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1-(取代苄基)-1,2,3-三唑类化合物 被引量:19
1
作者 扈艳红 刘世领 +4 位作者 仝钦宇 黄发荣 沈永嘉 齐会民 杜磊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28-1232,共5页
利用苄氯和取代苄氯与叠氮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环上带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苄基叠氮化合物 ,亲核取代反应速率受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吸电子基团的存在 ,可以促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合成的叠氮化合物与苯乙炔经 1,3 偶极环加成... 利用苄氯和取代苄氯与叠氮化钠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环上带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苄基叠氮化合物 ,亲核取代反应速率受苯环上取代基的影响 :吸电子基团的存在 ,可以促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合成的叠氮化合物与苯乙炔经 1,3 偶极环加成反应得到了相应的取代苄基 1,2 ,3 三唑类化合物 ,反应条件温和 .这些 1,2 ,3 三唑类目标化合物具有对热稳定的优点 .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质谱等对合成的叠氮化合物和 1,2 ,3 三唑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重点研究了 1,3 环加成反应的规律 .加成反应速率取决于叠氮化合物 (偶极物 )的极性 ,即与取代基的电负性有关 :苯乙炔 (亲偶极物 )易于与缺电子的叠氮反应 ,反之亦然 .同时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空间位阻效应 :反应可以生成两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 4 苯基 1,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偶极环加成 合成 1 2 3-三唑类化合物 苄基叠氮化合物 亲核取代反应 苯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二氢吡唑环的新三唑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5
2
作者 史延年 杨扬 +1 位作者 方建新 吕文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578-1582,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10种含有二氢吡唑环的新三唑类化合物。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证,讨论了二氢吡唑环的成环方式,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二唑 二氢吡唑 三唑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硫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文彬 金桂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47-1151,共5页
利用 1 ,3-二芳基 -2 -[( 1 H-1 ,2 ,4 -三唑 -1 -基 ) -甲基 ]-2 -丙烯 -1 -酮与取代苯硫酚进行 1 ,4 -亲核加成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型含硫三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确证 ,并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测试 。
关键词 1 4-亲核加成反应 合成 生物活性 含硫三唑类化合物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文明 王昌钊 +1 位作者 李长杰 赵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7-150,共4页
 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um)及南瓜枯萎...  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um)及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为供试菌种,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芳醚结构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钱存卫 庞艳 +1 位作者 方东 宗乾收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为了寻求新的、高活性的三唑类农药,将芳醚结构引入三唑类化合物中,设计合成了未见报道的4'-芳氧基-2-(1H-1,2,4-三氮唑-1-基)-苯乙酮类和1-(4'-芳氧基苯基)-2-(1H-1,2,4-三氮唑-1-基)乙醇类共8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 为了寻求新的、高活性的三唑类农药,将芳醚结构引入三唑类化合物中,设计合成了未见报道的4'-芳氧基-2-(1H-1,2,4-三氮唑-1-基)-苯乙酮类和1-(4'-芳氧基苯基)-2-(1H-1,2,4-三氮唑-1-基)乙醇类共8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元素分析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小麦和油菜的发芽及根、茎生长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醚 三唑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化合物杀菌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6
作者 曹克广 杨夕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6,共5页
介绍了三唑类化合物杀菌剂的发展情况、三唑类化合物杀菌剂的主要类型及三唑类化合物结构与杀菌活性的关系。论述了取代基团和立体异构对三唑类化合物杀菌剂生物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杀菌剂 三唑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毗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 1 3 4-噻二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Ⅰ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义杰 乔善磊 +3 位作者 刘超美 张大志 杨松 周廷森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8-180,共3页
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15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苯氧基2丙醇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氢核磁共振谱证实.初步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 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15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苯氧基2丙醇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氢核磁共振谱证实.初步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常见深部致病真菌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卡氏枝孢霉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化合物(I2),(I9)的体外活性优于氟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合成 抗真菌活性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Ⅲ 被引量:5
8
作者 吴义杰 杨济秋 +3 位作者 周廷森 张大志 刘超美 周明德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6-180,共5页
为了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21 个2 ,2双取代4(2 ,4二氟苯基)4(1 H1 ,2 ,4三唑1基) 甲基1 ,3 二氧戊环类化合物,其结构... 为了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21 个2 ,2双取代4(2 ,4二氟苯基)4(1 H1 ,2 ,4三唑1基) 甲基1 ,3 二氧戊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及氢核磁共振谱证实.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表明: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6 种常见的致病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对浅部真菌的效果要比对深部真菌的效果好,其中化合物(Ⅰ7) ,(Ⅰ12) ,( Ⅰ13) ,( Ⅰ15)的活性与克霉唑或酮康唑相当,化合物( Ⅰ12) 对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戊环衍生物 三唑类化合物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1,2,4-三唑类化合物对锈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扬林 陈万权 +3 位作者 谢水仙 张淑香 薛慰灵 裴雅群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24,32,共3页
三唑类化合物是目前最重要的内吸性杀菌剂。他们中有许多已成为杀菌剂的骨干品种,提高了化学防治水平,加强了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内吸性 杀菌剂 锈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Ⅱ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义杰 周旭 +2 位作者 张大志 刘超美 周廷森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5-238,共4页
为了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8个2(取代苯氧基)甲基4(2,4二氟苯基)4(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初步的体外... 为了寻找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根据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8个2(取代苯氧基)甲基4(2,4二氟苯基)4(1H1,2,4三唑1基)甲基1,3二氧戊环类化合物。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表明,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5种常见的深部致病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所有目标化合物的活性与克霉唑相当或更高,特别是对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戊环衍生物 三唑类化合物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燕乐乐 刘幸平 +1 位作者 程康华 李靖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为了获得高活性的木材防腐剂,以1,3-二氯苯为原料,依次经过傅克酰基化、烷基化、环氧化及开环反应得到6种三唑类化合物Y-4(a-f),且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过MS和1H-NMR确定;采用滤纸片法对常见的两种霉菌和两种木腐菌进行活性抑菌实验。结... 为了获得高活性的木材防腐剂,以1,3-二氯苯为原料,依次经过傅克酰基化、烷基化、环氧化及开环反应得到6种三唑类化合物Y-4(a-f),且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过MS和1H-NMR确定;采用滤纸片法对常见的两种霉菌和两种木腐菌进行活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中,Y-4d表现出的抗菌谱较广,对木材霉菌和腐朽菌都有抑制作用,但对腐朽菌的抑制效果不如Y-4c和Y-4f,Y-4c和Y-4f对木材腐朽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抑菌效果 木材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生物活性的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新芝 司宗兴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共2页
介绍了近几年来具有生物活性的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开发情况 ,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生物活性 三唑类化合物 研究进展 农药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文明 丁广治 +1 位作者 朱振宁 陈海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由α-三唑基片呐酮与芳醛反应制得α,β-不饱和酮,再同仲胺发生加成反应,合成了22个未见报道的三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均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予以确证,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活性研究 合成 抑菌 β-不饱和酮 1HNMR 加成反应 化学结构 元素分析 活性试验 杀菌活性 片呐酮 三唑 芳醛 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馥衡 吕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0-74,共5页
一些唑类化合物的广谱、高效、强内吸性杀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作用正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为筛选合成上简易,且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作者设计了下列三类1,2,4-三唑和苯并1,2,3-三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投影识别法用于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的分子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晓波 刘亮 +1 位作者 赵慧 陆文聪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1-194,207,共5页
将最佳投影识别法(OptimalProjectionRecognitionMethod)应用于1 [2 (取代苯基甲硫基) 2 (2,4 二氟苯基)乙基] 1H 1,2,4 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的分子筛选,得到了建模所用的最佳模式识别投影图,建立了用于该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分子... 将最佳投影识别法(OptimalProjectionRecognitionMethod)应用于1 [2 (取代苯基甲硫基) 2 (2,4 二氟苯基)乙基] 1H 1,2,4 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的分子筛选,得到了建模所用的最佳模式识别投影图,建立了用于该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分子筛选的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抗真菌活性 模式识别 最佳投影识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三唑类化合物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献友 薛潇沛 +3 位作者 庞艳萍 郭强 闵娜娜 窦玉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4-137,共4页
从杀菌剂方面对关于1,2,4-三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分类综述。重点介绍了不同取代基对三唑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合成 杀菌活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三唑类化合物P-4对小麦叶锈菌活体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巧兰 张祖新 周正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5-28,共4页
新合成的32个1,2,4-三氮唑类似物在小麦叶锈病上活体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叶锈菌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中有10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较为明显。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均未见报道。本文以2,2-二甲... 新合成的32个1,2,4-三氮唑类似物在小麦叶锈病上活体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小麦叶锈菌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中有10个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较为明显。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均未见报道。本文以2,2-二甲基-6-对溴苯氧基-4(1,2,4-三唑-1-基)己酮-3为例,在浓度10μg/ml以上时对小麦叶锈菌活性达100%。施药方法以叶面喷雾效果较好。高于标药剂三唑酮,但比烯唑醇差。残效期与三唑酮相似,内吸传导低于三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生物活性 小麦 叶锈病菌 三唑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白林 张应年 李生英 《甘肃高师学报》 2000年第2期51-55,共5页
三唑类化合物既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的内性杀菌刹,同时又是一种 高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其施药量小、易降解、残留量少等优点,在农业化学防治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三唑类化合物 杀菌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业化学防治 杀菌活性 立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2-C-丙酮基吡喃葡萄糖基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琴 邵华武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49,共5页
以碘化亚铜为催化剂,PEG-400为溶剂,2-C-丙酮基吡喃葡萄糖基叠氮与取代炔经叠氮-炔环加成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2-C-丙酮基吡喃葡萄糖基三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HRMS表征。
关键词 2-C-丙酮基吡喃葡萄糖 三唑类化合物 碘化亚铜 PEG-400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N-甲基-N-取代苄基)氨基-2-(4-叔丁基苯基)乙基]-1H-1,2,4-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志祥 张万年 +3 位作者 周有骏 吕加国 朱驹 李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21-1226,共6页
根据氮唑类和苄胺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 ,设计合成了 2 3种 1 -[2 -( N -甲基 -N -取代苄基 )氨基 -2 -( 4-叔丁基苯基 )乙基 ]-1 H-1 ,2 ,4 -三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证实 .体外抑菌实... 根据氮唑类和苄胺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 ,设计合成了 2 3种 1 -[2 -( N -甲基 -N -取代苄基 )氨基 -2 -( 4-叔丁基苯基 )乙基 ]-1 H-1 ,2 ,4 -三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证实 .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对常见的 9种致病真菌均有一定活性 ,对浅表真菌活性优于深部真菌 ,其中化合物 3 ,4 ,6,1 0 ,1 2 ,1 4和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苄胺类化合物 抗真菌活性 合成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