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海楠 常晓峰 +3 位作者 杜良智 贺龙龙 孟兆理 刘少丽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CBCT评估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及上颌窦状况,评价其指导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上后牙缺失且经CBCT检查确认,需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BCT信息制定手术方案。同期植入种植体85枚,延期... 目的:通过CBCT评估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及上颌窦状况,评价其指导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上后牙缺失且经CBCT检查确认,需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BCT信息制定手术方案。同期植入种植体85枚,延期植入11枚,术后6~8月完成上部结构修复,修复后3、6、12月定期复查。结果:手术过程中未出现黏膜穿孔,术后随访中未出现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松动脱落;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未出现明显骨吸收,患者未诉主观不适。种植手术成功率及随访期间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结论:CBCT可为侧壁开窗式上颌窦提升术提供全面可靠的指导,术前精确测量与检查,对提高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种植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用于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燕 詹捷玲 +1 位作者 杨晓喻 罗芬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为后期广大口腔种植患者的优质护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种植中心就诊进行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378例,按... 目的探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为后期广大口腔种植患者的优质护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种植中心就诊进行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3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焦虑频度、术后效果及患者依从性,比较2种护理模式的特点和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99.5%(188/189)]高于对照组[88.4%(167/189)]。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术前大部分及以上时间(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4分)存在焦虑症状者的构成比分别为76.2%(144/189)和78.3%(148/189),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存在焦虑症状者[12.7%(24/189)]低于对照组[45.0%(85/189)]。对照组和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89.9%、97.4%,但对照组患者中术后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和瘀斑形成者(19例)多于研究组(5例)。2组患者术后10 d、6个月复诊治疗率均大于98.4%,术后1、3个月患者复诊治疗率出现了低谷,但研究组患者术后1、3个月复诊治疗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复诊时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焦虑频度,有效缓解术后肿痛带来的焦虑,为深化患者术后的优质护理积累了临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后医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液浓缩物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博 王迎捷 周强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浓缩物用于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浓缩物用于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体血液浓缩物治疗,记录与随访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自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骨高度与骨宽度均高于术前1 d(均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牙周愈合位点数高于对照组、替代性吸收位点位点数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种植体都存活,研究组的黏膜穿孔、牙周感染、种植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23.7%(P<0.05)。结论:自体血液浓缩物用于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患者可促进牙周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也能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升骨高度与骨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浓缩物 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 骨高度 骨宽度 牙周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例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国伟 陆薇 +2 位作者 程志鹏 王小凤 何福明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27-431,共5页
目的研究并讨论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建议的治疗方法。方法 122例上后牙缺失并且骨量不足的患者于2010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15日接受了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均已完成上部修复。测量记录术前剩余牙槽骨高... 目的研究并讨论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建议的治疗方法。方法 122例上后牙缺失并且骨量不足的患者于2010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15日接受了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均已完成上部修复。测量记录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记录所有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比如过量出血、上颌窦底黏膜穿孔、感染、创口裂开、急性上颌窦炎、移植骨吸收,以及统计种植体存留率。结果术中8例发生窦底黏膜穿孔,术后3例当晚少量鼻出血,术后1-2周3例伤口裂开,术后2周1例急性上颌窦炎伴化脓性感染;术后6个月内,有6例患者的移植骨出现部分吸收,6颗种植体发生松动或自行脱落。结论外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相关的并发症有黏膜穿孔、感染、创口裂开、移植骨吸收以及种植体松动、脱落,可通过术前周密检查、术中控制手术操作、修补穿孔黏膜、术后适当加大抗生素剂量、缝合裂开创口并配合使用漱口水及系统性抗生素治疗等方法预防及治疗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上颌提升 上颌窦底 窦底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的应用
5
作者 高佳雨 满毅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37-542,共6页
上颌后牙缺失后常出现牙槽嵴吸收和上颌窦气化,导致垂直骨高度严重不足。侧壁开窗(或侧壁入路)上颌窦底提升通过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抬升上颌窦黏骨膜,实现上颌后牙区的垂直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骨高度需求。数字化技术在侧壁开窗上... 上颌后牙缺失后常出现牙槽嵴吸收和上颌窦气化,导致垂直骨高度严重不足。侧壁开窗(或侧壁入路)上颌窦底提升通过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抬升上颌窦黏骨膜,实现上颌后牙区的垂直骨增量,以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骨高度需求。数字化技术在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已广泛应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本文旨在探讨上颌窦底倾斜、存在上颌窦分隔、囊肿及异物病例中通过数字化技术辅助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的应用,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 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上颌窦黏骨膜穿孔修补方式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傅达希 唐增斌 +2 位作者 朱怡霖 石子麦 潘小波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8-384,共7页
上颌后牙区牙缺失导致的牙槽嵴吸收以及上颌窦的气化,造成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常通过上颌窦底提升进行骨增量。上颌窦黏骨膜穿孔是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穿孔后如何进行修补,不同修补方式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 上颌后牙区牙缺失导致的牙槽嵴吸收以及上颌窦的气化,造成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常通过上颌窦底提升进行骨增量。上颌窦黏骨膜穿孔是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穿孔后如何进行修补,不同修补方式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将对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中上颌窦黏骨膜穿孔不同修补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黏骨膜穿孔 修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姜彬 吕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2月30例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采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与骨替代材料进行骨增量并即刻或延期植入...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2月30例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采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与骨替代材料进行骨增量并即刻或延期植入种植体30颗,平均随访时间(12±2.5)个月,观察术后6~8个月获得的牙槽骨高度及垂直骨高度吸收的百分比。结果术后所有种植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后6~8个月上颌窦提升获得的垂直骨高度为(8.81±0.76)mm,垂直高度吸收的百分比为6.3%±0.6%。结论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提升 骨替代材料 浓缩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不同窦嵴距的种植体留存率分析
8
作者 陈钢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目的评价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窦嵴距对种植体留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深圳市友睦口腔门诊部就诊的上颌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的患者,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植入去蛋白牛骨矿物质并同期行种植... 目的评价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窦嵴距对种植体留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深圳市友睦口腔门诊部就诊的上颌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的患者,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植入去蛋白牛骨矿物质并同期行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二期修复。依据剩余窦嵴距分为组1(<3mm)及组2(≥3mm),评价术后并发症、种植体留存率及边缘骨吸收状况。结果共124例患者,136侧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植入252颗种植体,平均随访时间(58.1±15.8)个月。组1种植体留存率91.59%,组2种植体留存率93.10%,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7侧发生了上颌窦黏骨膜穿孔(19.85%),穿孔与种植体失败率无显著相关。结论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是治疗上颌后牙骨高度不足的有效技术,剩余窦嵴距与种植体留存率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上颌窦底提升 窦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液浓缩物(CGF)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富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91-93,共3页
自体血液浓缩物(CGF)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3月,止于2022年4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选择实施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 自体血液浓缩物(CGF)在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3月,止于2022年4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选择实施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病例数为46,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23;其中,对照组实施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基础上联合使用自体血液浓缩物。结果 对两组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术后面部肿胀、牙龈肿痛症状评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没有显著差异,术后3个月实验组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自体血液浓缩物,能够提升牙周愈合速度,优化康复效果,提高上颌窦底骨高度,临床治疗效果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式 上颌窦底提升 自体血液浓缩物 牙周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障膜对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佳明 赵瑞敏 +3 位作者 潘宏伟 王佳 余占海 李健学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0期24-3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估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LSFA)中骨窗外覆盖屏障膜对窦内新生组织、窦底提升高度、种植体失败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1995年1月-2022年3月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基础... 目的系统评估侧壁开窗式上颌窦底提升(LSFA)中骨窗外覆盖屏障膜对窦内新生组织、窦底提升高度、种植体失败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1995年1月-2022年3月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有关LSFA骨窗外覆盖屏障膜的临床研究,且进行引文索引和期刊手动检索。使用Cochrane协作工具评估随机对照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估队列研究的偏倚风险。结果共9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其中8篇随机对照研究,1篇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LSFA中,骨窗外盖膜组较未盖膜组呈现更多的窦内新生骨(P<0.05)和残留植骨材料(P<0.05)、更少的结缔组织、更佳的窦底提升高度(P<0.05)和更低的种植体失败率(P<0.05)。术后并发症中骨窗外未盖膜组观察到更多植骨材料移位丢失(7例)和软组织肿胀(7例)。结论LSFA中,骨窗外覆盖屏障膜在窦内新生骨、结缔组织比例、窦底提升高度、种植体预后和术后并发症中具有一定优势,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屏障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屏障膜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的术中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少康 李树春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即上颌窦底外提升,是解决上颌后牙缺失后上颌骨后部骨量不足的有效方式。其技术敏感性较高,术中常见并发症有出血和上颌窦黏骨膜穿孔。若未对手术风险进行完善评估,对术中并发症处理不妥当,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甚至...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即上颌窦底外提升,是解决上颌后牙缺失后上颌骨后部骨量不足的有效方式。其技术敏感性较高,术中常见并发症有出血和上颌窦黏骨膜穿孔。若未对手术风险进行完善评估,对术中并发症处理不妥当,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影响远期种植效果。本文将对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的术中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预防及处理进行文献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黏骨膜穿孔 中并发症 口腔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术后5年以上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德争 谭包生 郭德惠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目的:统计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术后5-9年种植体存留率,观察种植体根尖骨改建情况。方法:回访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5年以上107颗种植体,通过CBCT测量种植体根尖新骨形成情况。结果:种植体存留率为96.3%。对28例患者(35颗种植体)进行C... 目的:统计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术后5-9年种植体存留率,观察种植体根尖骨改建情况。方法:回访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5年以上107颗种植体,通过CBCT测量种植体根尖新骨形成情况。结果:种植体存留率为96.3%。对28例患者(35颗种植体)进行CBCT分析,发现20颗种植体埋于新上颌窦底下,15颗种植体突出新上颌窦底。结论: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种植体5年以上存留率在90%以上。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可获得理想的长期稳定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提升 存留率 新骨形成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成宏 葛云 +2 位作者 籍增平 赵向东 王歆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3120-312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上颌后牙区种植行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上颌后牙牙槽骨高度2mm^4mm种植患者,术中应用超声骨刀进行上颌窦底侧壁开窗、窦底黏膜提升,植入人工骨粉,同期或Ⅱ期植入种植体。结果10例...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上颌后牙区种植行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上颌后牙牙槽骨高度2mm^4mm种植患者,术中应用超声骨刀进行上颌窦底侧壁开窗、窦底黏膜提升,植入人工骨粉,同期或Ⅱ期植入种植体。结果10例超声骨刀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植骨,8例同期植入11颗种植体,2例因骨高度<2.5mm,并且操作中可疑牙槽嵴顶骨裂,6个月后再植入3颗种植体。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对比平均提升窦底高度5.0mm(2.6mm^10.0mm)。术后随访半年~2年,X线片未发现种植体周围或植骨处阴影。结论应用超声骨刀行口腔种植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可精确地完成手术,不易损伤窦底黏膜和骨壁血管,术后反应轻,是较理想的手术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 超声骨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介导下的超声骨刀在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亚尔肯·阿吉 白尔娜·吾守尔 马嘉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在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中选择41例需要进行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的患者纳入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 目的探讨CBCT介导下超声骨刀在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中选择41例需要进行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的患者纳入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1例使用超声骨刀作为实验组,20例使用普通球钻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开窗时间、上颌窦黏膜穿孔率、术后3d内的疼痛(VAS评分和布洛芬用量)、肿胀和语音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开窗时间分别为(19.67±3.10)min、(17.95±2.7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颌窦黏膜穿孔率为0,对照组上颌窦黏膜穿孔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未出现语音异常,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鼻音加重。结论超声骨刀用于上颌窦侧壁外提升术较普通球钻相比可以降低穿孔率、减轻术后反应,但不能缩短开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超声骨刀 上颌窗外提升 穿孔率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的近期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奕文 林玉娇 王友山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89-92,94,共5页
目的评价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应用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7例(共8侧)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剩余牙槽骨高度均<5 mm(平均3.7 mm),行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 目的评价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应用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7例(共8侧)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剩余牙槽骨高度均<5 mm(平均3.7 mm),行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16枚,术后6个月上部结构修复,随访6~24个月,平均(11.6±5.7)个月。观察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周围骨结合和骨量改变情况,以及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的并发症。结果观察期内本组种植体留存率为100%,16枚种植体均成功负载,骨结合状况良好,无不良自觉症状,本组病例术中未出现窦底黏膜穿孔破裂,仅有2例术后轻度颌面部肿胀。比较术后当天与术后6个月X线显示上颌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高度平均增加10.1 mm;边缘骨丧失平均0.4 mm。结论上颌窦侧壁小窗口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是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高度严重不足种植修复的有效解决方案,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减少手术及诊疗次数,缩短治疗周期,近期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上颌窦底提升 同期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在严重骨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园园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20期3329-3331,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在严重骨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牙种植术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扫描(CBCT)测量上颌窦底...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在严重骨量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牙种植术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扫描(CBCT)测量上颌窦底垂直高度(RBH),根据测量情况分为两组,其中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RBH2~3mm)的32例患者(44颗种植体)为观察组,采用超声骨刀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牙种植术,并植入人工骨粉+自体骨混合物行骨再生术,RBH4~5mm的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46颗种植体),采用上颌窦提升术。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患者均随访24个月,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前RBH高度为2.71±0.18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0.35mm,观察组术后6个月RBH提升高度为8.22±0.85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1±0.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6个月RBH高度、种植前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成功率97.73%,黏膜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率12.50%;对照组种植成功率为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采用超声骨刀上颌窦侧壁开窗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上颌提升 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牙源性上颌窦炎患牙拔除后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修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韵莹 刘芸 +4 位作者 徐婷 刘珍珍 曹少萍 王张嵩 武东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且确诊为OMS,拔牙后6~8个月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纳入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但未诊断为OMS,拔牙后6~8个月因种植区域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部分上颌窦底骨质不连续及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13例,其余32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照组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8例,其余40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术后6~8个月行二期修复治疗。种植术后21 d、3个月、8个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修复后24个月比较2组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pical bone height,ABH)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情况。结果研究组45例种植术前上颌窦黏膜厚度均值(1.556±0.693)mm,大于对照组(1.229±0.4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上颌窦底提升术均无上颌窦黏膜穿孔。修复后24个月,研究组SBG、ABH和MBL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OMS的患牙拔除后,上颌窦炎症减退、缺牙区骨质高度和密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及种植修复,可以达到与非OMS患牙拔除后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上颌窦炎 拔牙 上颌窦底提升 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修复 上颌窦黏膜厚度 上颌窦内成骨高度 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 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瑾 吴烨峰 何福明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是增加后牙骨量的有效治疗方式,其成功取决于新骨的形成和植体的长期存活率。影响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后新骨形成及植体存活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剩余牙槽骨高度、骨窗尺寸、骨窗覆盖方式、植骨方式等。有学者认为减小...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是增加后牙骨量的有效治疗方式,其成功取决于新骨的形成和植体的长期存活率。影响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后新骨形成及植体存活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剩余牙槽骨高度、骨窗尺寸、骨窗覆盖方式、植骨方式等。有学者认为减小骨窗面积能保留更多骨壁,而覆盖生物屏障膜或游离骨块能防止软组织侵入,对于新骨生成和提高植体存活率有一定积极作用。有学者提出将具有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生长因子替代自体骨与其他骨替代材料混合应用以促进新骨形成。有学者提出同期种植时剩余牙槽骨高度的降低或不植骨的侧壁开窗提升方式不会影响新骨形成和植体存活率,从而扩大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手术适应证。本文就这几个因素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提升 新骨形成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估上颌窦侧壁开窗术术中出血风险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濠吉 刘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观察上颌窦外侧骨壁内血管位置、直径大小,判断引起出血风险大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2017年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拍摄CBCT的上后牙缺失患者104例(共208例上颌窦),观察血管至上颌窦底在外侧壁的距离与...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观察上颌窦外侧骨壁内血管位置、直径大小,判断引起出血风险大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6~2017年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拍摄CBCT的上后牙缺失患者104例(共208例上颌窦),观察血管至上颌窦底在外侧壁的距离与开窗范围关系,判断开窗时引起出血风险大小。结果:血管至窦底在外侧壁的平均距离(8.26±3.43)mm,血管位于开窗范围内,有损伤风险占26.4%,能引起明显出血占2.2%。结论:在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术中,损伤血管引起明显出血概率较低,窗口上界至上颌窦底在上颌窦外侧壁的距离在7mm以内属于安全范围,术前通过CBCT能更好的避免损伤血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血管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手术入路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失败原因和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郝新河 叶虎 翟沁凯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经侧壁或牙槽嵴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种植体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失败原因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0—2015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由同一名医师完成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患者。主要预测变量... 目的:探讨经侧壁或牙槽嵴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种植体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失败原因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0—2015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由同一名医师完成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患者。主要预测变量是经侧壁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和经牙槽嵴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混杂变量是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口腔卫生状况、牙位、种植体长度和直径、修复类型。结果变量为种植体存活率、失败原因和并发症。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9例患者进入研究对列,男31例(52.5%),女28例(47.5%),平均年龄(61.3±10.1)岁。随访(5.6±1.2)年,5颗种植体失败,成功率为88/93(94.6%)。经侧壁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牙失败3颗,成功率为18/21 (85.7%);经牙槽嵴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牙失败2颗,成功率为70/72(97.2%)。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χ^(2)=6.662,P=0.010)、口腔卫生状况(χ^(2)=4.352,P=0.037)以及手术入路(χ^(2)=4.232,P=0.040)与种植体存活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吸烟史(OR=0.030,95CI:0.002~0.493,P=0.014)与种植体存活率相关;手术入路(χ^(2)=5.000;P=0.025)与种植体失败原因相关,侧壁入路3颗(100%)种植体失败的原因是(3个月时)松动、骨愈合不良,而牙槽嵴入路2颗(100%)种植体失败的原因是(4年后)种植体周围反复感染、大量骨质丢失。吸烟史和种植体并发症显著相关(χ^(2)=12.433,P=0.014),吸烟患者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比例显著较高(6/88,6.8%)。手术入路和种植体并发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χ^(2)=9.453,P=0.051)。结论:尽管不同手术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种植体存活率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影响,但手术入路与种植体失败原因相关。吸烟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降低种植体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底提升 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