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永和兰亭之会对江南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永和兰亭之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文人聚会,与历史上的三月上巳节不同的是,这次聚会少有真正的名士和隐士,也少地方乡贤和道士高僧。到场人员中,约为三派:一是桓温派,二是殷浩派,三是调停派,都分别有代表人物,王羲之本人则属于第三派。东晋政治的格局,是朝廷影响力不强之时,就由世家大族参与其间。由于王姓的影响力与王羲之本人在军政界的地位,永和兰亭之会是王羲之出面约各派共谋国家大事的一次盛会。
作者 叶岗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01,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二级参考文献49

共引文献86

同被引文献59

  • 1王连起.元陆继善摹《兰亭序》考[J].文物,2006(5):87-96. 被引量:9
  • 2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 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 4清·曹寅.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5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66.
  • 6王夫之.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 7徐震塄.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9(清)王文诰.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 10清·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