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模复合寻的导引头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隆和 翟龙军 曲力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提出利用最小航迹距离法进行双模航迹关联的算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导出了双模复合探测器的数据融合结果.给出了融合后的目标状态估计和估计误差协方差阵,为双模复合寻的导引头的性能分析和算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双模复合 寻的制导 数据融合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寻的制导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高伟亮 高中庆 +1 位作者 岳庆来 严飞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在制导领域,双模复合寻的制导已成为主流。首先简单介绍了双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继而重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旨在使制导技术的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关键词 制导技术 双模复合寻的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双模复合制导数据融合 被引量:1
3
作者 吕鹏 万少松 高美凤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利用神经网络研究了双模制导体制下数据融合问题,首先对每个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分别求取PDA估计,再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数据融合,给出了一种具体的融合算法。最后由计算机仿真证明算法合理。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双模复合制导 数据融合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寻的制导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隆和 姜永华 丁善荣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5,共5页
多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作为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导弹制导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发展双模复合寻的制导的可行性,并就其寻的距离的设定、天线罩与天线结构、双模信号的数据融合等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和论证,提供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 复合制导 天线 信号混合 双模复合寻的 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中的数据融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隆和 鲍虎 叶喜勇 《飞航导弹》 2002年第2期48-52,共5页
双 (多 )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已成为精确制导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双 (多 )模寻的制导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提高在复杂电子、光电干扰环境下 ,导引头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和跟踪能力 ,提高导弹武器系统自身的生存... 双 (多 )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已成为精确制导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双 (多 )模寻的制导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于提高在复杂电子、光电干扰环境下 ,导引头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和跟踪能力 ,提高导弹武器系统自身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讨论了复合寻的制导逻辑转换的三种基本模式 ,并以证据理论为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复合寻的制导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精确制导技术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寻的导引头的坐标变换与模式转换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隆和 曲力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56,共3页
介绍了导弹制导常用的四种坐标系 :弹体坐标系 ,目标坐标系 ,寻的雷达天线坐标系和目标视线坐标系。重点分析了能量接收器分置的双模复合寻的制导导引头的坐标变换矩阵 ;提出用坐标变换矩阵值作为模式转换依据的思想。最后对典型主 /被... 介绍了导弹制导常用的四种坐标系 :弹体坐标系 ,目标坐标系 ,寻的雷达天线坐标系和目标视线坐标系。重点分析了能量接收器分置的双模复合寻的制导导引头的坐标变换矩阵 ;提出用坐标变换矩阵值作为模式转换依据的思想。最后对典型主 /被动双模复合导引头导弹的模式转换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复合寻的制导 坐标变换 模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SAR成像双模复合制导应用技术研究
7
作者 黄世奇 刘代志 +1 位作者 陈亮 禹春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6期271-272,275,共3页
SAR 能全天候、全天时成像,红外成像具有抗光电干扰的特性。红外/SAR 成像双模复合制导是一种新的精确制导系统,能有效地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阐述了该技术的性能、设计方法、优缺点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 红外/SAR 成像 双模复合制导 关键技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控制感应电动机速度调节器的设计
8
作者 乔维德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18,23,共3页
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双模复合控制策略应用于感应电动机双闭环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着重介绍了双模复合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双模复合控制器兼具模糊控制和PID控制方法的优点... 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双模复合控制策略应用于感应电动机双闭环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着重介绍了双模复合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双模复合控制器兼具模糊控制和PID控制方法的优点,能明显改善感应电动机的控制性能,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速度调节器/模糊控制 双模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
9
作者 刘隆和 《制导与引信》 1999年第2期33-38,共6页
介绍了双模复合寻的制导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开发双模复合寻的制导的四项关键技术一复合模式地优化选择,头罩技术,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数据的融合等,指出双模复合寻的制导是精确制导武器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双模复合寻的 制导 精确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主/被动双模复合寻的制导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浩彭 张剑云 刘春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20,共3页
毫米波主/被动寻的制导方式具有作用距离远、跟踪精度高、抑制目标闪烁噪声等优点;主动式和被动式交替工作,即主动模式扫描搜索、截获转跟踪、主动跟踪转被动跟踪目标直到命中。此种双模制导方式具有很强的反隐身功能。
关键词 毫米波 寻的制导 双模复合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登武 陈少华 黄汉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7期540-543,共4页
基于准贝叶斯结构的D-S证据理论,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决策方法。将该理论运用于主动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目标识别的决策融合中,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目标识别的不确定性概率,提高... 基于准贝叶斯结构的D-S证据理论,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决策方法。将该理论运用于主动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目标识别的决策融合中,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目标识别的不确定性概率,提高目标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复合制导 D-S证据理论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模糊PID双模复合控制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猛 于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03,108,共3页
模糊PID双模复合控制器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综合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但是模糊PID双模复合控制器在两种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时存在阈值选取以及抖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PID双模复合控制器,解决了在两种控制模式... 模糊PID双模复合控制器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综合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但是模糊PID双模复合控制器在两种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时存在阈值选取以及抖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PID双模复合控制器,解决了在两种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时的阈值选取以及抖动问题。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保证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平滑运行,不存在抖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模糊PID 双模复合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系统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国俊 《现代防御技术》 2004年第4期43-47,53,共6页
说明了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概况,并着重介绍了近一二年美国专利中出现的几种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系统的制导原理与结构,包括激光/红外制导、毫米波/红外光纤制导、雷达/红外制导、半主动激光/激光雷达制导等。最后说明了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 说明了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概况,并着重介绍了近一二年美国专利中出现的几种双模复合制导导弹系统的制导原理与结构,包括激光/红外制导、毫米波/红外光纤制导、雷达/红外制导、半主动激光/激光雷达制导等。最后说明了双模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复合制导 红外 激光 毫米波 光纤制导 雷达: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激光双模复合导引头分离孔径式光学系统性能研究
14
作者 范俊 李冬梅 +2 位作者 魏靖彪 黄海 陈策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98,共6页
红外激光双模复合制导是空面导弹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相比单模系统,红外激光双模复合导引头作用距离更远、抗干扰能力更强、环境适应性更好。文中分别从调制传递函数、渐晕系数、最小可分辨温差、噪声等效温差等性能指标对共孔径式和... 红外激光双模复合制导是空面导弹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相比单模系统,红外激光双模复合导引头作用距离更远、抗干扰能力更强、环境适应性更好。文中分别从调制传递函数、渐晕系数、最小可分辨温差、噪声等效温差等性能指标对共孔径式和分离孔径式光学系统两种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对比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共孔径式光学系统,分离孔径式光学系统在各项指标中均有明显的提升。分离孔径式光学系统相对于共孔径式光学系统,在33线对数条件下MTF提升了75%,无渐晕光线比例增加了25%,NETD和MRTD分别降低了61%和65%。此外,对分离孔径设计中激光光学子系统的测角线性度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孔径式设计不会降低激光光学子系统的测角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复合导引头 分离孔径式 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复合寻的导引头的头罩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隆和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8-41,共4页
主要叙述了在单模寻的导引头技术基础上, 发展双模复合寻的导引头的关键技术之一——头罩技术, 即整流罩技术; 介绍了射频(RF)模式复合的头罩结构、光电(EO)模式复合的头罩结构, RF与EO 模式复合的头罩结构和共孔径双... 主要叙述了在单模寻的导引头技术基础上, 发展双模复合寻的导引头的关键技术之一——头罩技术, 即整流罩技术; 介绍了射频(RF)模式复合的头罩结构、光电(EO)模式复合的头罩结构, RF与EO 模式复合的头罩结构和共孔径双模复合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罩 精确制导武器 RF EO 双模复合寻的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毫米波双模复合制导导弹头罩研究
16
作者 杨晖 《航空兵器》 1999年第3期26-28,37,共4页
本文对长波红外/毫米波双模复合制导导弹头罩的材料、外形、技术关键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计算、讨论,并初步提出了解决技术关键的途径。
关键词 头罩 红外/毫米波 双模复合制导 导弹
全文增补中
双模CNT/Al复合材料变形过程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拟
17
作者 石礼硕 朱智 +3 位作者 吴迪 张峻凡 肖伯律 马宗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目的研究双模CNT/Al复合材料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行为。方法通过ABAQUS/Python二次开发,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基于显式动力学求解器和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技术,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RVE... 目的研究双模CNT/Al复合材料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行为。方法通过ABAQUS/Python二次开发,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基于显式动力学求解器和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技术,对双模CNT/Al复合材料RVE模型的单向压缩过程和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单向压缩模拟结果显示,结构心部异质区两侧的等效塑性应变较大,结构边缘基体区域的等效塑性应变相对较小;最大等效应力位于结构边角处的基体区域,而结构心部异质区的等效应力则相对较小。通过对异质区材料和形态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当异质区为粗晶材料时,其变形后的形态更趋于扁平,而当异质区为细晶材料时,其变形后的形态更接近椭圆。通过挤压过程的模拟,实现了对变形过程中双模组织结构变化的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材料表面与模具贴合良好,异质区随变形的进行被不断拉长,部分异质区由于拉伸程度过大,甚至出现了分离的情况。结论提出的模拟方法为双模CNT/Al复合材料的挤压变形工艺设计和变形后组织结构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CNT/Al复合材料 RVE自动化建模 塑性变形 数值模拟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双模/多模复合制导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锦 《电光系统》 2005年第4期14-16,共3页
文章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双模/多模复合制导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双模/多模复合导引头的技术性能及其特点;最后分析了美国双模/多模复合制导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双模/多模复合 制导技术 红外 微波 毫米波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融合在雷达/红外复合制导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刘瑞峰 韩华亭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23-126,共4页
文中解决了数据融合在雷达/红外复合制导中的应用的几项关键问题。利用模糊集合来描述检测率和虚警率,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目标检测的模糊信息融合算法。利用神经网络研究了双模制导体制下目标跟踪数据融合问题,并也给出了一种具体的算法。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双模复合制导 模糊集合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复合制导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团结 申涛 +2 位作者 方珉 宋敏敏 刘会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复合技术在目标探测和识别系统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单一的红外成像探测精度高,且不易受干扰,但无法在雾天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并且搜索范围有限;单一的被动微波探测具有作用距离远、不易受天气干扰、可大范围搜索等优点,... 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复合技术在目标探测和识别系统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单一的红外成像探测精度高,且不易受干扰,但无法在雾天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并且搜索范围有限;单一的被动微波探测具有作用距离远、不易受天气干扰、可大范围搜索等优点,但制导精度差[1]。红外成像/被动微波双模复合技术实现了互补,克服了各自的不足,综合了各自的优点,可以大幅提高导弹的技战术指标,实现精确制导。为此本文进行了复合制导方案设计,深入研究了红外随动微波技术,通过对复合交班流程的梳理,建立了复合交班仿真模型,最后基于动态目标模拟完成了复合制导技术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被动微波 双模复合 精确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