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固定的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1
1
作者 侯黎升 白雪东 +4 位作者 葛丰 何勍 阮狄克 李海峰 程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 目的利用CT及MRI横断面图像行距离及角度测量以评价双侧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ACPS)固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行颈椎CT检查且排除骨性畸形的50例男性的下颈椎影像学资料及其中38例的颈椎MRI横断面T2WI图像。在CT骨窗图像上测量最佳进针点距椎体正中线(MVB)的水平距离(DOM)、椎弓根轴线长度(CPA)、椎弓根外宽度(OPW)、同侧实际钉道(AST)长度(根据3.5mm直径螺钉的螺帽半径为2.25~2.50mm得出调整后进钉点在同侧距MVB水平距离为-2.5mm处)、钉道有效宽度(ATW)、椎弓根外倾角(PTA)、钉道外倾角(TTA)。在MRI图像上测量椎动脉-椎弓根距离(DAP)、脊髓-椎弓根距离(DCP)和椎动脉直径(DVA)。结果任一测量值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同序列同一参数的左、右侧测量数据予以合并进行后续分析。在C_(3~6),OPW大于ATW、PTA大于TTA(P均<0.05)。以4.5mm为界,C_3、C_4、C_5、C_6分别有20%、18%、17%、8%的OPW及70%、64%、38%、29%的ATW有椎弓根穿破风险。由于DAP和DCP存在,ACPS非严重移位(分别为2.9和4.4mm)可无临床症状。C_7的ATW最小为5.6mm。结论使用双侧ACPS时椎弓根穿破率高,非严重穿破时由于DAP和DCP的存在可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非严重穿破 道有效宽度 前路颈椎弓根钉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钉板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早期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冰 吕国华 +3 位作者 马泽民 康意军 李晶 李启贤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在早期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 115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钛钢前路颈椎锁定钢板 (AO系统 ,Spine -tech ,Orion系统 )内固定。结果 :除 1例皮肤伤口感染 ,1例术后出现...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在早期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 115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钛钢前路颈椎锁定钢板 (AO系统 ,Spine -tech ,Orion系统 )内固定。结果 :除 1例皮肤伤口感染 ,1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牵拉现象外 ,其余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未见螺钉钢板松动、脱出、断裂现象 ,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早期前路减压手术疗效满意 ,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前路颈椎钉板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相容性好 ,内固定确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脱位 前路板系统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钉板系统在颈椎创伤及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良意 陈德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9期3988-3989,共2页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创伤及退行性疾病常用的有效方法。对于颈前路减压植骨后有无必要使用内固定以及内固定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究竟有多少应用价值曾引起争论,但生物力学实验的结果显示颈前路钢板确能增加颈椎的...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创伤及退行性疾病常用的有效方法。对于颈前路减压植骨后有无必要使用内固定以及内固定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究竟有多少应用价值曾引起争论,但生物力学实验的结果显示颈前路钢板确能增加颈椎的稳定性,总结临床应用的结果也表明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颈椎创伤及退行性疾病较好的方法。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以其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少且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和良好的即刻稳定作用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与钛网的结合使用,可在获得施术节段牢固稳定的同时,避免了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但也应看到所固定的钢板与肽网相互分离、彼此独立,内固定和植骨块不能成为一体,因而降低了整体的稳定性。取髂骨块植骨并应用带锁钢板虽能使钢板、螺钉、椎体、植骨块成为一体,还可将骨块固定于钢板上,提高了内固定和植骨块的整体稳定性,但其主要缺陷在于需取髂骨有可能引起供骨区的并发症。近年来出现的PCB是一种椎间融合器与钢板连成一体的结构,虽然具有整体的稳定性,但仅适合于椎间隙的植骨固定,且同样存在着需取髂骨植骨的缺点。因而,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的内置物可能是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板系统 颈椎 刨伤 退行性疾病 治疗 康复训练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赖子云 李广海 +1 位作者 黄灏 喻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5期96-9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均行前路椎间减... 目的:对比分析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与传统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均行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对照组应用传统钉板系统,观察组应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对比两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评分)、手术指标、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970,P<0.05)。结论:与传统钉板系统相比,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更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JOA评分,并降低吞咽困难的术后并发症,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传统板系统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定祥 林达强 +1 位作者 唐天生 何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8期168-17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例)设为A组,以脊柱中后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2l例)设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神经损伤恢复(ASIA分级)方面的差异。结果除B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多于A组外,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和神经损伤恢复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各自的适应证、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钢板固定 后路椎弓根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航辅助下颈椎前路椎弓根置钉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兆林 杨克勤 +3 位作者 江建中 黄圣斌 李颖 张其标 《骨科》 CAS 2021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O”型臂导航辅助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技术的置钉准确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颈椎疾患病人,均在“O”型臂及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颈椎前路病... 目的探讨“O”型臂导航辅助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ATPS)技术的置钉准确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颈椎疾患病人,均在“O”型臂及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颈椎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及ATPS内固定手术。术后评价ATPS置入的准确率;术前和术后1周、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病人颈肩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评价治疗效果;比较病人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结果28例病人共置入螺钉112枚,其中椎弓根螺钉98枚(0级91枚,1级7枚),椎体螺钉14枚。本组病人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颈肩痛VAS评分分别为(2.14±0.71)分、(1.18±0.48)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7.29±1.27)分;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颈肩JOA评分分别为(13.93±0.98)分、(15.36±0.87)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的(9.54±1.3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应用颈椎JOA评分,治疗后的评分改善率为77.0%±2.3%。术前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D+E级的人数占比为39.3%(11/28),术后提高至67.9%(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5,P=0.032)。结论导航辅助下ATPS技术是颈椎传统手术技术的一个有益补充,对颈椎椎体破坏严重、颈椎前路内固定翻修、骨质疏松严重等病例有着重要意义,置钉准确率高,手术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臂导航 颈椎 前路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增辉 黄宏前 +1 位作者 郑隆宝 周东明 《东南国防医药》 200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做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植入融合治疗颈椎管狭窄疾病 1 8例 ,其中 2例患者作了 2节椎体次全切 ,3节椎间隙减压。术后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做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钉板植入融合治疗颈椎管狭窄疾病 1 8例 ,其中 2例患者作了 2节椎体次全切 ,3节椎间隙减压。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并行 X线或 CT检查。结果 患者获 6~ 1 2个月随访 ,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无加重情况。椎间隙无高度丢失、无成角 ,均获得骨性融合。 3天后在颈围领固定下下床活动 ,4周后可恢复较轻工作。结论 此术式可避免传统手术方法的缺点 ,不取髂骨 ,融合率高 ,稳定性好 ,并减压彻底 ,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体次全切 钛网板系统 植骨融合 颈椎前路减压 颈椎管狭窄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安全置钉范围的测量与分析
8
作者 冯皓宇 何李明 +4 位作者 马迅 常强 孙麟 关晓明 张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454-1456,共3页
自1994年Abumi等[1]和Jeanneret等[2]分别报道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posterior cervical pedicle screw,PCPS)内固定技术以来,PCPS以其三柱固定的优势,在复杂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3,4],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于单纯颈前钛... 自1994年Abumi等[1]和Jeanneret等[2]分别报道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posterior cervical pedicle screw,PCPS)内固定技术以来,PCPS以其三柱固定的优势,在复杂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3,4],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于单纯颈前钛板螺钉内固定无法提供足够稳定性的情况下,需联合后路侧块螺钉或者椎弓根螺钉辅助内固定, 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创伤增加.Aramomi等[5]于2004年首次提出颈椎前路反向椎弓根螺钉技术,并于2008年初步应用于临床. Koller等[6]提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 (cervical 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CATPS)内固定技术.CATPS内固定技术可一期完成前路手术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内固定稳定性, 简化手术步骤、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手术时间,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国内也有学者对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技术进行研究,并有部分学者设计钢板并应用于临床[7]. 目前无学者对模拟置钉时的可变范围或安全置钉范围进行详细研究.本文重点对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的安全置钉范围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 颈椎前路 安全 内固定技术 内固定稳定性 弓根技术 弓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模板引导双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可行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力冉 赵刘军 +6 位作者 顾勇杰 于亮 赵华国 洪锦炯 祁峰 陈建清 张吉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及骨科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导航模板,观察模板辅助下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颈椎湿性标本10具(男、女各5县),将椎前软组织剔除,采用64排薄层CT扫描后获取其DICOM格式数据.导入M...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及骨科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导航模板,观察模板辅助下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颈椎湿性标本10具(男、女各5县),将椎前软组织剔除,采用64排薄层CT扫描后获取其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后三维建模并为颈前路椎弓根螺钉选取理想钉道,设计建立螺钉导航模板后导出其STL数据,通过3D打印机快速打印成型。在导航导板引导下进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通过X线及CT评价螺钉的准确性。结果:10具尸体分别于C3~T1每节段置入2枚螺钉,共计120枚,根据螺钉的位置将其分为4级:0纵,螺钉完全存椎弓根内,共115枚;1级,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穿出部分小于螺钉直径的25%,1枚;2级,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穿出部分为螺钉直径的25%~50%,3枚;3级,螺钉穿出椎弓根部分大于螺钉直径的50%,1枚.5枚穿破椎弓根皮质背2枚穿破椎弓根内侧皮质,3枚穿破外侧皮质,总体准确性为95撂%。结论:在湿性尸体颈椎标本j=应用3D打印及骨科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导航模板辅助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高,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弓根 3D打印成型 数字化骨科 导航模板 道设计
全文增补中
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海涛 闫志刚 施建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观察组行后...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观察组行后路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对照组行前路钉棒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手术耗时、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情况),随访1年,统计两组JOA评分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结论针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者,在满足手术适应症前提下,首选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其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弓根系统 前路内固定 后路内固定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11
作者 吴楚光 仇振茂 +2 位作者 黄海滨 肖宇明 莫利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8-0031,共4页
了解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在临床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筛选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干预的80例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体时间段是在2020年7月-2023年6月之间,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有效分组,对照组选择传统钉板系统,研究... 了解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在临床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筛选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干预的80例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体时间段是在2020年7月-2023年6月之间,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有效分组,对照组选择传统钉板系统,研究组选择3D显微镜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系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之后可以确认,研究组的临床JOA评分更好且吞咽困难以及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发生几率更少(P<0.05);但是两组的手术时间、整体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使用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身的颈椎功能,并降低术后治疗期间吞咽困难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综合发生率,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传统板系统 零切迹颈椎融合器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适应证及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贾连顺 魏海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8-320,共3页
近年来各种新的脊柱内固定器械不断推出 ,如何正确选择、合理应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是目前骨科和脊柱外科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自本期开始 ,我们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脊柱内固定器械的适应证作连续全面介绍 。
关键词 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 适应证 板系统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术中钛网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周雷杰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5 6例患者 ,脊髓型颈椎病 4 8例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 8例。 2个节段 2 8例 ,3个节段 2 0例 ,4个节段 8例。Orion钢板 31例 ,Zephir钢板...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联合钛网治疗5 6例患者 ,脊髓型颈椎病 4 8例 ,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 8例。 2个节段 2 8例 ,3个节段 2 0例 ,4个节段 8例。Orion钢板 31例 ,Zephir钢板 2 5例。 结果 颈椎矢状面的正常曲度恢复增加了 4 4 .2 % ,手术后患者获得的颈椎前凸平均为 7.2 8° ,范围为 2°~ 16°。随访 6~ 2 1个月 ,92 .8% (5 2 / 5 6 )的患者没有任何并发症的表现。 4例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有改善 ,6个月后症状复发 ,侧位X线片显示钛网的尾端有透光晕的出现 ,CT显示有假关节形成 ,行二次翻修手术后改善。结论 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联合钛网内植骨治疗颈椎病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可提高植骨融合率 ,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 ,满足术后颈椎即刻和长期稳定的要求 ,为顺利骨性愈合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减压术 钛网融合器 椎体间融合 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椎弓根钉的植入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黎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M0001-M0001,共1页
1959年Boucher开始应用椎弓根螺钉,随后Roy—Camille等发明了椎弓根钉板系统并推广到胸椎。1991年Abumi等首次应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1994年进行了报道。
关键词 弓根板系统 计算机辅助 颈椎弓根 植入 Ro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3 位作者 严晓云 崔巍 张永辉 李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6-1141,共6页
目的 对比颈前路脊髓减压后应用钉板系统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共47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入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钉板组(颈... 目的 对比颈前路脊髓减压后应用钉板系统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共47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入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钉板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 融合器植入、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26例)和零切迹组(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椎间固定融合术, 2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吞咽不适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手术前后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 并计算改善率;颈椎侧位 X 线片测量颈椎 Cobb 角, 根据术后动力位 X 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 评价术后植骨融合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钉板组手术时间为(71.2±26.8) min, 零切迹组为(53.4±28.6)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钉板组术中出血量(78.1±46.7) ml, 术后引流量(63.3±37.7) ml;零切迹组术中出血量(77.5±50.4) ml, 术后引流量(60.7±28.6) ml,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周钉板组5例(19.2%)仍存在吞咽困难、零切迹组0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2~42个月, 平均(23±2.16)个月, 末次随访时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 钉板组JOA评分由术前的(8.25±1.23)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28±2.96)分, 改善率68.91%±7.9%;零切迹组JOA评分由术前的(8.13±1.58)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32±2.87)分, 改善率69.79%±11.2%,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钉板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为15.2°±5.7°;零切迹组为18.1°±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植骨融合。结论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与传统的钉板系统相比, 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慢性吞咽不适的发生率, 有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椎间融合器 板系统 前路减压 固定治疗 切迹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前路椎间盘切除
原文传递
基于Mimics软件分析不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
16
作者 侯志鹏 叶森琦 +3 位作者 赵刘军 张吉辉 于亮 顾勇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 通过Mimics软件建立正常下颈椎三维图像,比较分析不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21-01—2022-09进行颈椎CT扫描检查后颈部正常的患者,将50例颈椎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分析,通过三维重... 目的 通过Mimics软件建立正常下颈椎三维图像,比较分析不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21-01—2022-09进行颈椎CT扫描检查后颈部正常的患者,将50例颈椎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分析,通过三维重建得到C_(3~7)三维图像。第一组模拟右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第二组模拟左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第三组模拟双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观察并比较3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与零切迹融合器螺钉的相互位置。结果 第一组48例C_(3、4)节段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相交,46例C_(4、5)节段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相交,第二组C_(3、4)、C_(4、5)节段所有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相交,其余零切迹融合器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均处于安全位置。第三组C_(3~7)节段中零切迹融合器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均处于安全位置。调整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的角度后,第一组C_(3、4)节段、C_(4、5)节段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的尾倾角均大于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右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采用刘建东的方法置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是可行性的,但是还需要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来验证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三柱损伤 颈椎前路弓根 零切迹融合器 内固定 MIMICS软件
原文传递
下颈椎椎体螺钉、前路椎弓根基底螺钉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钉道周围骨质计算机断层扫描值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勇杰 王雷宁 +2 位作者 于亮 张吉辉 赵刘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091,共1页
对于下颈椎前路多节段重建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钢板结合椎体螺钉(VBS)固定的稳定性不佳,而结合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固定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我们提出了前路椎弓根基底螺钉(ATPRS)固定,通过将前路螺钉延长固定于椎弓根基底来增加稳定... 对于下颈椎前路多节段重建患者和骨质疏松患者,钢板结合椎体螺钉(VBS)固定的稳定性不佳,而结合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固定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我们提出了前路椎弓根基底螺钉(ATPRS)固定,通过将前路螺钉延长固定于椎弓根基底来增加稳定性[1]。本研究通过比较三种钉道周围骨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为下颈椎ATPRS固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固定 骨质疏松患者 计算机断层扫描 颈椎前路 颈椎椎体 基底 周围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尚世博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11X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方法:利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13个月~35个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对患者的X射线片进行检查,观...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方法:利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对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13个月~35个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对患者的X射线片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X射线片及植骨融合及内植物情况。结果: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的症状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5.99,P=0.03),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患者的肌张力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8.04,P=0.01),随着随访时间的增加,患者皮肤的感觉明显好转,在随访24个月的过程中踝阵挛和巴彬斯基征明显减轻,患者的行走功能和生活重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椎体 钛网植骨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作者和分类索引
19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36-1145,共10页
关键词 融合术 特发性脊柱侧凸 寰枢椎脱位 颈椎 弓根内固定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畸形 椎体后凸成形术 颅底凹陷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椎体压缩骨折 脊柱包虫病 后路病灶清除 前路病灶清除 弓根 第一作者 分类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月刊)第16卷1~12期目次表
20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I0009-I0016,共8页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胸腰椎爆裂骨折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弓根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 内固定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胸椎管狭窄症 脊柱结核 脊椎结核 弓根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脊髓型颈椎 椎体成形术 目次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