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琳 曾昭祥 +1 位作者 岳淑英 卢世臣 《护理管理杂志》 2007年第3期7-10,13,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维持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咨询,为期2年。采用简明精...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维持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咨询,为期2年。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the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30,NOSIE-30)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the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评估,并了解其复发率。结果训练前,BPRS、SDSS、NOSIE-30及GQOLI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BPRS、SDSS及总消极因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及GQOLI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2年后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控制源 健康行为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应行为商数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训练在学龄期癫痫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晓娟 赵金华 杨秀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行为商数(ADQ)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适应行为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学龄期癫痫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用药... 目的探讨基于适应行为商数(ADQ)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适应行为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学龄期癫痫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包括用药管理、健康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常规健康行为训练,试验组实施基于ADQ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训练。训练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适应行为、ADQ分级、希望水平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学龄期癫痫患儿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ADQ高于对照组(P<0.05);ADQ分级正常儿90.74%高于对照组73.08%(χ^(2)=5.618,P<0.05);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的积极行为、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希望量表(HHI)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DQ指导下的分层健康行为训练有助于提高学龄期癫痫患儿适应行为,促进希望水平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 癫痫 适应行为商数 健康行为训练 适应行为 希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训练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艳 闫景新 楚平华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健康行为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SAB)进行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健康行为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SAB)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SAB各分量表及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适应行为等级为边界及以下的患儿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癫痫患儿进行健康行为训练,可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健康行为训练 适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对癫痫患儿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子友 冯乃超 王博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2期3436-3437,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修医院儿科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修医院儿科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健康行为训练,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客观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儿采用健康行为训练联合托吡酯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儿服药的依从性以及改善预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训练 托吡酯 癫痫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源与健康行为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影响
5
作者 刘宪荣 魏春香 张明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观察随访2a。于出院时、出院后6mo末、1... 目的探讨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9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观察随访2a。于出院时、出院后6mo末、1a末、2a末采用潘氏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自编健康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内控水平、健康行为及生活满意度等。结果随访2a末,研究组内控水平、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生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社会功能缺陷、潘氏量表总分及阳性、阴性症状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控制源 健康行为训练 潘氏量表 生活满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的自我概念、适应行为及自尊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大伟 仇爱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的自我概念、适应行为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学龄期癫痫患儿72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健康行为训练,对比2组患儿...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的自我概念、适应行为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学龄期癫痫患儿72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健康行为训练,对比2组患儿的自我概念、适应行为、自尊水平。结果 2组患儿护理后自我概念评分、适应行为评分、自尊水平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行为、躯体外貌、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焦虑、幸福与满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适应能力商数(AHQ)评分及自尊量表(SES)、缺陷感量表(F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自我概念和适应行为,提高自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训练 癫痫 自我概念 适应行为 自尊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形成作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红尔 邹军辉 童建冲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形成作用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病情缓解的37例14~18岁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痊愈期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每月1次的...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形成作用的影响。方法:对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病情缓解的37例14~18岁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痊愈期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基础上,合并每月1次的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照组(17例)痊愈期患者每月进行1次一般性随访,随访2年。在入组时、出院12个月和24个月时进行控制源水平、健康行为和生活满意度的评定。结果:2年末,研究组患者的内控水平、健康行为、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可改善其适应不良行为,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满意度,减少和预防人格改变,对人格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控制源 健康行为训练 精神分裂症 人格形成
原文传递
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自尊、总体幸福感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8
作者 魏秋菊 魏春香 楚平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总体幸福感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经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在维持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控制源和健...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总体幸福感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经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在维持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咨询,为期1年。采用自尊量表(SE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进行评估,并了解其服药依从性。结果训练前,SES、GWB评分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SES、GWB、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1年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低自尊状态、提高总体幸福度及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控制源 健康行为训练 自尊 服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小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自身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问卷调查法:在社区干预前和社区干预三个月及半年后,采取问卷的形式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进行测评,并将血压自我监测值描绘成血压曲线。2)社区干预方法: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自身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问卷调查法:在社区干预前和社区干预三个月及半年后,采取问卷的形式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进行测评,并将血压自我监测值描绘成血压曲线。2)社区干预方法:健康教育、集体心理治疗、健康行为训练。根据知-信-行健康行为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结合集体心理治疗,引导患者建立知、信基础,进而进行健康行为训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整体血压控制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00)。结论根据知-信-行健康行为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同时结合集体心理治疗,进而进行健康行为训练,对提高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率,预防脑卒中起到很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集体心理治疗 健康行为训练 高血压病 社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