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长波红外双波段全向反射镜的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大鹏 时家明 +2 位作者 汪家春 袁忠才 刘必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研究了异质结构一维光子晶体全向反射镜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光子晶体的晶格常数、折射比和填充比,选择碲和聚乙烯设计了中红外和远红外双波段全向反射镜。结果表明采用异质结构的光子晶体能够同时在3.4~5.4μm和8~12.5μm实现全向反... 研究了异质结构一维光子晶体全向反射镜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光子晶体的晶格常数、折射比和填充比,选择碲和聚乙烯设计了中红外和远红外双波段全向反射镜。结果表明采用异质结构的光子晶体能够同时在3.4~5.4μm和8~12.5μm实现全向反射(反射率大于99%),相对带宽分别达到了49.8%和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反射 光子晶体 异质结构 中远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的全向反射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正逸 金铱 +2 位作者 马骥 徐雷 陈宪锋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8-341,共4页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的全向反射特性。研究表明,光子晶体的结构参数对全向反射带的产生影响很大。要提高光子晶体的全向反射带带宽,必须增大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及它们的高低折射率比值,同时使低高折射率层的光学厚度比接近... 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的全向反射特性。研究表明,光子晶体的结构参数对全向反射带的产生影响很大。要提高光子晶体的全向反射带带宽,必须增大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及它们的高低折射率比值,同时使低高折射率层的光学厚度比接近0.85。研究结果对全介质反射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全向反射 传输矩阵 光子晶体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序获得更低折射率比范围内的全向反射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小燕 吴永刚 +1 位作者 王占山 沈淼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49-1552,共4页
讨论了如何获得较低折射率比 (nH/nL)下的全向反射 .在 1/4波长膜系基础上 ,采用非周期结构 ,设计了在高低折射率分别为 2 .16和 1.4 4下的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的全向高反膜 ,并对非周期膜系和 1/4波长膜系进行了比较 ,最后实验制备了 5 95... 讨论了如何获得较低折射率比 (nH/nL)下的全向反射 .在 1/4波长膜系基础上 ,采用非周期结构 ,设计了在高低折射率分别为 2 .16和 1.4 4下的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的全向高反膜 ,并对非周期膜系和 1/4波长膜系进行了比较 ,最后实验制备了 5 95~ 6 10nm波段的全向高反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反射 λ/4膜系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多孔硅光子晶体全向反射镜的设计
4
作者 张红燕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利用转移矩阵理论通过Matlab程序研究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得出增加光子晶体的层数可使光子禁带的品质提高;改变光子晶体每层的光学厚度可使光子禁带在整个光波段移动.将几个中心波长不同但光子禁带区域有重叠的Bragg反射镜在结构... 利用转移矩阵理论通过Matlab程序研究多孔硅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得出增加光子晶体的层数可使光子禁带的品质提高;改变光子晶体每层的光学厚度可使光子禁带在整个光波段移动.将几个中心波长不同但光子禁带区域有重叠的Bragg反射镜在结构上进行叠加来获得反射率更高、光子禁带更宽的高质量全向反射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多孔硅 全向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负折射率介质一维光子晶体的全向反射镜
5
作者 倪重文 沈小明 +2 位作者 金铱 唐丽 是度芳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6-68,共3页
研究了含负折射率介质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特性和用其制作全向反射镜的物理基础,同时研究了此种光子晶体PBG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周期结构参数——晶格常数和层厚畸变对含负折射率材料的一维光子晶体的PBG几乎没有影响。在一定频域内... 研究了含负折射率介质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特性和用其制作全向反射镜的物理基础,同时研究了此种光子晶体PBG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周期结构参数——晶格常数和层厚畸变对含负折射率材料的一维光子晶体的PBG几乎没有影响。在一定频域内可实现全向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 光子带隙 全向反射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全向反射镜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芬 肖峻 谢康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62,共3页
光子晶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光子带隙结构,可以通过抑制某些频率电磁波的传播来实现在该频段上的全反射。利用光子晶体的这一特性可做成全向反射镜。文章介绍了目前一维光子晶体全向反射镜的基本理论以及在几个主要波段上的实现。
关键词 全向反射 光子带隙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反射全向图像柱面展开校正算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旺 徐玮 +1 位作者 熊志辉 张茂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59-2565,共7页
传统图像校正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折反射全向图像。为了有效解决折反射全向图像的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校正对应柱面展开图来校正折反射全向图像的方法。该文首先分析了全向图的获取与展开,而后根据柱面全景图像成像原理,讨论了其对... 传统图像校正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折反射全向图像。为了有效解决折反射全向图像的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校正对应柱面展开图来校正折反射全向图像的方法。该文首先分析了全向图的获取与展开,而后根据柱面全景图像成像原理,讨论了其对极几何约束与求解;接着依据校正图像是否充分有效利用参考图像,提出了图像校正重采样效应的评估准则;最后分析了在这一准则下,柱面图像的基于极线采样校正方法在像素保持率和像素有效率上的优势,并重点研究了如何依据对极几何来最大限度对参考图像进行采样,以减少像素损失和图像畸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校正图像的像素保持率和像素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全向 柱面全景图像 极线采样 图像校正 对极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分辨率的折反射全向图像邻域定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树人 林高鹏 张茂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1-206,共6页
由于折反射投影,两个具有相同欧氏距离的世界点,当它们成像在折反射全向图像边缘或图像中心时,它们之间的像素距离却并不相同.因此,传统的邻域选取方法并不适合折反射全向图像处理.本文根据全向图像不同位置分辨率的比例关系,提出了一... 由于折反射投影,两个具有相同欧氏距离的世界点,当它们成像在折反射全向图像边缘或图像中心时,它们之间的像素距离却并不相同.因此,传统的邻域选取方法并不适合折反射全向图像处理.本文根据全向图像不同位置分辨率的比例关系,提出了一套新的邻域定义方法并推导了一种新的折反射全向图像分辨率计算公式.通过在马尔可夫随机场全向图像运动目标检测应用中与传统邻域进行对比实验,显示改进后的邻域比传统邻域在整个图像中有更一致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全向图像 马尔可夫随机场 运动目标检测 分辨率 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折反射全向图像目标跟踪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树人 林高鹏 张茂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4-470,共7页
由于折反射成像的特点,当目标在空间沿直线运动时,在全向图像上的成像轨迹不是直线而是二次曲线,导致在应用普通透视图像的轨迹预测方法时对目标的下一位置预测误差大.本文采用折反射成像统一的球面投影模型把已知的目标在全向图像上的... 由于折反射成像的特点,当目标在空间沿直线运动时,在全向图像上的成像轨迹不是直线而是二次曲线,导致在应用普通透视图像的轨迹预测方法时对目标的下一位置预测误差大.本文采用折反射成像统一的球面投影模型把已知的目标在全向图像上的成像点投影到球面上,然后在球面上建立全向卡尔曼滤波器对目标下一个位置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重投影回全向图像上完成目标的位置预测.在合成和实际的全向视频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修改后的全向卡尔曼滤波器目标位置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全向图像 卡尔曼滤波 目标跟踪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折反射全向成像的柱面全景深度估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炜 熊志辉 +1 位作者 徐玮 崇洋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8年第12期246-250,共5页
针对立体视觉原理的新型立体折反射全向成像系统结构设计和面向立体柱面全景像对的局域灰度相关对应点快速匹配算法,从捕获的全向立体影像中提取有效深度信息,用于辅助全向视频分析处理中的对象检测和跟踪。采用单相机和两个不同参数的... 针对立体视觉原理的新型立体折反射全向成像系统结构设计和面向立体柱面全景像对的局域灰度相关对应点快速匹配算法,从捕获的全向立体影像中提取有效深度信息,用于辅助全向视频分析处理中的对象检测和跟踪。采用单相机和两个不同参数的抛物面型反射镜构造了一种共轴结构的折反射全向立体成像装置,捕获的存在一定视差的原始全向立体像对被投影展开为立体柱面全景像对,而后通过特定对应点匹配算法提取稠密的深度信息。对应点匹配算法采用局部区域灰度相关的算子,并充分利用了双向匹配和柱面全景的外极线约束来提高匹配的速度和准确度。仿真实验有效恢复了场景深度信息,证明了整套装置结构设计及深度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反射全向成像 柱面全景 深度估算 对应点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不变的折反射全向图像与透视图像匹配
11
作者 谭树人 张茂军 +1 位作者 陈旺 王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1504,共4页
该文针对折反射全向摄像机的不同配置可能使全向图像和透视图像存在的镜像关系,而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并不对镜像保持不变性,提出将透视图像进行一次水平翻转,然后将原图与翻转后的图像分别与全向图像进行匹配,取效果好的匹配作为最终... 该文针对折反射全向摄像机的不同配置可能使全向图像和透视图像存在的镜像关系,而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并不对镜像保持不变性,提出将透视图像进行一次水平翻转,然后将原图与翻转后的图像分别与全向图像进行匹配,取效果好的匹配作为最终结果,从而实现镜像不变。针对全向图像的环形畸变,提出先将透视图像变换为扇形图像后再进行匹配。实验结果显示,将透视图像变换为扇形图像后再与全向图像进行匹配,匹配点总数增加,而错误匹配点数减少,匹配结果明显好于变换前的匹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匹配 反射全向图像 透视图像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镜像不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辅助的折反射全向图三维重构
12
作者 高辉 张茂军 徐玮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1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室外场景的单幅折反射全向图三维重构方法,能够自动重构出全向图中360°视野内景物的三维模型,并实现自由漫游。基于全向图与遥感图匹配把全向图分为水平地面、垂直建筑物立面和垂直背景景物面三类区域,得到全向图场... 提出了一种针对室外场景的单幅折反射全向图三维重构方法,能够自动重构出全向图中360°视野内景物的三维模型,并实现自由漫游。基于全向图与遥感图匹配把全向图分为水平地面、垂直建筑物立面和垂直背景景物面三类区域,得到全向图场景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折反射光路投射模型计算出全向图中每个像素点的三维几何位置,从而实现了折反射全向图的重构。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采集简单、视野大、处理过程全自动化、能够重构非平面场景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全向 遥感图像 三维重构 图像配准 漫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反射全向图像与遥感图像配准的建筑物高度提取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媛媛 陈旺 +2 位作者 张茂军 王炜 徐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77-2480,共4页
提出一种折反射全向图像与遥感图像配准的建筑物高度提取算法,可应用于大范围三维城市重建。首先,利用全向Hough变换方法提取折反射全向图像中建筑物的顶部边界线;然后基于提取的边界线,根据空间水平直线全向成像的角度不变性对折反射... 提出一种折反射全向图像与遥感图像配准的建筑物高度提取算法,可应用于大范围三维城市重建。首先,利用全向Hough变换方法提取折反射全向图像中建筑物的顶部边界线;然后基于提取的边界线,根据空间水平直线全向成像的角度不变性对折反射全向图像与遥感图像进行配准;最后利用配准结果,依据折反射全向图成像模型计算建筑物高度。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简捷易行且计算结果准确,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全向图像 遥感图像 全向Hough变换 图像配准 建筑物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一维光子晶体全角度反射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莉 唐婷婷 +1 位作者 罗莉 何修军 《光电子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84-87,92,共5页
运用传输矩阵法对含富勒烯的光子晶体全方向反射器的全向反射带进行分析,分析了该全向反射器的带边位置,带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E模和TM模的全向反射带位置和宽度基本不受周期N的影响。随中心波长的增加,TE模和TM模的全向带带边向... 运用传输矩阵法对含富勒烯的光子晶体全方向反射器的全向反射带进行分析,分析了该全向反射器的带边位置,带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E模和TM模的全向反射带位置和宽度基本不受周期N的影响。随中心波长的增加,TE模和TM模的全向带带边向长波方向移动,带宽也会加大。折射率比变大,左带边左移,右带边右移,带宽也会变宽。研究结果将对新型光子晶体器件,如高质量窄带全方向反射器的设计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全向反射 全向反射 中心波长 折射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X波段全向雷达角反射器阵列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虎辰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
基于圆形角反射器为阵列单元进行环形组阵,提出了一种X波段全向雷达角反射器阵列的可行性设计方案。为了减少该全向角反射器阵列的径向空间占用率,采用了上下两层环形阵组阵且将两层环形阵相邻单元等角度间隔交错布置的方式。在理论综... 基于圆形角反射器为阵列单元进行环形组阵,提出了一种X波段全向雷达角反射器阵列的可行性设计方案。为了减少该全向角反射器阵列的径向空间占用率,采用了上下两层环形阵组阵且将两层环形阵相邻单元等角度间隔交错布置的方式。在理论综合与方案优选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维电磁软件仿真设计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雷达角反射器阵列的方位面全向性优良且在X波段雷达散射截面(RCS)均大于2000m^2,可满足实际工程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器阵列 雷达散射截面 全向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用于足球机器人的全向视觉系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卢惠民 刘斐 郑志强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43-1248,共6页
全向视觉系统是RoboCup中型组足球机器人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为了实现足球机器人的目标识别与自定位,提示了一种新的足球机器人全向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中在硬件上设计了一种由水平等比镜面和垂直等比镜面组合而成的新型全向反射镜... 全向视觉系统是RoboCup中型组足球机器人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为了实现足球机器人的目标识别与自定位,提示了一种新的足球机器人全向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中在硬件上设计了一种由水平等比镜面和垂直等比镜面组合而成的新型全向反射镜面,其能够采集到较理想的全景图像;软件上则根据该镜面的成像特性实现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场地标志线信息的机器人自定位算法,该算法能够获得较准确的机器人自定位值。实验结果表明,该全向视觉系统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机器人足球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视觉系统 全向反射镜面 图像处理 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变分的全向图像稀疏重构算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娄静涛 李永乐 +2 位作者 谭树人 王炜 张茂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折反射全向成像由于曲面镜的反射作用,导致全向图像存在严重变形,传统的梯度计算方法在全向图像中不能很好地符合折反射成像的特点.为了从压缩采样数据快速有效地重构全向图像,提出了一种结合全向图像特征的全变分模型——全向全变分,... 折反射全向成像由于曲面镜的反射作用,导致全向图像存在严重变形,传统的梯度计算方法在全向图像中不能很好地符合折反射成像的特点.为了从压缩采样数据快速有效地重构全向图像,提出了一种结合全向图像特征的全变分模型——全向全变分,并在基于TV范数进行全向图像重构时,采用全向全变分作为目标函数,进行模型的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重构结果的主客观效果明显优于传统TV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全向成像 压缩感知 图像重构 TV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幅全向图像的空间水平直线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娄静涛 王炜 +1 位作者 张茂军 陈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93-2595,共3页
研究了在没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基于单幅全向图像定位空间水平直线的问题。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分析和推导了空间水平直线在全向成像系统中的成像特点,指出基于直线在全向图中的两个像点即可重建该水平直线,并相应地提出了一种基于"... 研究了在没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基于单幅全向图像定位空间水平直线的问题。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分析和推导了空间水平直线在全向成像系统中的成像特点,指出基于直线在全向图中的两个像点即可重建该水平直线,并相应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像点/非主像点"的空间水平直线定位算法。试验表明,在不同的像点提取精度下,对于不同空间水平直线,本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幅图像 直线定位 三维重建 反射全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向立体成像系统场景深度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炜 李国中 +1 位作者 熊志辉 徐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61-164,171,共5页
基于单相机双抛物面反射镜设计了一种共轴结构的折反射全向立体成像装置,给出了针对相应展开柱面全景立体图像对深度估计的应点匹配方法,最后通过3DMax构造相应虚拟装置和虚拟场景进行了仿真实验,初步证明了该结构设计和对应深度估计方... 基于单相机双抛物面反射镜设计了一种共轴结构的折反射全向立体成像装置,给出了针对相应展开柱面全景立体图像对深度估计的应点匹配方法,最后通过3DMax构造相应虚拟装置和虚拟场景进行了仿真实验,初步证明了该结构设计和对应深度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反射全向成像 深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孔径的折反射散焦模糊图像复原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杨 刘煜 +1 位作者 李永乐 张茂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36-4739,共4页
360度折反射成像系统由于其曲面反射的成像特点,获得的全向图像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散焦模糊问题,使得全向图像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全向图像成像过程中的散焦模糊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折反射系统中入射光线和图像模糊的关系,建立全向图像散... 360度折反射成像系统由于其曲面反射的成像特点,获得的全向图像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散焦模糊问题,使得全向图像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全向图像成像过程中的散焦模糊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折反射系统中入射光线和图像模糊的关系,建立全向图像散焦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编码孔径技术估计出图像中各个位置的模糊程度;最后通过反卷积算法复原图像。通过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全向图像的散焦模糊,获得全聚焦的清晰全向图像。获得的全聚焦全向图像在全向智能视频监控、战场环境全向智能感知以及机器人全向视觉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孔径 反射全向成像 散焦模糊 反卷积 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