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视“未知”与重塑“已知”——论《已知的世界》的历史元小说叙事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虹 刘紫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7-91,共5页
美国当代黑人作家爱德华·琼斯的代表作《已知的世界》探究了黑人奴隶主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将小说中人物的个人命运融入整个民族历史,运用高超的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再造了一个世人自以为"已知的"世界。作者颠覆了传统历... 美国当代黑人作家爱德华·琼斯的代表作《已知的世界》探究了黑人奴隶主这一特殊历史现象,将小说中人物的个人命运融入整个民族历史,运用高超的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再造了一个世人自以为"已知的"世界。作者颠覆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叙述模式,以多维视角的叙述手法进行话语的建构,由此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历史的文本性与虚构性,而且重新确立了黑人对于其自身历史的话语权,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指涉和社会指涉,彰显了"历史元小说"的叙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知的世界》 爱德华·琼斯 历史元小说 叙事策略 后现代主义 自我指涉 社会指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本策略及其转向 被引量:7
2
作者 周芷汀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3-37,共5页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诗学形态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可划分为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类。后现代主义小说对于抄袭等互文法的想象性使用,对于体裁界限的混合和模糊,对于多重文本和结尾的设计,对于异色和暴力的美化和风格化等,...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诗学形态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可划分为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类。后现代主义小说对于抄袭等互文法的想象性使用,对于体裁界限的混合和模糊,对于多重文本和结尾的设计,对于异色和暴力的美化和风格化等,在读者面前形成文学上不可理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小说创造力的日趋衰竭,其被普遍采用和模仿的形式和技巧,已经或即将变成新的规范和僵化模式,文学期待着后现代主义颠覆之后的转向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小说 文本策略 实验小说 通俗小说 诗学形态 人物塑造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构比事实更真切:多克托罗《进军》中的文化记忆重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琼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8年第2期230-242,共13页
本文从历史文化记忆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后现代小说家E.L.多克托罗于2005年问世的新作《进军》。小说中,事实与虚构之间是模糊的,而艺术虚构中的文化记忆元素又对人们理解中的真实进行着重组、建构和改写,从而达到了意义空缺的填补,甚至是... 本文从历史文化记忆的角度探讨了美国后现代小说家E.L.多克托罗于2005年问世的新作《进军》。小说中,事实与虚构之间是模糊的,而艺术虚构中的文化记忆元素又对人们理解中的真实进行着重组、建构和改写,从而达到了意义空缺的填补,甚至是有目的的改变和还原。由此,后现代历史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辐射了作者与读者在文化记忆的建构中,对当下现实与过往历史的反思与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多克托罗 《进军》 美国后现代小说 历史 文化记忆 美国内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观念模式与语言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开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8-131,共4页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新发展。在观念模式上,后现代主义小说首先表现为对世界本身的荒诞性"超越",从而展示小说的虚构本质、解构世界的意义本质、超越写作的技术本质;在语言模式上,它则直接指出语言就是虚构的,是通...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新发展。在观念模式上,后现代主义小说首先表现为对世界本身的荒诞性"超越",从而展示小说的虚构本质、解构世界的意义本质、超越写作的技术本质;在语言模式上,它则直接指出语言就是虚构的,是通过语言在阅读语言本身,即所谓"话在说人",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写作和阅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小说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曼·梅勒的写作技巧与艺术风格 被引量:1
5
作者 窦庆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在作品中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享誉文坛的小说:“非小说”的问世,开创了美国新闻体文学的先河;“后现代派小说”代替传统形式是其创作史上的一次戏剧性转变;以超然态度客观转述的记... 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在作品中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享誉文坛的小说:“非小说”的问世,开创了美国新闻体文学的先河;“后现代派小说”代替传统形式是其创作史上的一次戏剧性转变;以超然态度客观转述的记实小说使写作风格又发生了变化,在文坛和传媒界博得好评如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手法 现实主义 后现代派 记实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中的史学性叙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5-88,共4页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指称一类包含了很强理论内容、探究元语言、元历史和文本本身意义的小说,其中的史学性叙述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探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期望得出史学性叙述在...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指称一类包含了很强理论内容、探究元语言、元历史和文本本身意义的小说,其中的史学性叙述是文学和历史哲学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之后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探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期望得出史学性叙述在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历史编纂元小说 史学性叙述 历史哲学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克纳与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后现代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智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
福克纳和大陆新武侠小说作家们都以超越小说现代性的姿态,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从乡土角度表现了虚拟的"约克纳帕塌法"王国和"后江湖世界",又从身份探索角度表现了"身份危机"与"身份混杂",从解... 福克纳和大陆新武侠小说作家们都以超越小说现代性的姿态,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从乡土角度表现了虚拟的"约克纳帕塌法"王国和"后江湖世界",又从身份探索角度表现了"身份危机"与"身份混杂",从解构颠覆的角度分别表现了"颠覆自我"与"颠覆世界"。福克纳和大陆新武侠作家们的小说的后现代特性,表现了全球化大语境之下文学发展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大陆新武侠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启与变革:后现代语境下的媒介嬗变研究——以中国科幻文艺传播为例
8
作者 邝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5-77,共3页
当前互联网的影响遍及各处,社会文化及其载体——媒介也在这样一个激烈变换的语境之下,一方面在变革中适应市场和受众不断转变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竭力在这个过程中保存着某些要素。科幻文艺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被误解到被传播、被... 当前互联网的影响遍及各处,社会文化及其载体——媒介也在这样一个激烈变换的语境之下,一方面在变革中适应市场和受众不断转变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竭力在这个过程中保存着某些要素。科幻文艺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一个从被误解到被传播、被认识,最后到被接受的艰难历程。由于中国科幻文艺重新定义与发展自身概念和地位的过程与当前在媒介技术和媒介环境已被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极大改变的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因而这就使得探讨中国科幻文艺在后现代语境下是如何建构与媒介关系、与受众的关系、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同时又是如何处理其在自身文化价值重启过程中与受众赋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有了显然而明确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科幻文艺传播 媒介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构与现实:《赎罪》的元小说技巧解读
9
作者 韩杰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3-96,共4页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著名小说《赎罪》中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写作技巧,展现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家通过对文学经典的指涉,凸显小说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小说创作过程的自我揭露,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元小说技巧的应用...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著名小说《赎罪》中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写作技巧,展现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家通过对文学经典的指涉,凸显小说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小说创作过程的自我揭露,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赋予了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虚构与现实 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的耗散与主体的困境——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自我建构与认同危机
10
作者 王金胜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5-121,共7页
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日趋占据社会文化系统的主流位置,并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合流,引发了当代文学叙事美学范式的剧变。在"现代性"价值重新整合的困境中,如何确立自身的文化批判价值体系,克服严峻的认同危机和现代性焦虑,... 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日趋占据社会文化系统的主流位置,并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合流,引发了当代文学叙事美学范式的剧变。在"现代性"价值重新整合的困境中,如何确立自身的文化批判价值体系,克服严峻的认同危机和现代性焦虑,建立起关于历史和个体的历史连续性,是中国作家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叙事 新时期小说 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使与魔鬼》创作技法的独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周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美国最新畅销小说家丹·布朗创作的《达·芬奇密码》姊妹篇《天使与魔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奥秘之一就在于作者创作手法的独特性。通过对《天使与魔鬼》的美学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丹·布朗经典的写作艺术:独树一帜的语言... 美国最新畅销小说家丹·布朗创作的《达·芬奇密码》姊妹篇《天使与魔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奥秘之一就在于作者创作手法的独特性。通过对《天使与魔鬼》的美学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丹·布朗经典的写作艺术:独树一帜的语言符号、自成一家的叙事模式以及别具匠心的素材处理,这些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满足了当下读者的阅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美学 后现代主义 叙事模式 知识型悬疑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后现代文论中的文学虚构性
12
作者 王箭飞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站在西方后现代文论的角度,探求颠覆性的后现代文论中对文学虚构性的研究,通过对"文学反映现实"这一观点的深入分析,指出后现代文论对这一理论的批判,消解了文本反映现实的确定性;在用存在主义文论探讨真实与现实、虚构... 本文站在西方后现代文论的角度,探求颠覆性的后现代文论中对文学虚构性的研究,通过对"文学反映现实"这一观点的深入分析,指出后现代文论对这一理论的批判,消解了文本反映现实的确定性;在用存在主义文论探讨真实与现实、虚构的关系的过程中,力求澄清以往关于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一些误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的本质作出一种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西方后现代文论 存在主义 真实 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元小说——评《大大方方的输家》 被引量:7
13
作者 蓝仁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4,27,共5页
《大大方方的输家》早在 1966年问世 ,是西方 70— 8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本文在比较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小说之间的差异同时 ,着重揭示《大大方方的输家》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 ,在反映加拿大历史、社会、文化、艺... 《大大方方的输家》早在 1966年问世 ,是西方 70— 8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本文在比较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小说之间的差异同时 ,着重揭示《大大方方的输家》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 ,在反映加拿大历史、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小说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全文增补中
《天秤星座》中的一个茫然的单子 被引量:1
14
作者 阿德尔.塔依尔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5,174,共5页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天秤星座》基于事物的可共存性原理 ,利用时间分岔的特性 ,借助迷宫般的巴罗克曲线 ,通过福柯式的看与说 ,展示了一幅灵魂钟摆的画面。小说作者唐·德里罗成功地运用单子与单子相连、褶子与褶子互为衔接的巴罗...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天秤星座》基于事物的可共存性原理 ,利用时间分岔的特性 ,借助迷宫般的巴罗克曲线 ,通过福柯式的看与说 ,展示了一幅灵魂钟摆的画面。小说作者唐·德里罗成功地运用单子与单子相连、褶子与褶子互为衔接的巴罗克哲学思想 ,将潜在性现实化 ,从不可解读的有关肯尼迪总统谋杀案的历史汇编中萃取出被隐没了的陈述 ,着重塑造了一个茫然的单子——小说主人公、枪手奥斯瓦尔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小说 《天秤星座》 唐·德里罗 单子 褶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西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异
15
作者 韩芳 赵志华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0-61,共2页
虽然后现代文学是否存在于中国,目前还属于学术界的争论问题,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派的存在是无可争议的。本文从分析西方现代派与后现代派的差异入手,透视其在中国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以探讨其中的差异。
关键词 小说艺术 中国 西方 现代派 后现代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投无路的侦探——《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喧嚣与寂静
16
作者 蔡喆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9-72,共4页
对美国后现代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拍卖第四十九批》进行分析,认为小说用看似传统的侦探故事叙事,呈现了身处无秩序的后现代社会中的侦探试图用理性解码信息时走投无路的窘境。本文将从混乱的证据、无逻辑的推理以及无意义的社... 对美国后现代作家托马斯·品钦的作品《拍卖第四十九批》进行分析,认为小说用看似传统的侦探故事叙事,呈现了身处无秩序的后现代社会中的侦探试图用理性解码信息时走投无路的窘境。本文将从混乱的证据、无逻辑的推理以及无意义的社会现实三个方面论证马斯"侦探"失败的原因,并解读小说所展现的后现代社会普通人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探小说 含混 不合逻辑 虚无 后现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翻译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2
17
作者 虞建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后现代主义小说近年来引起了我国读者的极大兴趣,其代表作品也陆续翻译出版。本文作者结合翻译著名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时震》,谈一些这类小说文本翻译的思考。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后现代主义小说这种... 后现代主义小说近年来引起了我国读者的极大兴趣,其代表作品也陆续翻译出版。本文作者结合翻译著名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时震》,谈一些这类小说文本翻译的思考。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后现代主义小说这种“拒绝”被合理“翻译”阐释的小说文本特征。第二部分列举并筒要讨论这类文本对翻译提出的七个方面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小说 翻译 文本特征
原文传递
图像与拟真——后现代的“美”与“真” 被引量:5
18
作者 史良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8-179,共12页
后现代时期的艺术迎来了一种异样的繁荣,艺术创作与消费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与这种普遍化的美学诉求相伴而生的庸俗化却也使艺术失去了崇高感,高雅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大众媒介的推动下,后现代社会沦为一个被图像... 后现代时期的艺术迎来了一种异样的繁荣,艺术创作与消费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与这种普遍化的美学诉求相伴而生的庸俗化却也使艺术失去了崇高感,高雅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大众媒介的推动下,后现代社会沦为一个被图像充溢和编织的世界。这一趋势带来的问题在于,图像不再满足于充当世界的呈现载体,而是开始担当现实的生产机制。图像利用表象和幻象生产现实,将现实内化于自身之中,并最终以一种"拟真"的方式完成对整个世界的吞噬。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意义上图像与现实之间的模仿关联被颠覆,这一切均迫使美学面临重新界定自身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德语文学以其特有的批判性与反思性提供了应对后现代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真 后现代性 图像时代 相对主义 侦探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