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润滑油磨粒含量检测研究
1
作者 殷雄 崔洪帅 +5 位作者 刘雪婧 马世一 周延 种道彤 熊兵 李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6-825,共10页
发动机内润滑油中的金属磨粒含量检测对于预防发动机磨损至关重要,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滑油中磨粒含量能及时判断机械设备的磨损状况。为了快速高效地检测出润滑油磨粒形成的固液两相流中的磨粒含量,提出了一种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数学建... 发动机内润滑油中的金属磨粒含量检测对于预防发动机磨损至关重要,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滑油中磨粒含量能及时判断机械设备的磨损状况。为了快速高效地检测出润滑油磨粒形成的固液两相流中的磨粒含量,提出了一种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数学建模算法预测磨粒含量的方法。通过搭建的近红外吸收光谱实验系统,在Fe和Cu两种金属磨粒、5种不同粒径大小下共10组工况下,利用波长检测范围在900~2500 nm的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磨粒浓度在6~15μg·mL^(-1)范围内的光谱数据。针对单波长上光谱信息无法良好解释滑油内磨粒浓度变化的问题,采用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SPXY)算法将光谱数据集进行划分。建立润滑油磨粒含量预测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分析各工况下的模型预测结果,得到各工况下的磨粒均可被有效检测,模型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318。针对仅采用PLS建模预测效果不完全理想的问题,采用多种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数据矫正后建模,结果表明除个别异常工况外,其他工况的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优化了PLS模型预测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润滑油磨粒模型预测效果,建立了润滑油磨粒遗传规划(GP)模型和润滑油磨粒遗传规划-偏最小二乘(GP-PLS)模型,其中,GP模型相比PLS优化模型更加稳健且预测效果更好,R^(2)最高可达0.9562,平均引用误差(MFE)最大为14.73%;GP-PLS模型,相对于GP模型,R^(2)最高为0.9430,MFE最大为10.86%,MFE得到有效降低,使模型预测准确度更高。通过对磨粒含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几种模型均能有效预测滑油中的磨粒含量变化,其中,GP-PLS模型在预测磨粒含量变化方面整体表现的更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光谱分析法结合建模算法来预测滑油磨粒固液两相流中的磨粒含量是具备可行性的,为发动机内设备机械磨损故障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磨粒检测 偏最小二乘 遗传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扇传动轴断裂原因
2
作者 吕卓峰 贾路 +4 位作者 白晶 吕思雨 刘西西 许莞琪 姬丙寅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某42CrMo4钢风扇传动轴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扇轴发生早期扭转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电机系统(轴承、风扇、风扇轴)运行过程中,滚动轴承额定承载能力存在薄弱点... 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某42CrMo4钢风扇传动轴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扇轴发生早期扭转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电机系统(轴承、风扇、风扇轴)运行过程中,滚动轴承额定承载能力存在薄弱点,使轴承出现早期偏磨损伤,系统出现剧烈的扭转振动,导致轴承发生扭转疲劳断裂。建议改进电机系统的稳定性,如使用滑动轴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轴 脆性断裂 疲劳 扭转撕裂 应力集中 偏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合]垫式局部义齿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王明启 李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垫式局部义齿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枣庄市口腔医院对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8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垫式局部义齿,对照... 目的探讨垫式局部义齿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枣庄市口腔医院对2022年10月至2024年9月收治的8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垫式局部义齿,对照组40例则采用传统义齿修复,评价组间修复效果、咀嚼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后的总有效率、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牙合]垫式局部义齿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在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义齿修复,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式局部义齿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临床应用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wear of a Zr 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Nanocrystalline Alloy
4
作者 LIANGSong HEJian-ying +3 位作者 CHUWu-yang LIJin-xu SUNDong-bai QIAOLi-jie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5B期1195-1198,共4页
The hardness, elastic modulus, nano-scratch resistance and wear depth for a bulk metallic glass of and its partial crystallization alloys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nanoindent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 The hardness, elastic modulus, nano-scratch resistance and wear depth for a bulk metallic glass of and its partial crystallization alloys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nanoindent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al crystallization did not influence the reduced elastic modulus but increased the hardness, and then increased the scratch coefficient. The scratch coefficient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the hardness H but decreases when W>6.2GPa. Partial crystallization decreased evidently the wear depth, and when the load was large the wear depth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har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合金 锆金属玻璃 部分结晶 毫微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金超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石油开采业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抽油机在油田开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关系到石油开采的效率与质量。在长期高负荷运转后,受到井身结构限制、管柱失稳弯曲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杆管偏磨,不仅会影响后续生... 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石油开采业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抽油机在油田开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关系到石油开采的效率与质量。在长期高负荷运转后,受到井身结构限制、管柱失稳弯曲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杆管偏磨,不仅会影响后续生产工作的推进,也会增加生产中的风险因素,推进偏磨原因分析及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某区抽油机的日常使用,针对偏磨原因及治理措施展开研究,旨在缓解抽油机偏磨问题,保障生产工作的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偏磨原因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管机用盘形滚刀断裂原因分析
6
作者 贾爽 马允郑 +2 位作者 吕庆洲 陈胜 康学勤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24年第4期279-283,共5页
顶管机盘形滚刀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断裂,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且增加施工成本。对断裂和偏磨的盘形滚刀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其断裂位置、形式有相似性,对滚刀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故障件进行外观观察、成分测试、硬度分布测试及金相组... 顶管机盘形滚刀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断裂,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且增加施工成本。对断裂和偏磨的盘形滚刀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其断裂位置、形式有相似性,对滚刀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故障件进行外观观察、成分测试、硬度分布测试及金相组织测试,结果表明:盘形滚刀密封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有砂石和泥浆进入滚刀内部,造成内部轴承失效,导致盘形滚刀不能自转且出现偏磨,滚柱相互挤压产生外推力,导致轴承外圈和刀圈均出现断裂,最终导致盘形滚刀断裂。建议改善盘形滚刀密封性,防止影响轴承运转的外部异物进入轴承,可有效避免滚刀早期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形滚刀 5Cr5MoSiV1 密封 顶管机 偏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抽油井偏磨程度诊断
7
作者 李翔宇 邬亦晗 袁春华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前抽油井工况分析方法与实时智能诊断技术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处理偏磨问题,导致抽油杆、泵等关键部件存在严重的损坏风险。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VMD)的抽油井偏磨程度诊断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扭矩和轴向力的变化... 目前抽油井工况分析方法与实时智能诊断技术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处理偏磨问题,导致抽油杆、泵等关键部件存在严重的损坏风险。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IVMD)的抽油井偏磨程度诊断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扭矩和轴向力的变化会导致抽油井的偏磨程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电参数信号的频率和幅值。首先通过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分解层数与惩罚因子,然后将油井电参数信号分解成多个局部振动模态,并对生成的各局部振动模态进行特征分析,最后采用RGB图实现对抽油井偏磨程度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判断偏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井 改进人工鱼群算法 改进变分模态分解 RGB图 偏磨程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合并中重度磨损患者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迟非非 柏扬 曲云萍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合并中重度磨损患者应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和普通可摘局部义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山东省山东大学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合并中重度磨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 目的研究牙列缺损合并中重度磨损患者应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和普通可摘局部义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山东省山东大学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合并中重度磨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颞下颌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2,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颞下颌功能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对牙列缺损合并中重度磨损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颞下颌关节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式可摘局部义齿 普通可摘局部义齿 牙列缺损 中重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偏压和氮气分压对多弧离子镀(Zr,Cr)N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郭圆萌 孙艳 +1 位作者 吴兴华 黄美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7,共7页
为探究基体脉冲偏压和氮气分压对(Zr,Cr)N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沉积薄膜样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摩擦实验仪和表面性能实验仪对(Zr,Cr)N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力学性能和浸润性... 为探究基体脉冲偏压和氮气分压对(Zr,Cr)N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沉积薄膜样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摩擦实验仪和表面性能实验仪对(Zr,Cr)N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力学性能和浸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脉冲偏压为50 V不变、改变氮气分压的实验中,氮气分压为0.3 Pa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最小,耐磨性能最好,磨损率为1.4167×10^(-13)m^(3)/(N·m);氮气分压为0.5 Pa时,疏水性能最好,水接触角为105.42°.在保持氮气分压0.5 Pa不变、改变基体偏压的实验中,薄膜表面粗糙度随偏压的增大而减小,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提升,当偏压增大到-250 V时,薄膜具有最好的疏水性能,此时接触角达到10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 氮气分压 脉冲偏压 疏水性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南油田抽油井偏磨腐蚀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刚 邢玉海 +1 位作者 黄传家 王立勇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4期51-54,共4页
根据渤南油田抽油机井的井况和工况 ,在分析导致杆、管断脱、漏失的多种因素的同时 ,重点对偏磨腐蚀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加缓蚀剂防腐、采用抽油杆扶正器防偏磨、采用连续抽油杆技术、对结蜡严重的油井进行综合治理等相应的具体... 根据渤南油田抽油机井的井况和工况 ,在分析导致杆、管断脱、漏失的多种因素的同时 ,重点对偏磨腐蚀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加缓蚀剂防腐、采用抽油杆扶正器防偏磨、采用连续抽油杆技术、对结蜡严重的油井进行综合治理等相应的具体对策 ,从而防止抽油机井杆、管因偏磨腐蚀造成断、脱 ,达到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油田 抽油井 偏磨 腐蚀机理 防治对策 抽油杆 结蜡 套管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防护用品穿戴检测
11
作者 杨晓帆 韦少钗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72,共12页
为缓解YOLOv7在检测个人防护用品时面临标签重写、标签分配不平衡和特征耦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检测方法.首先去除YOLOv7的大尺度和中尺度输出层,以降低标签重写率,且保证输出层得到充分训练;其次将输出层的定位和分类解耦... 为缓解YOLOv7在检测个人防护用品时面临标签重写、标签分配不平衡和特征耦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的检测方法.首先去除YOLOv7的大尺度和中尺度输出层,以降低标签重写率,且保证输出层得到充分训练;其次将输出层的定位和分类解耦,避免不同任务的特征表示互相影响,并选择在边界框级别检测防护服,在关键点级别检测防护帽和防护手套;最后引入部分卷积,实现实时检测.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实验人员穿戴防护用品的图像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YOLOv7,该方法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高了4.1和4.5个百分点,FPS(Frames Per Second)提升了1.3帧,可满足实验室场景下的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防护用品 穿戴检测 YOLOv7 单尺度输出 特征解耦 部分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磨分析的杆柱磨损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延强 吴晓东 +3 位作者 韩国庆 赵瑞东 郑连英 张艳霞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
针对杆柱发生磨损后的寿命预测问题,基于井下抽油杆与油管随时间磨损的特点,应用ΠΡΟΗΝΚΟΒ提出的磨损计算公式,推算出杆柱在大狗腿度处以及杆柱组合下部受压部分的磨损厚度和磨损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并根据抽油杆横截面积减小造成... 针对杆柱发生磨损后的寿命预测问题,基于井下抽油杆与油管随时间磨损的特点,应用ΠΡΟΗΝΚΟΒ提出的磨损计算公式,推算出杆柱在大狗腿度处以及杆柱组合下部受压部分的磨损厚度和磨损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并根据抽油杆横截面积减小造成抽油杆磨损处的应力增加的原理,建立了一套可以预测杆柱寿命的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已知井眼轨迹和杆柱结构的前提下预测抽油杆柱的断脱位置和断脱时间。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通过该模型分析了旋转井口有助于延长抽油杆柱磨损寿命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杆偏磨 磨损寿命 井眼弯曲 杆柱受压弯曲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偏磨损因子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子学 文孝霞 +3 位作者 杨震 郑升宝 周军超 王国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3-380,共8页
走行轮胎偏磨损导致换胎频繁是影响跨座式单轨交通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快速评估不同单轨车辆设计方案的走行轮胎偏磨损状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走行轮偏磨损的1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走行轮胎偏磨损因子模型,提出了依据走行... 走行轮胎偏磨损导致换胎频繁是影响跨座式单轨交通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快速评估不同单轨车辆设计方案的走行轮胎偏磨损状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走行轮偏磨损的1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走行轮胎偏磨损因子模型,提出了依据走行轮胎偏磨损因子得分高低评价车辆设计方案优劣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影响走行轮胎偏磨损的因子得分排序依次为走行轮纵横向参数因子、导向轮轴距因子、走行轮垂向刚度因子和导向轮垂距因子;建立的走行轮偏磨损因子模型和偏磨损因子得分公式能快速评估不同单轨车辆结构设计方案下的走行轮胎偏磨损状态,从而为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开发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行轮偏磨损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 因子得分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管杆磨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优强 刘丙生 +1 位作者 王民轩 顾心怿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1-4,35,共5页
研究不同油井环境下各种管杆配对材料的磨蚀规律,可以指导油田正确选择使用管杆配对材料.笔者通过油井管杆磨蚀试验机,对常用的管杆材料进行了耐磨蚀性能对比实验,并探讨了油井温度、径向载荷等因素对常用管杆材料磨蚀率的影响.实验结... 研究不同油井环境下各种管杆配对材料的磨蚀规律,可以指导油田正确选择使用管杆配对材料.笔者通过油井管杆磨蚀试验机,对常用的管杆材料进行了耐磨蚀性能对比实验,并探讨了油井温度、径向载荷等因素对常用管杆材料磨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认为,非调质钢接箍与涂料油管配对使用时耐磨蚀性最佳;随着温度的升高,管杆磨蚀率逐渐增大,而当腐蚀介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管杆磨蚀率又有下降的趋势.管杆磨蚀率均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蚀 管杆偏磨 影响因素 磨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南油田夏52块油井偏磨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波 杜汉松 +3 位作者 李虎 韩跃 杨卫华 宋战培 《中外能源》 CAS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临南油田夏52块油井杆管偏磨问题比较严重,直接影响着油井的正常生产,消除和减少杆管磨损已成为油井管理的重点。针对油井严重腐蚀偏磨的现象,分析了导致油井管杆腐蚀偏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管杆腐蚀偏磨的技术方法,应用后取... 临南油田夏52块油井杆管偏磨问题比较严重,直接影响着油井的正常生产,消除和减少杆管磨损已成为油井管理的重点。针对油井严重腐蚀偏磨的现象,分析了导致油井管杆腐蚀偏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管杆腐蚀偏磨的技术方法,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延长了检泵周期,油井免修期提高了1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抽油杆 偏磨 机械磨损 腐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车刀磨损监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旭达 王国锋 +1 位作者 冷永刚 王太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研究了采用工业PC机、电机控制卡和数据采集卡构成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在加工过程中,数据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刀具的振动信号,经过数字滤波,运用多元回归建模技术,建立了车削过程刀具磨损监测模型。该方法也可以方便地建立... 研究了采用工业PC机、电机控制卡和数据采集卡构成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在加工过程中,数据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刀具的振动信号,经过数字滤波,运用多元回归建模技术,建立了车削过程刀具磨损监测模型。该方法也可以方便地建立适合不同切削过程要求的监控模块。实验表明,在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上,可实现车刀磨损程度监控技术,保证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数控系统 动态辨识 刀具磨损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轮机叶片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燕慧 田永江 +3 位作者 苏梅 阮中健 张峥 钟群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84-186,共3页
某炼化厂烟气轮机一动叶片断裂引起停机事故。通过断口宏观、微观观察和叶片金相检验对叶片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断裂性质为微动疲劳,叶片榫头与轮盘榫槽装配不良导致局部应力过大产生微动磨损是引起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烟气轮机 叶片 疲劳断裂 局部接触 微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偏磨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东 邹国峰 +1 位作者 ANOUSITH CHANTHAVONG 刘梦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5-240,共6页
为了探索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发生切向偏磨的原因以及摩擦片的一般磨损过程,首先在考虑热-结构耦合的情况下,建立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得到在紧急工况下摩擦片的温度和接触压力分布.分析表明,新摩擦片在正常工作时,其温度和接... 为了探索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发生切向偏磨的原因以及摩擦片的一般磨损过程,首先在考虑热-结构耦合的情况下,建立盘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得到在紧急工况下摩擦片的温度和接触压力分布.分析表明,新摩擦片在正常工作时,其温度和接触压力分布并不是均匀分布.接触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导致摩擦片产生偏磨的重要原因.再通过比较磨损摩擦片、偏磨摩擦片和新摩擦片的温度和接触压力分布,探索磨损量以及切向偏磨对摩擦片的温度和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损量和切向偏磨对摩擦片的温度几乎没有影响;磨损量对摩擦片接触压力的影响很小,而切向偏磨对摩擦片接触压力产生很大影响.最后对摩擦片的受力特性与磨损特性分析,得到其寿命周期内的磨损情况,并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新摩擦片前期发生切向偏磨,当偏磨量达到一定时磨损趋于均匀,即摩擦片的磨损有一个自适应调整的过程.总的来说,摩擦片发生切向偏磨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偏磨量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偏磨 数值分析 盘式制动器 摩擦片 接触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合金微动磨损部分滑移区摩擦参数的演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燕妮 俞树荣 +1 位作者 李淑欣 尘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096-14100,共5页
选取三种硬度对偶件(HV680GCr15、HV1500Si_(3)N_(4)和HV2300Al_(2)O_(3))为变量,研究TC4合金在室温和高温下微动磨损部分滑移区摩擦特性参数的演变。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硬度对偶件配合下,TC4合金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微动磨损均处于典型... 选取三种硬度对偶件(HV680GCr15、HV1500Si_(3)N_(4)和HV2300Al_(2)O_(3))为变量,研究TC4合金在室温和高温下微动磨损部分滑移区摩擦特性参数的演变。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硬度对偶件配合下,TC4合金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微动磨损均处于典型部分滑移区,未发生向其他两区域的转变。对偶件硬度对部分滑移区摩擦特性参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偶件硬度对表面损伤的影响最为突出,磨痕表面由清晰可辨的黏着与微滑两区逐渐转变为黏着、微滑以及严重塑性变形的环状过渡区,表面轮廓由凹凸峰曲线转变为中心明显凹坑、边缘较为粗糙的规则“U”型斑;对偶件硬度对损伤机制的影响较小,由黏着磨损逐渐过渡到氧化伴随黏着磨损;对偶件硬度对摩擦系数几乎不产生影响,曲线变化规律,稳定值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微动磨损 部分滑移区 硬度 摩擦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内窥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正国 胡朋 +1 位作者 汤英 李磊 《云南化工》 CAS 2020年第7期174-176,共3页
通过对几种可用于油管检测的设备进行对比介绍,总结出一种高效、判断问题直观的油管检测方法。这种检测设备方便携带、制作成本低。检测系统采用摄像头,将油管内壁的情况进行录制,实时、准确、清晰地显示油管内壁各个位置的图像,使得检... 通过对几种可用于油管检测的设备进行对比介绍,总结出一种高效、判断问题直观的油管检测方法。这种检测设备方便携带、制作成本低。检测系统采用摄像头,将油管内壁的情况进行录制,实时、准确、清晰地显示油管内壁各个位置的图像,使得检测人员可以根据采集到的视频和图像信息对油管内壁状况进行观测,从而对油管内壁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为下一步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检测 腐蚀 偏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