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改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纵博 郝爱军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0年第3期36-45,共10页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其审判制度吸取了当事人主义审判方式的内容,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都着力加强人权保障,大幅缩减了检察机关的权力。台湾的这些改革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诉讼法律移植时片面、忽视实...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经历了重大的改革,其审判制度吸取了当事人主义审判方式的内容,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都着力加强人权保障,大幅缩减了检察机关的权力。台湾的这些改革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诉讼法律移植时片面、忽视实际,以及未对一些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缺陷的立法进行改革的不足。台湾的经验对大陆的刑事诉讼改革有几点启示与借鉴,即司法改革必须进行诉讼权力结构的调整,要肯定和支持司法机关对于刑事诉讼改革的积极作用,要积极稳妥地借鉴两大法系审判方式的长处,但要加强配套措施,同时在诉讼法律移植时应全面和审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刑事诉讼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改革与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法官辅助人制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国良 赖丽华 程关松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刑事诉讼改革和新技术革命要求建立法官辅助人制度。法官辅助人是受审判人员委托,协助审判人员判断双方专家证言或者鉴定结论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法官辅助人的结论不是刑事诉讼证据,帮助审判人员对有争议的专家证言或者鉴定结论形成... 刑事诉讼改革和新技术革命要求建立法官辅助人制度。法官辅助人是受审判人员委托,协助审判人员判断双方专家证言或者鉴定结论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法官辅助人的结论不是刑事诉讼证据,帮助审判人员对有争议的专家证言或者鉴定结论形成确定性结论。为了防范法官辅助人制度的异化,应对法官辅助人的资格和选任进行规制,并建立与法官辅助人制度相平衡的专家证人制度,防止法官辅助人制度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改革 新技术革命 法官辅助人 专家证人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修刑事诉讼法对公共安全的考量--以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改革为参照
3
作者 张进德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我国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诸多方面体现出强化打击犯罪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公共安全的考量,也顺应了西方各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新潮流。西方各国刑事诉讼法在犯罪控制方面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秘密侦查、被告人权利的限制、... 我国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诸多方面体现出强化打击犯罪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公共安全的考量,也顺应了西方各国刑事诉讼法发展的新潮流。西方各国刑事诉讼法在犯罪控制方面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秘密侦查、被告人权利的限制、反恐以及证人保护等方面,我国新刑诉法同样也在这些方面有所修改或突破。但是,新刑诉法在有些内容上与国际进行了接轨,而在被告人权利限制、秘密侦查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公共安全 刑事诉讼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精密司法”及其对中国刑事诉讼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单子洪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0-76,共7页
"精密司法"是日本学者松尾浩也教授首创的用于描述日本刑事诉讼特色的概念,其内涵是基于追求实质真实的目的,检察官与警察以彻底的侦查为核心,并以充足的证据为基础进行起诉,法院竭力调查案件细微的真相,最后获取犯罪嫌疑人... "精密司法"是日本学者松尾浩也教授首创的用于描述日本刑事诉讼特色的概念,其内涵是基于追求实质真实的目的,检察官与警察以彻底的侦查为核心,并以充足的证据为基础进行起诉,法院竭力调查案件细微的真相,最后获取犯罪嫌疑人有罪的结果。"精密司法"现象暴露出了日本过于纠问化的侦查、过于严格化的起诉以及过于依赖案卷笔录的审判等问题。中国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日本非常类似,但是在程度上则更为极端化。日本的"精密司法"现象提醒中国未来的刑事诉讼改革,吸收借鉴当事人制度的精髓可能并不适合中国,应当探索一条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司法” 当事人主义 中国刑事诉讼改革 松尾浩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大法系国家刑事诉讼改革中的趋同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英辉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0,共6页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构造类型大致分为两种,即大陆法系国家职权主义模式和英美法系国家当事人主义模式。自上个世纪始,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改革在价值追求上出现了趋同性,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追求实现控制...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构造类型大致分为两种,即大陆法系国家职权主义模式和英美法系国家当事人主义模式。自上个世纪始,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改革在价值追求上出现了趋同性,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追求实现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注重控辩平衡和法官作用的适度发挥,被害人保护和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平衡,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被强调,既注重公正又关注效率,规范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刑事诉讼中的趋同性表明了一般规律性,而差异性则体现了世界各国解决刑事案件具体方式与手段的多样性。我国刑事诉讼的未来改革,应该兼顾刑事诉讼中的趋同性和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改革 趋同性
原文传递
近年台湾地区的刑事诉讼改革及其启示
6
作者 纵博 郝爱军 《现代台湾研究》 2009年第5期53-57,23,共6页
<正>台湾地区的现行刑事诉讼法前身为1935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于1967年经全文修正,更名为'刑事诉讼法',台湾法制史学者称此法为唯一在台湾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典。自1997年,台湾'刑事诉讼法'... <正>台湾地区的现行刑事诉讼法前身为1935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于1967年经全文修正,更名为'刑事诉讼法',台湾法制史学者称此法为唯一在台湾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典。自1997年,台湾'刑事诉讼法'每年皆修,甚至一年'修法'两次,其间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刑事诉讼改革。正如林钰雄先生所指出的,进入21世纪后,台湾'刑事诉讼法'同时面临两段阵痛,处境极其错综复杂,既犹豫于'启蒙'与'三不'的抉择,~①又徘徊于'有效性'与'法治国'的路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改革 司法机关 被告 刑事诉讼 刑事程序法 检察官 法律工作者 证据排除 职权主义 干涉主义 排除法则 台湾地区
原文传递
推进由“侦查中心”向“审判中心”转变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卫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103-105,共3页
由"侦查中心"向"审判中心"模式转变,是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重要内容。"侦查中心"模式导致审判职能弱化,庭审流于形式的问题严重,以案卷笔录定案的做法尤为常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扭转&... 由"侦查中心"向"审判中心"模式转变,是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重要内容。"侦查中心"模式导致审判职能弱化,庭审流于形式的问题严重,以案卷笔录定案的做法尤为常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扭转"以侦查为中心"格局的关键途径在于确立与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确保法官据以定罪量刑的信息直接来源于法庭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中心 审判中心 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改革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松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9-179,共11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司法改革改变了刑事诉讼运行的技术与制度环境,从而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刑事诉讼制度的要求。由于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更为全面的权力结构重组与激烈的利益博弈,其深刻性和复杂性远超以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司法改革改变了刑事诉讼运行的技术与制度环境,从而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刑事诉讼制度的要求。由于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更为全面的权力结构重组与激烈的利益博弈,其深刻性和复杂性远超以往,改革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也会遭遇更大阻力。在此背景下,改革方式与路径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是事关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根据既往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展的经验以及改革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改革应该根据不同的改革项目,灵活运用不同的改革方式,整体采用一种复合型的推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改革经验 现实挑战 推进路径 复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犯罪视野下的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万毅博士“底限正义论”的质评 被引量:1
9
作者 艾明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6-82,共7页
在现代化犯罪视野中审视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可以得知,在现代化初级阶段,由于面临现代化犯罪大潮的压力,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大体上首先是以犯罪控制为基本价值定位的。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深入,一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控制... 在现代化犯罪视野中审视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可以得知,在现代化初级阶段,由于面临现代化犯罪大潮的压力,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大体上首先是以犯罪控制为基本价值定位的。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深入,一国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动态比例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以这种历史考察为依据,对有学者以“底限正义”作为评判标准,得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扭曲和变形的判断、“底限正义”具有元规则地位、一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必须遵照“底限正义”的“逻辑优先性”和“绝对要求性”进行等观点可以进行批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犯罪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犯罪控制 底限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刑事诉讼改革简述
10
作者 林建华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6-78,共3页
二次大战后,日本法在美国法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1946年制定的新宪法,增加了许多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为了与新宪法的内容保持一致,1947年施行《关于随着日本国宪法的施行而制定的刑事诉讼法的紧急措施的法律》,1948年制定了... 二次大战后,日本法在美国法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1946年制定的新宪法,增加了许多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为了与新宪法的内容保持一致,1947年施行《关于随着日本国宪法的施行而制定的刑事诉讼法的紧急措施的法律》,1948年制定了新的《刑事诉讼法》,1947年至1950年制定了《法院法》、《检察厅法》、《检察审查会法》、《律师法》、《刑事诉讼规则》、《刑事补偿法》、《少年法》、《少年院法》等,从而使宪法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下面就战后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日本 刑事诉讼改革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程序 被告人 沉默权 补偿法 当事人主义 嫌疑犯 日本国宪法
原文传递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落实机制优化研究--以D省调研为基础
11
作者 张震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84-193,共10页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仍存在侦查机关、公诉机关以审判为中心的意识不强,审判环节对侦查、公诉的制约手段不足、实践效果有待提高,直接言词原则落实还不够有力,检察官刑事履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仍存在侦查机关、公诉机关以审判为中心的意识不强,审判环节对侦查、公诉的制约手段不足、实践效果有待提高,直接言词原则落实还不够有力,检察官刑事履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审判人员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场域中庭审驾驭能力有待提高等不足。对于这些问题,应通过牢固树立以审判为中心的理念,健全并严格落实直接言词原则,积极探索审判引导制约侦查、公诉的有效举措,切实提升契合以审判为中心要求的控辩审三方能力,有效提高刑事法律援助质量等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庭审驾驭 证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视野下的法官自由裁量权再审视
12
作者 马春娟 张富旗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6-43,共8页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就是要突出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中心地位,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官在刑事个案中的自由裁量权,这也是我国司法独立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仍然面临着既判力对...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就是要突出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中心地位,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官在刑事个案中的自由裁量权,这也是我国司法独立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前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仍然面临着既判力对后案案件的审理裁判约束范围争论较大、量刑规范化要求严格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经验法则在审判中难以适用等问题。为系统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进行再审视、再突破与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法官自由裁量权 司法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欣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刑事诉讼 欧洲国家 书评 美国 周欣 《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证人证言制度的影响
14
作者 凌鸿华 《法制与经济》 2012年第24期59-59,61,共2页
随着新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刑事诉讼对证人证言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会改善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的难题,进而提高刑事案件审理的公正性。文章主要从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对证人证言制度的修改来分析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证人作证... 随着新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刑事诉讼对证人证言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会改善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的难题,进而提高刑事案件审理的公正性。文章主要从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对证人证言制度的修改来分析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证人作证制度的意义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证人证言制度 证人出庭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人权的法律保护
15
作者 余雅凤 买买提.肉孜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32-35,共4页
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权保护进入了新的里程碑,与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势相比,我国刑事被告人人权的保护较过去有了较大改善。如何建立健全既符合国际发展潮流又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被告人人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权保护进入了新的里程碑,与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势相比,我国刑事被告人人权的保护较过去有了较大改善。如何建立健全既符合国际发展潮流又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刑事被告人人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刑事诉讼 无罪推定 辩护权 刑事诉讼改革 刑事司法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实现路径——基于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视阈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庆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司法的指针,是对我国先前刑事政策的发展与创新,是对"严打"刑事政策进行理性反思的成果;"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司法的指针,是对我国先前刑事政策的发展与创新,是对"严打"刑事政策进行理性反思的成果;"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理论有天然的契合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刑事法治的灵魂,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和谐社会 刑法改革 刑事诉讼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话语、语境及可能路径——基于全球化与主体性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喜芬 《东方法学》 2013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在进一步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的语境背景下,如何定位"西方经验"与"当下中国"的关系乃是一个前设性问题。然而,作为知识资源提供者的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两种主流立场(权利话语的视角和权力技术的视角)却均存在一定局限;相... 在进一步深化刑事司法改革的语境背景下,如何定位"西方经验"与"当下中国"的关系乃是一个前设性问题。然而,作为知识资源提供者的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两种主流立场(权利话语的视角和权力技术的视角)却均存在一定局限;相反,"全球化/主体性"的关系性视角则能够提供诸多借鉴和补充。以该理论立场进行观测,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正逐步接触并融入到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之中,也正经受着国际或西方标准的"双重强制"。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为了增加话语空间并获取积极而有效的参与地位,我国应致力于构建一套具有主体性的、体现中国气质的刑事司法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权利话语视角 权力技术视角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 国际刑事司法制度 关系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审前程序初探——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我国刑事审前程序改革
18
作者 门小文 《中国商界》 2008年第5期174-175,共2页
刑事审前程序介于提起公诉和开庭审理之间,是衔接起诉与庭审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日益深入,对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也逐步提上日程。从借鉴的意义出发,本文主要围绕三大问题进行讨论:第一,警检关系问题... 刑事审前程序介于提起公诉和开庭审理之间,是衔接起诉与庭审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日益深入,对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也逐步提上日程。从借鉴的意义出发,本文主要围绕三大问题进行讨论:第一,警检关系问题;第二,司法审查问题;第三,律师辩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前程序 比较法 刑事诉讼改革 重要功能 开庭审理 提起公诉 司法审查 三大问题 律师辩护 警检关系 日程 桥梁 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审信息阻断机制构建与三原则重新解读——我国刑事庭审实质化出路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子婧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庭审实质化既是巩固“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举措的关键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庭审实质化既是巩固“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举措的关键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庭审实质化改革中遭遇案卷依赖的阻碍,究其原因是对“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三原则的误读,以致于产生“流水线”式固化诉讼结构,继而出现庭审依赖案卷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庭审实质化的意义、所面临的阻碍以及消解这些阻碍的对策等相关问题做出妥善处理。这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文明 庭审实质化 以审判为中心 侦审信息阻断 刑事诉讼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研究
20
作者 邓磊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9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落实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2016年10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审判工作为中心的刑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落实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2016年10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审判工作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目前,对我国诉讼制度改革的研究如火如荼,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敬畏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