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亚元 |
乔小明
吴兮
|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2
|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起特殊作用的银行 |
晓明
|
《时代金融》
|
2005 |
0 |
|
3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视域下广西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
邓岐杏
陈韶光
梁洸强
|
《河池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赵光洲
和矛
李飞
|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5
|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的思考 |
朱坚真
高世昌
|
《桂海论丛》
|
2002 |
3
|
|
6
|
经济全球化基本动力衰弱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
林文心兰
|
《现代商贸工业》
|
2024 |
1
|
|
7
|
“三邻政策”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周素勤
|
《东南亚》
|
2003 |
3
|
|
8
|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利弊条件分析 |
杨长志
孙水波
|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9
|
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王敏正
|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0
|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规则下的对策研究 |
杨丽艳
蒋德翠
刘秋芷
李志楷
|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11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的FDI促进效应实证分析--基于2000-2018年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检验 |
谭宓
李世美
邹忠全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22 |
5
|
|
12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成员国国际产业分工结构的影响 |
崔庆波
梁双陆
刘燕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3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模式选择 |
和矛
李飞
赵光洲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4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及贸易潜力——基于引力模型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蒋冠
霍强
|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
2015 |
34
|
|
15
|
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 |
李占卫
李皖南
|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16
|
原产地规则在自由贸易区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对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启示 |
孟祥锋
刘月芬
|
《经济论坛》
|
2005 |
3
|
|
17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效用分析 |
邱丹阳
程永林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8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问题的探讨 |
齐峰
朱新光
|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9
|
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展望 |
杨国川
黄寿生
|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20
|
基于“单国模式”引力模型的区域贸易协定效应分析——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的贸易效应为例 |
查志强
李卉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2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