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宏 陆建明 +1 位作者 杨珍增 施炳展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0,共18页
全球失衡是当前理论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发生失衡的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着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差异,加之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从不同视角深入探... 全球失衡是当前理论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发生失衡的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着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差异,加之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从不同视角深入探究全球失衡的根源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缓解持续、大规模贸易失衡,并解决由贸易失衡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本文对从金融市场差异视角解释全球失衡根源的近期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基于储蓄—投资缺口的宏观路径和基于国际分工模式的微观路径两个层面,对关于金融市场差异和全球失衡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深化 金融发展 金融市场 全球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和生产的垂直分工与全球失衡:金融发展与金融开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陆建明 杨珍增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共16页
当前的全球失衡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失衡。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差异的国际分工模型以阐释当前全球失衡的微观机制。在生产过程可分割的条件下,金融发展的差异会使得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国... 当前的全球失衡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失衡。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差异的国际分工模型以阐释当前全球失衡的微观机制。在生产过程可分割的条件下,金融发展的差异会使得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在产品创新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则在生产环节上具有比较优势,两类国家会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垂直分工。当国际商品流动或资本流动完全自由时,经常项目会保持平衡;但是,当国际资本的流动存在障碍时,这种国际分工就会引发经常账户的失衡。本文基于50个国家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程度和FDI净流出都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但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的关系,对于专业化从事创新活动的国家和专业化从事生产活动的国家而言则正好相反,前者是正相关,后者为负相关。这表明本文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球失衡 垂直分工 资本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国际分工新形态与全球失衡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兴 肖翔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1,共13页
本文发展了徐建炜和姚洋(2010)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学说,认为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和分布的差异是推动当前国际分工新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而也是全球失衡更深层次的根源。具体而言,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分布较分散的经济体,在金融服务业具... 本文发展了徐建炜和姚洋(2010)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学说,认为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和分布的差异是推动当前国际分工新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而也是全球失衡更深层次的根源。具体而言,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分布较分散的经济体,在金融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进而出现经常账户的持续逆差;反之,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低、分布相对集中的经济体,在实体经济具有比较优势,进而导致经常账户的顺差。利用全世界108个经济体较长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了上述理论观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认识当前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和全球失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国际分工 全球失衡 工具变量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全球失衡 被引量:6
4
作者 雷达 黄族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3-157,共5页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都是实现国内经济增长以及充分就业,而不是内外均衡同时实现。21世纪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由于没有给予外部失衡足够的权重,导致了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持续攀升以及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次贷危机之前,美...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都是实现国内经济增长以及充分就业,而不是内外均衡同时实现。21世纪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由于没有给予外部失衡足够的权重,导致了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持续攀升以及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次贷危机之前,美元汇率的贬值并不能达到调整外部失衡的效果,因为缺乏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次贷危机之后,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重新走向扩张,刚刚有好转迹象的美国经常账户可能再度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失衡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 次贷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错配与全球失衡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忠平 黄瑞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2,共5页
经常项目均衡可视作前瞻性的投资者储蓄与投资最优决策的结果。经常项目大幅的逆差或顺差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不稳定,但是,如果国际投资者不再愿意在其投资组合中继续增加逆差国的风险暴露,则该国的储蓄与投资行为就必须调整,使其经常项... 经常项目均衡可视作前瞻性的投资者储蓄与投资最优决策的结果。经常项目大幅的逆差或顺差本身并不必然意味着不稳定,但是,如果国际投资者不再愿意在其投资组合中继续增加逆差国的风险暴露,则该国的储蓄与投资行为就必须调整,使其经常项目头寸与可得融资相一致。分析表明,现存的货币错配与全球失衡难以持续,最终需进行有序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错配 全球失衡 中心 外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东亚应对全球失衡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5
6
作者 卢孔标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向主要几个国家和地区集中是不可持续的,东亚国家面临极大的风险。这一背景下,加强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是必然的选择。东亚国家和地区应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区域货币和贸易投资合作,并进一步... 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向主要几个国家和地区集中是不可持续的,东亚国家面临极大的风险。这一背景下,加强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是必然的选择。东亚国家和地区应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区域货币和贸易投资合作,并进一步促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经济金融 区域合作 全球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单变量冲击分析——基于货币稀释理论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文生 刘树林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40,93,共19页
基于货币稀释理论建立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流动性过剩、储蓄、消费、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等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影响,证明了十个重要命题.通过这些命题的组合和演绎,能够从理论上全面、科学和合理地解释世界经济中... 基于货币稀释理论建立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流动性过剩、储蓄、消费、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等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影响,证明了十个重要命题.通过这些命题的组合和演绎,能够从理论上全面、科学和合理地解释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文章的结论不仅能够覆盖相关文献的主要观点,而且将文章提出的理论渗透到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逻辑.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分配中无偿获得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成果.美国依靠比较优势发展的虚拟经济,在与别国实体经济的交换中获利,支持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导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造成全球失衡,对金融危机负有主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失衡 货币稀释理论 单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与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乃新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共5页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循环积累起的“全球失衡”使美国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大国群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如果主要“利害关系者”能进行互利互惠的协同调整,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循环积累起的“全球失衡”使美国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大国群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如果主要“利害关系者”能进行互利互惠的协同调整,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能使降低矫正失衡的成本,更长远地看将造就一个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失衡 世界经济 增长动力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美元霸权及其对人民币汇改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垂龙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49,54,共6页
全球经济失衡持续加深,其根源是新时期的美元霸权与"新特里芬难题"。当今的美元霸权是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入,且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浮动汇率制下形成的,这为美国谋取美元霸权的利益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美元霸权导致... 全球经济失衡持续加深,其根源是新时期的美元霸权与"新特里芬难题"。当今的美元霸权是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入,且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浮动汇率制下形成的,这为美国谋取美元霸权的利益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美元霸权导致人民币升值绩效的弱化;对人民币汇改的速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浮动恐惧"和美元大权重之刚性。人民币汇率决不是全球失衡的"救命稻草",美国必须为化解全球经济失衡发挥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失衡 美元霸权 新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汇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下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基于SWOT分析框架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永林 《战略决策研究》 2012年第4期15-22,共8页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困境,财政政策空间缩小,常规经济政策失效。各种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如贸易保护、汇率干预、资本流动管制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是重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金融体系...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困境,财政政策空间缩小,常规经济政策失效。各种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如贸易保护、汇率干预、资本流动管制等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是重组全球产业分工和贸易金融体系,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因此解决中国的双顺差现象被发达国家视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而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亟需提升。本文尝试运用SWOT战略分析框架,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展开实证分析,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以及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实现国家利益和战略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失衡 经济治理 SWOT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化视角反思全球失衡的根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松 《改革与战略》 2012年第5期18-21,共4页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或工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其真实的起点,当前现实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当前全球...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或工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其真实的起点,当前现实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当前全球失衡的严重后果,因此,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反全球化的抗争和抵制。究其实质,乃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为了维持美元霸权,以便对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漂亮外衣。因此,当今全球失衡的根源乃是基于维护美元霸权的以美元本位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想彻底摆脱全球失衡的困境,必须废除当前以美元本位为中心的极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全球失衡 以美元本位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社会主义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条件下中国经济复苏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文超 《发展研究》 2010年第3期46-51,共6页
本文总结了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 本文总结了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全球失衡 经济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问题的资产组合方法——对美国的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13
作者 杨权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基于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的资产组合方法是研究全球失衡问题的一个新视角。这一方法关注一国净外部资产头寸的累积及其可持续性,理解和评估外部失衡的关键是净外部资产变动过程中的价值效应。用该方法对美国外部失衡所做的研究能够得... 基于国际收支货币分析理论的资产组合方法是研究全球失衡问题的一个新视角。这一方法关注一国净外部资产头寸的累积及其可持续性,理解和评估外部失衡的关键是净外部资产变动过程中的价值效应。用该方法对美国外部失衡所做的研究能够得到较为乐观的结论。我国持续贸易顺差并没有带来相应程度的财富累积,我国外部头寸的价值效应为负。我国对贸易顺差进行调整时必须考虑外部头寸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平衡效应。同时,我国应适当调整外部头寸结构以降低外部财富损失的风险,并积极参与东亚金融合作以抵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外部资产 贸易余额 全球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的增长、结构变化与“全球失衡”
14
作者 朱乃新 《现代经济探讨》 2007年第2期5-10,共6页
2006年世界经济预计增长5.1%,成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第三个增幅超过5%的年份,2007年将有所缓行,但即使降至4.9%甚至3.5%,自2003年开始的这一轮增长周期的增幅和延时性也是30多年来最好的。究其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 2006年世界经济预计增长5.1%,成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第三个增幅超过5%的年份,2007年将有所缓行,但即使降至4.9%甚至3.5%,自2003年开始的这一轮增长周期的增幅和延时性也是30多年来最好的。究其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增强了耐冲击能力,主要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和转轨经济大国本土经济国际化在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交汇互动中充分地发挥了比较优势,推动了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优化和配置效率提高。同时,这也循环积累起了“全球失衡”。但与历史上的失衡相比,当前的“全球失衡”使美国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大国群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因此,具有更长久的可延续性,利益相关方也具有更大的可承受和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利害关系者”能进行互利共赢的协同调整,不仅能使降低纠正失衡的成本,而且将迎来一个更加平衡和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结构变化 全球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条件下中国经济复苏问题研究
15
作者 杨文超 《经济论坛》 2010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全球失衡 经济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发展、贸易一体化与全球失衡——关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思考
16
作者 陈不同 《中国证券期货》 2012年第2期18-33,共16页
全球经常账户变化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表现。增长与失衡是经济的正反两面,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全球失衡 贸易一体化 平衡 全球经济增长 经常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非对称开放与全球失衡:一项跨国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启斐 张群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33,共18页
文章从贸易内部结构出发,分析非对称开放条件下,服务贸易兴起与全球失衡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全球59个主要贸易国家2000—2014年双边贸易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服务贸易净值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显著的... 文章从贸易内部结构出发,分析非对称开放条件下,服务贸易兴起与全球失衡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全球59个主要贸易国家2000—2014年双边贸易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服务贸易净值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服务贸易净值提高100万美元,经常账户余额减少98. 7万美元。在引入交互项之后这种关系依然显著成立。因此,服务贸易的非对称开放是造成全球失衡的重要原因。第二,技术进步和利率上调可以扭转服务贸易对经常账户的抑制作用。第三,金融危机之后,服务贸易和经常账户的负向关系进一步强化。后危机时代,全球失衡现象有可能继续恶化。第四,分位数回归发现,在低点位处服务贸易净值对经常账户的影响更为强烈。文章的研究为理解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扭转服务贸易逆差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非对称开放 经常账户 全球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的原因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克 《开发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失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全球失衡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民储蓄的下降,而非投资的增加。为了纠正外部失衡,美元自2002年以来开始贬值,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中国感受到了...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失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全球失衡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民储蓄的下降,而非投资的增加。为了纠正外部失衡,美元自2002年以来开始贬值,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中国感受到了极大的货币升值压力。只要中美贸易顺差没有显著减少,只要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没有下降到可持续水平,人民币都将面临升值压力。这种升值压力与人民币是否存在低估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失衡 国民储蓄 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失衡、重商主义与货币政策
19
作者 刘建建 王忏 +1 位作者 吴立元 龚六堂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82,共14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重商主义的两国模型,从重商主义的角度解释了全球失衡的原因,分析其对消费、汇率、产出、贸易条件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讨论了货币政策和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重商主义更强的国家(简称H国)在国际金融市...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重商主义的两国模型,从重商主义的角度解释了全球失衡的原因,分析其对消费、汇率、产出、贸易条件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讨论了货币政策和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重商主义更强的国家(简称H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积累资本,经常账户盈余;重商主义更弱的国家(简称F国)借贷资本,经常账户赤字。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H国家庭户的消费都低于F国,H国货币贬值、相对产出更高、贸易条件恶化。(2)当H国发生正向货币供给冲击时,H国相对F国消费短期和长期都增加,货币短期贬值、长期变化方向不定,相对产出短期上升、长期降低,经常账户盈余增加,贸易条件短期恶化、长期改善。(3)H国关税提高对产出和经常账户盈余影响的方向不定。当H国经济规模相对较小时,H国相对消费短期和长期都下降,贸易条件长期恶化;当H国经济规模相对较大时,H国货币短期和长期都升值,贸易条件短期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失衡 重商主义 货币政策 外汇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致全球失衡的根本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洋 《上海经济》 2010年第9期11-11,共1页
对全球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各国不同的政府债务状况、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不同的人口结构、不同的汇率制度、以增加外汇为目标的政府干预模式等。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分析路径:从金融部门的比较优势解释全球经济失衡。简单说,金... 对全球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各国不同的政府债务状况、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不同的人口结构、不同的汇率制度、以增加外汇为目标的政府干预模式等。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分析路径:从金融部门的比较优势解释全球经济失衡。简单说,金融部门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吸引金融资产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 金融部门 经济增长率 债务状况 人口结构 汇率制度 干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