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Ⅸ型胶原与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川 杜靖远 卫小春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3年第6期285-286,288,共3页
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患。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软骨的退变及胶原网架机械特性的衰退是重要原因。Ⅸ型胶原是关节软骨中两大主要成分(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桥接分子,对维持关节软骨的完整性和机械特性有重要意义。所以... 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患。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软骨的退变及胶原网架机械特性的衰退是重要原因。Ⅸ型胶原是关节软骨中两大主要成分(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桥接分子,对维持关节软骨的完整性和机械特性有重要意义。所以,Ⅸ型胶原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阐明这一机制,将会给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ⅸ型胶原 骨性关节炎 老年人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Ⅸ型胶原与骨性关节炎
2
作者 向川 杜靖远 卫小春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3年第1期60-60,共1页
骨性关节炎(OA)是在力学和生物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及软骨下骨三者间分解和合成代谢失衡的结果.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有多种学说解释OA的发生机制.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骨性关节炎(OA)是在力学和生物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及软骨下骨三者间分解和合成代谢失衡的结果.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有多种学说解释OA的发生机制.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异常增多,分解ECM,导致OA发生;另一种观点认为反复过量的负荷会损害软骨细胞和ECM,导致OA发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可能在OA的发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机制 ⅸ型胶原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Ⅸ型胶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曹冲 李良忠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1015-1016,共2页
Ⅸ型胶原是一种由a1、a2和a3 3个不同的链通过链间的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三聚体形式的胶原蛋白分子.对经胃蛋白酶处理过的组织的提取物和小的蛋白聚糖进行的蛋白研究表明在软骨中存在特殊的胶原成分.通过分离Ⅸ型胶原多肽链及其编码的cDNA... Ⅸ型胶原是一种由a1、a2和a3 3个不同的链通过链间的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三聚体形式的胶原蛋白分子.对经胃蛋白酶处理过的组织的提取物和小的蛋白聚糖进行的蛋白研究表明在软骨中存在特殊的胶原成分.通过分离Ⅸ型胶原多肽链及其编码的cDNA序列[1],构建了Ⅸ型胶原的结构模型,并且表明Ⅸ型胶原不同于经典的纤维性胶原(Ⅰ、Ⅱ、Ⅲ型胶原).Ⅸ型胶原主要存在于透明软骨、玻璃体、腰椎间盘中,与腰椎间盘疾病、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及周围神经系统发育有相关性,而其与口腔颌面部软骨疾病的关系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ⅸ型胶原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腰椎间盘疾病 蛋白分子 CDNA序列 神经系统发育 透明软骨 纤维性 口腔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Ⅸ型胶原基因与骨肌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董睿 吴运瑶 +7 位作者 方亮 应俊 张磊 许世兵 王萍儿 金红婷 肖鲁伟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Ⅸ型胶原作为关节软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骨与软骨稳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基因变异或缺失会引起这个稳态失衡从而导致相应骨关节结构发育异常,导致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解剖结构的变异随之而来的是相应功能单位的生物学性能改变... Ⅸ型胶原作为关节软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骨与软骨稳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基因变异或缺失会引起这个稳态失衡从而导致相应骨关节结构发育异常,导致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解剖结构的变异随之而来的是相应功能单位的生物学性能改变,结合由基因异常引起的微环境改变,在反复应力的作用下会出现骨关节炎、椎间盘退行性变等一系列骨关节退行性变,此外,Ⅸ型胶原的缺乏还影响关节软骨、椎间盘组织损伤的修复。然而,与Ⅸ型胶原基因相关的骨肌系统疾病不仅限于此,还有许多疾病报道较少,证据相对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该基因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不仅可以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更能为后续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软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内Ⅸ型胶原基因表达的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西永明 胡有谷 +3 位作者 吕振华 郑红军 陈岩 齐宗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64-664,T001,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内ⅸ型胶原 基因表达 位杂交
原文传递
Ⅸ型胶原基因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椎间盘内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海龙 吴志宏 +5 位作者 仉建国 王以朋 周严 徐雅琴 袁建刚 邱贵兴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目的 研究Ⅸ型胶原基因在椎间盘内分布,探讨其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间盘标本14例,已知病因脊柱侧凸标本13例,采用3例突然死亡的正常青少年的6个椎间盘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RNA探... 目的 研究Ⅸ型胶原基因在椎间盘内分布,探讨其在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间盘标本14例,已知病因脊柱侧凸标本13例,采用3例突然死亡的正常青少年的6个椎间盘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Ⅸ型胶原基因mRNA在椎间盘内不同部位的分布,对其mRNA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Ⅸ型胶原mRNA含量在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 Ⅸ型胶原主要分布于内层纤维环、髓核及终板软骨内,以内层纤维环与软骨终板内较高。Ⅸ型胶原主要由小圆形类软骨细胞分泌,在肥大的软骨细胞内无表达。Ⅸ型胶原mRNA含量特发性脊柱侧凸顶椎凹侧与已知病因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已知病因组端椎两侧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Ⅸ型胶原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间盘内分布无异常。Ⅸ型胶原mRNA含量在特发性侧凸患者顶椎椎间盘凹侧内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而已知病因的侧凸患者则无明显下降,提示Ⅸ型胶原可能与特发性侧凸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间盘内 基因 患者 顶椎 步研究 RNA含量 ⅸ型胶原 基因mRNA 位杂交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不同部位 RNA探针 半定量分析 正常对照组 突然死亡 软骨终板 细胞分泌 纤维环 分布 病因 青少年 细胞内
原文传递
胶原基因变异与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丽红 王江滨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2年第10期447-448,F003,共3页
骨性关节炎病因尚不清楚。曾认为炎症、创伤、肥胖及代谢障碍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遗传因素可能是发生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基因 突变 ⅸ型胶原 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模型鼠足踝部组织中Col9a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正东 王鑫宇 +3 位作者 颜南 孟欣雨 曾亮 王效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研究Col9a1基因在单纯性马蹄内翻足(idiopathic 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ICTEV)模型鼠足踝部组织的表达规律。方法:制作ICTEV模型,分别取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足踝部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Col9a1蛋白... 目的:研究Col9a1基因在单纯性马蹄内翻足(idiopathic 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ICTEV)模型鼠足踝部组织的表达规律。方法:制作ICTEV模型,分别取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足踝部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Col9a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足踝部组织中Col9a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分布在软组织和软骨膜。结论:Col9a1基因在ICTEV模型大鼠足踝部组织的表达升高可能与ICTEV畸形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Col9a1基因 单纯性马蹄内翻足 组织 ⅸ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中COL9A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李幸子 龚进 +2 位作者 甘柳 李爽 吴雪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微环境中Ⅸ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IX alpha 1 chain,COL9A1)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40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直肠腺癌肿瘤组织... 目的:探讨微环境中Ⅸ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IX alpha 1 chain,COL9A1)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40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直肠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OL9A1表达,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53,P53)和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MSH6和PMS2的表达,统计分析COL9A1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关系,以及与P53突变和MMR状态的相关性,并分析COL9A1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COL9A1在结直肠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COL9A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6.943、89.031和84.814;均P<0.001),而与P53突变和MMR状态无关(χ^(2)=0.677、1.260,均P>0.05);Log-rank检验显示COL9A1阴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低于COL9A1阳性表达患者(分别P<0.001,P=0.040)。结论:结直肠腺癌中COL9A1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肿瘤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提示不良预后,这可为结直肠癌预后评估、药物筛选等提供可能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ⅸ型胶原α1 结直肠腺癌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9A1基因多态性与大骨节病膝关节软骨中COL9A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正明 董向辉 +5 位作者 常彦海 吴学元 靳占奎 易智 凌鸣 郭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COL9A1基因多态性(rs6910140)与大骨节病(KBD)患者膝关节软骨COL9A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65例KB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及膝关节软骨;提取静脉血全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全部DNA标本进行了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COL9A1基因多态性(rs6910140)与大骨节病(KBD)患者膝关节软骨COL9A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65例KB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及膝关节软骨;提取静脉血全基因组DNA,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全部DNA标本进行了基因多态性(rs6910140)分析;SP法组化染色检测软骨COL9A1的表达。结果与TT基因型携带者相比,CC基因型携带者软骨COL9A1的表达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合X线分级结果分析显示,总的样本和TT基因型携带者患者软骨中COL9A1的表达水平与KBD膝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COL9A1基因多态性(rs6910140)与KBD患者膝关节软骨COL9A1表达存在相关性,且COL9A1表达与KBD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关节软骨 ⅸ型胶原A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大鼠IL-6及胶原蛋白COL4A2、COL9A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杨力强 蒋春建 +4 位作者 龙春莉 肖华业 连利军 李熠毅 李晓红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下丘脑、胃、结肠组织Ⅳ型胶原蛋白A2(COL4A2)、Ⅸ型胶原α1链(COL9A1)m RNA表达的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7d和21d模型组、7d和...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下丘脑、胃、结肠组织Ⅳ型胶原蛋白A2(COL4A2)、Ⅸ型胶原α1链(COL9A1)m RNA表达的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7d和21d模型组、7d和21d逍遥散组,每组10只,以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制作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宏观表现、摄食量及体重增长情况。造模7d和21d结束后,采用间苯三酚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丘脑、胃、结肠组织COL4A2、COL9A1的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7d和21d模型组大鼠摄食量和体重增长量显著减少(P<0.01),血清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胃组织COL4A2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COL4A2 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下丘脑、胃、结肠组织COL9A1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21d模型组大鼠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1)。逍遥散对模型组大鼠的上述变化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P<0.05或P<0.01)。结论调节炎症因子IL-6及胶原蛋白COL4A2、COL9A1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逍遥散防治慢性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慢性应激 肝郁脾虚证 白细胞介素-6 蛋白A2 ⅸ型胶原α1链
原文传递
梅尼埃病的相关免疫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帆 谭长强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92-194,198,共4页
梅尼埃病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 ,但近十几年来 ,随着耳免疫学研究的深入 ,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 ,在部分梅尼埃病病人的发病过程中 ,免疫学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梅尼埃病 相关免疫因素 免疫学 自身抗 V ⅸ型胶原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聋的分子作用机制
13
作者 T.J.Yoo X.Du +2 位作者 S.S.Kwon 宋鹏 龚树生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4年第6期358-361,共4页
本文回顾分析了Ⅱ型胶原、Ⅸ型胶原、内耳膜迷路 30ku蛋白、层粘连蛋白、 6 8ku蛋白、P0蛋白、Raf 1蛋白、β 微管蛋白等几种在自身免疫性耳聋和梅尼埃病中的自身抗原及其致聋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聋 分子作用机制 ⅸ型胶原 层粘连蛋白 内耳膜迷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氟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OLIXA3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莉 王立杰 +4 位作者 张亚楼 白生宾 钟近洁 张跃新 刘开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氟暴露人群中,氟中毒与COLIXA3(the a3 chain of collagen Ⅸ)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观察在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中COLIXA3基因所起的作用。方法2009年,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和128团确诊的轻度氟中毒患者12人... 目的探讨氟暴露人群中,氟中毒与COLIXA3(the a3 chain of collagen Ⅸ)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观察在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中COLIXA3基因所起的作用。方法2009年,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23团和128团确诊的轻度氟中毒患者12人为病例组,生活在氟中毒病区10年以上的6例健康人作为内对照组.生活在非氟中毒病区10年以上的6例健康人作为外对照组,采集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采用SYBR Green Ⅰ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定量PCR,对氟骨症患者和对照组淋巴细胞中COLIXA3mRNA进行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病例组、内对照组、外对照组COLIXA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6±0.62、1.06±0.09、1.05±0.12。病例组COLIXA3表达明显上调,高于内对照组和外对照组(P均〈0.05),内对照组与外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量氟可促进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OLIXA3mRNA的表达.达到对照组的2倍以上,可能有生物标志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ⅸ型胶原a3链基因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氟中毒患者COLIXA3基因多态性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莉 王三祥 +4 位作者 钟近洁 张跃新 白生宾 张亚楼 刘开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观察氟中毒患者COLIXA3基因多态性,探讨COLIXA3基因在地方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山西省忻州市,选取51例饮水型氟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28例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用Dean法检测氟斑牙。x线拍片检测氟骨症。PCR法扩增血清C... 目的观察氟中毒患者COLIXA3基因多态性,探讨COLIXA3基因在地方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山西省忻州市,选取51例饮水型氟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28例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用Dean法检测氟斑牙。x线拍片检测氟骨症。PCR法扩增血清COLIXA3第5外显子103位点基因产物,测序后分析该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病例组51例患者中检出轻度氟斑牙10例,中度氟斑牙14例,重度氟斑牙15例,对照组无氟斑牙检出。病例组5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氟骨症表现,以骨质硬化型损害为主,占86.27%(44/51),且轻度氟骨症患者均为骨质硬化型损害,而中度和重度氟骨症患者表现为骨质硬化型和混合型损害;对照组未见氟骨症发生。病例组COLIXA3基因第5外显子103位点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96.08%(49/51)、3.92%(2/51)、0.00%(0/51)]与对照组[96.43%(27/28)、3.57%(1/28)、0.00%(0/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P〉0.05)。结论COLIXA3基因第5外显子基因多态性与氟中毒的发生未见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