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下刑事诉讼法修改完善研究
1
作者 樊崇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成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大背景。当前,研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需要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法现代化”这一核心命题的内涵与外延,探明中国式司法现代化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司法实践中办理案件的质量和...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成为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大背景。当前,研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需要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法现代化”这一核心命题的内涵与外延,探明中国式司法现代化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司法实践中办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应当对刑事诉讼法修改完善的理念进行更新,梳理出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面临的主要困境,改变落后的诉讼观念和认识,突破现有司法体制的不合理束缚。目前,我国一步到位地建立刑事诉讼法法典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但应当采用“应修尽修”的修改路径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点问题作出回应。主要包括刑事协商程序的构建、以审判为中心制度的改革之确认与保障、辩护权的保障与完善、犯罪记录消灭制度的建构、刑事执行程序的完善、涉外程序的立法补白、涉案财产处置程序的构建、监视居住程序的修改、程序制裁措施的完善、证据制度的完善建议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 刑事诉讼法 立法修改 重点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司法现代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黄文艺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
司法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法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式司法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华司法文明为根脉、以高远法律价值为目标、以能动司法为功能定位、以司法体系建设为主体工程、以... 司法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法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式司法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华司法文明为根脉、以高远法律价值为目标、以能动司法为功能定位、以司法体系建设为主体工程、以司法体制改革为根本路径、以现代科技应用为强大动力、以提升涉外司法能力为紧迫任务的司法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现代化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 中华司法文明 司法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信息化研究——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改革为例
3
作者 陈朝阳 《厦门科技》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向法院审判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全流程无纸化办案通过深度运用信息技术,重塑审执工作模式,推动审判管理转型,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联通法院司法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审判管理的现代化。厦门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向法院审判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全流程无纸化办案通过深度运用信息技术,重塑审执工作模式,推动审判管理转型,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联通法院司法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审判管理的现代化。厦门改革的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无纸化办案信息化建设应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导,以遵循司法亲历性为原则,树立正确价值理念与目标。紧跟新时代信息化动向,遵照司法政策指导,以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为基础.探求最佳建设路径,最终实现科技赋能审执工作,强化司法公正的宏大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 全流程无纸化办案 信息化 审判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体制改革理论
4
作者 方乐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90,共1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体制改革理论,在领域内容上,主要由政治方向论、目标任务论、价值依归论、文化机理论、路径模式论等五个子理论构成;在原理结构上,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层面的重大理...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体制改革理论,在领域内容上,主要由政治方向论、目标任务论、价值依归论、文化机理论、路径模式论等五个子理论构成;在原理结构上,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层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系统揭示出司法体制改革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属性、功能属性和规律属性;在实践逻辑上,遵循司法体制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确定以及两点之间运动轨迹的设定,科学部署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任务书,系统规划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在理论功能上,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迈向中国式司法现代化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司法体制改革 公正司法 司法为民 中国式司法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