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碱赤泥对餐厨垃圾催化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1
作者 刘亮 曾宏亮 +5 位作者 卿梦霞 贺梓航 吴佳俊 康向京 向军 刘一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78-5686,共9页
本文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荧光分光光度计(UV-F)和原位红外(In-situ DRIFTS)等方法探究了不同热解温度下脱碱赤泥对餐厨垃圾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热解温度下,脱碱赤泥能够抑制热解气的生成,促进... 本文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荧光分光光度计(UV-F)和原位红外(In-situ DRIFTS)等方法探究了不同热解温度下脱碱赤泥对餐厨垃圾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热解温度下,脱碱赤泥能够抑制热解气的生成,促进热解油的生成且在450℃时产率最高为39.46%.热解油主要以脂肪酸、N化合物和酯类为主.由于脱碱赤泥不仅能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产生长链羧酸,还能促进了蛋白质裂解产生芳香蛋白类物质,使得热解油中的酸类含量增加和芳构化程度加深.同时热解焦中的羧酸官能团和C≡N吸收峰显著升高进一步验证了脱碱赤泥能够促进热解油中酸类和N化合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碱赤泥 餐厨垃圾 催化热解 热解油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废弃生物质热解规律及产物分布的影响
2
作者 刘鹏 李学琴 +3 位作者 李艳玲 孙堂磊 杨延涛 雷廷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5-750,共6页
为探究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规律及产物分布,以不同原料(木屑、污泥、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级固定床反应系统研究持续升温下不同生物质热解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促进生物质热解、提高热解气产率、降低焦油产率,尤其... 为探究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规律及产物分布,以不同原料(木屑、污泥、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级固定床反应系统研究持续升温下不同生物质热解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促进生物质热解、提高热解气产率、降低焦油产率,尤其木屑热解受温度变化作用显著;木屑、污泥、生活垃圾经高温热解后焦油所含有机物的分布差异明显,其中木屑热解油中未检测出酸类物质,酚类、醇类物质占比随温度变化明显增加,酮类化合物占比变化不大;进一步通过不同指标论证了生物质热解制备高值燃气的可行性,得出生物质高温热解气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是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方向,也是绿氢产生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废弃生物质 热解规律 产物分布 高值燃气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g-C_(3)N_(4)表面改性及其对CO加氢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禹 高新华 +3 位作者 马清祥 范素兵 赵天生 张建利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8,共10页
采用尿素热缩合法制备了氮化碳(g-C_(3)N_(4)),经H_(2)O_(2)、NH_(3)·H_(2)O处理、浸渍法负载Fe制得改性Fe/g-C_(3)N_(4),对比研究了改性前后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结合XRD、SEM、FT-IR、CO_(2)-TPD、CO-TPD、H_(2)-TPR、接触角测试... 采用尿素热缩合法制备了氮化碳(g-C_(3)N_(4)),经H_(2)O_(2)、NH_(3)·H_(2)O处理、浸渍法负载Fe制得改性Fe/g-C_(3)N_(4),对比研究了改性前后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结合XRD、SEM、FT-IR、CO_(2)-TPD、CO-TPD、H_(2)-TPR、接触角测试和N_(2)物理吸附-脱附等系列表征,探究了表面预处理对Fe/g-C3N4催化剂织构性质以及CO加氢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性方法对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和CO加氢性能影响显著。尿素热缩合法制备的g-C_(3)N_(4)具有典型蜂窝状结构,Fe与g-C_(3)N_(4)相互作用较强,且高度分散;改性前后样品均呈亲水性,且H_(2)O_(2)、 NH_(3)·H_(2)O处理后亲水性增强,H_(2)O_(2)处理增强了表面羟基,NH_(3)·H_(2)O处理增加了表面氨基,促进了CO吸附,促使Fe(NCN)物相生成;预处理后的催化剂表面碱性增强。在CO加氢反应中,两步改性后的Fe/AM-g-C3N4催化剂,CO_(2)选择性降至11.61%;Fe/AM-g-C_(3)N_(4)表面碱性增强,抑制了烯烃二次加氢,烯烃选择性较高,C_(2)^(=)-C_(4)^(=)达32.37%,O/P值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加氢 表面改性 Fe/g-C_(3)N_(4)催化剂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时间和催化剂对木质素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孙堂磊 王睿思 +2 位作者 张橹 刘鹏 雷廷宙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碱木质素(AL)进行快速热解,探究了温度、时间及催化剂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木质素热解产物的种类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当热解温度为600℃,停留时间为5~10 s时,...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碱木质素(AL)进行快速热解,探究了温度、时间及催化剂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木质素热解产物的种类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当热解温度为600℃,停留时间为5~10 s时,有利于提高木质素热裂解可冷凝挥发分的产量。在催化剂选择中,K2SO4有利于提高酯类(3.65%)的含量并降低醇类(5.40%)的含量;ZnCl2有助于增加糖类(2.72%)和醚类(6.62%)的含量,而减少酮类(4.70%)的含量;HZSM-5能促进酸类(11.12%)和醇类(13.58%)的生成,而抑制酚类物质(36.66%)的产生;当以MCM-41为催化剂时,酮类(11.44%)、烃类(3.06%)、呋喃(4.31%)和硫醚(5.19%)的含量最高,酸类、酯类、醚类和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均为0;在ZrO2存在的情况下,醛类(4.21%)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温度 时间 催化热解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详细产物分析方法及产物分布自动生成策略
5
作者 宋昆朋 高扬乐 +2 位作者 李莹 周利平 相宏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3,共13页
费托合成反应具有产物种类复杂、碳数分布广及收集流程长等特点,产物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多步且繁重的谱峰识别和数据处理工作,耗时耗力且极易产生人为误差。结合最新分析技术,设计并验证了一维色谱分析尾气、水相和油相低碳产物组... 费托合成反应具有产物种类复杂、碳数分布广及收集流程长等特点,产物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多步且繁重的谱峰识别和数据处理工作,耗时耗力且极易产生人为误差。结合最新分析技术,设计并验证了一维色谱分析尾气、水相和油相低碳产物组分,利用二维色谱配置反吹装置分析了油相和蜡相产物(C_(≤30))组分、高温模拟蒸馏分析蜡相产物(C_(31)~C_(100))组分,以及理论外推了C_(100+)产物组分的组合分析方法。借助Python语言的数据处理功能,提出了费托合成详细产物分析及数据自动处理策略,通过深入剖析产物谱峰数据特征,针对不同产物流股提出相应的定量计算方法,最终形成了高效准确的费托合成全产物分布自动处理方案。验证了各种操作条件下产物分布计算的准确性,发现在高链增长因子的费托合成反应条件(温度为275℃、压力为3 MPa、合成气空速为35 L/(g·h)及n(H_(2)):n(CO)=1)下,该方法可确定的产物的最高碳数达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产物分布 色谱 模拟蒸馏 保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对钢筋初锈阶段锈蚀产物分布的影响
6
作者 王海宇 赵羽习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3,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水灰比及掺合料在钢筋锈蚀初期对锈蚀产物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得到不同混凝土试件内不同截面的钢筋锈蚀率及锈蚀产物在钢筋/混凝土界面附近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压汞试验得到各个试样的孔隙率。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锈蚀... 为了研究不同水灰比及掺合料在钢筋锈蚀初期对锈蚀产物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得到不同混凝土试件内不同截面的钢筋锈蚀率及锈蚀产物在钢筋/混凝土界面附近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压汞试验得到各个试样的孔隙率。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锈蚀条件下,钢筋锈蚀率随着混凝土孔隙率的增大而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钢筋锈蚀初期的试验观测还发现:锈蚀产物会在钢筋/混凝土界面逐渐积累为锈层,也有部分锈蚀产物会填充到附近砂浆的孔隙中,据此给出了锈蚀产物在混凝土内的传输行为;锈蚀产物在钢筋表面形成的锈层分布随机,难以采用模型进行描述,只有当钢筋锈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用以往提出的钢筋截面非均匀模型进行合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灰比 掺合料 钢筋锈蚀 锈蚀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油模型物与木屑共热解产物分布规律研究
7
作者 李学琴 刘鹏 +3 位作者 王玲玲 呼和涛力 王志伟 雷廷宙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2期136-144,共9页
利用甲苯和乙酸为焦油模型物,以杉木屑为原料,在一级固定床反应系统中进行共热解实验,以实现木屑热解最大化脱除焦油产气,并探讨不同温度下共热解产物分布规律及产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与木屑单独热解相比,木屑与甲苯、乙酸共热... 利用甲苯和乙酸为焦油模型物,以杉木屑为原料,在一级固定床反应系统中进行共热解实验,以实现木屑热解最大化脱除焦油产气,并探讨不同温度下共热解产物分布规律及产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与木屑单独热解相比,木屑与甲苯、乙酸共热解产生的协同作用呈现出优越的焦油脱除效果。尤其,木屑与甲苯共热解可有效地将焦油产率减少81.47%,从焦油组分来看,含氧类化合物在共热解过程中不能有效脱除,而芳烃类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易通过高温共热解脱除,乙酸与木屑共热解的协同作用较甲苯强度稍弱。共热解产物产率变化受温度影响显著,其变化规律与纯木屑单独热解一致,热解温度升高对半焦、焦油的抑制效果增强,为焦油脱除及高效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模型物 木屑 共热解 热解温度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烷烃无氧芳构化热力学分析及平衡产物分布
8
作者 侯朝鹏 陈晓昂 +3 位作者 张荣俊 栾学斌 吴玉 徐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6-972,共7页
进行了低碳烷烃的无氧芳构化反应的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芳构化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G)随着低碳烷烃含碳数目的增长而减少,以产物为苯进行计算,低碳烷烃热力学上无氧芳构化自发进行的顺序为丁烷>丙烷>乙烷>... 进行了低碳烷烃的无氧芳构化反应的热力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芳构化反应吉布斯自由能(ΔG)随着低碳烷烃含碳数目的增长而减少,以产物为苯进行计算,低碳烷烃热力学上无氧芳构化自发进行的顺序为丁烷>丙烷>乙烷>甲烷。甲烷芳构化生成甲基数依次增加的苯同系物的反应ΔG差别较大,相同反应温度下,ΔG随着甲基数的增加而增加,生成产物自发进行的顺序为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ΔG随侧链碳数的增加而增加,生成产物倾向于热力学自发进行的顺序为苯>甲苯>乙苯>丙苯。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副反应主要为积碳反应和生成小分子的乙烯、乙烷、丙烯和丙烷等反应,其中温度变化对副反应的热力学影响较小。以甲烷作为反应物进行无氧芳构化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系统中会有多种产物。当不考虑积碳反应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平衡系统中甲烷含量逐渐降低,氢气含量逐渐升高,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甲烷芳构化反应的正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烷烃 甲烷 芳构化 热力学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废弃物在回转窑内热解研究——Ⅰ.热解条件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李水清 李爱民 +5 位作者 严建华 任远 李晓东 李润东 池涌 岑可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340,共8页
研究了生物质类废弃物在回转窑内的热解特性 ,讨论了物料种类、热解终温、加热方式、给料粒径和含水率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物料挥发份和热解终温高 ,加热快、粒径小 ,有利于燃气产率的提高以及炭产率的降低 ,而水分的提高会提高焦油... 研究了生物质类废弃物在回转窑内的热解特性 ,讨论了物料种类、热解终温、加热方式、给料粒径和含水率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物料挥发份和热解终温高 ,加热快、粒径小 ,有利于燃气产率的提高以及炭产率的降低 ,而水分的提高会提高焦油的产率并降低炭的产率。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生物质废弃物 热解条件 热解产物分布 热解气体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1
10
作者 李海英 张书廷 赵新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5-840,共6页
用直径200mm的外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以城市生活污泥为试验物料,在250-700℃之间对其进行了中低温热解的试验研究,得到气、液、固3种热解产物的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体产物的产率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下降,在250-450℃范... 用直径200mm的外热式固定床反应器,以城市生活污泥为试验物料,在250-700℃之间对其进行了中低温热解的试验研究,得到气、液、固3种热解产物的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体产物的产率随热解终温的升高而下降,在250-450℃范围内减少较快,在450-700℃范围内减少非常缓慢;而热解液产率在450℃以下呈上升趋势,450-550℃热解液产率较高,550℃达最高值43%,550℃以上呈下降趋势;液态产物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最下层为热解产生的水分及水溶性有机物,中间层为脂肪酸类及硫醇类物质,最上层为脂肪族、烯族碳氢类物质;热解气产率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内均呈增加趋势,450℃后气体产生速率明显增加。450℃左右,有机物发生二次裂解反应。这些规律为城市生活污泥热解技术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热解 产物分布 固定床 终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氧/蒸汽气氛中煤高温分解产物分布及反应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仕生 曾玺 +3 位作者 任明威 汪印 徐绍平 许光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0-665,共6页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含氧/水蒸气气氛中煤在850℃下的热解特性,包括产物分布特性及生成的半焦与焦油的反应性,研究了温度、过量空气比(Equivalence ratio:ER)和水蒸气/煤比(S/C,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ER和S/C质量比...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含氧/水蒸气气氛中煤在850℃下的热解特性,包括产物分布特性及生成的半焦与焦油的反应性,研究了温度、过量空气比(Equivalence ratio:ER)和水蒸气/煤比(S/C,质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ER和S/C质量比的增加,气体产率增加,而半焦和焦油产率减少。O2的加入使CO2、CO含量明显增加,H2含量降低。O2和水蒸气的加入使半焦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半焦气化活性增强,但半焦在900℃和ER为0.22的条件下出现轻微石墨化,降低了其气化活性。同时,反应气氛中含有O2和水蒸气对焦油的性质有显著影响,与单纯的N2气氛相比,O2和水蒸气的存在使热解焦油中单环芳烃、酮类、酚类、脂肪烃都明显减少,这对于焦油的进一步裂解及重整更加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解 水蒸气热解 部分氧化热解 产物分布 半焦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在近临界水中的分解动力学和产物分布 被引量:33
12
作者 吕秀阳 迫田章义 铃木基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6-559,共4页
Knetics and product distributions of cellulose decomposition in near-critical water were studied with a continuous flow-type apparatus for supercritical and near-critical water reactions.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r... Knetics and product distributions of cellulose decomposition in near-critical water were studied with a continuous flow-type apparatus for supercritical and near-critical water reactions.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range was from 513?K to 583?K and residence time from 0.5?min to 1.6?min.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residence time on cellulose residue were demonstrated.The apparent actiation energy evaluated was 147?kJ·mol -1 .In addition,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residence time on the yield distributions of wter soluble oligomers,glucose and levulose,pyruvic aldehyde,5-hydroxymethyl furfural,furfural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selective decomposition of cellulose in near critical water was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临界水 纤维素 分解动力学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APO-11催化剂上长链烷烃临氢异构化产物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耿承辉 张飞 +2 位作者 高志贤 周敬来 任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2,共7页
以正十四烷(C14)在Pt/SAPO11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为模型反应,探索了长链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机制和产物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应遵循含过渡态的平行顺序反应机制。温度升高,转化率、多支链异构体和裂解产物的收率持续升高,单支链... 以正十四烷(C14)在Pt/SAPO11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为模型反应,探索了长链烷烃临氢异构化反应机制和产物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应遵循含过渡态的平行顺序反应机制。温度升高,转化率、多支链异构体和裂解产物的收率持续升高,单支链异构体收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压力升高,转化率降低,单甲基异构体选择性明显提高;空速或n(H2)/n(C14)升高,转化率降低,单甲基异构体选择性呈升高趋势。随着反应转化率的升高,支链靠近碳链中心的单甲基异构体分布先增多然后趋于稳定。在压力0.5~1.5MPa、温度310~330℃条件下进行反应,可获得较佳的产物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氢异构化 SAPO-11 长链烷烃 产物分布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发酵过程pH对微生物多样性和产物分布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7
14
作者 叶凝芳 何品晶 +1 位作者 吕凡 邵立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8-242,共5页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蔬菜类有机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探讨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发酵产物分布的关系.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pH=7和pH=8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较高,随时间变化规律相似,而pH=5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低.U... 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蔬菜类有机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探讨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发酵产物分布的关系.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pH=7和pH=8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较高,随时间变化规律相似,而pH=5时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低.UPGMA聚类分析和PCA分析结果也表明,pH=7和pH=8时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pH=5与之显著不同.在不同pH条件下的优势菌属都是乳酸细菌和梭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与发酵产物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pH通过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最终影响发酵产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PH 厌氧发酵 发酵产物分布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兖州煤与石家庄减压渣油共处理的研究Ⅰ——共处理对煤液化转化率及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阎瑞萍 朱继升 +2 位作者 王志杰 杨建丽 刘振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5-659,共5页
研究了兖州煤与石家庄减压渣油共处理中反应条件对兖州煤转化及共处理产物分布的影响变化规律 .通过与煤及渣油单独处理结果的比较 ,阐述了共处理中煤与渣油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石蜡基渣... 研究了兖州煤与石家庄减压渣油共处理中反应条件对兖州煤转化及共处理产物分布的影响变化规律 .通过与煤及渣油单独处理结果的比较 ,阐述了共处理中煤与渣油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石蜡基渣油与煤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渣油的裂解程度 ,当较低温度时 ,渣油裂解程度低 ,而且渣油的存在阻碍了煤和催化剂与氢的接触 ,因此降低了煤的转化率 ;当较高温时 ,渣油裂解明显 ,促进了煤裂解自由基的稳定 ,提高了煤的转化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共处理 产物分布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油浆与兖州煤共处理的研究 Ⅰ.反应条件对煤转化及产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闫瑞萍 朱继升 +1 位作者 杨建丽 刘振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共7页
考察了石家庄炼油厂所产催化裂化油浆与兖州煤加氢共处理中油浆加入量和反应条件对煤转化及产物分布的影响。通过与油浆和煤单独加氢处理的结果比较 ,阐述了油浆与煤的相互作用原理。煤 -油浆共处理可显著提高煤的转化率 ,同时可使轻质... 考察了石家庄炼油厂所产催化裂化油浆与兖州煤加氢共处理中油浆加入量和反应条件对煤转化及产物分布的影响。通过与油浆和煤单独加氢处理的结果比较 ,阐述了油浆与煤的相互作用原理。煤 -油浆共处理可显著提高煤的转化率 ,同时可使轻质产物的产率显著提高。当油浆加入量为 66.6%时 ,油浆对煤转化的协同促进作用最大 ,轻质产物的产率比煤和油浆单独处理的结果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共处理 催化裂化油浆 转化率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二氧化碳介质阻挡放电转化产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邹吉军 李阳 +1 位作者 张月萍 刘昌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59-763,共5页
针对介质阻挡放电甲烷二氧化碳转化实验,分析了反应的产物分布,探讨了进料组成和反应器结构对反应的影响.反应产物包括:高H2/CO摩尔比的合成气、气态烃、高辛烷值的汽油组分、醇和酸等含氧有机物.对所述电极结构,产物的选择性随碳数增... 针对介质阻挡放电甲烷二氧化碳转化实验,分析了反应的产物分布,探讨了进料组成和反应器结构对反应的影响.反应产物包括:高H2/CO摩尔比的合成气、气态烃、高辛烷值的汽油组分、醇和酸等含氧有机物.对所述电极结构,产物的选择性随碳数增加而降低;高的甲烷进料浓度有利于烃的生成,对醇和酸的最佳甲烷进料体积分数范围在67.4%~75.1%;放电间隙越小,原料转化率和烃、酸的选择性越大,大的放电间隙对醇的生成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物分布 甲烷 二氧化碳 介质阻挡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催化剂F-T合成的产物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晨 张海涛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0-92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锆改性γ-Al2O3负载Co-Ru取金属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合成气H2/CO比对烃产物分布的影响,进行了552h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反应温度、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空速有利于碳链...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锆改性γ-Al2O3负载Co-Ru取金属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和合成气H2/CO比对烃产物分布的影响,进行了552h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反应温度、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空速有利于碳链增长,产物中柴油馏分C12-C18和蜡C19^+的选择性高:原料气H2/CO比提高,甲烷、C2-C4、C5-C11的选择性增加,C12-C18和C19^+的选择性下降;在原料气H2/CO比1.58-2.0、反应温度453-513K、压力1.0-2.5MPa和空速500-1000h^-1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合成重质烃反应性能。在原料气H2/CO比2.0、反应温度493K、压力1.5MPa和空速800h^-1下,反应552h,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CO的转化率、C5^+选择性分别大于80%和83%。运行时间对产物烃的分布影响不大,产物烃主要有烷烃组成,主要集中在C5-C18选择性的平均值C1为6.94%,C2-C4 6.20%,C5-C11 33.04%,C12-C18 31.55%,C19^+ 2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钴基催化剂 产物分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集总重油热解反应产物分布模型的开发 被引量:10
19
作者 肖家治 王兰娟 陈清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86,90,共5页
在 4 0 0~ 5 0 0℃范围内 ,利用升降温速率快、控温平稳的特制重油热转化反应静态实验设备 ,完成了重油的热转化反应。利用索式抽提对残渣油中的缩合产物进行了分析 ,利用液相色谱对馏分油进行了切割分析。假定裂解和缩合反应均为一级... 在 4 0 0~ 5 0 0℃范围内 ,利用升降温速率快、控温平稳的特制重油热转化反应静态实验设备 ,完成了重油的热转化反应。利用索式抽提对残渣油中的缩合产物进行了分析 ,利用液相色谱对馏分油进行了切割分析。假定裂解和缩合反应均为一级且反应产物不参加二次反应 ,开发了 12集总重油热裂解产物分布模型 ,相关系数R和F检验结果表明 ,在低转化率时 ,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在非反应条件下重油热解及缩合反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炉 重油 热转化反应 产物分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典型组分的热解产物分布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亮 龙雨田 +7 位作者 卿梦霞 罗屹东 郑扬 贺若愚 田红 何金桥 尹艳山 向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基于餐厨垃圾复杂组分导致的热解机理尚不明确,文章研究了餐厨垃圾典型组分淀粉与蛋白质的热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为300~700℃时,淀粉的热解油产率高于蛋白质;当热解温度为500℃时,淀粉具有最高的热解油产率(62%),热解油的... 基于餐厨垃圾复杂组分导致的热解机理尚不明确,文章研究了餐厨垃圾典型组分淀粉与蛋白质的热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为300~700℃时,淀粉的热解油产率高于蛋白质;当热解温度为500℃时,淀粉具有最高的热解油产率(62%),热解油的主要组分为呋喃类衍生物和糖类;当热解温度为400℃时,蛋白质具有最高的热解油产率(46%),热解油主要由含N杂环、酚类和酰胺/胺类等物质组成,且其中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要显著高于淀粉热解油;在淀粉与蛋白质热解过程中,其热解焦表面的化学结构差异明显,其中蛋白质热解焦中N-H键和氨基酸结构的C=O键的强度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淀粉热解焦中酮类结构的C=O键的热稳定性较好,在高温下,其强度会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淀粉 蛋白质 热解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