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兰亭之会及其对唐宋文人审美情趣的影响——基于东晋名士与唐宋浙东联唱诗人的比较
被引量:
1
1
作者
俞林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9-92,共4页
在会稽秀美山水的浸润感发下,东晋名士兰亭之会与会稽山水欣然相融,形成了一种高雅、闲适、情韵无穷的审美情趣。虽然唐宋文人特别是浙东联唱诗人追慕东晋名士的文酒风流,一再仿效兰亭之会,但同在战乱和会稽的时空环境下,东晋名士和浙...
在会稽秀美山水的浸润感发下,东晋名士兰亭之会与会稽山水欣然相融,形成了一种高雅、闲适、情韵无穷的审美情趣。虽然唐宋文人特别是浙东联唱诗人追慕东晋名士的文酒风流,一再仿效兰亭之会,但同在战乱和会稽的时空环境下,东晋名士和浙东联唱诗人对兰亭山水的审美情趣却有着巨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之会
审美情趣
东晋名士
浙东联唱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孔子闲居”到“兰亭之会”——论中国人居住的“生活美学”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悦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1,I0002,共8页
中国人居住的"生活美学",可以从孔子闲居谈起,然而,《孔子闲居》所探讨的乃是君子如何"与天地参"的问题,这就为"居之美"奠定了儒学的大基础。从动态的兰亭之会到静态的兰亭诗与兰亭序,有个历史的转变过程...
中国人居住的"生活美学",可以从孔子闲居谈起,然而,《孔子闲居》所探讨的乃是君子如何"与天地参"的问题,这就为"居之美"奠定了儒学的大基础。从动态的兰亭之会到静态的兰亭诗与兰亭序,有个历史的转变过程,应该说,《兰亭序》就是修禊活动的审美"副产品",因为整个中国"生活美学"都拥有"巫史传统"的历史积淀。兰亭并不是一场雅集,但在后世兰亭却与雅集勾连起来,由此形成了雅集的悠久文化传统。雅集作为一种生活美学的典型形态,乃是"审美共同体"的交感与交流的过程及其结果,它并不是纯粹的艺术过程而是"艺术生活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美学
居住美学
孔子闲居
兰亭之会
雅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和兰亭之会对江南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叶岗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01,共7页
永和兰亭之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文人聚会,与历史上的三月上巳节不同的是,这次聚会少有真正的名士和隐士,也少地方乡贤和道士高僧。到场人员中,约为三派:一是桓温派,二是殷浩派,三是调停派,都分别有代表人物,王羲之本人则属于第三派。东...
永和兰亭之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文人聚会,与历史上的三月上巳节不同的是,这次聚会少有真正的名士和隐士,也少地方乡贤和道士高僧。到场人员中,约为三派:一是桓温派,二是殷浩派,三是调停派,都分别有代表人物,王羲之本人则属于第三派。东晋政治的格局,是朝廷影响力不强之时,就由世家大族参与其间。由于王姓的影响力与王羲之本人在军政界的地位,永和兰亭之会是王羲之出面约各派共谋国家大事的一次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之会
会
稽文化
江南文化
王羲之
原文传递
题名
兰亭之会及其对唐宋文人审美情趣的影响——基于东晋名士与唐宋浙东联唱诗人的比较
被引量:
1
1
作者
俞林波
机构
济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9-92,共4页
文摘
在会稽秀美山水的浸润感发下,东晋名士兰亭之会与会稽山水欣然相融,形成了一种高雅、闲适、情韵无穷的审美情趣。虽然唐宋文人特别是浙东联唱诗人追慕东晋名士的文酒风流,一再仿效兰亭之会,但同在战乱和会稽的时空环境下,东晋名士和浙东联唱诗人对兰亭山水的审美情趣却有着巨大差异。
关键词
兰亭之会
审美情趣
东晋名士
浙东联唱诗人
Keywords
Lanting Party
aesthetic taste
Eastern Jin Dynasty scholars
Antiphony poet in eastern Zhejia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孔子闲居”到“兰亭之会”——论中国人居住的“生活美学”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悦笛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1,I0002,共8页
基金
贵州省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资助项目:17GCGX14
文摘
中国人居住的"生活美学",可以从孔子闲居谈起,然而,《孔子闲居》所探讨的乃是君子如何"与天地参"的问题,这就为"居之美"奠定了儒学的大基础。从动态的兰亭之会到静态的兰亭诗与兰亭序,有个历史的转变过程,应该说,《兰亭序》就是修禊活动的审美"副产品",因为整个中国"生活美学"都拥有"巫史传统"的历史积淀。兰亭并不是一场雅集,但在后世兰亭却与雅集勾连起来,由此形成了雅集的悠久文化传统。雅集作为一种生活美学的典型形态,乃是"审美共同体"的交感与交流的过程及其结果,它并不是纯粹的艺术过程而是"艺术生活化"的过程。
关键词
生活美学
居住美学
孔子闲居
兰亭之会
雅集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和兰亭之会对江南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叶岗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01,共7页
文摘
永和兰亭之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文人聚会,与历史上的三月上巳节不同的是,这次聚会少有真正的名士和隐士,也少地方乡贤和道士高僧。到场人员中,约为三派:一是桓温派,二是殷浩派,三是调停派,都分别有代表人物,王羲之本人则属于第三派。东晋政治的格局,是朝廷影响力不强之时,就由世家大族参与其间。由于王姓的影响力与王羲之本人在军政界的地位,永和兰亭之会是王羲之出面约各派共谋国家大事的一次盛会。
关键词
兰亭之会
会
稽文化
江南文化
王羲之
分类号
K237.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兰亭之会及其对唐宋文人审美情趣的影响——基于东晋名士与唐宋浙东联唱诗人的比较
俞林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孔子闲居”到“兰亭之会”——论中国人居住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永和兰亭之会对江南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叶岗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