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2010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唐秋萍 蔡于旭 +1 位作者 冯飞 韩慧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1-1312,共2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充足、安全的血液供应。方法对2006~2010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筛检不合...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充足、安全的血液供应。方法对2006~2010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筛检不合格率为4.31%,ALT及HBsAg 2项不合格是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血液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抗-TP和抗-HIV阳性检出率在近2年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应关注献血者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血液检测 传染性标志物 不合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821例患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勇彪 蒙春华 +2 位作者 赵华 肖词英 区倩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1147-1148,共2页
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本院对来就诊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 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本院对来就诊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标志物 检测结果 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地区119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绍秋 张国强 +4 位作者 常在娟 周红艳 魏巍 毛秀军 王惠良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对2014年唐山地区无偿献血者1197份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呈反应性不合格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今后的采供血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建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采集后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 目的对2014年唐山地区无偿献血者1197份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呈反应性不合格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今后的采供血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工作建议。方法对无偿献血者采集后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s Ag、抗-HCV和抗-TP、HIV抗原抗体,对这4项和ALT检测阴性标本再采用NAT法联合检测HBV DNA、HCV RNA和HIV RNA。结果 2014年总计76 98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ELISA不合格1149例(HBs Ag 364例、抗-HCV 237例、HIV抗原抗体113例、抗-TP 435例),核酸检测不合格48例(HBV DNA 46例、HCV RNA 1例、HIV RNA1例)。结论除严格检测血液外,还要从源头上对血液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传染性标志物 ELISA法检测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及合并阳性情况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秀琳 李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122,共2页
目的研究重庆市无偿献血者标本中HBs 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及合并阳性情况,为制定血液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用2种酶免试剂对HBs Ag、抗-HCV、抗-HIV、抗-TP进行检测。双试剂检测均为阳性者或某单试剂检测阳性,且... 目的研究重庆市无偿献血者标本中HBs 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及合并阳性情况,为制定血液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用2种酶免试剂对HBs Ag、抗-HCV、抗-HIV、抗-TP进行检测。双试剂检测均为阳性者或某单试剂检测阳性,且经该试剂双孔复试,仍然出现至少1孔为阳性者,即认为阳性结果。回顾性分析2012年检测的不合格结果。结果 2012年1~12月本中心无偿献血标本115 530例,不合格标本6 326例,其中因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阳性不合格分别为1 301、606、233和1 474例,包含95例传染标志物双项目阳性标本和1例传染病标志物多项目阳性标本,分别为:HBs Ag和抗-TP项目合并阳性标本41例;抗-TP+抗-HCV项目合并阳性标本20例;HBs Ag+抗-HCV项目合并阳性标本14例;抗-TP+抗-HIV项目合并阳性标本9例;HBs Ag+抗-HIV项目合并阳性标本8例;抗-HCV+抗-HIV合并阳性标本3例,HBs Ag+RC+TI+抗-TP阳性标本1例。结论在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抗-TP项目合并其它传染标志物阳性十分常见,前端开展梅毒快速筛检将大大降低血液报废率,更有利于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传染性标志物 阳性 合并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锦艳 黎世杰 +3 位作者 何博 柯蓉蓉 许颖莹 黄伯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86-487,489,共3页
目的: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年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为调整和优化献血者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ELISA 法用两种酶免试剂对105695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 ... 目的: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年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为调整和优化献血者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ELISA 法用两种酶免试剂对105695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 检测,按项目归类比较呈反应性标本的数量、比率及对同项目两种试剂均呈反应性的重合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 HBsAg 及抗-TP 呈反应性献血者与相应的阴性献血者其他传染性标志物呈反应性的比率。结果 HBsAg、抗-TP、抗-HCV 和抗-HIV 单项呈反应性的标本分别为9394、5148、5057和1274份,在全部呈反应性的无偿献血标本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23.53%、12.90%、12.67%和3.19%。HBsAg 及抗-TP 呈反应性献血者与相应的阴性献血者其他传染性标志物呈反应性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BsAg、抗-TP、抗-HCV 和抗- HIV 呈反应性的标本对两种酶免试剂呈反应性的重合率分别为77.90%、69.08%、34.76%和19.56%。结论前端开展 HBsAg 及抗-TP 的快速筛查,将有利于排除多项感染的高危献血者;抗- HCV 和抗-HIV 对两种酶免试剂呈反应性的重合率低,检测结果争议大,不宜作为前端快速筛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传染性标志物 前端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万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衍春 赵建丽 +3 位作者 张振燕 周知祥 万学兴 李竹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1年第6期359-359,共1页
对取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 30 46 4名街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ALT、HBsAg、HCV、HIV、梅毒等的检测。得出相应的传染性标志物指标 ,并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献血者 血液 传染性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波 黄文成 +1 位作者 刘志民 雷考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17期145-146,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医患纠纷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在《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医疗侵权诉讼实行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即接受血液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可为避免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和医疗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医患纠纷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在《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医疗侵权诉讼实行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即接受血液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可为避免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清传染性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素菊 王波 +1 位作者 宋杰 王艳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70-371,共2页
输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重要治疗手段,也是感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主要途径。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临床输血前必须检查患者血液感染性病原体相关指标。为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医护患各方利益,防范医... 输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重要治疗手段,也是感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主要途径。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临床输血前必须检查患者血液感染性病原体相关指标。为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医护患各方利益,防范医疗风险,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性疾病感染状况,我们对本院8308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栗群英 熊杰 +2 位作者 王庆旭 彭燕 吴艾霖 《西南军医》 2008年第2期43-43,共1页
目的探讨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9616例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爱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检测分析。结果各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HbsAg 10.61%、HIV 0.04... 目的探讨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9616例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爱滋病病毒(HIV)抗体、丙肝病毒(HCV)抗体及梅毒(TP)抗体检测分析。结果各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HbsAg 10.61%、HIV 0.04%、HCV 2.16%、TP 2.96%。结论输血前4项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可为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减少医患纠纷,充分认识四项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围 张碧霞 +3 位作者 曹雁 赵德军 毛跃 杨钢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2期154-,共1页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00例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惠平 蔡伟雄 +1 位作者 叶旭英 茹文渊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57-457,共1页
目的:了解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对5800例住院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4项检测指标... 目的:了解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对5800例住院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4项检测指标中HBsAg感染率居首,阳性率为9.05%;本次检测5800例受血者HCV感染率为0.52%,HIV感染率为0.052%;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1.03%。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其他三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了解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操作,避免医疗损伤而引起的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照军 赵艳梅 +1 位作者 曹红荣 王连友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761-764,共4页
目的评估徐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状况,以预防和控制临床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方法统计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结果,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无偿献血... 目的评估徐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状况,以预防和控制临床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方法统计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不合格结果,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总的不合格率为3.19%,分项指标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2.13%、0.28%、0.33%、0.12%和0.37%;各年不合格率比较除抗-TP(P〉0.05,x2=5.76)外,其他项目ALT、HBsAg、抗-HCV和抗-HIV,P均〈0.05(x2分别为1662.75、69.37、2070.16和11.09),且采血前是否筛查ALT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940.75)。结论采血前进行ALT的筛查,可显著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同时ALT不合格亦是造成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市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发展固定献血者,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传染性标志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92例腔镜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分析
13
作者 汪群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384-3385,共2页
[目的]了解患者腔镜前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1/2)的感染情况,为避免传染性疾病通过腔镜而交叉传播。[方法]对8 892例腔镜检查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1/2胶体金快速检测并对阳性结... [目的]了解患者腔镜前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1/2)的感染情况,为避免传染性疾病通过腔镜而交叉传播。[方法]对8 892例腔镜检查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1/2胶体金快速检测并对阳性结果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复查验证。[结果]8 892例腔镜前HBsAg、抗-HCV、HIV的阳性率分别为5.15%、2.8%、0.11%;抗-HIV 1/2试验阳性者10例。[结论]对于快速检测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可疑结果用ELISA方法验证后是可靠的,对腔镜前患者的血液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传染性标志物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谭春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4-684,687,共2页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黎海东 谢文锐 洪卓凡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6期55-56,共2页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感染情况,探讨患者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从而预防因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对临床2500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感染情况,探讨患者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从而预防因临床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对临床2500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抗-TP)抗体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500例受检者中检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255例,阳性率为10.20%,HIV抗体阳性检出3例,阳性率为0.12%,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9例,阳性率0.76%,HCV抗体阳性42例,阳性率为1.68%。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男性阳性率(11.78%)明显高于女性(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项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有效避免医院感染,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16
作者 厚胜利 杨建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6期143-143,共1页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输血前检测血液4项传染性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对11254例患者术前、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各标志...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输血前检测血液4项传染性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对11254例患者术前、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各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HBsAg 6.21%、抗-HIV 0%、抗-HCV 0.22%、抗-TP 0.16%。结论:患者术前、输血前进行血液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对于预防血液传染性疾病和减少因输血后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标志物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孔凡彬 高翠翠 +1 位作者 黄海涛 杜春红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对输血常规检测的重视,及早发现感染者,避免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防止院内感染的传播。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 875例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对输血常规检测的重视,及早发现感染者,避免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防止院内感染的传播。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4 875例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同时与当前流行病学数据相比较。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11.1%、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率0.35%、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阳性率1.8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0.02%、总阳性率11.43%,这四种传染性标志物阳性率远高于普通流行病学。结论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不仅可以发现在入院前就已确诊感染但患者尚不知晓的疾病,掌握感染证据,而且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或防止患者因输血引发医疗纠纷。同时对降低院内感染、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80例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永进 高云巍 +1 位作者 曾娅莉 邓建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7期47-48,共2页
目的了解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对7680例输血患者的输血前标本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艾滋病病毒抗体;血清凝集法检测梅毒抗... 目的了解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对7680例输血患者的输血前标本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艾滋病病毒抗体;血清凝集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4项检测指标中HBsAg感染率居首位,阳性率为8.98%;HCV感染率为0.65%,HIV感染率为0.20%;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1.25%。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其他3项检测结果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指标检测对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0例拟受血者八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正荣 广圣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02-803,共2页
目的:对拟受血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对620例拟受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 目的:对拟受血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对620例拟受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620例拟受血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8.71%、1.77%、0.16%、1.94%。结论:检测拟受血者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对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确保输血安全,减少医疗纠纷,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性标志物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前或输血前3386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兰庆华 汪群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173-1173,共1页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具有传染输血相关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等)的危险,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严重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因为手术中或抢救中有时必须输血,为区分受血者...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具有传染输血相关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等)的危险,随着人们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严重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因为手术中或抢救中有时必须输血,为区分受血者所患疾病是否为输血感染.手术前或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相关检验就显得重要。本院于2000年6月起对手术前或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ALT等5项标志物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HCV 抗-HIV 输血相关疾病 血清 传染性标志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