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调保鲜技术对冷鲜鸡肉贮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何金岭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132-134,138,共4页
为研究不同的气调保鲜技术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本文对照组(A组)采用空气包装,实验组分别采用70%CO_(2)+30%N_(2)(B组)、60%CO_(2)+40%N_(2)(C组)、50%CO_(2)+50%N_(2)(D组)包装,通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菌落总数评价不同处理组的冷... 为研究不同的气调保鲜技术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本文对照组(A组)采用空气包装,实验组分别采用70%CO_(2)+30%N_(2)(B组)、60%CO_(2)+40%N_(2)(C组)、50%CO_(2)+50%N_(2)(D组)包装,通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菌落总数评价不同处理组的冷鲜鸡肉在(4±0.5)℃下的品质变化。结果发现,相比较空气包装组,气调保鲜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繁殖,延缓了滴水损失率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上升。对照组在第6天出现腐败,而实验B组、C组、D组分别在第12天、第10天、第8天出现腐败,表明高浓度CO_(2)能够有效延长鸡肉的货架期,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保鲜 冷鲜鸡肉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冷鲜鸡肉的杀菌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岳玲 孔秋莲 +5 位作者 颜伟强 王海宏 包英姿 戚蓉迪 陈志军 戚文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以冷鲜鸡肉为试材,研究了冷鲜鸡肉经电子束辐照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灭菌效应(D10值)及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在贮藏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后冷鲜鸡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10... 以冷鲜鸡肉为试材,研究了冷鲜鸡肉经电子束辐照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灭菌效应(D10值)及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在贮藏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后冷鲜鸡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10值分别为0.483、0.932、0.715 kGy。在0~4℃贮藏条件下,4 kGy剂量辐照贮藏14 d、6 kGy及以上剂量辐照贮藏28 d后菌落总数均低于规定限值5×105CFU/g,且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致病菌 电子束辐照 D10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荔枝木质精油可食膜的性能及在冷鲜鸡肉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郑玉玺 董蕾 +2 位作者 韩明 黎叶青 李崇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4-219,共6页
为了解壳聚糖-荔枝木质精油可食膜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在壳聚糖溶液中添加0%、2%、4%、6%、8%和10%的的荔枝木质精油(v/v,以壳聚糖溶液体积为基准),配制壳聚糖-荔枝木质精油可食膜,通过比较复合可食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抑菌性及抗... 为了解壳聚糖-荔枝木质精油可食膜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在壳聚糖溶液中添加0%、2%、4%、6%、8%和10%的的荔枝木质精油(v/v,以壳聚糖溶液体积为基准),配制壳聚糖-荔枝木质精油可食膜,通过比较复合可食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抑菌性及抗氧化能力,获得最佳荔枝木质精油添加量;并以该比例精油复合可食膜进行冷鲜鸡肉包裹保鲜实验,对比普通保鲜膜包裹保鲜,分析冷鲜鸡肉的感官指标及品质变化(pH、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菌落总数)。研究发现:随着精油添加比例的增加,复合可食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抑菌性能及抗氧化性能均有所提升,其中添加体积比8%的壳聚糖-荔枝木质精油可食膜各性能最佳,其膜厚度为0.044±0.0012 mm,水蒸气透过率(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为0.499±0.019 g·mm/m^(2)·h·KPa,膜拉伸强度为34.674±1.2 MPa,延伸性为53.92%±1.04%,DPPH清除率为32.51%±1.42%,ABTS清除率为35.74%±1.14%;以该比例进行冷鲜鸡肉保鲜实验,在7 d的保鲜期间,TVB-N及菌落总数变化得到有效抑制。结果表明:添加荔枝木质精油的壳聚糖复合可食膜包裹保鲜鸡肉与普通保鲜膜包裹相比,可有效延长冷鲜鸡肉的货架期,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 荔枝木质精油可食膜 抑菌性 冷鲜鸡肉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冷鲜鸡肉天然防腐剂保鲜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游庆红 尹秀莲 +4 位作者 尤苗苗 许江燕 万苗苗 张学娟 殷秀丽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7年第2期50-53,81,共5页
对天然保鲜剂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Nisin)、ε-聚赖氨酸(ε-PL)应用于冷鲜鸡肉保鲜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感官评价、TVB-N值、pH值和细菌总数为评价标准,分别得出三种保鲜剂的最佳抑菌浓度分别是0.20%、0.08%和0.04%,且每组单... 对天然保鲜剂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Nisin)、ε-聚赖氨酸(ε-PL)应用于冷鲜鸡肉保鲜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感官评价、TVB-N值、pH值和细菌总数为评价标准,分别得出三种保鲜剂的最佳抑菌浓度分别是0.20%、0.08%和0.04%,且每组单因素的贮藏时间均为8d。在此基础上对三者进行复合保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保鲜工艺条件为:茶多酚浓度为0.20%、乳酸链球菌素(Nisin)浓度为0.07%、ε-聚赖氨酸(ε-PL)浓度为0.04%。在此保鲜条件下,冷鲜鸡肉贮藏时间可延长至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天然防腐剂 挥发性盐基氮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静电场对不同包装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产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鹏 王红提 +2 位作者 孙玉凤 韩荣伟 孙京新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40,共5页
为探索高压静电场(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对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产品特性的影响,将冷鲜鸡胸肉分别进行4种不同条件下的贮藏:托盘包装-HVEF贮藏(托盘静电)、托盘包装普通贮藏(托盘对照)、未包装-HVEF贮藏(未包装静电)和... 为探索高压静电场(high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对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产品特性的影响,将冷鲜鸡胸肉分别进行4种不同条件下的贮藏:托盘包装-HVEF贮藏(托盘静电)、托盘包装普通贮藏(托盘对照)、未包装-HVEF贮藏(未包装静电)和未包装普通贮藏(未包装对照),冷藏温度为4℃,HVEF输出电压为4 000 V,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感官指标、pH值、颜色、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和菌落总数变化。结果表明:HVEF贮藏条件下,冷鲜鸡肉的色泽、组织状态和气味的感官评分均高于相同贮藏条件下的对照组,托盘包装和HVEF处理的结合可有效减缓冷鲜鸡肉pH值的升高,保持色泽的稳定性,延缓TBARs值的上升和抑制微生物生长,托盘静电贮藏条件下冷鲜鸡肉的货架期可达8 d,比其他条件可延长2 d。因此,HVEF在冷鲜鸡肉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冷鲜鸡肉 托盘包装 产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鲜鸡肉复合保鲜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尹秀莲 游庆红 +3 位作者 万苗苗 张学娟 段秀丽 吴郁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5期55-58,共4页
采用三种保鲜剂即溶菌酶,壳聚糖,生姜汁作为冷鲜鸡肉的复合保鲜剂,以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实验证明,3种保鲜剂对鸡肉保鲜效果依次为溶菌酶﹥壳聚糖﹥生姜汁。复... 采用三种保鲜剂即溶菌酶,壳聚糖,生姜汁作为冷鲜鸡肉的复合保鲜剂,以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实验证明,3种保鲜剂对鸡肉保鲜效果依次为溶菌酶﹥壳聚糖﹥生姜汁。复配的保鲜剂最佳工艺为溶菌酶0.2%,壳聚糖1.3%,生姜汁35m L,此时对冷鲜鸡肉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第12天时,TVB-N值为24.62mg/100g,pH为6.67,细菌总数为5.2×105CFU/g,GB2707-2005(鲜冻)畜肉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复合保鲜剂 挥发性盐基氮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6
7
作者 尹秀莲 游庆红 马春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8-249,286,共3页
采用茶多酚、溶菌酶、ε-聚赖氨酸3种天然防腐剂处理冷鲜鸡肉,应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为评价指标,考察3种复合天然防腐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3种天然防腐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 采用茶多酚、溶菌酶、ε-聚赖氨酸3种天然防腐剂处理冷鲜鸡肉,应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以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为评价指标,考察3种复合天然防腐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3种天然防腐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依次为茶多酚>ε-聚赖氨酸>溶菌酶;ε-聚赖氨酸与溶菌酶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其余交互作用不显著;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鲜鸡肉保鲜最佳工艺为茶多酚0.306 847 g/kg、溶菌酶0.159 845%、ε-聚赖氨酸0.364 639 g/kg,此时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最好,TVB-N为8.58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天然防腐剂 保鲜 挥发性盐基氮(TVB-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冷结合气调包装对冷鲜鸡肉冷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永吉 冯小燕 钟瑞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1期105-108,133,共5页
为研究真空预冷结合气调包装技术对鸡肉的保鲜效果,通过微生物、理化、和感官指标评价了普通保鲜膜包装、真空预冷后保鲜膜包装和真空预冷后气调包装鸡肉在(2±2)℃的贮藏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经真空预冷直接覆膜包装的鸡肉样品保... 为研究真空预冷结合气调包装技术对鸡肉的保鲜效果,通过微生物、理化、和感官指标评价了普通保鲜膜包装、真空预冷后保鲜膜包装和真空预冷后气调包装鸡肉在(2±2)℃的贮藏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经真空预冷直接覆膜包装的鸡肉样品保鲜期为4 d,真空预冷后覆膜包装的鸡肉样品保鲜期为8 d,真空预冷结合气调包装鸡肉样品的保鲜期为11 d。真空预冷结合气调包装后能够进一步延长鸡肉的保鲜期,具有一定联合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真空预冷 气调包装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皮提取物复合保鲜技术在冷鲜鸡肉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艳青 李佳 李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74,共6页
为延长冷鲜鸡肉的货架期,提高其食用安全性,确定以荸荠皮提取物为主要保鲜原料,结合茶多酚、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复合保鲜技术及复合保鲜冷鲜鸡肉的最优包装形式,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为响应值... 为延长冷鲜鸡肉的货架期,提高其食用安全性,确定以荸荠皮提取物为主要保鲜原料,结合茶多酚、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复合保鲜技术及复合保鲜冷鲜鸡肉的最优包装形式,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为响应值,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复合保鲜方法与TVB-N之间建立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模型进行优化验证后,确定冷鲜鸡肉的最佳复合保鲜条件为荸荠皮提取物0.40%、茶多酚0.25%、壳聚糖2.00%、nisin 0.20%,无氧气调包装的保藏性能最好。经复合保鲜结合无氧气调包装所得冷鲜鸡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等营养指标与新鲜鸡肉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感官接受性良好,说明荸荠皮提取物复合保鲜结合无氧气调保鲜技术可用于冷鲜鸡肉的贮藏保鲜,延长其保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荸荠皮提取物 复合保鲜 包装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处理对冷鲜鸡肉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赖宏刚 蒋云升 +2 位作者 张元嵩 曹宏 肖欢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206-211,共6页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以冷鲜鸡胸肉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剂量辐照射线(0、2、4、6、8 k Gy)辐照冷鲜鸡胸肉,采用电镜扫描观察冷鲜鸡肉肌纤维结构的变化;测定冷鲜鸡胸肉的持水性、蒸煮损失率的变化;并对冷鲜鸡胸... 为了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冷鲜鸡肉品质的影响,以冷鲜鸡胸肉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剂量辐照射线(0、2、4、6、8 k Gy)辐照冷鲜鸡胸肉,采用电镜扫描观察冷鲜鸡肉肌纤维结构的变化;测定冷鲜鸡胸肉的持水性、蒸煮损失率的变化;并对冷鲜鸡胸肉的质构和色差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辐照会对冷鲜鸡肉的微观结构产生影响,降低鸡肉持水性,增加蒸煮损失率,并且可以增加冷鲜鸡胸肉的a*值,但对L*值和b*值并无显著影响。当辐照剂量达到6 k Gy时,冷鲜鸡肉保持了最大红度值;保藏期间4~6 k Gy辐照处理的鸡肉弹性和咀嚼性优于其他处理组。因此,冷鲜鸡肉的辐照剂量以6 k Gy为宜。本研究为冷鲜鸡肉的辐照保鲜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冷鲜鸡肉 品质 微观结构 持水性 色泽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鲜鸡肉表面及内部细菌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柳娟 冯博 +3 位作者 刘海燕 周昌艳 白冰 邵毅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研究冷鲜鸡肉产品表面及内部组织中细菌菌群的组成结构和增殖趋势差异,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冷藏0 d和3 d的冷鲜鸡外源及内源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的2个取样时间点上,鸡肉内源和外源细菌菌群的组成均存在差异,优... 为研究冷鲜鸡肉产品表面及内部组织中细菌菌群的组成结构和增殖趋势差异,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冷藏0 d和3 d的冷鲜鸡外源及内源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的2个取样时间点上,鸡肉内源和外源细菌菌群的组成均存在差异,优势菌属中的假单胞菌属和环丝菌属在鸡肉产品表面的污染程度较内部严重,而乳杆菌属在内部组织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表面菌群;此外,5个非优势菌属的内源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应的外源细菌。冷鲜鸡不同部位的菌属增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鸡肉外源细菌在冷藏3 d后仅有与腐败相关的假单胞菌显著增殖,7个非优势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而鸡肉内源菌群中,丰度显著增高或降低的菌属分别为2个(假单胞菌属和环丝菌属)和1个(Romboutsia属)。因此,在鸡肉产品污染细菌的研究和监测中,应根据目标菌的污染来源而对鸡肉产品的表面或内部肌肉组织分区采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菌群多样性 外源细菌 内源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鲜鸡肉中莓实假单胞菌NMC25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光宇 邱伟芬 +1 位作者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33-238,共6页
通过PacBio RS Ⅱ测序平台,对在腐败冷鲜鸡肉中分离到的1株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 NMC25)进行基因组完成图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同时与已公布全基因组序列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P. aeruginosa PAO1)... 通过PacBio RS Ⅱ测序平台,对在腐败冷鲜鸡肉中分离到的1株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 NMC25)进行基因组完成图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组装、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同时与已公布全基因组序列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P. aeruginosa PAO1)、恶臭假单胞菌KT2440(P. putida KT2440)和荧光假单胞菌F113(P. fluorescens F113)及另外2株莓实假单胞菌分离株(P121和NRRLB-727)进行初步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NMC25菌株基因组大小为5.152 13 Mb,GC含量为59.21%,包含1个染色体和3个质粒。通过对COG、GO、KEGG和CAZy数据库的比对分析发现基因组中包含大量致腐相关基因。比较基因组结果表明莓实假单胞菌NMC25与其他3种假单胞菌的共线性序列比例较小,而同种之间与P. fragi P121的共线性比例也不足70%,说明不同环境来源的莓实假单胞菌分离株基因组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从基因水平上证明了莓实假单胞菌NMC25确实有较强的致腐潜力,有助于深入了解莓实假单胞菌的代谢特征,为今后阐明其对冷鲜鸡肉的致腐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腐败 莓实假单胞菌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冷鲜鸡肉的抗氧化及保水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钊 李欣 +5 位作者 张乾 郝修振 张晓静 李玉江 张本尚 邹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为提升冷鲜鸡肉品质和降低经济损失,以冷鲜鸡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失质量率和亮度值(L*)为评价指标,考察天然抗氧化剂复合涂膜对冷鲜鸡肉的抗氧化和保水能力。将冷鲜鸡肉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涂膜剂中3 min,在4... 为提升冷鲜鸡肉品质和降低经济损失,以冷鲜鸡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失质量率和亮度值(L*)为评价指标,考察天然抗氧化剂复合涂膜对冷鲜鸡肉的抗氧化和保水能力。将冷鲜鸡肉浸泡于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涂膜剂中3 min,在4℃条件下分别测定冷鲜鸡肉在2、4、6、8 d失质量率,筛选出CMC最佳浓度。添加生姜提取物、茶多酚等天然抗氧化剂构建复合涂膜,浸泡3 min后在4℃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涂膜在2、4、6、8 d对冷鲜鸡肉的抗氧化和保水能力。结果表明,以浓度为0.4%CMC为涂膜剂,添加生姜提取物浓度0.4%、茶多酚浓度0.01%、没食子酸浓度0.02%和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0.004%复合涂膜具有优秀的抗氧化和保水效果。通过本试验研究发现,CMC涂膜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在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后复合涂膜的抗氧化能力得到较明显提升,同时具有良好保水能力,对提升冷鲜鸡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CMC 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 失质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增菌温度下冷鲜鸡肉细菌的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8
14
作者 温冬玲 成淑君 +1 位作者 刘悦 余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56-161,共6页
采用Ion Torrent个人化操作基因组测序仪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的细菌在4℃与37℃两种增菌温度下群落结构、相对丰度及演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为3大菌门。在属水平,4℃... 采用Ion Torrent个人化操作基因组测序仪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的细菌在4℃与37℃两种增菌温度下群落结构、相对丰度及演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为3大菌门。在属水平,4℃条件下,贮藏前期(0~4 d)以假单胞菌属、希瓦氏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要的优势菌属,其中假单胞菌占最大的比例,最高达44.03%;在贮藏中后期(6~12 d),类香味菌属迅速增加,含量大于假单胞菌属,成为冷鲜鸡肉贮藏中后期的优势腐败菌。在37℃条件下,柠檬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乳球菌属及未知其他菌属在贮藏前期占主要优势;到贮藏中后期,以类香味菌属、污蝇杆菌属为主,对冷鲜鸡肉腐败变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两种增菌温度下细菌群落多样性及菌群结构变化,反映了冷鲜鸡肉潜在的卫生质量风险,为后期冷鲜鸡肉冷藏过程或贮藏中温度失控情况下有效实施冷鲜鸡肉质量安全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增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海藻酸盐对冷鲜鸡肉的保水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钊 李欣 +4 位作者 郝修振 陈闪闪 李玉江 张本尚 邹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82,共10页
为提升冷鲜鸡肉的品质和降低经济损失,本试验以冷鲜鸡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失重率和亮度值(L*)为评价指标,考察海藻酸盐对冷鲜鸡肉的抗氧化和保水能力。将冷鲜鸡肉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海藻酸钾和海藻糖中浸泡3min,在4℃条件... 为提升冷鲜鸡肉的品质和降低经济损失,本试验以冷鲜鸡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失重率和亮度值(L*)为评价指标,考察海藻酸盐对冷鲜鸡肉的抗氧化和保水能力。将冷鲜鸡肉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海藻酸钾和海藻糖中浸泡3min,在4℃条件下分别测定冷鲜鸡肉在第2、4、6、8天的保水和抗氧化数值以筛选出最佳浓度,并引入超声波辅助手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功率60%的超声波(40kHz)条件下,冷鲜鸡肉在浓度为5.0%的海藻酸钾溶液中超声15 min可获得最佳的保水和抗氧化效果。通过本试验可知海藻酸钾具有良好的保水和抗氧化能力,其功效优于海藻酸钠和海藻糖,而且超声波辅助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其功效,对提升冷鲜鸡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超声波 海藻酸盐 失重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源抗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对冷鲜鸡肉货架期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全毅 唐慧芳 +3 位作者 刘颖 徐慧珊 孙力军 蚁硕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64-170,共7页
从华贵栉孔扇贝中筛选出能抑制冷鲜鸡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并能有效延长冷鲜鸡肉货架期的乳酸菌。采用划线分离纯化乳酸菌,牛津杯法检测抗菌活性。通过在鸡肉上涂抹具有抗菌活性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方式,对冷鲜贮藏的鸡肉进行感官、pH值... 从华贵栉孔扇贝中筛选出能抑制冷鲜鸡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并能有效延长冷鲜鸡肉货架期的乳酸菌。采用划线分离纯化乳酸菌,牛津杯法检测抗菌活性。通过在鸡肉上涂抹具有抗菌活性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方式,对冷鲜贮藏的鸡肉进行感官、pH值、挥发性盐基氮、单增李斯特菌数与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到5株具有抗菌活性的乳酸菌,其中菌株Pe-B1具有很强的抑菌效果。16S rRNA鉴定结果与菌株Pediococcus pentosaceus DSM 20336相似度为99.51%,构建系统发育树在同一支系上,鉴定为戊糖片球菌。涂抹发酵上清液试验组在贮藏9 d时,菌落总数5.0 lg CFU/g,挥发性盐基氮17.82 mg/100g,pH值为5.8,色泽暗黄、肌肉发白、异味加重、弹性较差,与未涂抹发酵上清液的对照组冷藏6 d各指标基本一致,涂抹发酵上清液至少能延长3 d的保质期,并对鸡肉中耐低温的单增李斯特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该研究为从该菌发酵液中获得食品生物防腐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抑菌活性 冷鲜鸡肉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生理特性及在冷鲜鸡肉中致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光宇 李晴 +3 位作者 唐文倩 王虎虎 徐幸莲 邱伟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61-1771,共11页
【目的】研究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菌体特性及其对冷鲜鸡肉致腐能力的影响,为揭示nuoB介导的冷鲜鸡肉腐败机制,开发新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nuoB插入失活突变株,对比野生株和突变株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聚集... 【目的】研究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菌体特性及其对冷鲜鸡肉致腐能力的影响,为揭示nuoB介导的冷鲜鸡肉腐败机制,开发新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nuoB插入失活突变株,对比野生株和突变株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聚集性、泳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原位培养条件对冷鲜鸡肉的致腐特征,包括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pH和感官评分,探讨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生理特性和致腐作用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nuoB并未影响莓实假单胞菌的生长能力、聚集性和swarming泳动性,但突变株的swimming泳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显著下降。原位条件下,对冷鲜鸡肉致腐能力的评估发现两组样品菌落总数差异不显著,均达到了10 lg CFU·g^(-1);突变株组在冷鲜鸡肉储藏期间TVBN均显著低于野生株组,在第4天时才超过国家标准限量15 mg/100 g,培养末期的最大值约为野生株组的1/2;培养前2 d所有样品的pH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突变株组的pH从培养第5天开始显著低于野生株组;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培养第4天时的两组样品均出现了黏液和异味,被判定为腐败,但突变株组样品稍弱于野生株组。【结论】nuoB的破坏没有影响莓实假单胞菌的生长能力,但抑制了菌株的泳动性、生物被膜形成和对冷鲜鸡肉的致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实假单胞菌 基因 菌体特性 腐败 冷鲜鸡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冷鲜鸡肉上的生长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冬玲 许文惠 余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8-233,共6页
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接种到无该菌污染的冷鲜鸡肉上,测定接种前后于4℃贮藏的冷鲜鸡肉在第0、2、4、6、8、10天时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包括p 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Volalite Base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嗜冷菌总数以及... 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接种到无该菌污染的冷鲜鸡肉上,测定接种前后于4℃贮藏的冷鲜鸡肉在第0、2、4、6、8、10天时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包括p 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Volalite Base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嗜冷菌总数以及耶氏菌总数,并综合感官评价结果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后通过结合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及PCR扩增方法鉴定冷鲜鸡肉在贮藏过程中的菌相组成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接种前后,冷鲜鸡肉的TVB-N值、菌落总数、嗜冷菌总数、耶氏菌总数都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大;p H值呈波动上升再下降趋势;感官评定分数一直下降;货架期由8 d缩短到6 d。从菌相鉴定结果中发现,假单胞菌属、希瓦氏菌属在贮藏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且在贮藏后期检出了罕见的哈夫尼亚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冷鲜鸡肉 16S r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保鲜剂对冷鲜鸡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春保 卢鹏 王志耕 《肉类工业》 2011年第4期36-39,共4页
通过测定pH值,TVB-N值,TBA值和菌落总数,比较研究了壳聚糖,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三种天然生物保鲜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综合各指标得出:三种天然保鲜剂均具有一定保鲜效果,壳聚糖处理组的保鲜效果要明显优于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 通过测定pH值,TVB-N值,TBA值和菌落总数,比较研究了壳聚糖,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三种天然生物保鲜剂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综合各指标得出:三种天然保鲜剂均具有一定保鲜效果,壳聚糖处理组的保鲜效果要明显优于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处理组,其中1.0%壳聚糖处理组的抑菌保鲜效果最好,比不经处理的对照组将货架期延长6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保鲜 壳聚糖 纳他霉素 Ε-聚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天然保鲜剂对冷鲜鸡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莹 吴二建 +3 位作者 王碌碌 欧小倩 施肇源 刘国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0-825,839,共7页
为延长冷鲜鸡肉货架期,提高其食用安全性,文章以冷鲜鸡肉为原料,以天然原料芦荟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C、壳聚糖和植酸为保鲜剂进行复配,基于单因素试验和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测定样品新鲜度指标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来探... 为延长冷鲜鸡肉货架期,提高其食用安全性,文章以冷鲜鸡肉为原料,以天然原料芦荟提取物、茶多酚、维生素C、壳聚糖和植酸为保鲜剂进行复配,基于单因素试验和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测定样品新鲜度指标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来探究复合保鲜剂的配比对冷鲜鸡肉保鲜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5个因素的最优条件分别为质量分数0.30%的芦荟提取物、1.75%的茶多酚、1.00%的维生素C、1.75%的壳聚糖、0.25%的植酸;复合保鲜剂对冷鲜鸡肉保鲜的最佳配比为质量分数1.75%壳聚糖、2.25%茶多酚、1.25%维生素C、0.30%芦荟提取物和0.25%植酸,此时在4℃条件下冷藏12d每100g鸡肉中TVB-N值为14.64mg;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正交试验确定了5种保鲜剂对冷鲜鸡肉保鲜效果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茶多酚、维生素C、芦荟提取物、植酸,其中壳聚糖和茶多酚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肉 复合保鲜剂 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