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智化能力建构的高质量出版传播人才培养思考
1
作者 龙亚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颠覆和重塑着出版业形态,技术的更新迭代深刻影响的不仅是出版业本身,也对从事出版业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变化使得高校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出及时调整,从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培养...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颠覆和重塑着出版业形态,技术的更新迭代深刻影响的不仅是出版业本身,也对从事出版业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变化使得高校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出及时调整,从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平台等基础元素上进行重构,培养出适应数智化时代的高质量应用型出版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能力 高质量出版传播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党报党刊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十一届年会综述
2
作者 张晓红 曾紫涵 《传媒》 2025年第6期8-12,共5页
2024年12月8日,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报党刊改革创新及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十一届(2024)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河北大... 2024年12月8日,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报党刊改革创新及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十一届(2024)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传媒杂志社协办。年会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党报党刊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并聚焦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需要,探讨如何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党报党刊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人才 创新培养 新闻舆论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 年会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的力量:数智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坚守及其意义探析
3
作者 马梅 李娅 许欣 《教育传媒研究》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以“现场”概念为核心,对数智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在数智时代,新兴技术迭代催生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深层变革,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的远程采访、对已有稿件的编辑整合日益普遍,“现场”被不少人忽视。其... 本文以“现场”概念为核心,对数智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在数智时代,新兴技术迭代催生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深层变革,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的远程采访、对已有稿件的编辑整合日益普遍,“现场”被不少人忽视。其实“现场”在数智时代仍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使新闻作品和新闻呈现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人性化、现场感,更具有“灵韵”。它能形成一种“场域”,悄然提升专业前沿技能与责任感、进行社会化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助推“全面人”教育的长期性与持久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 数智时代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遗对外翻译传播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与培养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邓军 段慧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如何对外翻译传播非遗,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已成为高校翻译专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对外翻译传播的视角,梳理非遗翻译传播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非遗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传播效果评估方法以及高水平应用型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翻译传播能力构成要素 对外翻译传播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春蕾 韩红宇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9期82-84,共3页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事关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思维锚点,积极落实“党建+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知识耦合”跨学科人才模式、“全覆...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事关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思维锚点,积极落实“党建+专业思政”育人模式、“知识耦合”跨学科人才模式、“全覆盖”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构建“1+3”双创能力提升模式、全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人才培养 新文科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培养面向东盟国际传播人才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邓丽艳 《中国市场》 2024年第12期195-198,共4页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紧密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推动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盟国家紧密合作的重要伙伴,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形象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培养面...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紧密发展关系对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推动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盟国家紧密合作的重要伙伴,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形象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培养面向东盟国际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升中国形象、加强人文交流、推动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东盟 国际传播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语境下新闻传播人才数据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昊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2期1-3,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如何形塑新闻传播人才生态,新闻传播人才数据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与培养现状,进而提出聚焦数据素养,推动学科融合;重视数据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线上课程,应用人工智能;嵌入数据意识,开展实践教学;紧跟业界动... 文章通过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如何形塑新闻传播人才生态,新闻传播人才数据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与培养现状,进而提出聚焦数据素养,推动学科融合;重视数据能力,构建课程体系;打造线上课程,应用人工智能;嵌入数据意识,开展实践教学;紧跟业界动态,布局数据合作的聚焦智能场景新闻传播人才数据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能力 新闻传播人才 学科融合 新一代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媒合作模式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霄 徐梦迪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8期32-35,共4页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变化,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创新与改革。文章分析新媒体新技术对新闻传...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快速变化,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创新与改革。文章分析新媒体新技术对新闻传播行业的深刻影响及社会对复合型新闻人才需求的提升,阐述了国家相关政策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等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指出地方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不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融通有局限、师资队伍和实训平台建设不完备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构建校媒协同与“双师双挂”的双轨育人体系,通过“校媒协同、项目承载”育人模式和“双师双挂”协同育人机制,实现高校与媒体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师资培养,完善实训平台功能,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科研和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并建设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此外,还强调在重构专业课程设置时,应注重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以及国际视野的扩展,以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需求,为培养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校媒合作 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双创”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9
作者 李乐 《新闻传播》 2024年第8期18-20,共3页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全媒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是大势所趋。在培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课程的特点,修订凸显创新创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全媒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是大势所趋。在培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课程的特点,修订凸显创新创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实践项目为载体,通过部校共建、产教融合协同培养,协同育人,培养有正确价值观和创业精神、有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型新闻传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新闻传播人才 时代背景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播时代数智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江蓬 陈睿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20,26,共8页
智能传播背景下,数智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改革成为必然。这既是对新文科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智能媒介生态的主动适应,更是对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然回应。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着加速迭代的传媒业与滞后的人才... 智能传播背景下,数智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改革成为必然。这既是对新文科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智能媒介生态的主动适应,更是对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然回应。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着加速迭代的传媒业与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脱节、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失衡等现实困境。对此,数智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可从探究专业能力培养与数智教育的平衡、推动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层面开展创新性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 数智化 新闻传播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媒时代“双创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1
作者 韦意 《传媒》 CSSCI 2024年第22期75-77,共3页
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要具备“思维—能力—实践”三位一体的知识素质,以及创新专业技术、复合知识结构能力、多渠道知识转化能力等。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传媒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矩阵上实现深度融... 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要具备“思维—能力—实践”三位一体的知识素质,以及创新专业技术、复合知识结构能力、多渠道知识转化能力等。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传媒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矩阵上实现深度融合。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传媒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方式,探析了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以期构建起智媒时代传媒教育与双创教育多维融合教学体系,促进传媒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新闻传播人才 创新创业 传媒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四阶四融”培养模式探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12
作者 唐洁 《高教论坛》 2024年第7期53-56,共4页
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承载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结合当下新闻传播行业发展趋势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西民族大学在原有“大一掌握基础理论,大二提升专业素养,大三强化核心能力,大四促进... 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承载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结合当下新闻传播行业发展趋势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西民族大学在原有“大一掌握基础理论,大二提升专业素养,大三强化核心能力,大四促进实践实习”的目标导向上,提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民族特色融入交叉学科、媒介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场景融入校园框架的“四阶四融”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以新文科理念指导新闻传播本科教学实践,从专业教育转向能力重塑,从学科导向转向地区需求,从适应发展转向主动变革,探索和总结符合民族院校特点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民族院校 民族文化 新闻传播人才 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和未来走向--基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调查
13
作者 王一鸣 黄佳琪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2期104-112,共9页
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代表性新闻传播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材出版及使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基本情... 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是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代表性新闻传播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材出版及使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基本情况,探讨了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一是牢固树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二是确立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三是构建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浙传实践
14
作者 戴运财 姚姿如 《传媒》 CSSCI 2024年第23期85-87,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十余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传播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乃至全世界的文明交流与互鉴,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在此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十余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传播力也在不断增强,然而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乃至全世界的文明交流与互鉴,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在此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理论范式、知识能力结构和责任体系亟须更新和再造。本文认为要推动国际传播人才的专业交融共促,强化人才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提升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唯此才能满足融合媒体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传播 传播人才培养 浙江传媒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数据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15
作者 王凯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12期53-56,共4页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迭代,数据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驱动力,由此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数据能力成为新的目标。本文具体指明新闻传播人才数据能力的培养方向,重点分析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数据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迭代,数据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驱动力,由此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数据能力成为新的目标。本文具体指明新闻传播人才数据能力的培养方向,重点分析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数据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重视数据伦理教育、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师资力量以及搭建模拟实践平台等策略,以期为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数据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新闻 新闻传播人才 新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内涵及路径
16
作者 申莹和 朱颖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15期53-56,共4页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鲜明特征。“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紧密融合与有机统一,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视... 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鲜明特征。“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紧密融合与有机统一,为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视角。本文立足于此教育理念,旨在系统而深入地探究如何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培养卓越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适应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并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与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17
作者 杨博文 《新闻文化建设》 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
随着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新闻传播人才面临着实践和就业的挑战,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媒体融合对新闻人才影响的基础上,明确了当代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顶层设计、实践创新等方面面临的困境,进而提... 随着媒体融合进入下半场,新闻传播人才面临着实践和就业的挑战,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媒体融合对新闻人才影响的基础上,明确了当代新闻教育在课程设置、顶层设计、实践创新等方面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进行教育突破、培养复合型传播人才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新闻传播人才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一体”:智能传播时代的法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8
作者 梁鑫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法治传播是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信仰塑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传播人才。智能传播时代,新的媒介技术催生了法治传播的三元主体结构。德... 法治传播是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信仰塑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传播人才。智能传播时代,新的媒介技术催生了法治传播的三元主体结构。德法兼修的法治传播人才需要分层培养,对专业法律人、法治媒体人、全体公民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进而形成“三元一体”的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法兼修 法治传播人才 “三元一体”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9
作者 俸云 《广西教育》 2024年第12期121-125,共5页
村落文化是一代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融合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文化样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播广西村落文化,需要加大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力度。课题组在分析广西村落文化传播主体的基础上,明确广西村落文化传... 村落文化是一代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融合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文化样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播广西村落文化,需要加大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力度。课题组在分析广西村落文化传播主体的基础上,明确广西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重点是非职业传播主体,特别是大学生和农民群体,并依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优势围绕解决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在优化融媒课程体系上下功夫,通过“课程+实践”“兴趣+技能”“校内+校外”“学校+企业”等途径,提高学生村落文化传播技能、培养传播村落文化的乡村网络达人、提高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以提高村落文化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文化 传播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背景下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
作者 刘平安 《移动信息》 202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创新能力中面临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更新滞后、教师能力不足以及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的困境。为适应多元化就业市场,满足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推动媒体行业创新发展,需要进一步...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创新能力中面临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更新滞后、教师能力不足以及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的困境。为适应多元化就业市场,满足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推动媒体行业创新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三维”创新培养目标,构建“一专多元”创新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教学创新团队和强化校企“双元”育人等实现路径,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提供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高职教育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