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卫生监督数据共享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徐倩 胡兵 +2 位作者 刘瑾奕 匡圆 黄逸纬 《移动信息》 2020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基于当前服务型政府的综合治理模式,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了数字化卫生监督服务体系。但在此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共享集成与深化分析还比较薄弱,如何推进数据共享进程,强化... 基于当前服务型政府的综合治理模式,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作为推进“智慧城市”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了数字化卫生监督服务体系。但在此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共享集成与深化分析还比较薄弱,如何推进数据共享进程,强化数据共享应用,是卫生监督服务部门接下来的重点攻关着力点。因此,以上海市卫生监督数据共享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海市跨部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的现状,从政策支持、技术支撑、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方面深入分析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的可行性,以期为今后的卫生监督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卫生监督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献血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裘君娜 孔长虹 +4 位作者 王翠娥 徐烨彪 何日盛 武恺莉 胡伟 《医院管理论坛》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一站式献血服务,浙江省血液中心基于以献血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完善了互联网献血服务平台,将零散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形成面向工作人员的献血服务热线系统和面向献血者使用的电子献血证系统... 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一站式献血服务,浙江省血液中心基于以献血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完善了互联网献血服务平台,将零散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形成面向工作人员的献血服务热线系统和面向献血者使用的电子献血证系统,支持献血者持手机完成献血全过程。同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献血服务中的应用,为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献血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电子献血证 互联网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3
作者 张林 张灿 +3 位作者 孙秀云 谢萍 张在萍 盛秋 《现代医院》 2025年第2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方式,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经过两论函询,最终确定评价体系的具体...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访谈方式,采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基础初步构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再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经过两论函询,最终确定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结果构建该质量评价体系共包括41项指标,其中结构指标13项、过程指标14项、结果指标14项。两轮专家函询试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和0.831,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59和0.233。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的“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管道护理服务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智慧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索——以儿童癫痫病为例
4
作者 吴青 冯越 孔粼 《卫生软科学》 2025年第2期58-62,共5页
回顾了智慧诊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儿童癫痫病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药学服务模式的局限性。并以某医院药学部为例,从发展脉络、人员组成、平台架构与技术支撑、平台运行与维护等层面系统梳理其儿童癫痫创新药学服务模式。该模式实... 回顾了智慧诊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儿童癫痫病为例,深入分析了传统药学服务模式的局限性。并以某医院药学部为例,从发展脉络、人员组成、平台架构与技术支撑、平台运行与维护等层面系统梳理其儿童癫痫创新药学服务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对儿童癫痫患儿的全病程精准管理与远程指导,提高了儿童癫痫患儿的诊疗质量,并有利于降低患儿治疗成本。但要实现基于个性化药物治疗的精准人工智能模型,仍有多学科沟通难、智能技术瓶颈、信息保密难等问题需要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互联网 人工智能 儿童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
5
作者 蒙连新 蒙冬日 +2 位作者 李爽旗 李亿娟 季红运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41-144,176,共5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7月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7月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前104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8月本院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将2023年3—9月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后6个月10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延伸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延伸护理服务基础上通过本院的“智慧医院”平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依从性、满意度、生存质量等指标,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依从性、满意度(护士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处理问题满意度)、生存质量(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糖尿病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互联网+护理服务 延续护理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6
作者 郭小妹 邹文娟 +2 位作者 王芹 詹玲 董丽娟 《循证护理》 2025年第4期767-770,共4页
目的: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基于GPT-4语言模型拟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问卷,于2023年7月—9月选取护理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18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 目的: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基于GPT-4语言模型拟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问卷,于2023年7月—9月选取护理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18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进而分析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78%和100%;第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表明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得出目前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服务项目包括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5个方面,具有便捷、可定制、信息化、资源共享的优点,但也面临护患安全、供需不平衡、服务事故分责、经济需求差异等方面的困难,且存在技术、专业、角色、支持4个方面的阻碍因素。未来应从国家政策支持、增加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加强行业竞争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目前,虽然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仍面临一些问题,但已初见成效,未来应继续进行更深入且广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 德尔菲法 GPT-4语言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创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成长因素探析
7
作者 王雷 陈凡 张松岚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5年第2期57-59,共3页
深入探讨了初创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成长因素,结合现有文献与实证研究,从内生和外生两个维度全面分析了影响服务商成长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平台推广能力、产品(服务)价值等内... 深入探讨了初创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成长因素,结合现有文献与实证研究,从内生和外生两个维度全面分析了影响服务商成长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平台推广能力、产品(服务)价值等内生因素,以及市场环境、政策扶持、融资环境等外生因素,均对初创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的成长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验证了各假设的成立,为服务商的成长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创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 成长因素 内生因素 外生因素 成长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如何助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基于湖北省“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上官莉娜 刘可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73,共11页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政策抓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举措。“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蕴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发展并最终创造公共价值的旨趣,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价值共创驱动“互联网+...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政策抓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举措。“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蕴含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发展并最终创造公共价值的旨趣,文章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价值共创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分析框架,并通过湖北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案例的深入剖析发现,改革构建起价值引领机制、多重授权机制和能力支撑机制,这三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涵摄了“价值共识-价值生产-价值共享”等影响因素,实现了改革过程与改革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价值共创 高效办成一件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燕 丁思懿 《农场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采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全国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作用,这一结论在换核心... 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15—202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分析,采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政务服务”对全国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表现为正向的作用,这一结论在换核心变量测度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相较于东部和东北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对中西地区区域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深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建议要全面提升用户线上办理体验,以“互联网+”技术驱动创新发展,深化制度改革匹配创新技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区域创新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服务场景下基于机器学习的KPI异常检测综述
10
作者 尚书一 李宏佳 +3 位作者 宋晨 卢至彤 王利明 徐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31,共25页
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异常检测技术是互联网服务智能运维的基础支撑技术.为了提升KPI异常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基于机器学习的KPI异常检测技术成为近年来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在综合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异常检测技术是互联网服务智能运维的基础支撑技术.为了提升KPI异常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基于机器学习的KPI异常检测技术成为近年来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在综合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面向互联网服务的KPI异常检测技术框架.然后,分别针对单变量KPI、多变量KPI和矩阵变量KPI,从挖掘KPI在不同维度域(时间域、度量域、实体域)的依赖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用于KPI异常检测的机器学习模型的选择动机.进一步地,以检测性能目标为导向,详细介绍了以准确性目标为核心的KPI异常检测技术(关注如何提升KPI异常检测模型的准确性)和以多目标平衡为核心的KPI异常检测技术(关注如何平衡理论性能与实际应用目标间的关系).最后,梳理了基于机器学习的KPI异常检测技术在KPI监控及预处理、模型通用性、模型可解释性、异常告警管理以及KPI异常检测任务自身局限性5个方面的挑战,同时指出了与之对应的潜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服务 异常检测 关键性能指标 机器学习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企业数字服务化——意义建构的链式中介作用
11
作者 刘祎 廖中举 梅胜军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8,共12页
鉴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及其对数字服务化的重要作用,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的传统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利用平台技术后形成的连接性、兼容性通过意义建构进行服务化转型的链式中介模型。利用回归和Bootstrap对模... 鉴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及其对数字服务化的重要作用,以利用平台提供的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的传统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利用平台技术后形成的连接性、兼容性通过意义建构进行服务化转型的链式中介模型。利用回归和Bootstrap对模型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连接性能够正向促进数字服务化;连接性—兼容性—服务化、连接性—意义建构—服务化、连接性—兼容性—意义建构—服务化三条链式中介作用显著;三条路径的总中介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表明泛在化连接作为数字服务化的基础,同时需要组织整合资源以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数字服务 意义建构 连通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12
作者 覃承贤 彭涛 《微型计算机》 2025年第6期61-63,共3页
社会服务能力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高职院校社会地位的标志。今天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加持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社会服务资源供给、社会服务均衡普惠、社会服务供给质量... 社会服务能力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高职院校社会地位的标志。今天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加持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社会服务资源供给、社会服务均衡普惠、社会服务供给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极大地阻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文章通过深刻剖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给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社会职能 “互联网+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现状 路径分析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的事件史分析
13
作者 方永恒 程梦芝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6期30-40,共11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新时代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文章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选取自2006-2018年中国31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内生因素、压力扩散机制和官员个人特征3个维度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的特点及影响...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新时代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文章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选取自2006-2018年中国31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从区域内生因素、压力扩散机制和官员个人特征3个维度探讨“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省级政府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扩散在时间维度上呈现“S”型曲线,在空间维度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散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依赖度、互联网用户数和邻近压力是影响省级政府采纳“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关键因素。同时,在政策扩散的不同区域,不同逻辑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省级政府的政策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省级政府 政策创新扩散 事件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小芳 姜燕 杨艳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雅安市汉碑社区、石马社区、土桥社区、桐梓林社区的失能老人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雅安市汉碑社区、石马社区、土桥社区、桐梓林社区的失能老人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基于互联网制订个性化线上干预方案,包括用药指导、膳食指导、健康监测等。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行模式,即互联网线上预约、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护理干预,并根据前期档案,针对性完成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包括身体监测、营养状态筛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依从性调和知识、态度以及行为调查量表(KAP)。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37%,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依从性得分方面,观察组的服药得分和康复训练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AP方面,观察组在知识、态度、行为3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行模式,可以在提高居家失能老人的护理满意率和依从性的同时,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影响患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失能老人 居家 线上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我国网约护士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范围综述
15
作者 杨贤贤 郭卫婷 +1 位作者 王文君 郭玉芳 《海南医学》 2025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目的 对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的网约护士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梳理我国网约护士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保障网约护士执业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 目的 对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的网约护士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梳理我国网约护士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保障网约护士执业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发布的证据整合手册为该范围综述的方法学指导框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我国网约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由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汇总和系统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网约护士其风险感知总的得分率为41.66%~58.60%,网约护士的风险感知普遍处于中等水平。网约护士执业风险感知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工作因素及社会支持)的影响。结论 在“互联网+护理服务”时代背景下,网约护士的执业风险感知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规避网约护士执业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网约护士 风险感知 影响因素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便民利企更高效
16
作者 张思宁 《民心》 2024年第8期1-1,共1页
在信息时代,政务服务的高效运行已成为测度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近年来,辽宁省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推进,数字政府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民亲民、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 在信息时代,政务服务的高效运行已成为测度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近年来,辽宁省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推进,数字政府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民亲民、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处理,办理相关事务流程更加优化,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有利地激发了社会和市场活力。曾几何时,企业信息变更可能需要跑多个部门,填写大量表格,耗时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服务 互联网 营商环境 在线处理 便民 市场活力 办事效率 耗时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产后母亲“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参与意向的质性研究
17
作者 朱洪霞 冷富华 +2 位作者 任青 张敏娣 于桂玲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 探讨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参与意向,为推广“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0月至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5名婴儿的母亲开展半... 目的 探讨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参与意向,为推广“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4年10月至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5名婴儿的母亲开展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将计划行为理论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作为一级主题,共提炼出10个二级主题,包括积极态度、消极态度、家庭的支持、社会群体影响力、自我决策能力、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互联网+”护士的职业素养、“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中的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操作性及用户体验感、费用及支付方式。结论 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总体持积极态度,但产后母亲对“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认知水平偏低,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不足,行为意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家庭-医疗机构-社会有力的支持资源,提升“互联网+”护士的职业素养,政策支持及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不断优化将有效促进“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互联网+母婴护理服务 参与意向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杜佳翼 汪春雨 张照莉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0,共5页
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综述了国内现有“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构建依据、大纲设计、培训内容、考核形式及效果,分析“互联网+护... 护士培训对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也是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综述了国内现有“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构建依据、大纲设计、培训内容、考核形式及效果,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的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后续发展系统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上门服务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互联网+护理服务 上门服务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19
作者 常岚 刘小青 +2 位作者 冯娟 陈琳 刘楠楠 《上海护理》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通过访谈了解社区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于上海市某区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40名社区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 目的通过访谈了解社区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于上海市某区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40名社区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围绕社区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提炼出3个主题:感受到“互联网+护理服务”能让患者、护士及专科护理发展均获益,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仍存在部分风险隐患和待完善之处,希望通过相关措施提升社区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积极性。结论社区护士在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中收获了诸多积极体验,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管理者应充分重视社区护士的工作认知和需求,进一步促进其职业价值感提升,并通过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执业环境、完善系统培训等措施,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社区卫生 互联网+护理服务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MH模式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20
作者 李子硕 吴紫尧 +4 位作者 张显飞 张祖涛 潘褀 张李涛 李雪松 《卫生软科学》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家庭(PCMH)模式构建“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体系,为完善签约服务设计、优化签约服务流程和提升签约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参照PCMH模式,通过知情人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 [目的]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家庭(PCMH)模式构建“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体系,为完善签约服务设计、优化签约服务流程和提升签约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参照PCMH模式,通过知情人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指标。[结果]构建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体系包含2个一级指标(过程评价、结果评价)、5个二级指标(综合性、协调性、可及性、患者中心性、质量与安全性)和1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对权重均为0.5;过程评价的二级指标综合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5、0.25和0.25,结果评价的二级指标患者中心性、质量与安全性的相对权重均为0.5。[结论]“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同等重要,其评价维度中综合性、患者中心性、质量与安全性的重要性相对较大,协调性和可及性的重要性相对较小。完善签约服务机制、优化系统功能建设和加强全科人才培养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MH模式 互联网 家庭医生 医疗服务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