护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 ,利用信源编码器输出中的残留冗余为传输码流提供差错保护 .该方法基于改进的联合卷积软解码以及采用非霍夫曼码的通用可变长码 (UVLC) ,更接近于一般的信源和信道编码方法 ,并且信源符号集的大小也不受限制 .仿真结果表明 ,文中提出的联合编码系统可获得比传统的分离编码系统更高的性能增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量化 可变长编码 差错保护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高吞吐率可变长编码实现
3
作者 张伟 司马苗 周源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3-546,共4页
介绍了一种通过两级查找表法实现可变长编码的方法,先对单个的游程编码数据进行可变长编码,再同时合并各个可变长编码码字形成码流输出;对两个查找表进行优化,节约了存储空间。采用流水线操作,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而且用RAM实现两个查找表... 介绍了一种通过两级查找表法实现可变长编码的方法,先对单个的游程编码数据进行可变长编码,再同时合并各个可变长编码码字形成码流输出;对两个查找表进行优化,节约了存储空间。采用流水线操作,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而且用RAM实现两个查找表,提高了系统可扩展性。通过FPGA的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长编码方法可很好地应用于数据吞吐量大的电视技术压缩编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长编码 霍夫曼编码 MPE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长工序编码的再制造生产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红宇 高阳 马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1-873,882,共4页
回收品质量、数量以及拆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更加复杂。针对工件加工路径的可变性特点,建立了再制造生产中的job-shop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长工序编码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了异常染色体的识别和重构方... 回收品质量、数量以及拆卸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更加复杂。针对工件加工路径的可变性特点,建立了再制造生产中的job-shop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长工序编码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了异常染色体的识别和重构方法,以及相应的遗传算子。在参数矩阵的指导下,该算法可以实现随机工序数目和随机工序顺序情况下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的优化求解。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生产调度 遗传算法 可变工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吞吐率可变长码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司马苗 周源华 杜伟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3,27,共5页
可变长码是视频压缩中常用的熵编码方式,因为码字的长度不固定,可变长码的解码器设计往往是整个视频解码器的难点之一.针对视频解码对可变长码解码器解码速率的要求,提出了多路并行解码的方案,排除了长度信息的反馈迟延对解码速率的制约... 可变长码是视频压缩中常用的熵编码方式,因为码字的长度不固定,可变长码的解码器设计往往是整个视频解码器的难点之一.针对视频解码对可变长码解码器解码速率的要求,提出了多路并行解码的方案,排除了长度信息的反馈迟延对解码速率的制约.对解码过程中使用的分组信息表和解码符号表进行了改进,提出伪基础地址查表的方法,使分组信息表相对于同类解码器占用存储资源减小1/3,运算也相应简化.本方案可以在时钟频率为74.25 MHz的FPGA平台工作,可成为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解码器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长编码 可变码解码器 流水线 现场可编程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信道中基于残留冗余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军清 孙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2-36,共5页
对信源编码中的残留冗余在联合编码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在噪声信道中对可变长信源编码码流传输提供有效差错保护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该方法利用信源编码器输出中的残留冗余为传输码流提供差错保护。与SayoodK提出的系统相... 对信源编码中的残留冗余在联合编码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在噪声信道中对可变长信源编码码流传输提供有效差错保护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该方法利用信源编码器输出中的残留冗余为传输码流提供差错保护。与SayoodK提出的系统相比,该方法是基于改进的联合卷积软解码以及采用非霍夫曼码的通用可变长码,更接近于一般的信源和信道编码方法,并且信源符号集的大小也不受限制。仿真表明,所提出的联合编码方法可获得比传统的分离编码方法更高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量化 可变长编码 差错保护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残留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S1.0中熵编码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士麟 喻莉 +1 位作者 崔春晖 张超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10,17,共4页
对AVS1.0熵编码器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在AVS1.0熵编码器中,对一个块的残差系数进行编码时,为了适应不同阶段的非零系数概率分布状况,通过前向预测建立了多张码表与之匹配,以达到基于上下文自适应的目的。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前向预测机制,... 对AVS1.0熵编码器的设计进行了介绍。在AVS1.0熵编码器中,对一个块的残差系数进行编码时,为了适应不同阶段的非零系数概率分布状况,通过前向预测建立了多张码表与之匹配,以达到基于上下文自适应的目的。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前向预测机制,较传统VLC性能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S1.0标准 可变长编码 前向预测 概率分布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LC编码算法及高速熵编码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明 张续莹 +1 位作者 李芳 陈光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50-1354,共5页
H.264视频编码标准在基本档次和扩展档次采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CAVLC)熵编码方法,但标准并未明确规定CAVLC的具体编码方法。从CAVLC的解码原理出发,详细分析H.264视频编码标准中的CAVLC编码算法,提出一种应用于H.264/AVC标... H.264视频编码标准在基本档次和扩展档次采用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CAVLC)熵编码方法,但标准并未明确规定CAVLC的具体编码方法。从CAVLC的解码原理出发,详细分析H.264视频编码标准中的CAVLC编码算法,提出一种应用于H.264/AVC标准的高速CAVLC编码器方案,设计中综合采用了多时钟域处理技术与并行处理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性能;通过算术运算替换部分静态码表,降低系统对存储资源的消耗。给出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原理与FPGA硬件实现方法。FPGA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案编码系统时钟可达107.97MHz,编码时延小于36个时钟周期,能满足对高清、实时应用的编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AVC标准 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 编码 编码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的编码理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田巧玉 龙建忠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3年第4期4-4,7,共2页
编码一直是遗传算法的首要难题,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可以解决。该文在分析了二进制编码、Gray编码、浮点数编码、矩阵编码、基于染色体的可变染色体编码基础上,总结了这些遗传算法编码的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并进一步探讨了遗传算... 编码一直是遗传算法的首要难题,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可以解决。该文在分析了二进制编码、Gray编码、浮点数编码、矩阵编码、基于染色体的可变染色体编码基础上,总结了这些遗传算法编码的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并进一步探讨了遗传算法编码方案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二进制编码 矩阵编码 可变长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H.264标准的变长分组VLD结构
10
作者 吴斌 郭树旭 +2 位作者 王明江 郑凡 陈玫玫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中,亮度和色度的残差数据采用了自适应变长编码的方法.根据CAVLC熵编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根据码表的前导零个数进行变长分组的优化VLD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CAVLC硬件解码器.基于上述方法实现的CAVLC硬... 在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中,亮度和色度的残差数据采用了自适应变长编码的方法.根据CAVLC熵编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根据码表的前导零个数进行变长分组的优化VLD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CAVLC硬件解码器.基于上述方法实现的CAVLC硬件结构通过了RTL级仿真和综合,并在Spartan3 XC3S2000的FPGA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在133 MHz工作频率下可以满足H.264标准Baseline档次30帧/s分辨率为352×288标准视频序列的实时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 编码 基于上下文自适应的可变长编码 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4中的熵编码技术分析与实现
11
作者 徐忱 张宗橙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主要分析了H.264中两种熵编码技术:CABAC和CAVLC。并对这两种编码技术在ADSP-BF537的实现和编码效率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图象内容,CABAC的编码效率高出CAVLC的编码效率的比例不同,对于静止图象和运动量低的图象序列,CABA... 主要分析了H.264中两种熵编码技术:CABAC和CAVLC。并对这两种编码技术在ADSP-BF537的实现和编码效率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图象内容,CABAC的编码效率高出CAVLC的编码效率的比例不同,对于静止图象和运动量低的图象序列,CABAC优于CAVLC大概在为11%,同时CABAC的计算量要高出CAVLC 95%,而对于运动量大的图象序列,CABAC优于CAVLC大概为6%,同时CABAC的计算量要高出CAVLC 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术编码 可变长编码 编码效率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214-3p和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瑞变 马心超 丁福运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88-193,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微小RNA-214-3p(miR-214-3p)、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PVT1)水平,及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08-01-2022-08-31清丰第一医院诊治的160例急性冠状...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微小RNA-214-3p(miR-214-3p)、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PVT1)水平,及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08-01-2022-08-31清丰第一医院诊治的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6个月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40例,非事件组1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患者血清中miR-214-3p、LncRNA PVT1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Starbase网址预测miR-214-3p和LncRNA PVT1的靶向关系,并利用Pearson法对患者miR-214-3p和LncRNA PVT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14-3p、LncRNA PVT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事件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LncRNA PVT1水平为1.56±0.35,高于非事件组的1.04±0.18,t=12.185,P<0.001;miR-214-3p为0.74±0.13,低于非事件组的1.01±0.15,t=10.177,P<0.001;Starbase网址预测LncRNA PVT1与miR-214-3p间存在结合位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LncRNA PVT1与miR-214-3p水平呈负相关,r=-0.51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OR=1.357,95%CI为1.090~1.690,P=0.006)和LncRNA PVT1(OR=3.246,95%CI为1.799~5.856,P<0.001)是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miR-214-3p(OR=0.458,95%CI为0.294~0.713,P=0.001)是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LncRNA PVT1和miR-214-3p联合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均优于其各自单独预测,Z值分别为1.759和2.283,P值分别为0.039和0.01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iR-214-3p水平降低,LncRNA PVT1水平升高,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微小RNA-214-3p 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可变易位1 短期预后
原文传递
DCT压缩编码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秀华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4期41-52,共12页
DCT压缩编码是目前在HDTV、数字电视、多媒体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压缩编码方法。本文叙述了DCT压缩编码的主要过程及其在JPEG、MPEG方案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二维离散余弦变换(2D-DCT)、DCT系数量... DCT压缩编码是目前在HDTV、数字电视、多媒体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压缩编码方法。本文叙述了DCT压缩编码的主要过程及其在JPEG、MPEG方案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二维离散余弦变换(2D-DCT)、DCT系数量化器、行程编码(RLC)及“之”字形扫描(Zig-Zag)、可变长墒编码(VLC)、层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 行程编码 “之”字形扫描 可变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DV记录格式及其帧内压缩原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周虎 张首君 +1 位作者 阎丽 种兰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2,62,共6页
目的 了解数字视频信号的分量记录格式基础———DV记录格式及其帧内压缩原理。方法讨论视频分量信号的DV记录格式及DVCAM和DVCPRO记录格式的采样方法、采样频率及亮度信号的组成特点。结果 选择主流记录格式,保证了所选视频记录设备... 目的 了解数字视频信号的分量记录格式基础———DV记录格式及其帧内压缩原理。方法讨论视频分量信号的DV记录格式及DVCAM和DVCPRO记录格式的采样方法、采样频率及亮度信号的组成特点。结果 选择主流记录格式,保证了所选视频记录设备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结论 降低运行成本,保证视频记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量信号 帧内压缩 宏块交错 离散余弦变换 可变长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联合信源信道自适应的不等错误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繁锵 吴成柯 +1 位作者 张方 肖嵩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0,13,共4页
针对误码信道和信源编码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高基于DCT变换的视频编码码流的抗误码性能的自适应不等错误保护方法。它基于信道误码的反馈信息,选择DCT的量化参数q和信道编码码率,并进行DCT重排和VLC编码,再对数据流进行不等... 针对误码信道和信源编码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高基于DCT变换的视频编码码流的抗误码性能的自适应不等错误保护方法。它基于信道误码的反馈信息,选择DCT的量化参数q和信道编码码率,并进行DCT重排和VLC编码,再对数据流进行不等差错保护。通过实验证明,它在高误码信道中性能优于EEP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长编码 不等错误保护 R-S码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4解码器的系统设计及CAVLC的硬件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玉娥 石迎波 +1 位作者 封颖 李金秀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5,84,共4页
设计了一种软硬件协同处理的H.264解码器系统方案,基于该方案给出CAVLC解码模块的硬件实现结构,采用有限状态机实现解码的流程控制,并对其查表部分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在尽量降低硬件资源损耗的基础上,该方案能满足H.264基本框架4CI... 设计了一种软硬件协同处理的H.264解码器系统方案,基于该方案给出CAVLC解码模块的硬件实现结构,采用有限状态机实现解码的流程控制,并对其查表部分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在尽量降低硬件资源损耗的基础上,该方案能满足H.264基本框架4CIF格式图片30f/s(帧/秒)实时解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标准 基于上下文的可变长编码 指数哥伦布码 FPGA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MPEG-4解码器性能的错误定位技术
17
作者 郭小清 吴介一 张飒兵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8-482,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MPEG-4标准容错措施反向可变长编码RVLC(Reverse variable length coding)的错误发现定位方法(Improved RVLC,IRVLC).IRVLC方法充分利用数据帧的局部信息,对I帧和P帧采用不同的错误再定位策略,克服了标准RVLC策略对可能错... 提出一种基于MPEG-4标准容错措施反向可变长编码RVLC(Reverse variable length coding)的错误发现定位方法(Improved RVLC,IRVLC).IRVLC方法充分利用数据帧的局部信息,对I帧和P帧采用不同的错误再定位策略,克服了标准RVLC策略对可能错误宏块进行保守性丢弃的缺点.IRVLC通过一个适应函数对RVLC不能恢复的宏块进行错误再定位性选择,减少丢弃标准RVLC策略定位范围中的错误宏块数,从而缩小错误扩散的区域,提高解码质量.通过与标准RVLC方法比较可得,IRVLC方法得到了较好的解码质量,平均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noise rate,PSNR)提高了1~2 dB,证明了IRVLC方法的有效性,且与MPEG-4标准完全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输 MPEG-4 错误发现定位 反向可变长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4熵解码器的研究与实现
18
作者 付永庆 姜灵灵 刘迪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6期224-226,共3页
在H.264/AVC标准中,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CAVLC)解码算法的复杂度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熵解码算法的新型熵解码器,在对视频压缩码流实现熵解码的过程中,引入并行处理方式,并改进二叉树法。通过采用QuartusⅡ7.2版环境波形... 在H.264/AVC标准中,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CAVLC)解码算法的复杂度较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熵解码算法的新型熵解码器,在对视频压缩码流实现熵解码的过程中,引入并行处理方式,并改进二叉树法。通过采用QuartusⅡ7.2版环境波形仿真和FPGA硬件实现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熵解码器在硬件资源节省和解码速度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AVC标准 可变长编码 熵解码器 自适应模型 句法元素 二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数字图像传输的VCM技术研究
19
作者 李文雄 刘玉君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9-40,共2页
基于VCM技术的思路,提出一种基于空域多分辨率分解技术,保证一定传输质量下,提高数字图像传输的频带利用率方案。该方案为综合考虑传输质量与频带利用率,选择了优化的Turbo码编码传输方案和LDPC码编码传输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比... 基于VCM技术的思路,提出一种基于空域多分辨率分解技术,保证一定传输质量下,提高数字图像传输的频带利用率方案。该方案为综合考虑传输质量与频带利用率,选择了优化的Turbo码编码传输方案和LDPC码编码传输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长编码及调制 数字图像 多分辨率分析 TURBO码 低密度校验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码字分级映射的CAVLC解码优化
20
作者 刘马飞 曾学文 倪宏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18期202-204,共3页
通过对H.264/AVC中的CAVLC解码的特点以及哈夫曼编码特点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码字分级映射的CAVLC高效解码实现。依据哈夫曼编码的特点,将变长码表中的码字和对应的语法元素与映射表的相应位置构成映射,使得在有限的几次查找便能解出当... 通过对H.264/AVC中的CAVLC解码的特点以及哈夫曼编码特点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码字分级映射的CAVLC高效解码实现。依据哈夫曼编码的特点,将变长码表中的码字和对应的语法元素与映射表的相应位置构成映射,使得在有限的几次查找便能解出当前码流中出现的码字以及码字对应的语法元素;同时通过分级的办法,大大减少了映射表的内存消耗,而码表查找速度只有轻微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文自适应的可变长编码 分级映射 熵解码 H.264/A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