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以来云南中部地区民族服饰文化的互鉴与融通
1
作者 唐俊 《工业工程设计》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主要基于云南中部地区民族服饰文化互鉴融通的基础、内容及路径的相关讨论,探究民族传统社会服饰文化与时代文化之间的互动,从而确立文化互鉴与融通对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在近代以来社会形态及时代的变迁历程中,云南中部地区民... 主要基于云南中部地区民族服饰文化互鉴融通的基础、内容及路径的相关讨论,探究民族传统社会服饰文化与时代文化之间的互动,从而确立文化互鉴与融通对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在近代以来社会形态及时代的变迁历程中,云南中部地区民族服饰以民族互嵌的人文生态环境、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共性基因为基础,在物质材料、款式、技艺、审美旨趣及思想内涵等5个层面互鉴融通,服饰文化在文化传播与互动中共传共享。当前,在国家行政力量的推动下,云南民族服饰文化成为了当下时代创新、创意、创收的产业,及可视、可赏、可参与的公共文化,是以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对当前社会文化状况的创造性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中部地区 民族服饰 服饰文化 互鉴 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部地区几种常见野菜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志敏 董锐 孙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6-51,共6页
文章对滇中地区 6种常见野菜 :鱼腥草、蕨菜、大白花杜鹃、荠菜、灰条菜、水蕨菜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民间调查 ,资料收集 ,对这些野菜的食用方法、化学及营养成分、药理及毒副作用、开发利用、人工栽培等 7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云南中部地区 调查研究 常见野菜 鱼腥草 蕨菜 大白花杜鹃 荠菜 灰条菜 水蕨菜 野菜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部三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震洪 段昌群 +1 位作者 陈明 王克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8-151,共4页
通过对滇中3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水文生态规律的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截留量、干流量、穿透降雨量占降雨的百分比分别是:直干桉-黑荆混交林,35.21%,0.65%,64.14%;直干桉人工林,30.10%,0.88%,67.56%;云南松人工林,27.8%,4.64%,69.25... 通过对滇中3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水文生态规律的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截留量、干流量、穿透降雨量占降雨的百分比分别是:直干桉-黑荆混交林,35.21%,0.65%,64.14%;直干桉人工林,30.10%,0.88%,67.56%;云南松人工林,27.8%,4.64%,69.25%。利用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移动方差分析表明,当降雨量达到70mm时,云南松和直干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达到最大临界值;当降雨量达到90~95mm时,直干桉-黑荆人工林生态系统树冠截留达到最大临界值。无林地的地表径流量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3~4倍。按产流影响因子与产流量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小,人工林生态系统对地表径流的调控能力,决定于乔木层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穿透降雨量、土壤最小持水量、土壤容重、降雨截留量、非毛管孔隙、枯落物凋落量、硅钒比、土壤最大持水量、总孔隙、乔木平均材积、干流量、毛管持水量等。人工林生态系统建群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对降雨量再分配的树冠水文生态效应及规律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中部 人工林生态系统 水文生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部区域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受城市化影响程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志杰 何云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142,共6页
利用云南中部区域1961—2010年逐月气温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城郊对比法分析城市化对于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该地区年均气温上升趋... 利用云南中部区域1961—2010年逐月气温资料,采用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该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城郊对比法分析城市化对于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该地区年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年均气温存在着24 a的主周期,并于1997年发生了突变,之后进入了一个显著增暖时期。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增幅最大。(2)除西北部的元谋干热河谷存在降温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现增温趋势,升温中心位于城市,其中以昆明的升温趋势最为显著。(3)城市化对气温序列变化趋势的影响显著,城市化引起的增温速率在冬季最大,而城市化对气温变化趋势贡献最高的季节则为春季。(4)昆明的城市化增温速率最大,楚雄次之,玉溪最弱;三市的热岛强度从1985年开始逐年增强,2000年后达到最高值,之后趋于平缓;冬春季节的城市化增温速率要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城市化增温贡献最高的季节为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 增温贡献 云南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同艳 何云玲 熊巧利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3期45-54,共10页
基于MODIS NDVI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模型提取植被覆盖,利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中部地区2000-2016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并探讨了气候因子、地形因子、人类活动对其植被覆盖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云南中部地区植... 基于MODIS NDVI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模型提取植被覆盖,利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中部地区2000-2016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并探讨了气候因子、地形因子、人类活动对其植被覆盖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春季最低(平均58.75%),秋季最高(平均66.30%),大部分地区年植被覆盖度的平均值在50%-70%之间;植被覆盖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曲靖境内(>80%);滇池周边人口高密度区植被覆盖常年最低(<20%)。近17年来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0.3%·a^-1,其中秋季增幅最大(0.42%·a^-1)。坡度对植被覆盖影响较大,坡度≤8°地区的植被覆盖明显较低。除了冬季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他季节多呈现负相关关系;气温与植被覆盖多呈现正相关关系,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较大,造林面积变化与植被覆盖趋势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昆明市区植被覆盖为常年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云南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地震测深揭示云南中部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地壳结构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晓果 王夫运 +1 位作者 马策军 杨卓欣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7-525,共9页
基于24°N线一带横穿云南中部地区的人工地震测线镇康—泸西剖面的11次人工地震爆破记录,利用震相追踪分析方法,拾取了沿剖面的壳内主要折射和反射震相,结合一维地壳分层模型对这些震相到时进行了走时拟合,获得了沿镇康—泸西剖面... 基于24°N线一带横穿云南中部地区的人工地震测线镇康—泸西剖面的11次人工地震爆破记录,利用震相追踪分析方法,拾取了沿剖面的壳内主要折射和反射震相,结合一维地壳分层模型对这些震相到时进行了走时拟合,获得了沿镇康—泸西剖面的地壳一维速度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沿剖面地壳各界面形态由西向东呈现逐渐增厚的特征,中下地壳厚度变化与莫霍面基本一致,三江褶皱系以东的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上地壳逐渐减薄,扬子地台内部玉溪至弥勒一带上地壳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中部 人工地震 地壳速度结构 Moho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部高原干热河谷区农村能源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应武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17-326,共10页
在分析云南省中部高原及其干热河谷区(县)农村现状的基础上报道该区农村能源资源构成消耗组成、能源供需和差距矛盾,提出发展薪炭林的必要性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云南中部高原 干热河谷区 农村能源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王朝对云南中部的地方治理
8
作者 方铁 《地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明清时期,云南中部较元代有更大的发展。明朝统治的时间较长,云南中部为云南世袭总兵官沐氏家族所镇守。以云南中部为核心区域,以卫所将士及其后裔为中心,逐渐形成云南汉族的士绅阶层,并在全省产生深远的影响。清代继承明代的发展趋势,... 明清时期,云南中部较元代有更大的发展。明朝统治的时间较长,云南中部为云南世袭总兵官沐氏家族所镇守。以云南中部为核心区域,以卫所将士及其后裔为中心,逐渐形成云南汉族的士绅阶层,并在全省产生深远的影响。清代继承明代的发展趋势,云南中部的主要城镇相连成片,各类资源进一步开发,经济文化水平明显提高,云南中部在全省的重要地位也更为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云南中部 沐氏家族
原文传递
基于SPEI的云南中部区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志杰 何云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8-1245,共8页
利用云南中部地区1961~201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历史旱情资料验证了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 利用云南中部地区1961~201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历史旱情资料验证了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并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SPEI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在时空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验证了SPEI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2)SPEI指数与历史旱情资料比较吻合,能够有效地反映云南中部区域的干旱特征;(3)年均SPEI呈波动下降趋势,干季SPEI降低趋势明显。年均SPEI存在着24a的主周期和9a的次周期,并于1977年发生了突变,此后开始降低,在整体上呈现出干旱化的趋势;(4)从SPEI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其在整体上受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影响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而在区域内部则表现出东南-西北(干热河谷)的反向结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经验正交函数 云南中部
原文传递
云南铁杉年轮揭示云南中部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3年第8期37-37,共1页
云南树轮气候研究具有较大的潜力。而在云南南部和中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高精度的气候代用资料较为缺乏。利用树木年轮高精度重建区域气候历史,助于剖析百年尺度上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 云南树轮气候研究具有较大的潜力。而在云南南部和中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高精度的气候代用资料较为缺乏。利用树木年轮高精度重建区域气候历史,助于剖析百年尺度上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硕士研究生尹云丽在研究员范泽鑫的指导下,在云南中部无量山采集了云南铁杉(Tsuga dumosa)年轮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中部 硕士研究生 树木年轮 中国科学院 云南铁杉 极端干旱事件 云南南部 无量山
原文传递
1967-2016年云南高原中部城市群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琳 何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1-78,共8页
以1967-2016年云南高原中部城市群42个站点逐日降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等方法对云南高原中部城市群近5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以及年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 以1967-2016年云南高原中部城市群42个站点逐日降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法和克里金插值法等方法对云南高原中部城市群近50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以及年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则呈上升趋势;年与四季降水量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突变点;冬季降水量主周期为12 a,其他三季降水量与年降水量主周期均为34 a;年降水量与夏季降水量均呈现出西部和北部降水量偏少,东部和南部降水量偏多的空间分布特征;春季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呈带状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秋季降水量表现为自东向西和北部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冬季降水量地域差异最大,呈现出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匀与地域性极强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中部城市群 降水量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花椰菜和青花菜栽培品种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龙 木万福 +2 位作者 魏永鑫 陈芸 杨长楷 《长江蔬菜》 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
花椰菜和青花菜在云南各地广泛栽培,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 000-1 800 m地区。目前,用于生产的品种较多,国内外品种均有种植,但是出口产品采用国外产品为主。按播期分,花椰菜有秋春品种、夏播品种和冬播品种;青花菜... 花椰菜和青花菜在云南各地广泛栽培,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 000-1 800 m地区。目前,用于生产的品种较多,国内外品种均有种植,但是出口产品采用国外产品为主。按播期分,花椰菜有秋春品种、夏播品种和冬播品种;青花菜有夏秋品种和冬春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花球 滇中地区 云南中部 播期 蔓陀绿 出口产品 单球质量 黑腐病 绿花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特色药材雪胆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翠 杨少华 +4 位作者 戚淑威 侯志江 杨丽云 和建英 徐中志 《云南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
雪胆为中国常用中药材,植物基原主要来源于葫芦科雪胆属植物曲莲(HemsleyaamabilisDiels-.)的块茎,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西部海拔1800~2400m杂木林下或灌丛中。曲莲别名小蛇莲、园果雪胆,为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以块茎人药,具... 雪胆为中国常用中药材,植物基原主要来源于葫芦科雪胆属植物曲莲(HemsleyaamabilisDiels-.)的块茎,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西部海拔1800~2400m杂木林下或灌丛中。曲莲别名小蛇莲、园果雪胆,为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以块茎人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痛、溃疡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细菌性痢疾、肠炎、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及其他多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中部 中药材 上呼吸道感染 技术 栽培 草本植物 细菌性痢疾 清热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青花菜“精品花”栽培技术
14
作者 杨龙 李易荣 +5 位作者 麻继仙 但忠 唐正富 苏银玲 汪玲敏 木万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08,共3页
青花菜营养丰富,被誉为“蔬菜皇冠”(李占省等,2019)。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青花菜主产区之一,青花菜以露天栽培为主,年种植面积约2万hm^2(30万亩),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500~1900 m的地区,如昆明市呈贡区、宜良县、晋... 青花菜营养丰富,被誉为“蔬菜皇冠”(李占省等,2019)。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青花菜主产区之一,青花菜以露天栽培为主,年种植面积约2万hm^2(30万亩),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中南部、西南部海拔1500~1900 m的地区,如昆明市呈贡区、宜良县、晋宁县,玉溪市通海县、江川县、澄江县,以及楚雄、曲靖、红河等地。青花菜是云南省重要的外销品种之一,产品主要销往沿海地区、香港、澳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甚至远销中东迪拜(杨龙等,2015)。笔者对云南青花菜主栽区进行了多年调查,在认真分析生产、销售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出口为主的青花菜“精品花”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露天栽培 栽培技术 云南中部 东南亚地区 通海县 宜良县 晋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云南滇中蚕区的桑品种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储一宁 钱均瑞 梁明生 《中国蚕业》 1999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云南中部 蚕区 桑苗 品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滇中地区钾肥肥效研究初报
16
作者 苏帆 洪丽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92-95,共4页
近年来我省因施肥不平衡,作物缺钾状况日趋突出。80年代通过滇中地区多组钾肥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在水稻、玉米、马铃薯上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早地玉米、马铃薯上施钾又比水田稻谷上效果明显。不同作物施钾肥效高低似与土壤速效养分中N/... 近年来我省因施肥不平衡,作物缺钾状况日趋突出。80年代通过滇中地区多组钾肥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在水稻、玉米、马铃薯上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早地玉米、马铃薯上施钾又比水田稻谷上效果明显。不同作物施钾肥效高低似与土壤速效养分中N/K比值有关。稻田N/K比高的施钾效果就好,旱作随N/K比增加,亩产反而降低。较适合的NPK比例稻田为1:0.5:0.5,旱地(玉米、马铃薯)为1: 0.5:1。经按亩施K_2O_4、8、12公斤用量的亩净增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计算其回归方程,得出稻田土壤速钾临界值大体为169.25,110.86,77.2ppm,旱地大体为154.41,173.1,203.29ppm,要做到施钾充分经济有效,可在拟定钾肥用量曲线上选择低于土壤相应速钾临界值的田地施用。土壤速钾含量愈低,增产增收效益愈大,否则将得不偿失。本文还分别计算了钾肥效应曲线方程及其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肥效 云南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为支撑,助推云南玉溪柑桔科研生产发展
17
作者 黄良炉 朱联书 《中国果业信息》 2010年第8期26-27,共2页
华宁县位于云南中部偏南,境内原有实生甜橙、红桔和佛手零星种植。20世纪50-70年代发展种植柑桔20万株,因管理粗放,品种老化、混杂,成效不佳,陆续淘汰。到1980年,全县仅有柑桔34hm^2,年产量200t多。
关键词 科研生产 柑桔 云南玉溪 支撑 科技 助推 云南中部 华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佛教寺庙艺术概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净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8-74,67,共8页
云南地处中原、东南亚和藏文化的结合部,受到这三大文化体系的渗透和影响,云南的佛教寺庙因而呈现出了多元、多色彩的特征。本文将云南的佛教寺庙划分为汉式、藏式和傣式三大类型,就其历史源流、总体布局和单体结构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分... 云南地处中原、东南亚和藏文化的结合部,受到这三大文化体系的渗透和影响,云南的佛教寺庙因而呈现出了多元、多色彩的特征。本文将云南的佛教寺庙划分为汉式、藏式和傣式三大类型,就其历史源流、总体布局和单体结构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佛寺艺术作了一些较新的观察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 寺庙建筑 云南佛教 艺术概论 云南中部 傣族 汉式 圆通 大雄宝殿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北段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变形显微构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文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78-79,共2页
云南哀牢山北段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变形显微构造林文信(云南省地质研究所,昆明650000)位于云南中部哀牢山北段的镇源金矿,属于哀牢山韧性剪切带的一个组成部分,矿带的走向亦与哀牢山带一致,呈北西向延伸,长达十多公里。... 云南哀牢山北段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变形显微构造林文信(云南省地质研究所,昆明650000)位于云南中部哀牢山北段的镇源金矿,属于哀牢山韧性剪切带的一个组成部分,矿带的走向亦与哀牢山带一致,呈北西向延伸,长达十多公里。带内的岩石具有强烈的韧性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带 韧性剪切 带型 显微构造 云南中部 地质研究所 千糜岩 石英脉 韧性变形 拉伸线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掘、研究及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增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6-71,65,共7页
云南青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本文通过解放以来云南青铜器发掘和研究情况的概述,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提出了五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作者指出: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掘,要以各种文化类型的接... 云南青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本文通过解放以来云南青铜器发掘和研究情况的概述,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提出了五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作者指出: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掘,要以各种文化类型的接合部和目前文化面貌不很清楚的地区为主;对青铜文化的研究,则要拓宽领域和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青铜文化 出土青铜器 云南中部 石寨山 文化类型 云南青铜器 省博物馆 云南青铜时代 文物 五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