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农家类型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靖 程舟 +4 位作者 杨晓伶 李珊 顾然其 万树文 张文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人参的栽培和选育种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5种人参农家类型7个居群1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人参农家类型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8.85%;不同... 目的探讨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人参的栽培和选育种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5种人参农家类型7个居群1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人参农家类型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8.85%;不同农家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有差异,和其他农家类型相比,长脖和竹节芦的遗传变异较小,且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系数高达97%;不同产地的同一人参农家类型间也存在很大的遗传差异。结论研究表明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各类型内部,而且可能更多地存在于同一类型的不同居群内部。为促进人参新品种的选育,有必要在现有的栽培群体中补充不同产地的同一类型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农家类型 遗传多样性 I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农家类型的AFLP指纹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马小军 汪小全 +1 位作者 肖培根 洪德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07-710,共4页
目的 :为了获得更多人参DNA指纹信息 ,寻找鉴定 5个农家类型DNA特征指纹的线索 ,更有效的比较农家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方法 :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 (AFLP)方法研究 5种农家类型。结果和结论 :5种人参农家类型多态位点仅 4 6 % ,说明... 目的 :为了获得更多人参DNA指纹信息 ,寻找鉴定 5个农家类型DNA特征指纹的线索 ,更有效的比较农家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方法 :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 (AFLP)方法研究 5种农家类型。结果和结论 :5种人参农家类型多态位点仅 4 6 % ,说明各农家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性很小 ,但长脖的AFLP有相对较高的多态性 ,说明长脖类型内部有更多的杂合态个体 ,更接近野生人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农家类型 AFLP 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不同栽培农家类型的AFLP鉴定 被引量:25
3
作者 唐晓清 王康才 +2 位作者 陈暄 吴建 余伯阳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2-186,共5页
鉴定丹参种内不同类型间的遗传差异,为丹参的进一步系统选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NA(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不同类型丹参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后采用选择性引物进行PCR扩增。7对引物扩增后... 鉴定丹参种内不同类型间的遗传差异,为丹参的进一步系统选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NA(A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对不同类型丹参的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连接、预扩增后采用选择性引物进行PCR扩增。7对引物扩增后得到899条清晰的带,61条为特异条带,其中丹参种内四种不同类型的特异位点分别占总的特异位点的22.95%,29.51%,26.23%,21.31%,说明丹参种内不同类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遗传多样性是丰富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个类型中小叶型丹参(XY)与其它3个类型间遗传距离较远,皱叶型丹参(ZY)与单叶型丹参(DY)遗传距离最近,由此可初步将小叶型丹参确定为一个变种,丹参原型(ZC)与皱叶型丹参也可初步定为丹参的栽培变种。结论:AFLP技术可以作为鉴别丹参种内不同类型间遗传差异的手段,丹参种内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农家类型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星01”人参与黄果人参及人参农家类型的ISSR、RAMP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志清 王英平 +3 位作者 郭靖 赵亚会 李昌禹 田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8,306,共7页
利用RAMP和ISSR2种标记分别对人参品种及农家类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均能揭示各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其中RAMP标记的多态性高于ISSR标记。在ISSR标记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7条DNA片段,24个引物扩增出97条带,... 利用RAMP和ISSR2种标记分别对人参品种及农家类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均能揭示各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其中RAMP标记的多态性高于ISSR标记。在ISSR标记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7条DNA片段,24个引物扩增出97条带,平均为4.04条。其中45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46.4%,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526~0.9691,平均值为0.8304。在RAMP分析中,每条引物可扩增出1~8条DNA片段,23对引物共扩增出112条带,平均为4.87条。其中75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66.9%,揭示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625~0.9286,平均值为0.711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种标记均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分开,分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聚类与地域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品种 农家类型 ISSR RAMP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农家类型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寿经 王荣生 +5 位作者 刘云章 李方元 柳丽 吴建勇 韩玉国 韩善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6-9,共4页
通过对人参农家类型子代11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比较试验,发现类型间有7个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单产、单根重、根粗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利用5个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表明人参不同农家类型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 通过对人参农家类型子代11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比较试验,发现类型间有7个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单产、单根重、根粗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利用5个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表明人参不同农家类型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有较高的遗传力;单根重、根粗、茎粗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各产量因素与产量均有较大的选择改良潜力;单根重+根粗+茎粗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遗传进度最快,是对人参成龄植株选择的理想方案。通过选择指数方程对人参各农家类型进行了多性状综合评价,结果二马牙的选择指数最高,大马牙次之,圆芦居间,长脖类型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农家类型 经济性状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不同农家类型种皮纹饰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小军 肖培根 +1 位作者 汪小全 洪德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为了解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关系,比较了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等5个农家类型的种皮纹饰。方法:用扫描电镜拍摄每一类型种子侧面角质纹理及种脐结构。结果:人参种皮纹饰可分两类,一类种皮纹饰呈嚼烂状即像被侵... 目的:为了解人参农家类型的遗传关系,比较了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等5个农家类型的种皮纹饰。方法:用扫描电镜拍摄每一类型种子侧面角质纹理及种脐结构。结果:人参种皮纹饰可分两类,一类种皮纹饰呈嚼烂状即像被侵蚀后形成的不规则的小沟和小孔,大马牙和二马牙属于此类;另一类具有一些方向不定的平行短棱,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属此类。2000倍下观察,长脖种子表皮有紧密而均匀的孔穴,其他类型则少至无。结论:从种皮纹饰来分析,大马牙与二马牙关系较近,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较接近,这种关系符合形态学和农艺学的认识,为农家类型种子鉴别提供了超微结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农家类型 种皮纹饰 电镜观察 鉴别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柴胡不同农家栽培类型调查初报 被引量:19
7
作者 岳建英 秦雪梅 王玉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50-651,共2页
本文采用形态学方法,调查比较种植的北柴胡有三个农家栽培类型,即多支根型、少支根型和单根型。它们仅在根、茎分枝及叶的形态等存在明显差异,属种内变异。多支根型的根系发达于其它两种类型,栽培时应注意优选。
关键词 北柴胡 农家栽培类型 形态比较 栽培类型 类型调查 形态学方法 调查比较 种内变异 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柴胡不同农家栽培类型与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媛媛 秦雪梅 +3 位作者 王玉庆 岳建英 张丽增 郭小青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通过对北柴胡4个不同农家栽培类型的有效成分的分析,确定最佳的栽培类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4种类型在有效成分含量上从高到低依次为细根少分枝型、... 目的:通过对北柴胡4个不同农家栽培类型的有效成分的分析,确定最佳的栽培类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4种类型在有效成分含量上从高到低依次为细根少分枝型、细根多分枝型、粗根多分枝型、粗根少分枝型。而粗根的栽培产量高于细根。结论:栽培时应首选粗根多分枝型柴胡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农家栽培类型 柴胡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农家乐
9
作者 黄志锋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0年第9期24-25,共2页
本文对中国"农家乐"的现状和历史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农家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结合中国近几十年的变化提出了农家乐的发展动因,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出的类型。最后探讨了目前的农家乐发展存在... 本文对中国"农家乐"的现状和历史发展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农家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结合中国近几十年的变化提出了农家乐的发展动因,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出的类型。最后探讨了目前的农家乐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性提出一些笔者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 农家类型 农家乐问题 农家乐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Cancer Incid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被引量:10
10
作者 Yong-chuan Wang Li-juan Wei +2 位作者 Jun-tian Liu Shi-xia Li Qing-sheng Wang 《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eh》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8-132,共5页
Objective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varies around the globe,especially between less-developed and developed regions.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differences in cancer incid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Methods ... Objective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varies around the globe,especially between less-developed and developed regions.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differences in cancer incid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Method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GLOBOCAN 2008 database.Estimated numbers of new cancer cases in the US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while the numbers of cases in China,including thos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were obtained from 36 cancer registries(2003-2005).Cancer incidence for major si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China,lung cancer was the predominant type of cancer detected in males;in females,breast cancer was the main type of cancer.Gastrointestinal cancers,such as those of the liver,stomach,and esophagus,were more commonly seen in China than in the USA.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melanoma of the skin was observed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During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in the age-standardized rates by world population(ASRWs) of major cancer sit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4 sites in males(i.e.,nasopharynx,esophagus,stomach,and liver) and 6 sites in females(i.e.,nasopharynx,esophagus,stomach,liver, gallbladder,and cervix uteri) showed higher cancer incidence rates in China than in the USA. Conclus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ncer incidence sit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Cancer may be prevented through public education and awareness.Programs to promote cancer prevention in China,especially those of the lung,breast,and gastrointestinal region,must also be imple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PLASMS EPIDEMIOLOGY China U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