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2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研究
1
作者 王海滨 普秀芳 《保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2-74,共13页
滇南澜沧彝语属于彝语南部方言,有丰富的结构助词。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语料,对其描写和分析,归纳其类型特点。发现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共14个,可以分为主语助词、谓语助词、宾语助词、定语助词、状语助词、补语助词6类。少部分结... 滇南澜沧彝语属于彝语南部方言,有丰富的结构助词。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语料,对其描写和分析,归纳其类型特点。发现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共14个,可以分为主语助词、谓语助词、宾语助词、定语助词、状语助词、补语助词6类。少部分结构助词身兼数职,大部分结构助词专职某一功能,另外,结构助词的类型还具有分析性和屈折性并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澜沧 彝语 结构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在汉语流行歌曲中的发音问题探析
2
作者 迟佰和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19-22,共4页
结构助词“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在口语交际中,它一般读轻声de[tə]。然而在汉语的流行歌曲演唱中,经常可以听到di[ti]的读音。本文通过考察结构助词“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音差异,分析其在流行歌曲中的用法特点,并... 结构助词“的”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在口语交际中,它一般读轻声de[tə]。然而在汉语的流行歌曲演唱中,经常可以听到di[ti]的读音。本文通过考察结构助词“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音差异,分析其在流行歌曲中的用法特点,并结合不同时期流行歌曲中的具体实例,探讨其发音规律及变化原因。研究发现,结构助词“的”在流行歌曲中的用法既受历史演变影响,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其读音的差异既与其语法功能和语境特征有关,也受到演唱者背景、歌曲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结构助词 “的” 发音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末助词“的”的功能分类及语义演变
3
作者 范晓蕾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共13页
本文主张普通话的句末助词“的”应分为“过去焦点化”和“确认语气”两个功能。该词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宜是句子焦点域的宽窄,而应是“的”自身的语法作用:可否隐去,可否用于疑问句,对所述事件及焦点成分的语法限制,对整句语篇功能的影... 本文主张普通话的句末助词“的”应分为“过去焦点化”和“确认语气”两个功能。该词的功能分类标准不宜是句子焦点域的宽窄,而应是“的”自身的语法作用:可否隐去,可否用于疑问句,对所述事件及焦点成分的语法限制,对整句语篇功能的影响等。本文证明,窄焦点句“他是昨天到北京的”和宽焦点句“(这事儿)是警察把他抓起来的”中的“的”都是结构助词,而宽焦点句“主任明天会来单位的”中的“的”是语气助词。我们将“的”的语义演变路径构拟为“名词化标记→过去焦点化→确认语气”,并探讨了普通话句末“的”与“了_(2)”的异同点,还比较了方言里“的”类词和“有”类词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末助词 语义功能 语义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涿怀方言比况助词“也似的”及其演变过程
4
作者 宗守云 马晓晴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0-48,共19页
河北涿怀方言助词“也似的”用来表示比况,是比况助词。“也似的”具有本体依附特征,用来表达主体和比况对象具有内在相似性。“也似的”具有消极意义倾向,这一特征和其他晋语地区一致。河北涿怀方言还存在一种特殊的“不VP也似的”构式... 河北涿怀方言助词“也似的”用来表示比况,是比况助词。“也似的”具有本体依附特征,用来表达主体和比况对象具有内在相似性。“也似的”具有消极意义倾向,这一特征和其他晋语地区一致。河北涿怀方言还存在一种特殊的“不VP也似的”构式,意为“一定会VP的”,是认识情态构式。“也似的”是在近代汉语中形成的比况助词,是蒙古语影响的产物,在晋语中固化为消极意义,是隐含义规约化的结果,在河北涿怀方言中又进一步发展出“不VP也似的”构式,是方言中特殊的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涿怀方言 晋语 比况助词 “也似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举助词“什么的”的历时来源及形成机制
5
作者 李思旭 《昭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数量上可以是1至5项不等,可以是各级语法单位,列举项内部的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列举助词“什么的”在民国产生,其形成机制是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即:表列举的构式“什么×”与构式“×的”发生概念叠加,进而构式整合为构式“什... 在数量上可以是1至5项不等,可以是各级语法单位,列举项内部的连接形式多种多样。列举助词“什么的”在民国产生,其形成机制是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即:表列举的构式“什么×”与构式“×的”发生概念叠加,进而构式整合为构式“什么×的”;夹在中间的成分×前移,从而形成“×什么的”,后置的“什么的”发生词汇化形成三音节列举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举助词 “什么的” 框式列举构式 概念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句整合与量级凸显——焦点助词“哪怕”的形成
6
作者 韦志刚 洪波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2-610,共9页
“哪怕”除了在复句中作让步条件连词外,还可以在单句中作焦点助词,这是小句整合的结果。“哪怕”小句最初以插入语的形式进入主句,句法降级后成为依附性成分。在单句内,“哪怕”对后续的量级成分进行焦点凸显,通过极量蕴含周遍量,形成... “哪怕”除了在复句中作让步条件连词外,还可以在单句中作焦点助词,这是小句整合的结果。“哪怕”小句最初以插入语的形式进入主句,句法降级后成为依附性成分。在单句内,“哪怕”对后续的量级成分进行焦点凸显,通过极量蕴含周遍量,形成强调表达,表现言者的情感、态度和认识。推动“哪怕”小句整合的动因是信息结构的完形重塑,“哪怕”小句作为插入语与中心语句法位置相邻是整合发生的重要句法条件,去句化、句法降级和语调融合是其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助词 哪怕 小句整合 句法降级 语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老乞大》四个版本看近代汉语助词“著(着)”的发展
7
作者 杜安然 相宇剑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著(着)”在原本《老乞大》中作补语和动态助词,在谚解本中由于“者”被改写成“著”,使“著”的功能大大增加。而至新释本和重刊本中,作补语的“著”除极少数被写成“着”保留外,大多数被删除了;作动态助词的“著”,表“持续”的写成... “著(着)”在原本《老乞大》中作补语和动态助词,在谚解本中由于“者”被改写成“著”,使“著”的功能大大增加。而至新释本和重刊本中,作补语的“著”除极少数被写成“着”保留外,大多数被删除了;作动态助词的“著”,表“持续”的写成了“着”,表“先时”的大部分改成“了”。那些由原先“者”演变而来的“著”又产生了分化,其中大部分被删除,其余的小部分又改成了“着”和“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乞大》 近代汉语 助词 著(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定量学的角度分析日本文学作品的汉译倾向——以情态助词ツモリ为中心
8
作者 褚丽秀 李光赫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243-250,共8页
本研究以647例日语情态助词ツモリ例句与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KHcoder明确情态助词ツモリ的日中对译倾向并将结果可视化。从研究结果来看,ツモリ的形式主要分为Ⅰ (ル)ツモリダ、Ⅱ (タ)ツモリダ、Ⅲ ナイツモリダ、Ⅳ (ル)... 本研究以647例日语情态助词ツモリ例句与其对应的中文翻译为研究对象,通过KHcoder明确情态助词ツモリ的日中对译倾向并将结果可视化。从研究结果来看,ツモリ的形式主要分为Ⅰ (ル)ツモリダ、Ⅱ (タ)ツモリダ、Ⅲ ナイツモリダ、Ⅳ (ル)ツモリハナイ、Ⅴ (タ)ツモリハナイ、Ⅵ (ル)ツモリデハナイ六类。此外,与情态助词ツモリ有较强关联度的“打算不”“想”“决定”等中文翻译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ツモリ 情态助词 KHcoder 日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助词“了”习得研究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焕改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文章通过对汉语助词“了”的习得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当前汉语“了”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母语为英语、韩语、日语、泰语、越南语等的汉语学习者;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了”的偏误类型、习得顺序、习... 文章通过对汉语助词“了”的习得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当前汉语“了”习得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母语为英语、韩语、日语、泰语、越南语等的汉语学习者;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了”的偏误类型、习得顺序、习得过程等;③研究方法表现出由个案研究转向群案研究、由基于少量语料的研究转向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由解释力较弱的研究转向采用统计方法的解释力较强的研究、由横向研究转向纵向研究的特点。基于此,文章对汉语助词“了”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研究 汉语助词“了”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固始方言做语气词和助词的“来”
10
作者 郑雪 彭泽润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来”是固始方言中的一个高频词,其特殊用法是做语气词、助词。“来”作语气词,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具有丰富的语气意义。关于语气词“来”的探究,主要从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意义出发进行研究。“来”作助词,可以出现在动... “来”是固始方言中的一个高频词,其特殊用法是做语气词、助词。“来”作语气词,可以用于疑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具有丰富的语气意义。关于语气词“来”的探究,主要从使用条件以及功能、意义出发进行研究。“来”作助词,可以出现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后作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位于句末充当完成体标记,表达丰富的时体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方言 “来” 助词 语气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汉语OV语序结构助词“是”“之”差异及原因
11
作者 李武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9,共11页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也随之消失。从数量上看,受语体的影响,不同时期使用数量不同。在使用上,因二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来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是与“将”搭配、前置宾语、语气强弱等,其中语气强弱还包括否定词句法位置、否定对称、与疑问词的搭配、句末是否有语气词、主语为人称代词“我”或“吾”等五个小的方面的差异。从差异产生的原因看,依次为时间表达、连接性强弱、语气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语言类型学 OV语序 前置语序 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诺语巴卡话领属助词与状态助词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周晓宇 林静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前人对基诺语巴卡话领属助词/ε^(55)/与状态助词/ε^(44)/的描写存在分歧,其声学特点尚未得到研究。实验研究显示:巴卡话的领属助词/ε^(55)/在语流中具有固定的音高目标,其声调通常要实现为H调,并会自然改变前音节的调形;在某些条件... 前人对基诺语巴卡话领属助词/ε^(55)/与状态助词/ε^(44)/的描写存在分歧,其声学特点尚未得到研究。实验研究显示:巴卡话的领属助词/ε^(55)/在语流中具有固定的音高目标,其声调通常要实现为H调,并会自然改变前音节的调形;在某些条件下还会和前音节合音,合音后声调会继承/ε^(55)/的高调特征。该特点对基诺语领属格声调屈折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新的解释。状态助词/ε^(44)/的音高目标为M调,不具有改变前音节调形的能力,不会出现合音现象,声学表现与传统上对轻声的描写更加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诺语 领属助词 状态助词 合音变调 声调屈折 声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白苗苗语结构助词研究
13
作者 侯文甫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文山白苗话结构助词具有多功能性,结构助词ni^(44)身兼定语标记、状语标记、补语标记、话题标记等多种句法功能。量词正在向定语标记演化,其间存在着较明显的语法化路径:量词→指代词→领属定语标记→限制定语标记/修饰定语标记。结构助... 文山白苗话结构助词具有多功能性,结构助词ni^(44)身兼定语标记、状语标记、补语标记、话题标记等多种句法功能。量词正在向定语标记演化,其间存在着较明显的语法化路径:量词→指代词→领属定语标记→限制定语标记/修饰定语标记。结构助词ni^(44)及其句法结构、语法功能借自汉语,它是受汉语的影响所致,是语言接触引发的创新。结构助词没有同源关系,是后起的,产生于方言分化之后。苗语语序向着与汉语普通话语序趋同的方向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白苗话 结构助词 多功能 语法化 语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中文动态助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应对
14
作者 肖锐 侯尚余 张邝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给语言教学带来新的机遇。研究聚焦大语言模型(LLMs)对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检测及其教学应用潜力。基于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将动态助词偏误分为六大类型,并选取...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给语言教学带来新的机遇。研究聚焦大语言模型(LLMs)对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检测及其教学应用潜力。基于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将动态助词偏误分为六大类型,并选取五种主流LLMs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三种提示策略评估其性能。结果显示,ChatGLM表现最佳,GPT4o相对较弱;思维链提示策略显著提升了偏误检测精确度但仍需优化。为增强LLMs中文偏误理解能力,需增加特定结构的训练数据,探索更有效的提示方法。未来,LLMs结合Agent的智能化系统有望提供定制化、交互式的学习体验,优化中文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文动态助词 偏误检测 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助词に与英语介词对应关系研究
15
作者 桂宏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42-46,共5页
日语属于粘着语,依靠助词表示独立词在句子中的成分和作用,可以说助词是日语语法的核心,也是日语语法的难点,掌握日语助词的用法是理解句子结构的关键。助词に是日语中最常见的也是用法最多的助词之一。本文从词义、搭配、句型等三个方... 日语属于粘着语,依靠助词表示独立词在句子中的成分和作用,可以说助词是日语语法的核心,也是日语语法的难点,掌握日语助词的用法是理解句子结构的关键。助词に是日语中最常见的也是用法最多的助词之一。本文从词义、搭配、句型等三个方面,用大量的权威语法例句探讨了助词に与英语介词的对应关系,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迁移作用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助词に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助词 英语介词 对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与“地”混用成因与对策的分析
16
作者 蔡洋阳 周辰浩 姜婉君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428-434,共7页
结构助词“de”不仅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日常语言中也属高频词汇。尽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已大致成形,但就结构助词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结构助词“de”的误用,可能对书面交流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地”被误... 结构助词“de”不仅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日常语言中也属高频词汇。尽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已大致成形,但就结构助词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结构助词“de”的误用,可能对书面交流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地”被误用为“的”的现象较为突出。本文将以语言、教育与社会等角度对结构助词“的”与“地”混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与完善结构助词“的”与“地”的准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的” “地”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本老乞大》中助词“者”与“著”功能比较
17
作者 杜道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者”在《古本老乞大》中是个高频使用的助词,可在后世文献中却消失了。一般认为“者”为“著”本字,其消失是被“著”替代了。然而该书中“者”和“著”存在明显的分工,说明当时人们是运用了二者的语音差异来表达不同功能的,因此“者... “者”在《古本老乞大》中是个高频使用的助词,可在后世文献中却消失了。一般认为“者”为“著”本字,其消失是被“著”替代了。然而该书中“者”和“著”存在明显的分工,说明当时人们是运用了二者的语音差异来表达不同功能的,因此“者”和“著”之间可能就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因此,为什么如崔世珍所言“者”字到明代就“今俗不用”,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本老乞大》 助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斗门话中助词“诶”的用法探析
18
作者 黄莹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917-922,共6页
珠海斗门话属四邑方言,它具有四邑方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斗门话又受到广府话的严重影响,兼有一些粤方言的特点;此外,斗门话还有不少自己独具的特点。斗门话中的体貌助词“诶[e33]”是与广州话中的“咗”用法相似的完成体体貌助词,本... 珠海斗门话属四邑方言,它具有四邑方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斗门话又受到广府话的严重影响,兼有一些粤方言的特点;此外,斗门话还有不少自己独具的特点。斗门话中的体貌助词“诶[e33]”是与广州话中的“咗”用法相似的完成体体貌助词,本文通过搜集和分析珠海斗门话语料,拟对珠海斗门话的助词“诶”进行用法上的探析,认为助词“诶”能够表完成、表致使、表存现及消减、表状态持续、表回复这几种常见用法。本文对四邑方言语法的研究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邑方言 珠海斗门话 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所格助词“に”“で”“を”的习得与教学指导——基于学习者使用的逐年变化特征
19
作者 任宏睿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286-297,共12页
格助词“に”“で”“を”均可表示“场所”意义,三者用法的区分是日语学习和教学的一大重难点。为推动日语格助词习得及教学发展,本文基于“北京日语学习者历时语料库B-JAS”,对学习者从大一到大四4年间的11次作文语料展开分析,探讨了... 格助词“に”“で”“を”均可表示“场所”意义,三者用法的区分是日语学习和教学的一大重难点。为推动日语格助词习得及教学发展,本文基于“北京日语学习者历时语料库B-JAS”,对学习者从大一到大四4年间的11次作文语料展开分析,探讨了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场所格助词“に”“で”“を”习得过程中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场所格助词的使用频率及正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に”、“で”、“を”,“を”的习得总体上发展滞后。五个时期内三者使用频率及正用率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he case particles “に” “で” and “を” can all express the meaning of “location” and the distinction of their usage is a major difficulty in Japanes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case auxiliari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eijing Japanese Learners Diachronic Corpus (B-JAS)” by analyzing 11 compositions from freshmen to senio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the locative particles “に” “で” and “を”.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of frequency and usage of locative particles is “に” “で” “を”. The acquisition of locative particles lags behi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usage frequency and usage rat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the five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JAS 助词“に”“で”“を” 场所 中国日语学习者 习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终助词的性差研究——以前方词语的词性为中心
20
作者 贾伊明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336-34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语终助词“よ”和“ね”在不同性别说话人及不同年代语料库中的使用差异。通过分析三个不同年代的语料库——“昭和話し言葉コーパス”(SSC)、“名大会話コーパス”(NUCC)和“日本語日常会話コーパス”(CEJC),本研究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语终助词“よ”和“ね”在不同性别说话人及不同年代语料库中的使用差异。通过分析三个不同年代的语料库——“昭和話し言葉コーパス”(SSC)、“名大会話コーパス”(NUCC)和“日本語日常会話コーパス”(CEJC),本研究关注了这两个终助词与其前方词语词性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男女说话者在使用这些终助词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在某些语境和词性组合下,“よ”和“ね”的使用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确实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模式。此外,这些差异在不同年代的语料库中也展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不仅为理解日语中性别差异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探讨语言、性别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助词 性别差异 语料库研究 社会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