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回归与突破:我国刑法因果关系在归属层面的厘清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云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31,共12页
我国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对因果关系作纯客观定位的同时在判断上混入了一定的规范内涵,这使它在结果归属层面存在含混不清的缺陷,也使它在具体案件处理上缺乏司法适应性。作为欧陆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晚近学说的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和危险的...
我国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对因果关系作纯客观定位的同时在判断上混入了一定的规范内涵,这使它在结果归属层面存在含混不清的缺陷,也使它在具体案件处理上缺乏司法适应性。作为欧陆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晚近学说的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和危险的现实化理论,都没有在结果归属层面抛弃规范的内容,更没有将刑法因果关系的成立范围局限于客观的层面。并且,尽管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危险的现实化理论和客观归属论都没能提供完善的结果归属判断标准,但客观归属论在方法论、下位规则等方面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完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国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危机的应对不是一条回归刑法因果关系是纯客观的判断之路,而是一条在借鉴归属层面理论有益素材基础上纳入规范性判断的突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相当因果关系说
危险的现实化理论
客观归属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观归责论在我国的本土化:立场选择与规则适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孙运梁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与日本学者提出的危险现实化理论相比,源自德国的客观归责论更契合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现状,其能够厘清因果关系理论的功能定位,克服我国目前的因果关系理论研究所存在的哲学色彩浓厚、逻辑层次不清、判断标准不一等弊端,从而更好地完成...
与日本学者提出的危险现实化理论相比,源自德国的客观归责论更契合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现状,其能够厘清因果关系理论的功能定位,克服我国目前的因果关系理论研究所存在的哲学色彩浓厚、逻辑层次不清、判断标准不一等弊端,从而更好地完成结果归责的任务。新近出现的一份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表明,我国司法实务完全可以选择客观归责论作为理论工具进行裁判。通过建立刑法中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的判断模型,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普通案件和少数的疑难案件,都可以纳入这个判断模型中解决。以海淀法院的这个判例为契机,通过进一步厘清客观归责论的适用规则,能够助推其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开花结果",亦可促进理论与实务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归责
理论
本土
化
危险的现实化理论
逻辑层次
判例
原文传递
题名
回归与突破:我国刑法因果关系在归属层面的厘清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云宝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3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新型侵财行为的入罪理念与方法研究”(19BFX07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242019S30027)的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对因果关系作纯客观定位的同时在判断上混入了一定的规范内涵,这使它在结果归属层面存在含混不清的缺陷,也使它在具体案件处理上缺乏司法适应性。作为欧陆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晚近学说的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和危险的现实化理论,都没有在结果归属层面抛弃规范的内容,更没有将刑法因果关系的成立范围局限于客观的层面。并且,尽管修正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危险的现实化理论和客观归属论都没能提供完善的结果归属判断标准,但客观归属论在方法论、下位规则等方面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完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国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危机的应对不是一条回归刑法因果关系是纯客观的判断之路,而是一条在借鉴归属层面理论有益素材基础上纳入规范性判断的突破之路。
关键词
因果关系
相当因果关系说
危险的现实化理论
客观归属论
Keywords
causality
equivalent causality theory
dangerous content completion theory
objective attribution theory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观归责论在我国的本土化:立场选择与规则适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孙运梁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项目号:16ZDA061)之子课题四"刑法修正视野下的刑法改革与制度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与日本学者提出的危险现实化理论相比,源自德国的客观归责论更契合我国刑法理论的研究现状,其能够厘清因果关系理论的功能定位,克服我国目前的因果关系理论研究所存在的哲学色彩浓厚、逻辑层次不清、判断标准不一等弊端,从而更好地完成结果归责的任务。新近出现的一份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表明,我国司法实务完全可以选择客观归责论作为理论工具进行裁判。通过建立刑法中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的判断模型,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普通案件和少数的疑难案件,都可以纳入这个判断模型中解决。以海淀法院的这个判例为契机,通过进一步厘清客观归责论的适用规则,能够助推其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开花结果",亦可促进理论与实务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客观归责
理论
本土
化
危险的现实化理论
逻辑层次
判例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回归与突破:我国刑法因果关系在归属层面的厘清
梁云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客观归责论在我国的本土化:立场选择与规则适用
孙运梁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