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保留Retzius间隙与传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月各数据库...目的评价保留Retzius间隙与传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月各数据库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两种术式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利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质量评价,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920例患者,其中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459例,传统不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4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具有以下特点:术后1月控尿率更优(OR=5.86,95%CI:3.10~11.06;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SMD=-0.47,95%CI:-0.87^-0.07;P<0.05)、手术切缘阳性率高(OR=1.59,95%CI:1.12~2.26;P<0.05)及术中出血量多(SMD=20.15,95%CI:6.14~34.15;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OR=1.13,95%CI:0.70~1.82;P>0.05)、手术时间(SMD=-6.05,95%CI:-23.39~11.29;P>0.05)及术后1年生化复发(OR=0.89,95%CI:0.34~2.31;P>0.05)方面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在术后早期控尿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术中出血量更多及手术切缘阳性率更高,二者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后1年生化复发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在男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生殖道和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6例采用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行机器人辅助腹...目的:探索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在男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生殖道和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6例采用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生殖道和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的男性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8~65岁,平均48.9岁;体重指数18.6~30.5kg/m^(2),平均24.3kg/m^(2);美国麻醉科医师协会评分1~3分,平均2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11~25分,平均18.7分。所有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成立,影像学无局部进展及远处转移,排除原发前列腺癌可能。9例术前分期cT2~T3a期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降期至cT0~1期,7例患者为cTa~1G3期。患者均有强烈意愿保留尿控及性功能,遂行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保留生殖道和性神经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患者的肿瘤学和功能学状态。结果:16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术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05~421min,平均279.8min;术中出血量75~400mL,平均150.6mL;术后患者住院时间12~18d,平均12.2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余无明显术后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15例(93.8%)患者恢复日间及夜间尿控,10例(62.5%)患者IIEF-5评分达12分以上,其中6例(37.5%)患者可自行射精,中位随访时间14.3(12~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男性患者,行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保留生殖道及性功能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临床安全可行,在兼顾肿瘤控制的同时,实现更好尿控和性及生殖功能保留。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前列腺中叶突出的前列腺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保留Retzius间隙前列腺根治术(Retzius-sparing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RsRAR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解放军...目的:探讨前列腺中叶突出的前列腺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保留Retzius间隙前列腺根治术(Retzius-sparing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RsRAR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行RsRARP的患者资料,通过术前影像学资料筛选出中叶突入膀胱≥2.0 cm的患者共12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中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4.9 kg/m2。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中位数为9.0μg/L,游离PSA(free p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中位数为1.375μg/L。穿刺总阳性针数中位数为2.5针,活检Gleason评分6分2例,8分2例,9分4例。临床TNM分期cT1c期2例,cT2a期8例,cT3b期2例。所有患者术前控尿均正常,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均小于7分。术后6周开始复查血清PSA,之后每3个月复查1次,记录术后1、2、3个月时控尿及勃起功能情况。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患者,无输血患者,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采用未保留勃起神经的筋膜外技术,2例术前活检提示9分的患者在术中进行了淋巴结清扫,中位手术时长(从建立气腹到缝合皮肤切口)为125.0 min,中位出血量为50 mL。术后病理示无包膜外及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率为16.7%,pT2a期4例,pT2b期2例,pT2c期6例。Gleason评分3+4=7分2例,4+3=7分6例,4+5=9分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成功拔除尿管,拔除时长中位数为14 d,术后3个月tPSA中位数为0.009μg/L,且所有患者均小于0.060μg/L,未观察到生化复发。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均无勃起功能。术后1个月尿控率为33.3%,2个月尿控率为66.7%,3个月尿控率为83.3%。结论:对于熟练掌握RsRARP的术者来说,RsRARP在治疗中叶突出的pT2期及以下前列腺癌患者时,对肿瘤控制和术后尿控相关解剖结构的保护效果较为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和手术时长较为可控。然而,仍需要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保留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S-RARP)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RS-RARP和传统机器人辅助...目的:评价保留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S-RARP)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RS-RARP和传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CA-RARP)的对比研究,经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并进行质量评价,最终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尿失禁恢复、1年生化无复发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共纳入10篇10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较于CA-RARP,RS-RARP术式有着更高的总体切缘阳性率[OR=1.65,95%CI(1.16,2.34),P=0.005],在术后1个月[OR=3.56,95%CI(1.66,7.62),P=0.001]、术后3个月[OR=4.74,95%CI(2.96,7.60),P<0.001]、术后6个月[OR=3.46,95%CI(1.92,6.22),P<0.001]、术后12个月尿控功能恢复情况[OR=7.29,95%CI(2.13,24,94),P=0.002]均优于传统前入路手术;而在总体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pT2期及pT3期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化无复发生存率上,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RARP在一定意义上的确可以替代传统术式,为实现患者术后的早期尿控功能恢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保留Retzius间隙与传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月各数据库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两种术式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利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质量评价,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920例患者,其中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459例,传统不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4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具有以下特点:术后1月控尿率更优(OR=5.86,95%CI:3.10~11.06;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SMD=-0.47,95%CI:-0.87^-0.07;P<0.05)、手术切缘阳性率高(OR=1.59,95%CI:1.12~2.26;P<0.05)及术中出血量多(SMD=20.15,95%CI:6.14~34.15;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OR=1.13,95%CI:0.70~1.82;P>0.05)、手术时间(SMD=-6.05,95%CI:-23.39~11.29;P>0.05)及术后1年生化复发(OR=0.89,95%CI:0.34~2.31;P>0.05)方面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保留Retzius间隙术式在术后早期控尿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术中出血量更多及手术切缘阳性率更高,二者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后1年生化复发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文摘目的:探索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在男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生殖道和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6例采用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生殖道和性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的男性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8~65岁,平均48.9岁;体重指数18.6~30.5kg/m^(2),平均24.3kg/m^(2);美国麻醉科医师协会评分1~3分,平均2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11~25分,平均18.7分。所有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成立,影像学无局部进展及远处转移,排除原发前列腺癌可能。9例术前分期cT2~T3a期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降期至cT0~1期,7例患者为cTa~1G3期。患者均有强烈意愿保留尿控及性功能,遂行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保留生殖道和性神经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术后3个月开始随访患者的肿瘤学和功能学状态。结果:16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术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05~421min,平均279.8min;术中出血量75~400mL,平均150.6mL;术后患者住院时间12~18d,平均12.2d。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余无明显术后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15例(93.8%)患者恢复日间及夜间尿控,10例(62.5%)患者IIEF-5评分达12分以上,其中6例(37.5%)患者可自行射精,中位随访时间14.3(12~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男性患者,行保留Retzius间隙技术保留生殖道及性功能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临床安全可行,在兼顾肿瘤控制的同时,实现更好尿控和性及生殖功能保留。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文摘目的:探讨前列腺中叶突出的前列腺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保留Retzius间隙前列腺根治术(Retzius-sparing 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RsRAR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行RsRARP的患者资料,通过术前影像学资料筛选出中叶突入膀胱≥2.0 cm的患者共12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中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4.9 kg/m2。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中位数为9.0μg/L,游离PSA(free p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中位数为1.375μg/L。穿刺总阳性针数中位数为2.5针,活检Gleason评分6分2例,8分2例,9分4例。临床TNM分期cT1c期2例,cT2a期8例,cT3b期2例。所有患者术前控尿均正常,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分均小于7分。术后6周开始复查血清PSA,之后每3个月复查1次,记录术后1、2、3个月时控尿及勃起功能情况。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患者,无输血患者,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采用未保留勃起神经的筋膜外技术,2例术前活检提示9分的患者在术中进行了淋巴结清扫,中位手术时长(从建立气腹到缝合皮肤切口)为125.0 min,中位出血量为50 mL。术后病理示无包膜外及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率为16.7%,pT2a期4例,pT2b期2例,pT2c期6例。Gleason评分3+4=7分2例,4+3=7分6例,4+5=9分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成功拔除尿管,拔除时长中位数为14 d,术后3个月tPSA中位数为0.009μg/L,且所有患者均小于0.060μg/L,未观察到生化复发。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均无勃起功能。术后1个月尿控率为33.3%,2个月尿控率为66.7%,3个月尿控率为83.3%。结论:对于熟练掌握RsRARP的术者来说,RsRARP在治疗中叶突出的pT2期及以下前列腺癌患者时,对肿瘤控制和术后尿控相关解剖结构的保护效果较为理想,无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和手术时长较为可控。然而,仍需要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文摘目的:评价保留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RS-RARP)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RS-RARP和传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CA-RARP)的对比研究,经过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并进行质量评价,最终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尿失禁恢复、1年生化无复发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共纳入10篇10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较于CA-RARP,RS-RARP术式有着更高的总体切缘阳性率[OR=1.65,95%CI(1.16,2.34),P=0.005],在术后1个月[OR=3.56,95%CI(1.66,7.62),P=0.001]、术后3个月[OR=4.74,95%CI(2.96,7.60),P<0.001]、术后6个月[OR=3.46,95%CI(1.92,6.22),P<0.001]、术后12个月尿控功能恢复情况[OR=7.29,95%CI(2.13,24,94),P=0.002]均优于传统前入路手术;而在总体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pT2期及pT3期肿瘤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化无复发生存率上,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RARP在一定意义上的确可以替代传统术式,为实现患者术后的早期尿控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