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养血祛风方缓解特应性皮炎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思璇 胡桂兰 +4 位作者 叶建州 杨雪松 罗光云 张琼予 丛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9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调节肠道脆弱拟杆菌以影响免疫细胞因子改善脾虚型特应性皮炎作用机制的可能性。方法:84只雌性BABL/c小鼠建立皮炎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14只和菌群失调腹泻模型(脾虚型)70只。腹泻模型采用林可霉素灌胃诱导...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调节肠道脆弱拟杆菌以影响免疫细胞因子改善脾虚型特应性皮炎作用机制的可能性。方法:84只雌性BABL/c小鼠建立皮炎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14只和菌群失调腹泻模型(脾虚型)70只。腹泻模型采用林可霉素灌胃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造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药中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4只。阳性对照组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灌胃,中药各剂量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给药10 d。观察背部皮肤肿胀度和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表达水平,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gA,SIgA),脆弱拟杆菌定量及肠黏膜完整性相关基因定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治疗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血清IgE、IL-17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P<0.05),TGF-β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结肠组织Bacteroides fragilis相对丰度显著回升(P<0.001)。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AD小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最佳,健脾养血祛风方通过调控外周血IgE、IL-17A、TGF-β1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肠道免疫功能的SIgA和脆弱拟杆菌的相对丰度值,进而修复AD小鼠的肠道屏障受损和肠道稳态失衡,从而发挥改善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小鼠皮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特应性皮炎 脆弱拟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湿疹小鼠ICAM-1及VCAM-1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3 位作者 陈家惠 马贤德 冯常青 王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湿疹小鼠模型皮损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VCAM-1)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慢性湿疹模型组、脾虚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脾虚慢性湿疹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湿疹小鼠模型皮损处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VCAM-1)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慢性湿疹模型组、脾虚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脾虚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中药组以健脾养血祛风方进行治疗,西药组以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耳部病变组织ICAM-1及VCAM-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耳部病变组织ICAM-1及VCAM-1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给药后,脾虚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耳部病变组织ICAM-1和VCAM-1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ICAM-1及VCAM-1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能够抑制脾虚型湿疹小鼠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皮损处ICAM-1及V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慢性 湿疹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慢性湿疹模型小鼠皮肤组织水通道蛋白3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田静 李忻红 +3 位作者 朱卉雯 马贤德 冯常青 王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慢性湿疹模型小鼠皮损处水通道蛋白3(AQP3)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采用小剂量反复DNCB涂抹及番泻叶致脾虚证...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慢性湿疹模型小鼠皮损处水通道蛋白3(AQP3)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采用小剂量反复DNCB涂抹及番泻叶致脾虚证建立小鼠脾虚慢性湿疹模型。中药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灌胃,阳性药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灌胃。免疫组化法检测病变皮肤组织中AQP3的表达,同时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健脾养血祛风方对小鼠皮损处炎症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QP3过度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AQP3表达均明显下降,染色强度降低。模型组AQP3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下调AQP3表达(P<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下调皮损中过度表达的AQP3可能是其治疗脾虚慢性湿疹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慢性湿疹 水通道蛋白3 小鼠 AQ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3 位作者 李忻红 马贤德 冯常青 王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均制备脾虚证慢性湿疹模型。中药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健...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小鼠均制备脾虚证慢性湿疹模型。中药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健脾养血祛风方干预,西药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4d后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耳肿胀度(耳质量差)、耳厚度差、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结果中药高、低剂量组以及西药组小鼠病变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不明显,棘层肥厚明显减轻,真皮内炎性浸润显著减少,内皮细胞肿胀减轻。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耳厚度差及耳肿胀度均显著增加(P均<0.05);各给药组小鼠耳厚度差及耳肿胀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各给药组小鼠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能够显著减轻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耳肿胀度,减少耳厚度差;下调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增高的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抑制病变组织炎性反应,改善慢性湿疹皮损的病理结构。该方对脾虚证慢性湿疹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慢性湿疹 胸腺指数 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GHT-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丽霞 高晶 +2 位作者 陈兴 朱卉雯 于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5,F0003,共6页
目的基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LIGHT)-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小剂量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 目的基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LIGHT)-疱疹病毒入侵介质(HVEM)信号通路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50只。模型组采用小剂量二硝基氯苯(DNCB)反复涂抹联合番泻叶灌服建立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50只小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中药低剂量治疗组、中药中剂量治疗组和中药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西药治疗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灌胃,中药各剂量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连续给药14 d。观察背部皮肤肿胀度和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皮肤肿胀度和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皮肤组织形态学表现呈现慢性湿疹病理改变,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治疗组、中药高剂量治疗组小鼠皮肤肿胀度和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皮肤组织形态学表现明显改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皮肤LIGHT、HVE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脾虚型慢性湿疹小鼠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以高剂量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LIGHT-HVEM信号通路,降低血清IL-2、IL-6、TNF-α表达水平,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动态平衡,从而有效改善皮肤肿胀度和皮肤组织病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健脾养血祛风方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第14个成员-疱疹病毒入侵介质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树突状细胞TLRs/MyD88/NF-kB信号通路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雪松 叶建州 +2 位作者 罗光云 李柏橙 甘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3-20,共8页
目的探究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树突状细胞(DCs)Toll样受体(TLRs)经典MyD 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单核细胞并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DCs表面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健脾养血祛风方对... 目的探究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树突状细胞(DCs)Toll样受体(TLRs)经典MyD 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小鼠骨髓分离单核细胞并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DCs表面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健脾养血祛风方对DCs细胞活力的影响;RT-q PCR检测TLR2、TLR3、TLR4和TLR9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下游信号相关蛋白IRAK-1、IRAK-4、TRAF6、p38、MyD 88、NF-κB表达;ELISA检测IL-4、IL-10、INF-γ、IL-12水平。结果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前提下,50μg/mL健脾养血祛风方能明显增加TLR2、TLR3、TLR4和TLR9的表达(P<0.01),同时能促进DCs中IRAK-1、IRAK-4、TRAF6、p38、MyD 88、NF-κB水平(P<0.01)。此外,50μg/mL、75μg/mL健脾养血祛风方还可增加INF-γ、IL-12的释放(P<0.01),抑制IL-4、IL-10的生成(P<0.01)。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可促进DCs的TLRs/MyD 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从而调控炎症因子表达,使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平衡体系向Th1方向倾斜,缓解特应性皮炎(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树突状细胞 TLRs/MyD88/NF-kB炎症信号通路 免疫屏障 Th1/Th2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及其对紧密连接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雪松 叶建州 +2 位作者 罗光云 杨榆婷 陆毓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究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角质形成细胞(KC)的作用及其对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健脾养血祛风方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健脾养血祛风方对TJ相关蛋白occludin... 目的探究健脾养血祛风方对角质形成细胞(KC)的作用及其对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健脾养血祛风方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健脾养血祛风方对TJ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1、JAM-A、Zo-1表达影响情况。ELISA检测IL-4、IL-10、INF-γ、IL-12水平。RT-q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yD88、NF-κ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前提下,健脾养血祛风方能明显增加occludin、claudin-1、JAM-A、Zo-1蛋白的表达,同时能显著抑制INF-γ、IL-12的释放,促进IL-4、IL-10的生成。此外,健脾养血祛风方还能显著抑制HaCat中TLR4、MyD88、NF-κB水平。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可调控HaCat中TJ相关蛋白表达,从而修复机械屏障。可能的机制是健脾养血祛风方抑制了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进而改变了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角质形成细胞 紧密连接 机械屏障
原文传递
健脾养血祛风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80例的疗效
8
作者 肖小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80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探讨健脾养血祛风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80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健脾养血祛风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湿疹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干预后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养血祛风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西医治疗 慢性湿疹 虚风燥证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卉雯 田静 +2 位作者 李忻红 冯常青 王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4-1367,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慢性湿疹模型组、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中药组以健... 目的观察健脾养血祛风方对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血清及皮肤组织中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慢性湿疹模型组、慢性湿疹西药治疗组、慢性湿疹中药治疗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中药组以健脾养血祛风方进行治疗,西药组以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CD4^+和CD8^+水平并计算其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CCL17和CCL18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中CCL17和CCL18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干预后,小鼠脾细胞CD4^+水平、CD4^+/CD8^+显著升高,血清中CCL17和CCL18水平显著下降,小鼠皮损中CCL17和CCL18的表达明显减弱。以上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剂量组各指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能够显著上调慢性湿疹小鼠模型CD4^+水平及CD4^+/CD8^+比值;下调慢性湿疹小鼠模型趋化因子CCL17及CCL18血清水平、抑制CCL17及CCL18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对失衡状态下的细胞免疫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慢性湿疹 T细胞亚群 趋化因子CCL17 趋化因子CCL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30例疗效观察
10
作者 陈思璇 叶建州 +4 位作者 胡桂兰 杨雪松 罗光云 张琼予 丛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8期113-118,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健脾养血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组联合西替利嗪片;观察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组联合西替利嗪片,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健脾养血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组联合西替利嗪片;观察组予健脾养血祛风方组联合西替利嗪片,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SCORAD积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升高SIgA、TGF-β、脆弱拟杆菌丰度及降低血清总IgE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养血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指标,并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血祛风方 特应性皮炎 脆弱拟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