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0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举证时限制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常怡
王健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9-13,共5页
本文以强调举证时限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为基点,先对该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再指出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之弊端和建立举证时限制度之必要性,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举证时限制度的具体运用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
本文以强调举证时限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为基点,先对该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再指出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之弊端和建立举证时限制度之必要性,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举证时限制度的具体运用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审判实践
证
据随时提出主义
案例
弊端
具体
重要作用
实
证
分析方法
看法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制度——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建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4,共5页
举证时限是证据制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举证时限上实行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严重影响了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公正和效益。在以公正和效益为司法改革主旋律的今天,建立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
举证时限是证据制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举证时限上实行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严重影响了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公正和效益。在以公正和效益为司法改革主旋律的今天,建立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大限度发挥司法社会效益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趋于发展和完善的前提保障,更符合国际民事诉讼立法的潮流。《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虽然设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但因最高人民法院仅能对现行法律作操作解释的职能局限和实施的效力问题,特别是有些规定严格来说与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存在冲突,终究不能最终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应尽快制订民事证据法或修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以用法律的形式确立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司法公正价值
司法效益价值
程序安定价值
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
证
据的若干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建权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5-50,共6页
举证时限制度是证据制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本文从对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解出发,借鉴西方国家举证时限制度的主要立法例,分析我国民事举证时...
举证时限制度是证据制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本文从对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解出发,借鉴西方国家举证时限制度的主要立法例,分析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相关规定,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
证
据
制度
举证时限制度
中国
司法公正
诉讼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中的证据失权制度刍议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卉青
顾玉彬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已成为进一步完善民事审前程序、保障当事人实现公平诉讼的必然选择。传统意义上的证据失权制度阻却一方当事人恶意诉讼,有效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的的形式公正。不可否认...
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已成为进一步完善民事审前程序、保障当事人实现公平诉讼的必然选择。传统意义上的证据失权制度阻却一方当事人恶意诉讼,有效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的的形式公正。不可否认,宥于自身的局限,证据失权制度无法解决诉讼中出现的诸多复杂问题。笔者建议对传统的证据失权制度进行改造,进一步对其加以完善,以有效保障司法制度、诉讼制度基本价值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
据失权
制度
当事人
民事
举证时限制度
保障
诉讼权
恶意诉讼
必然选择
公平
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举证时限制度的理性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蒲菊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107-110,22,共5页
举证时限制度以诉讼效益为价值取向 ,与诉讼公正表现出一定的对立性 ,其正当化的基础是诉讼经济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举证时限制度效用的发挥 ,需要相应的运行环境 ,包括程序公正的诉讼理念、辩论主义的诉讼原则和集中审理的审理模式。...
举证时限制度以诉讼效益为价值取向 ,与诉讼公正表现出一定的对立性 ,其正当化的基础是诉讼经济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举证时限制度效用的发挥 ,需要相应的运行环境 ,包括程序公正的诉讼理念、辩论主义的诉讼原则和集中审理的审理模式。由于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是通过司法解释建立起来的 ,效力层次低且缺乏相应的运行环境 ,故而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诉讼效益
程序公正
证
据失权
《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突与消解:举证时限制度的反思
被引量:
1
6
作者
罗飞云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举证时限制度所蕴含的程序正义及提高效率的理念可能与实体正义冲突,《证据规定》中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存在难以操作或容易引起误解的不足与缺陷,需进一步完善举证时限制度。对逾期举证一般不宜规定证据失权而采取有条件的费用制裁,同...
举证时限制度所蕴含的程序正义及提高效率的理念可能与实体正义冲突,《证据规定》中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存在难以操作或容易引起误解的不足与缺陷,需进一步完善举证时限制度。对逾期举证一般不宜规定证据失权而采取有条件的费用制裁,同时赋予当事人相应的调查收集证据的手段,完善争点固定制度,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
据失权
举
证
能力
程序选择权
举证时限制度
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举证时限制度
被引量:
3
7
作者
蒋笃恒
周孟炎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制度
举
证
责任
民事诉讼
适时提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价值与适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姚志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举证时限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崭新制度,从法理角度加强对这项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是其良性发展的理性基石,对于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司法国情的考量与司法公信力的生成——以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变迁为视角
9
作者
沈明磊
朱千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0,共8页
多年来的民事审判实践证明,脱离基本司法国情而从抽象公平正义角度行使审判权,大多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有时甚至导致负面评价。在具体案件的审判中,如何理性地对待现实国情下的民众需求,依法妥当地作出裁判,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维...
多年来的民事审判实践证明,脱离基本司法国情而从抽象公平正义角度行使审判权,大多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有时甚至导致负面评价。在具体案件的审判中,如何理性地对待现实国情下的民众需求,依法妥当地作出裁判,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司法国情
司法公信力
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评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力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对于提高诉讼效率、防止证据突袭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具体制度不完备与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使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显得过于严苛。因此应当在给予当事人平等充分程序保障的功能目标下完善举证时限制度 ,...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对于提高诉讼效率、防止证据突袭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具体制度不完备与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使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显得过于严苛。因此应当在给予当事人平等充分程序保障的功能目标下完善举证时限制度 ,规定证据失权的合理例外情况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制度
民事诉讼
诉讼效率
证
据失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价值与适用问题的探讨
11
作者
薛贵滨
《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9-42,共4页
举证时限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崭新制度 ,从法理角度加强对这项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是其良性发展的理性基石 。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
12
作者
寇晓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和顺应法律全球化的需要。西方各国普遍确立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即举证时限制度。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和顺应法律全球化的需要。西方各国普遍确立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即举证时限制度。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我国也初步确立了举证时限制度,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举
证
责任
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
13
作者
郭建勇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核心,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断发展变化,民事诉讼证据的滞后性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也变得越来越迫切.现在...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核心,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断发展变化,民事诉讼证据的滞后性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也变得越来越迫切.现在,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司法界,都普遍呼吁尽快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一套较完备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在此情况下,我国公布实施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提出了举证时限制度,该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民事诉讼体系的完善有其内在的程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制度
证
据
制度
举证时限制度
中国法律
诉讼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
14
作者
王晓东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举证时限制度在立法与理论研究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和误区 ,导致审判实践中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缺乏适用法律制度应有的统一性 ,亟须在证据失权的法定化和自由裁量之间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边界。当一项法律制度存在缺失和容易引起理...
举证时限制度在立法与理论研究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和误区 ,导致审判实践中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缺乏适用法律制度应有的统一性 ,亟须在证据失权的法定化和自由裁量之间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边界。当一项法律制度存在缺失和容易引起理解歧义时 ,法官必须运用释明权 ,根据相关法理 ,结合立法原意加以释明和正确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被告
举证时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
15
作者
陈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9-92,共4页
完善我国举证时限制度是证明责任和程序公正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诉讼效益的提高与司法裁判权威的加强。其举措有:设置举证时限的临界点,完善审前程序,规定举证时限的例外,建立当事人的证据取得和收集制度,确立证据失权制度。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完善
举
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缺陷
16
作者
杨瑞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较大篇幅确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但该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它与民事诉讼法的某些制度存在冲突 ,未确立既判力上的失权效 ,也未规定被告答辩的失权制...
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较大篇幅确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但该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它与民事诉讼法的某些制度存在冲突 ,未确立既判力上的失权效 ,也未规定被告答辩的失权制度 ,同时它的有些规定过于粗疏 ,在实践中无法实现 ,甚至形同虚设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
据
举证时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
被引量:
1
17
作者
周延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0-121,共2页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不仅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举证时限制度作为证据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需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并没有真正建立举...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不仅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举证时限制度作为证据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需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并没有真正建立举证时限制度。由于现行的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设立不久,无论理论还是实务,开掘深度与实践要求差距都较大,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文中在分析我国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
举证时限制度
法官取
证
被告补
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举证时限制度
18
作者
刘洁
王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8-72,85,共6页
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提上日程。结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文章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举证时限制度。通过明确举证时限,逾期举证将会产生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在举证时限问题中...
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提上日程。结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文章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举证时限制度。通过明确举证时限,逾期举证将会产生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在举证时限问题中,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即指举证期限内当事人所不知道的和一审程序后才产生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民事诉讼法
证
据
制度
诉讼公正
中国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19
作者
赵祖发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1-25,共5页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 ,只有针对法院的案件审限制度 ,而缺乏针对当事人的举证时限制度 ,当事人迟延举证时 ,案件审限难以实现。本文从借鉴国外举证时限制度出发 。
关键词
民事
举证时限制度
举
证
时限
制度
模式
民事诉讼法
立法例
诉讼效率
诉讼效益
举
证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举证时限制度之缺陷
被引量:
1
20
作者
都潇丽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63-64,共2页
举证时限制度的建立,使负有证据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逾期举证的情况下回承担证据失效的法律后果,这促进当事人积极举证,有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和诉讼效率的提高。在举证时限制度问题中,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以及反诉的提出,新证据的界定,...
举证时限制度的建立,使负有证据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逾期举证的情况下回承担证据失效的法律后果,这促进当事人积极举证,有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和诉讼效率的提高。在举证时限制度问题中,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以及反诉的提出,新证据的界定,申请鉴定等都成为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诉讼请求
新
证
据
约定的
举
证
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举证时限制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常怡
王健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9-13,共5页
文摘
本文以强调举证时限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为基点,先对该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再指出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之弊端和建立举证时限制度之必要性,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举证时限制度的具体运用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审判实践
证
据随时提出主义
案例
弊端
具体
重要作用
实
证
分析方法
看法
必要性
Keywords
time limit of adducing evidence
positive analysis
loss of right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制度——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建权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4,共5页
文摘
举证时限是证据制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举证时限上实行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严重影响了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公正和效益。在以公正和效益为司法改革主旋律的今天,建立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大限度发挥司法社会效益的需要,而且也是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趋于发展和完善的前提保障,更符合国际民事诉讼立法的潮流。《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虽然设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但因最高人民法院仅能对现行法律作操作解释的职能局限和实施的效力问题,特别是有些规定严格来说与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存在冲突,终究不能最终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应尽快制订民事证据法或修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以用法律的形式确立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司法公正价值
司法效益价值
程序安定价值
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
证
据的若干规定》
分类号
D925.1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建权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5-50,共6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是证据制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本文从对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解出发,借鉴西方国家举证时限制度的主要立法例,分析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相关规定,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关键词
民事
证
据
制度
举证时限制度
中国
司法公正
诉讼成本
Keywords
Time Limit of Proof
Judicial Justice
Judicial Efficiency
Pre-Trial Preparative Process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中的证据失权制度刍议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卉青
顾玉彬
机构
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文摘
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已成为进一步完善民事审前程序、保障当事人实现公平诉讼的必然选择。传统意义上的证据失权制度阻却一方当事人恶意诉讼,有效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的的形式公正。不可否认,宥于自身的局限,证据失权制度无法解决诉讼中出现的诸多复杂问题。笔者建议对传统的证据失权制度进行改造,进一步对其加以完善,以有效保障司法制度、诉讼制度基本价值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证
据失权
制度
当事人
民事
举证时限制度
保障
诉讼权
恶意诉讼
必然选择
公平
权益
Keywords
proof losing-right
deficiency
imprpovement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举证时限制度的理性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蒲菊花
机构
宁波大学法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107-110,22,共5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以诉讼效益为价值取向 ,与诉讼公正表现出一定的对立性 ,其正当化的基础是诉讼经济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举证时限制度效用的发挥 ,需要相应的运行环境 ,包括程序公正的诉讼理念、辩论主义的诉讼原则和集中审理的审理模式。由于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是通过司法解释建立起来的 ,效力层次低且缺乏相应的运行环境 ,故而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诉讼效益
程序公正
证
据失权
《民事诉讼法》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突与消解:举证时限制度的反思
被引量:
1
6
作者
罗飞云
机构
扬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所蕴含的程序正义及提高效率的理念可能与实体正义冲突,《证据规定》中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存在难以操作或容易引起误解的不足与缺陷,需进一步完善举证时限制度。对逾期举证一般不宜规定证据失权而采取有条件的费用制裁,同时赋予当事人相应的调查收集证据的手段,完善争点固定制度,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关键词
证
据失权
举
证
能力
程序选择权
举证时限制度
民事诉讼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举证时限制度
被引量:
3
7
作者
蒋笃恒
周孟炎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制度
举
证
责任
民事诉讼
适时提出主义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价值与适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姚志荣
机构
中共漳州市委党校
出处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崭新制度,从法理角度加强对这项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是其良性发展的理性基石,对于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价值
Keywords
civil action
limitation of evidential proof,evidence
value
分类号
D91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司法国情的考量与司法公信力的生成——以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变迁为视角
9
作者
沈明磊
朱千里
机构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0,共8页
文摘
多年来的民事审判实践证明,脱离基本司法国情而从抽象公平正义角度行使审判权,大多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有时甚至导致负面评价。在具体案件的审判中,如何理性地对待现实国情下的民众需求,依法妥当地作出裁判,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司法国情
司法公信力
民事诉讼
分类号
D916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评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张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文摘
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对于提高诉讼效率、防止证据突袭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具体制度不完备与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使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显得过于严苛。因此应当在给予当事人平等充分程序保障的功能目标下完善举证时限制度 ,规定证据失权的合理例外情况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制度
民事诉讼
诉讼效率
证
据失权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价值与适用问题的探讨
11
作者
薛贵滨
机构
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9-42,共4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崭新制度 ,从法理角度加强对这项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是其良性发展的理性基石 。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证
据
价值
Keywords
Civil action
limitation of evidential proof
evidence
value
分类号
D925.1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
12
作者
寇晓燕
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和顺应法律全球化的需要。西方各国普遍确立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即举证时限制度。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我国也初步确立了举证时限制度,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举
证
责任
制度
中国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
13
作者
郭建勇
机构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
出处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文摘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核心,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断发展变化,民事诉讼证据的滞后性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也变得越来越迫切.现在,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司法界,都普遍呼吁尽快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一套较完备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在此情况下,我国公布实施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提出了举证时限制度,该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民事诉讼体系的完善有其内在的程序价值.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制度
证
据
制度
举证时限制度
中国法律
诉讼成本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
14
作者
王晓东
机构
郑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在立法与理论研究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和误区 ,导致审判实践中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缺乏适用法律制度应有的统一性 ,亟须在证据失权的法定化和自由裁量之间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边界。当一项法律制度存在缺失和容易引起理解歧义时 ,法官必须运用释明权 ,根据相关法理 ,结合立法原意加以释明和正确适用。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被告
举证时限制度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
15
作者
陈莉
机构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生处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9-92,共4页
文摘
完善我国举证时限制度是证明责任和程序公正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诉讼效益的提高与司法裁判权威的加强。其举措有:设置举证时限的临界点,完善审前程序,规定举证时限的例外,建立当事人的证据取得和收集制度,确立证据失权制度。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完善
举
措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缺陷
16
作者
杨瑞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文摘
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较大篇幅确立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 ,但该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它与民事诉讼法的某些制度存在冲突 ,未确立既判力上的失权效 ,也未规定被告答辩的失权制度 ,同时它的有些规定过于粗疏 ,在实践中无法实现 ,甚至形同虚设等等。
关键词
证
据
举证时限制度
分类号
D91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
被引量:
1
17
作者
周延
机构
沈阳边防检查站
出处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0-121,共2页
文摘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不仅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举证时限制度作为证据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需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并没有真正建立举证时限制度。由于现行的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设立不久,无论理论还是实务,开掘深度与实践要求差距都较大,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文中在分析我国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的若干立法建议。
关键词
被告
举证时限制度
法官取
证
被告补
证
Keywords
the system of time limit for the defendant to give evidence
the judge forensics
the defendant supply evidence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举证时限制度
18
作者
刘洁
王静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8-72,85,共6页
文摘
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提上日程。结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文章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举证时限制度。通过明确举证时限,逾期举证将会产生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在举证时限问题中,当事人新发现的证据即指举证期限内当事人所不知道的和一审程序后才产生的事实。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民事诉讼法
证
据
制度
诉讼公正
中国法律
Keywords
Time limit for adducing evidence
Proof invalidity
New proof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19
作者
赵祖发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 ,只有针对法院的案件审限制度 ,而缺乏针对当事人的举证时限制度 ,当事人迟延举证时 ,案件审限难以实现。本文从借鉴国外举证时限制度出发 。
关键词
民事
举证时限制度
举
证
时限
制度
模式
民事诉讼法
立法例
诉讼效率
诉讼效益
举
证
责任
Keywords
Time limits on citing proofs
System model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ation
分类号
D92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举证时限制度之缺陷
被引量:
1
20
作者
都潇丽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63-64,共2页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的建立,使负有证据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逾期举证的情况下回承担证据失效的法律后果,这促进当事人积极举证,有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和诉讼效率的提高。在举证时限制度问题中,诉讼请求的增加,变更以及反诉的提出,新证据的界定,申请鉴定等都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举证时限制度
诉讼请求
新
证
据
约定的
举
证
时限
分类号
D92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举证时限制度的实证分析
常怡
王健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制度——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
张建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
张建权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中的证据失权制度刍议
杨卉青
顾玉彬
《榆林学院学报》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举证时限制度的理性分析
蒲菊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冲突与消解:举证时限制度的反思
罗飞云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略论举证时限制度
蒋笃恒
周孟炎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价值与适用问题研究
姚志荣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司法国情的考量与司法公信力的生成——以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变迁为视角
沈明磊
朱千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评析
张力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价值与适用问题的探讨
薛贵滨
《宜宾学院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议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
寇晓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价值
郭建勇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
王晓东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完善
陈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缺陷
杨瑞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行政诉讼被告举证时限制度
周延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浅析举证时限制度
刘洁
王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探析
赵祖发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举证时限制度之缺陷
都潇丽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