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徐林胜 侯伯南 +4 位作者 苏琴 吴忧 梁顺利 张荣博 辛锡林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巨刺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6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巨刺治疗... 目的探讨巨刺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6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型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巨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S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治疗前后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流速(MV),并计算患侧与健侧的流速比值(MVi ACA/MVc ACA、MVi PCA/MVc PCA),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治疗前后进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采用Tan评分系统和区域软脑膜评分(rLMC)比较两组患者侧支循环评分差异。3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和全因死亡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FMA、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SFMA评分差值、FIM评分差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Vi ACA、MVi PCA、MVi ACA/MVc ACA、MVi PCA/MVc PC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LMC评分、T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两组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及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治疗能够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促进运动功能康复,并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梗死 巨刺 侧支循环 神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半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林晓锐 黄胜福 +2 位作者 邝宇良 兰莹 李安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1期58-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颅半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MCAO患者80例,均行头... 目的:探讨头颅半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在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MCAO患者80例,均行头颈CTA和头颅半脑灌注CTP检查。根据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CTP定量参数以及CTA侧支循环等级。分析各预后影响因素以及CTP联合CTA对单侧MCAO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单侧MCAO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侧支循环评分、相对达峰时间、相对平均通过时间、相对脑血流量和相对脑血容量均为影响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TP联合CTA评估单侧MCAO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特异度为0.941,灵敏度为0.848,均高于CTP各参数以及CTA侧支循环评分单一评估。结论:头颅半脑灌注CTP联合头颈CTA能有效提高对单侧MCAO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大脑中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看围手术期管理及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
3
作者 郝继恒 司俊臣 +1 位作者 张利勇 王继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值,而是预示着其临床应用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该文对CMOSS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该类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下一步开展的CMOSS2,并探讨了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以期为血管旁路移植术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旁路移植术 专家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瘫患者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杨刚 徐吉莉 +3 位作者 陈龙雯 黄红星 袁亚辉 赖贤良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轻瘫患者慢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血管内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 目的分析轻瘫患者慢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血管内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内再通效果,比较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肌力情况。结果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患者中,男17例(70.8%),女7例(29.2%);平均年龄(54.7±8.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6.5±17.3)d。23例患者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2b级]率为95.8%;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夹层及穿孔、新发脑梗死;发生高灌注综合征2例,其中高灌注引发症状性脑出血1例,头痛1例;术后随访90d未复发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TIA)。术后90d,患者NIHSS评分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90d与术前mRS评分、病变对侧上肢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0d,患者病变对侧下肢肌力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再通能降低MCA慢性闭塞轻瘫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TIA复发,并为患肢肌力恢复提供良好的灌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大脑中动脉闭塞 再通 轻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伴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26例的护理
5
作者 潘盈盈 李冬眉 施敏敏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59-60,共2页
脑梗死主要由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致使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以大脑中动脉多见[1]。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栓子较大,脱落后易引起大动脉急性闭塞。而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自然延伸,是栓子堵塞的最高发部位... 脑梗死主要由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致使动脉血管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以大脑中动脉多见[1]。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栓子较大,脱落后易引起大动脉急性闭塞。而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自然延伸,是栓子堵塞的最高发部位,故心房颤动伴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机械取栓是最常见术式。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心房颤动伴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26例,经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lnc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娟 费长义 +6 位作者 余超 薛苏君 李雨朦 李静静 潘凌宇 段贤春 彭代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Tao Hong Si Wu decoction,THSWD)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并确定THSWD治疗MCAO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对照...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Tao Hong Si Wu decoction,THSWD)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并确定THSWD治疗MCAO大鼠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对照组、MCAO组和MCAO+THSWD组各获得3个大脑半球组织。采用RNA测序技术鉴定三组中的lncRNA基因表达。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基因,然后构建了THSWD调节的lncRNA-mRNA网络。通过MCODE插件鉴定lncRNA-mRNA网络的模块。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用于分析富集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鉴定了THSWD调节的lncRNA的顺式和反式调控基因。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验证lncRNA。分子对接用于验证lncRNA-mRNA网络靶点和通路相关蛋白结合能力。结果在MCAO大鼠中,THSWD共调节了302个lncRNA。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一些核心lncRNA可能在THSWD治疗MCAO大鼠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进一步发现THSWD可能也通过lncRNA-mRNA网络以及网络富集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多通路治疗MCAO大鼠。分子对接结果表明,THSWD活性化合物没食子酸和苦杏仁苷与蛋白质靶点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结论THSWD可以通过调节lncRNA保护MCAO大鼠脑损伤,为THSWD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大脑中动脉闭塞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mRNA网络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环状RNA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费长义 张丽娟 +6 位作者 王倪 褚福瑞 余超 薛苏君 潘凌宇 彭代银 段贤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4-963,共10页
目的筛选和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HSWD)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HSWD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下一代RNA测序技术检测THSW... 目的筛选和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HSWD)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HSWD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下一代RNA测序技术检测THSWD治疗后MCAO大鼠circRNA表达谱,并与MCAO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潜在的靶向微小RNA(micro RNA,miRNA)和mRNAs。应用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s的潜在作用。对表达差异显著的circRNA进行RT-qPCR验证。结果MCAO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8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MCAO组与THSWD组之间存在86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THSWD可逆转MCAO模型诱导的17个circRNAs。为了证明DECs靶向的mRNAs的作用,使用了GO和KEGG数据库。进一步分析表明,5个表达差异显著circRNAs表达量与测序结果相似。结论首次确定了THSWD治疗后MCAO大鼠circRNAs的全面表达谱,提示THSWD对MCAO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circRNAs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大脑中动脉闭塞 环状RNA 生物信息学 下一代RNA测序 缺血性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tch1通路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8
作者 叶炎生 罗来 +7 位作者 许德顺 钟帅 张鑫 邓凯翔 林慧娟 纪婷 卓梦真 杨庆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MCAO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MCAO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低频组、高频组,同时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低频组和高频组均予采用CCY-I型经颅磁刺激仪刺激,2次/日,连续14d;低频组:1Hz,部位:大鼠颅部左侧前额叶;高频组频率:10Hz,部位:大鼠颅部右侧前额叶。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予治疗仅同等情况下抓取束缚后归笼。神经行为学评分在术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水迷宫测试于术后3—7天进行;TTC染色、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关键基因(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在术后第14天干预结束后进行。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相比,干预治疗14d后,高频组、低频组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出现降低的情况(P<0.05),模型组与高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Morris水迷宫实验:定向航行实验平均逃避潜伏期:低频组、高频组、假手术组均相比于同组前一天缩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逃避潜伏期比较,高频组较模型组短,低频组较高频组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低频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高频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频组、模型组次数比假手术组少,低频组比模型组、高频组次数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TTC染色:低频组、高频组梗死灶面积小于模型组。(4)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高频组、低频组与模型组相比,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频组与高频组相比,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频rTMS均能改善MCAO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可能都予激活提高海马组织中的Notch1通路表达,提高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高频经颅磁刺激 脑卒后认知障碍 大脑中动脉闭塞 学习记忆能力 Notch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增强CT的影像组学识别动脉致密征阴性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周怡 瞿航 +4 位作者 赵义 王苇 郝慧婷 班淇琦 闫晓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305,共9页
目的探究基于非增强CT(NCCT)的影像组学识别动脉致密征(HAS)阴性的急性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或急诊科,经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 目的探究基于非增强CT(NCCT)的影像组学识别动脉致密征(HAS)阴性的急性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或急诊科,经血管成像[MR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成像(CTA)或DSA]检查证实的急性单侧MCAO且NCCT表现为HAS阴性的患者80例;在NCCT图像上以每例患者的患侧MCAO段及正常侧对应节段血管作为感兴趣区,共提取108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关键特征,构建并计算出影像组学评分,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光梯度提升机(LightGBM)、梯度提升(GradientBoosting)及自适应提升(AdaBoost)4种影像组学模型以预测MCAO。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Delong检验方法进行各模型ROC间的比较,最后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基于160根血管的NCCT图像最终筛选出6个关键特征,分别为偏度、能量、灰度大小区域矩阵(GLSZM)-灰度不均匀性、GLSZM-低灰度区域强调、GLSZM-尺寸区非均匀性标准化、GLSZM-区域熵。SVM模型测试集预测急性单侧MCA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8(95%CI:0.497~0.878),精确度为0.688;LightGBM模型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620~0.955),精确度为0.781;GradientBoosting模型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654(95%CI:0.457~0.852),精确度为0.688;AdaBoost模型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515~0.899),精确度为0.750。Delong检验显示,LightGBM模型测试集与GradientBoosting模型测试集间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余模型测试集间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CA显示,LightGBM模型表现较好。结论基于NCCT的影像组学对于识别HAS阴性的急性单侧MCAO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该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非增强CT 动脉致密征阴性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比值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建东 赵正宇 +1 位作者 王梦云 刘红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机进行头颅CT扫描。根据CT灌注成像原始图像中的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定义多时相CTA。采用CTP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获得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采用Menon评分法(0~5分)对多时相CTA上侧支血管的情况进行评分。测量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计算两者比值(D/F)。根据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5例)和预后不良组(57例)。采用t或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CTA侧支循环评分及对血浆D/F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比例显著升高(P<0.05),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显著降低(P<0.001)血浆D/F显著升高(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与血浆D/F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01)。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和血浆D/F单独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60(95%CI:0.668~0.851,P<0.001)、0.820(95%CI:0.741~0.899,P<0.001);两者联合时AUC为0.868(95%CI:0.801~0.935,P<0.001),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7.8%。结论: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比值对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CT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急性缺血性脑卒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疗效
11
作者 刘福德 马文龙 +5 位作者 韩香凝 李嘉豪 江世良 商静 于嘉 程娅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01—2022-06收治的64例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01—2022-06收治的64例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血管成功再通率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典型病例相关影像学资料,并对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57例血管成功再通,7例患者开通失败,血管再通时间为(4.63±0.23)d,仅采取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的患者21例,球扩支架植入18例,自膨式支架植入25例。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血管穿孔出血事件,2例患者术中出现动脉夹层,1例血栓逃逸并行机械取栓,2例术后出现谵妄症状,1例癫痫发作。所有患者术后30 d内均无死亡及缺血性脑卒中病例;64例患者中3例术后1 d复查CT显示左侧大脑半球肿胀,2例术后第3天复查CT显示梗死灶少量出血,2例术后3 d出现头部胀痛,1例患者术后第6天脑血管造影发现支架内血栓形成,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均无死亡病例;64例患者术后3个月成功随访63例,术后6个月成功随访60例,术后12个月成功随访58例。所有患者术后3、6、12个月mRS、NIHSS评分逐渐升高,高于出院前基线数据(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显著,再通率高达89.06%,且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12.50%,同时患者术后远期残疾程度较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内介入术 再通率 安全性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NLR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孙梦飞 吴宇鹏 +2 位作者 傅新民 蒋兰 张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661-66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治疗(EVT)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发病后90 d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3-07于徐州市中心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治...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治疗(EVT)前,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发病后90 d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01—2023-07于徐州市中心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MC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良好预后组和不良预后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不良预后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术前NLR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同时绘制预后情况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临界值。结果最终纳入急性MCA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97例,良好预后组32例(32.99%),不良预后组65例(67.0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年龄、术前NLR、术前ASPECT评分及侧支循环情况方面,不良预后组低于良好预后组(分别为P=0.007、0.022、<0.001、0.007),术前NIHSS评分、术前血糖高于良好预后组(P=0.014、0.003)。2组在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脑卒中、高血脂)、术前血压、病因分型、有无静脉溶栓、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发病到穿刺成功时间、改良脑梗死溶栓治疗分级(mTICI)、术前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NIHSS评分、术前舒张压可影响术前NLR大小(分别为P=0.007、0.009、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5,95%CI:1.008~1.105)、术前ASPECT评分(OR=0.562,95%CI:0.366~0.861)、术前NLR(OR=1.17,95%CI:1.003~1.367)是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22、0.008、0.046)。术前NLR预测急性MCA血管内治疗患者发病后90 d不良预后的AUC为0.644(95%CI:0.526~0.761),最佳临界值为3.255。结论术前NLR与急性MCA闭塞EVT治疗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且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IVIM序列与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预后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辛奕 薛明琛 +2 位作者 张亚运 周胜利 周芯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序列与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所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CI)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80例单侧MCA闭塞所致大面积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IVIM检查,所有患者出院后90天进行随访管理,通过mRS...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序列与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所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CI)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80例单侧MCA闭塞所致大面积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IVIM检查,所有患者出院后90天进行随访管理,通过mRS评分进行预后评估,比较不同预后患者IVIM检查参数(ADC值、f值、D值、D^(*)值),分析IVIM检查参数(ADC值、f值、D值、D^(*)值)与ACI预后的关联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MRI检查用时、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脂、糖尿病、房颤、高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入院时NIHSS分值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患者D^(*)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ADC值、f值、D值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证实,D^(*)值与ACI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ADC值、f值、D值与ACI预后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磁共振IVIM序列相关检查参数与单侧MCA闭塞所致ACI具有密切关联性,可通过IVIM检查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诊断评估,从而指导临床开展后续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序列 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沈东炜 邱平 胡方进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实施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 目的分析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实施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预后质量、生物标志物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80例患者NIHSS、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1个月后,80例患者ADL、GO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1个月后,80例患者NSE、ET-1、PCT、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80例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4/80),包括出血2例、切口感染1例、动脉夹层1例。结论对于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 大脑中动脉闭塞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俞坤强 马旭 +3 位作者 徐日 殷冬雪 吴李秀 林如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593-597,610,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塞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电针穴位组给予电针百会和神庭,每次20...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塞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电针穴位组给予电针百会和神庭,每次20 min,每天1次,治疗7 d,电针非穴组电针大鼠胁部以下,髂嵴以上10~15 mm非穴位处,余同电针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同等时间的抓取和固定。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和定向巡航实验结果,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PET-CT)检测大鼠海马区葡萄糖摄取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大鼠干预第5、7天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1.55±0.51)分比(2.05±0.45)分,(1.30±0.47)分比(1.96±0.26)分,P均<0.05];干预第3、4、5、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58.65±10.55)s比(86.18±15.86)s、(45.16±11.76)s比(73.89±14.85)s、(36.48±11.27)s比(63.23±13.87)s、(25.41±8.73)s比(50.77±11.57)s,P均<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2.93±0.95)次比(1.53±0.53)次,P<0.01];左/右侧海马区葡萄糖摄取率比值增加[(86.75±25.13)%比(80.28±24.00)%,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78.27±0.60)%比(84.45±1.08)%,P<0.05];左侧海马区GLUT1、GLUT3表达水平增加[(73.22±10.48)%比(56.39±12.21)%、(79.18±9.82)%比(58.37±16.07)%,P均<0.05]。与电针非穴组比较,电针穴位组大鼠干预第5、7天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1.55±0.51)分比(2.03±0.45)分、(1.30±0.47)分比(1.82±0.47)分,P均<0.05];第3、4、5、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58.65±10.55)s比(84.48±14.36)s、(45.16±11.76)s比(70.78±13.93)s、(36.48±11.27)s比(59.94±11.02)s、(25.41±8.73)s比(48.97±10.44)s,P均<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2.93±0.95)次比(1.63±0.50)次,P<0.01];左/右侧海马区葡萄糖摄取率比值增加[(86.75±25.13)%比(81.87±25.67)%,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78.27±0.60)%比(82.44±0.40)%,P<0.05];左侧海马区GLUT1、GLUT3表达水平增加[(73.22±10.48)%比(58.57±8.74)%、(79.18±9.82)%比(62.10±9.98)%,P均<0.05]。结论电针百会和神庭可能通过调节GLUT1和GULT3的表达改善MCAO模型大鼠脑内葡萄糖代谢水平,从而改善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闭塞 葡萄糖代谢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3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
16
作者 邵敏峰 马一骏 +2 位作者 王俊 孙佳 张宴斌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540-542,共3页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通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24 h)、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1],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是NS的潜在并发症,与静脉血栓形成相比,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通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24 h)、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1],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是NS的潜在并发症,与静脉血栓形成相比,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低,而NS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更为罕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缺血性卒 大脑中动脉闭塞 动脉血栓形成 潜在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 低蛋白血症 首发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图像CT值方差比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短期预后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应豪斌 顾水均 +1 位作者 缪建庆 戴文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中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与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代偿情况及短期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CT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患者73例。根...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中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与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代偿情况及短期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CT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MCAO)患者73例。根据患者90 d改良Rankin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2例)及预后不良组(31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MCAO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ROC曲线检测CT值方差比在AIS-MCAO患者短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值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在ROC曲线中HU值比值的约登指数为0.694,所对应的最佳临界点为0.675,当CT值比值<0.675时,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性大。结论患者患侧及健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方差比可有效评估AIS-MCAO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急性缺血性 脑卒 ASPECTS评分 改良mR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建峰 高金玲 +3 位作者 李辉 张峰 吴国彪 井山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 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血栓栓塞造成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合并颈内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因急性血栓栓塞造成的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合并同侧颈内动脉不同节段闭塞患者8例。13例患者在发病6 h... 目的:观察 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血栓栓塞造成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合并颈内动脉闭塞的效果。方法因急性血栓栓塞造成的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合并同侧颈内动脉不同节段闭塞患者8例。13例患者在发病6 h 内接受了取栓治疗,利用 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闭塞血管再通、3例闭塞血管部分再通;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为6(4)分,较术前 NIHSS 评分(中位数)19(4.5)分明显下降(P <0.01)。10例闭塞血管再通患者中,4例恢复良好(mRS 评分0~2分)、4例残疾(mRS 评分≥3分)、1例死于原发性肾病、1例死于心力衰竭;3例闭塞血管部分再通患者中,1例术后第90天随访 mRS 评分4分,2例因大面积脑梗死死亡。13例患者中,8例术后24 h 颅脑 CT 扫描示脑梗死灶内出血。结果 Solitaire AB 型支架取栓术治疗血栓栓塞造成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合并颈内动脉闭塞可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TAIRE AB 型支架 取栓术 血栓栓塞 脑血管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颈内动脉闭塞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闭塞FLAIR血管高信号征与CTA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婵婵 杨艳梅 +2 位作者 尹乐康 姚振威 冯晓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FLAIR血管高信号征(FVH)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8例发病3天内的MCAO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FVH和CT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对FVH行FVH评分(纵向)[FVHS(L)]、FVH评分(横向)[FVHS(T)]两项评定,对CT... 目的探讨FLAIR血管高信号征(FVH)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8例发病3天内的MCAO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FVH和CTA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对FVH行FVH评分(纵向)[FVHS(L)]、FVH评分(横向)[FVHS(T)]两项评定,对CTA重建图像行侧支循环评分(纵向)[CS(L)]、侧支循环评分(横向)[CS(T)]两项评定。比较FVHS(L)与CS(L)、FVHS(T)与CS(T)评分相符程度,并分析FVHS(L)、FVHS(T)、CS(L)、CS(T)之间相关性。结果 38例MCAO患者中,20例(20/38,52.63%)FVHS(L)和CS(L)评价相符,21例(21/38,55.26%)FVHS(T)和CS(T)评价相符。FVHS(L)与CS(L)呈正相关(r=0.48,P=0.002),FVHS(T)与CS(T)呈正相关(r=0.54,P<0.001)。FVHS(L)与FVHS(T)呈正相关(r=0.34,P=0.034),CS(L)与CS(T)呈正相关(r=0.56,P<0.001)。结论对于MCAO患者,FVH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软脑膜侧支循环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卒 侧支循环 软脑膜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段淑荣 潘永惠 +2 位作者 张璇 王勋 赵敬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30-432,469,共4页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小时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采用Longa颈外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康复组、造模对照组,康复组每天进行1小时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饲养,不予以康复训练。每组随机分为3天、7天、14天、21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5只大鼠,分别于相应天数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突触素的表达。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评分较造模对照组为好(P<0.05);突触素阳性细胞于脑缺血3天后即已出现,7天、14天、21天大量表达,7天为高峰,且康复组较造模对照组多(P<0.05)。随时间延长免疫组化染色变深。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表达较高水平的突触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大脑中动脉闭塞 大鼠 脑梗死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