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T1加权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肿瘤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刘孟丹 张云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5-7,共3页
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传统的乳腺肿瘤检测方法包括乳房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但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检测能力的限制。而3D T1WI MRI技术具有出色的解剖分辨率和对局... 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传统的乳腺肿瘤检测方法包括乳房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但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检测能力的限制。而3D T1WI MRI技术具有出色的解剖分辨率和对局部淋巴结以及微小钙化灶的检测能力,因此在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3D T1WI MRI技术进行乳腺肿瘤检测时,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乳腺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特征。此外,该技术还可以检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提供更全面的肿瘤评估信息。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相比,3D T1WI MRI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提高早期乳腺肿瘤的检出率。本文将探讨3D T1WI MRI技术在乳腺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维t1加权磁共振成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廖林 周晶 傅志颖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1期68-70,7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I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MRA、DWI、3D-ASL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3D-ASL联合DWI和MRA评估ICVD患者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DSA诊断脑梗死患者32例,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3D-ASL诊断脑梗死患者24例,DWI诊断脑梗死患者21例,MRA诊断脑梗死患者22例。3D-ASL联合DWI、MRA检查诊断梗死的灵敏度、准确度为93.75%、86.67%(Kappa=0.730)。结论3D-ASL联合DWI、MRA检查可提高脑梗死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mapping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4-013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MRI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诊断效能。方法 以前瞻性连续的方式收集了44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图像数据。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且盲态地勾画每个病灶的感... 本研究旨在探讨MRI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诊断效能。方法 以前瞻性连续的方式收集了44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图像数据。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独立且盲态地勾画每个病灶的感兴趣区域(ROI),并精确测量其T1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两位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水平。随后,分别评估并对比了T1值、ADC值以及T1+ADC联合值在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方面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特异度及敏感度等统计学指标。此外,还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了T1值与乳腺癌病理特征之间的潜在关联。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44例患者的50个乳腺病灶,其中包括17个良性病灶和33个恶性病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的ADC值与T1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T1+ADC联合值在鉴别诊断中展现出了最优的诊断效能,其AUC值高达0.989。进一步分析发现,T1值与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显著负相关(r=-0.472, P<0.01),提示T1值可能作为评估乳腺癌侵袭性的一个有用指标。结论 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而T1值与ADC值的联合应用则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乳腺疾病的临床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何文秀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0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探究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效率及不同T分期与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关系。结果:病理结果... 目的:探究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效率及不同T分期与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关系。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直肠癌T1期、T2期、T3期、T4期分别为11、16、42、15例。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准确诊断直肠癌T1-T4期例数分别为10、14、38、14例,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7.62%、92.86%、92.86%及97.62%;直肠癌T分期与ADC有一定关联,随着T分期的增加,ADC呈递减趋势(P<0.05)。结论: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t分期 特异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三维T1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在震颤型帕金森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倩 邱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128,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为主,常导致日常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并最终残疾。结构MRI中的三维T1加权成像(three dimensions T1-weighted imaging, 3D-T1W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为主,常导致日常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并最终残疾。结构MRI中的三维T1加权成像(three dimensions T1-weighted imaging, 3D-T1W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 DTI)可对PD患者灰质和白质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近年来,基于3D-T1WI的相关研究显示震颤型(tremor-dominant, TD)PD患者震颤的发生可能与广泛的灰质改变有关,主要涉及海马、丘脑束旁核、丘脑腹中间核、苍白球及小脑等,基于DTI的相关研究显示,TD患者的白质改变主要涉及下额枕束、上纵束、皮质脊髓束及左侧齿状核-红核-丘脑束等,这些区域与震颤症状的起源点及治疗点密切相关。本文就3D-T1WI及DTI的成像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在TD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震颤 三维t1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灰质 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6
作者 刘畅 刘静红 方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患者(共145个病灶,恶性病变112个,良性病变33个)的术前MRI图像。在肿瘤最大面积的层面上绘制肿瘤T2WI低信号的感兴趣区。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对参数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联合,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并且绘制其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R2^(*)值和幅度值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29~0.937,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幅度值的AUC为0.869(95%CI:0.803~0.92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81.8%;相位值的AUC为0.563(95%CI:0.478~0.645,P=0.2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9%、54.6%;R2^(*)值联合幅度值的AUC为0.886(95%CI:0.823~0.933,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R2^(*)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94(95%CI:0.832~0.939,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0%、81.8%;幅度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58(95%CI:0.790~0.91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9%、90.9%。结论R2^(*)值、R2^(*)值联合病变长径、R2^(*)值联合幅度值是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有效方法,R2^(*)值联合病变长径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磁共振成像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3D-T1WI及扩散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琳钦 段欢芹 邱丽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86,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诊断、预防及延缓AD的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MRI已广泛应用于AD及其他认...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诊断、预防及延缓AD的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MRI已广泛应用于AD及其他认知障碍领域的研究,三维T1加权成像(three-dimensional T1 weighted imaging,3D-T1WI)、扩散MRI可以客观、间接地反映异常的大脑结构变化,为解释其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从3D-T1WI、扩散MRI在AD中的应用展开综述,从多个角度探索AD患者脑结构变化及病理生理机制,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三维t1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 脑结构 病理生理机制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短回波绝热T1ρ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定量评估
8
作者 刘文锋 林俊坤 +4 位作者 谭彩虹 刘晓彤 陈晓君 杜江 吴梅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短回波绝热T1ρ(three dimensional ultrashort echo time adiabatic T1ρ,3D UTE-AdiabT1ρ)定量评估关节软骨的退变,以期完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定量评估的磁共振技术方法。材料与方法应用3D UTE-AdiabT1... 目的应用三维超短回波绝热T1ρ(three dimensional ultrashort echo time adiabatic T1ρ,3D UTE-AdiabT1ρ)定量评估关节软骨的退变,以期完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定量评估的磁共振技术方法。材料与方法应用3D UTE-AdiabT1ρ序列圆锥(Cones)数据采集技术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40名不同程度OA患者进行膝关节的扫描。由两名肌骨影像医师在T2WI压脂矢状位图像上把每层膝关节软骨分成13个亚区并进行全器官磁共振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Score,WORMS)。根据WORMS进行分组:WORMS=0为正常软骨组;按病变范围分为局限性病灶组(WORMS=1、2、2.5分)和弥漫性病灶组(WORMS=3、4、5分);按病变深度分为部分软骨层病变组(WORMS=1、2、3、4分)和全层病变组(WORMS=2.5、5分)。应用方差分析和Tukey-Kramer检验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分析不同WORMS分组间3D UTE-Cones-AdiabT1ρ值的差异性。应用Spearman's相关分析3D UTE-Cones-AdiabT1ρ及UTE-T1值与WORMS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3D UTE-Cones-AdiabT1ρ诊断早期OA(WORMS=1)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3D UTE-Cones-AdiabT1ρ、UTE大分子组分(macromolecular fraction,MMF)和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诊断早期OA(WORMS=1)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WORMS从0到5分各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分别为36.6、41.7、42.7、45.0、43.2、44.3、47.9 ms;局限性病灶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2.0 ms,弥漫性病灶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4.3 ms;部分软骨层病变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2.5 ms;全层病变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6.9 ms。膝关节软骨病变的WORM评分越高、病变范围越广、病变越深时3D UTE-Cones-AdiabT1ρ值越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7,P<0.001;F=423.6,P<0.001;F=466.3,P<0.001)。WORMS=0时不同软骨区域的3D UTE-Cones-AdiabT1ρ值不同。3D UTE-Cones-AdiabT1ρ值与WORM评分、病变范围、病变深度组呈正相关(r=0.55,P<0.001;r=0.53,P<0.001;r=0.55,P<0.001),UTE-T1值与WORMS评分呈正相关(r=0.27,P<0.001)。3D UTE-Cones-AdiabT1ρ诊断早期软骨退变(WORMS=1)的AUC为0.76(95%CI:0.74~0.78),诊断阈值是39.4 ms,诊断敏感度为70.9%,特异度为69.3%,与UTE-MMF(AUC=0.74)相近(Z=1.47,P=0.142),高于UTE-MTR(AUC=0.62;Z=8.67,P<0.001)。结论3D UTE-Cones-AdiabT1ρ可以用于关节软骨的定量评估,具有早期诊断OA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软骨退变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 绝热t1ρ 定量评估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加权成像对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林 王利伟 +2 位作者 殷信道 卢铃铨 吴前芝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研究T1加权成像(T1WI)对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5mm)患者。术前做常规MRI检查(横断位T1WI:TR/TE155ms/3.4ms,横断位和冠状位T2WI:15000ms/81ms... 目的研究T1加权成像(T1WI)对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有56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5mm)患者。术前做常规MRI检查(横断位T1WI:TR/TE155ms/3.4ms,横断位和冠状位T2WI:15000ms/81ms)。MRCP检查采用EXPRESS脂肪饱和序列,包括5组胆管路径的斜冠状45mm厚层成像采集、5mm薄层冠状成像采集(资源图像),来源于资源图像的最大信号投影重建图像。MR检查后1~5d内行胆总管外科手术或ERCP取石。分析胆总管小结石的T1WI和MRCP表现及T1WI对MRCP阴性小结石的检测、诊断。结果56例胆总管小结石,合并胆囊结石30例,胆囊切除7例。47例T1WI胆总管小结石高信号改变。MRCP显示阳性结石充盈缺损33例。T1WI检出胆总管小结石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RCP检查,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1)。结论在进行MRCP检查的同时,辅以T1WI有助于提高MRCP阴性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t1加权成像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及磁共振血管造影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中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 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行3D-ASL、MRA、DWI技术检查。分析ASL与DW... 目的 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行3D-ASL、MRA、DWI技术检查。分析ASL与DWI检出率、ASL与MRA检出率及MRA检出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行DWI检查均可见弥散受限高信号,检出率可达100%,其中73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行ASL检查时可见灌注异常;另27例患者均为小面积脑梗死,ASL检查可见11例脑部灌注显示。大面积脑梗死ASL>DWI组患者检出IP概率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L<DWI组及ASL≈DWI组患者在不同梗死情况中IP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小面积脑梗死的27例患者中经MRA检出2级狭窄5例,3级狭窄6例,行ASL检查时可见病灶区域均呈低灌注表现,16例患者在ASL检查中均未见明显异常。而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的73例患者中经MRA检出0~2级狭窄56例,行ASL检查可见高低不等灌注及高灌注各2例,52例患者均表现为低灌注。经MRA检查检出3级狭窄17例,行ASL检查可见内低周高灌注及高灌注各2例,其余13例均表现为低灌注。ASL<DWI组MRA狭窄中以4级为主,ASL≈DWI组MRA狭窄以2~3级为主,ASL>DWI组狭窄以0~1级为主。结论3D-ASL、MRA、DWI在IP诊断中能够及时明确病灶灌注情况及病灶位置,同时还可明确责任血管情况,对判断IP病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梯度回波快速小角度激发T_1加权成像在磁共振颅脑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周高峰 王润文 +4 位作者 王小宜 陈登明 刘凡 于冀江 李季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 2D -FlashT1加权图像和SET ,加权图像 ,讨论 2D -FlashT1加权成像序列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者 39例 ,分别行 2D -FlashT1加权成像和SET1加权成像。从成像时间 ,阅片医生对两种图像...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 2D -FlashT1加权图像和SET ,加权图像 ,讨论 2D -FlashT1加权成像序列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者 39例 ,分别行 2D -FlashT1加权成像和SET1加权成像。从成像时间 ,阅片医生对两种图像的比较 ,脑组织平均信噪比 ,脑组织灰白质对比信噪比 ,病灶增强前后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 ,图像伪影 ,分别对比分析了 39例平扫图像和 2 7个病灶。并且对两种图像的脑组织平均信噪比 ,脑组织灰白质对比信噪比 ,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除TR时间和信号采集次数不同外 ,其他影响成像时间的参数相同的情况下 ,2D -FlashT1加权的成像时间是SET1加权成像时间的 2 3% :本组 39例平扫检查的FlashT1WI和SET1WI反映的组织解剖关系及信号(除大的血管 )二者没有明显差别 ,2 7个病灶在平扫的显示 ,强化程度和强化形状也无差别 ;脑组织平均信噪比 (P <0 .0 0 1) ,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信噪比 (平扫P <0 .0 0 1,增强后 0 .0 0 5 <P <0 .0 1)差于SET1WI,脑组织灰白质对比信噪比 (P <0 .0 0 1)好于SET1WI;本组的两种图像伪影以血管波动伪影居多 ,39例中有 18例FlashT1WI比SET1WI血管波动伪影明显。结论 :颅脑MRI 2D -FlashT1加权成像序列完全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梯度回波快速小角度 t1加权成像 磁共振颅脑成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指导下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分析
12
作者 周莉 孙敬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指导下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方法本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盆腔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抗生素治疗1~7 d内行MRI-DWI检查,对...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指导下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方法本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盆腔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抗生素治疗1~7 d内行MRI-DWI检查,对MRI-DWI诊断为急性盆腔脓肿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抗生素治疗7~14 d内行MRI-DWI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脓肿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腹腔镜下组织病生理表现、临床治愈率、输卵管切除率、手术情况及随访期内输卵管畅通率、盆腔炎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前MRI分期与腹腔镜下所见一致,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术中输卵管切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卵管畅通率高于对照组,盆腔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0 T MRI-DWI用于妇科盆腔脓肿手术时机选择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术前抗生素治疗后经MRI-DWI判定为慢性盆腔脓肿的患者腹腔镜手术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妇科盆腔脓肿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选择激发脂肪抑制T1加权成像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13
作者 周高峰 何望春 +1 位作者 陈代娣 桂庆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对32例病人同时作增强-FS-T1加权图像和增强自旋回波(SE)T1加权图像。用病变显示程度和病灶信号强度两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病灶显示程度“优”者在增强-FS-T1加权图像上远远多于增强-SE-T1加权图像。信号强... 对32例病人同时作增强-FS-T1加权图像和增强自旋回波(SE)T1加权图像。用病变显示程度和病灶信号强度两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病灶显示程度“优”者在增强-FS-T1加权图像上远远多于增强-SE-T1加权图像。信号强度“高”者亦前者较后者为多。分析结果表明增强-FS-T1加权图像对正确评价强化病变的轮廓、大小及某些鉴别诊断明显优于增强-SE-T1加权图像,特别是对含脂肪、骨髓较多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增强 磁共振成像 SE-t1加权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董战军 陈旭 李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黄淮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前列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前均行3.0T磁共振多b值DWI...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黄淮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前列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前均行3.0T磁共振多b值DWI检查,比较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不同b值下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统计3.0T磁共振多b值DWI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结果及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b=1000 s/mm^(2)、b=1500 s/mm^(2)、b=2000 s/mm^(2)时,恶性患者的ADC值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500 s/mm^(2)、b=2000 s/mm^(2)时,良恶性患者ADC值均低于b=10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500 s/mm^(2)时,恶性患者ADC值低于b=1000 s/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患者b=1500 s/mm^(2)与b=1000 s/mm^(2) 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T磁共振多b值DWI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为70例,占比为46.05%,恶性病变82例,占比为53.95%。3.0T磁共振多b值DWI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为86.84%,特异度为85.71%,灵敏度为87.80%。结论3.0T磁共振多b值DWI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较高,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相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前列腺良性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永生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2期92-93,96,共3页
目的:分析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微小肝癌复发患者(直径<1.0 cm)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微小... 目的:分析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似微小肝癌复发患者(直径<1.0 cm)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5 T磁共振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微小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检查确诊44例微小肝癌患者,病灶位置中Ⅱ段、Ⅳ段、Ⅴ段、Ⅵ段、Ⅶ段、Ⅷ段分别有3、7、7、8、3、16例,6例患者为非微小肝癌;联合检查灵敏度明显高于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加权成像与联合检查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特异度与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微小肝癌诊断中的准确度高于增强扫描或弥散加权成像单项检查诊断,灵敏度高于增强扫描单项检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肝癌 1.5 t磁共振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及磁共振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
16
作者 付海杰 王琪 王玥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60-65,共6页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及磁共振成像(MR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将其分为≥50%组(62例)和<50%组... 目的:探究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及磁共振成像(MRI)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大庆龙南医院收治的100例T2DM患者,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将其分为≥50%组(62例)和<50%组(38例),比较不同LVEF患者3D-STI和MRI参数的差异,并比较3D-STI参数、MRI参数以及联合数据诊断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效能。结果:LVEF<50%组患者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前降支(LA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全局面积应变(GAS)、全局纵向应变(GLS)及全局圆周应变(GCS)指标,以及左室收缩期容积(ESV)及右室收缩期容积(EDV)均高于LVEF≥50%组患者;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A峰与E峰速度比值(E/A)、全局径向应变(GRS)、心搏量(SV)、射血分数(EF)及心排血量(CO)均低于LVEF≥50%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3、4.778、4.936、5.863、4.302、5.057、5.350、5.072、4.636、4.963、5.076、4.898、5.47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sd、LAd、LVPWd、GAS、GLS、GCS、ESV及EDV为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OR=2.102、1.286、1.605、1.311、1.314、1.324、1.291、1.063,P<0.05),E/A、GRS、SV、EF及CO为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保护因素(OR=0.008、0.823、0.813、1.850、0.201,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MRI参数(SV、EF、ESV、EDV、CO)、3D-STI参数(IVsd、LAd、LVPWd、E/A、GRS、GAS、GLS、GCS)诊断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743、0.800、0.784、0.777、0.793、0.770、0.754、0.745、0.786、0.836、0.766和0.799。将MRI参数和3D-STI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数据诊断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AUC为0.995,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8.4%。结论:MRI和3D-STI参数可评估T2D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且联合数据诊断价值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 磁共振成像(MRI) 心室舒缩功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增传 王远景 赵惠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以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序列进行颅脑扫描,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以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序列进行颅脑扫描,对比观察各序列影像学表现及对出血病灶数量、分布和病因的诊断情况。结果:常规序列脑出血阳性诊断率(99.06%)与S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检出病灶141个,常规序列漏检12个微出血灶,SWI病灶检出率(100%)与常规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血肿扫描主要呈边界清晰的片状、斑点状低信号,部分可见微小极低信号。SWI检出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11例,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出血4例,海绵状血管瘤出血4例,脑淀粉样变性出血3例;常规序列检出7例,漏诊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淀粉样变性3例。结论:1.5T磁共振常规序列和SWI均是诊断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其中SWI对脑出血敏感性更高,在诊断微出血病灶和出血病因方面更具优势,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为脑出血临床诊断提供全面、准确、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可作为脑出血首选诊断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1.5t磁共振 常规序列 磁敏感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白质疏松脑微出血的检测 被引量:6
18
作者 滕跃华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06-208,共3页
脑白质疏松症与认知功能障碍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脑微出血是脑白质疏松症的一个早期症状,亦是小血管病变的重要临床生物学标志。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其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作为基础序列,... 脑白质疏松症与认知功能障碍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脑微出血是脑白质疏松症的一个早期症状,亦是小血管病变的重要临床生物学标志。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其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作为基础序列,利用组织间不同的磁敏感差异增强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白质疏松 脑微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 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弥漫性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27
19
作者 马晓海 赵蕾 +4 位作者 李松南 董建增 张天静 安靖 范占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及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HCM患者(HCM组)、27例DCM患者(DCM)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3... 目的探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及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HCM患者(HCM组)、27例DCM患者(DCM)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电影成像、对比增强前、后T1mapping成像、延迟对比增强(LGE)成像。测量不同受检者增强前、后左心室平均T1值及心功能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心肌平均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22例(22/30,73.33%)患者存在延迟强化,DCM组15例(15/27,55.56%)患者存在延迟强化,对照组无延迟强化。比增强前,HCM组[(1 294.79±85.22)ms]、DCM组[(1312.88±59.57)ms]左心室心肌T1值均较对照组[(1 266.56±57.33)ms]显著增加(P均<0.05);对比增强后,HCM组[(491.31±121.59)ms]、DCM组[(466.77±126.34)ms]左心室心肌T1均值较对照组[(534.09±92.73)ms]显著减低(P均<0.05)。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8,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9,P<0.05);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5,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 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功能相关;T1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价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心肌病 扩张型 磁共振成像 t1mapping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磁共振T2加权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志宏 曹杰 +2 位作者 朱少群 张佳 吕敦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MR)T2加权成像(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老年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53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常规T2WI、DWI检查,分析MR成像(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MR)T2加权成像(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老年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53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常规T2WI、DWI检查,分析MR成像(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通过Kappa法评价MRI术前诊断TN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性.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 显示:T1期7例,T2期11例,T3期15例,T4期20例;N0期10例,N1期28例,N2期15例.MRI 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6.8%(46/53),与术后病理诊断二者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14,P<0.05);MRI T2WI+DW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0.6%(48/53),与MRI T2W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值=0.894,P<0.05).MRI T2WI对直肠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62.3%(33/53),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值=0.376,P<0.05);MRI T2WI+DWI对直肠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7.4%(41/53),与MRI T2WI法诊断相比,准确性显著提高(P<0.05),与术后病理诊断病理一致性较高(Kappa值=0.621,P<0.05);直肠癌不同T、N分期的DWI测量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随着T、N分期程度的增加,DWI测量肿瘤体积呈现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 MRI T2WI联合DWI对老年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极高,对术前N分期有一定价值,可为老年直肠癌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3.0t磁共振t2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tN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