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力资本、国际分工新形态与全球失衡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发展了徐建炜和姚洋(2010)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学说,认为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和分布的差异是推动当前国际分工新形态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而也是全球失衡更深层次的根源。具体而言,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分布较分散的经济体,在金融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进而出现经常账户的持续逆差;反之,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低、分布相对集中的经济体,在实体经济具有比较优势,进而导致经常账户的顺差。利用全世界108个经济体较长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实证结果和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了上述理论观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认识当前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和全球失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 蔡兴 肖翔
机构地区 晓庄学院商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1,共13页 Economic Scienc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32)的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225

  • 1查瑞传.关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若干问题的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6(2):3-11. 被引量:3
  • 2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29(3):31-41. 被引量:224
  • 3伯格斯坦主编.2005.《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 4伯南克.2007.《大萧条》.中译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5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2007.《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四版)》.中译本,中国金融出版社.
  • 6刘树成.《2008,《2009年国内外经济走势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9,(78).
  • 7马丁·费尔德斯坦主编,2000.《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 8张平.《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和激励目标的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9,(82).
  • 9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课题组,2009.《中国经济周期的国际关联》,未定稿.
  • 10Alien, Franklin, and Douglas Gale, 2000, "Bubbles and Crises," Economic Journal, Vol. 110(460), pp. 236--255.

共引文献316

同被引文献88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