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tistic Features of Garden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1
作者 YUAN Le LI Zh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年第5期87-89,93,共4页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gardens in song dynasty,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garden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re analyzed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poetry and painting style,stone piling and water designing...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gardens in song dynasty,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garden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re analyzed from the four perspectives of poetry and painting style,stone piling and water designing,architectural form and plant cultivation.The gardens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embody the region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nan.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gardens infl uenced by the style of poetry and painting highlight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alse or true complement,soft and elegant,and tends to be popularized.Mountain stones are stacked into peaks and water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The architectural forms are strewn at random,exquisite and elegant.Landscape plants present varying sceneries with changing view-points,and naming echo with scenes to enhance the artistic value of landscape.It is hoped that the status of garden art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can be evaluated more scientifi cally and objectively through the research,and some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can be provided for modern garden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 dynasty gardens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列”与“饾饤”: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两种类型及其结合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凯 叶聪 戴文翼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现有中国园林史研究已经认识到南宋是园林中石假山营造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然而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具体方式及其形态特点尚未得到有效探讨。在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与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来源与后世影响,探讨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类型及其... 现有中国园林史研究已经认识到南宋是园林中石假山营造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然而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具体方式及其形态特点尚未得到有效探讨。在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与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来源与后世影响,探讨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类型及其发展。首先从“置”与“叠”2种基本方式出发,在历史语境中探讨“森列”与“饾饤”这2类南宋常见的假山营造类型及其来源与影响;进而关注二者在仿“飞来峰”营造中的结合与发展,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南宋,乃至其后的石假山营造。这一研究将对其后中国园林假山发展的认识,乃至当代假山特点的理解提供坚实的历史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园林史 假山营造 南宋 飞来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德寿宫北苑复原新探
3
作者 顾凯 叶聪 《园林》 2024年第5期61-70,共10页
南宋临安德寿宫北苑地位尊崇、特色鲜明、记载丰富,因在中国园林史上承前启后而具有重要认知意义,随着考古推进和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设,对其研究需要进一步展开。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发掘相关历史文献,并结合相关园林... 南宋临安德寿宫北苑地位尊崇、特色鲜明、记载丰富,因在中国园林史上承前启后而具有重要认知意义,随着考古推进和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建设,对其研究需要进一步展开。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发掘相关历史文献,并结合相关园林史研究与各类相关园林图像信息,展开平面关系和景物形态的深入探讨,获得新的德寿宫北苑的总平面推测复原图;并对其中作为重点山水景观的仿飞来峰、冷泉及冷泉堂的营造进行细致探讨。从而获得对德寿宫北苑的新知,也对南宋园林的历史发展认识产生新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寿宫北苑 南宋皇家园林 园林复原 飞来峰 冷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临安城的西湖治理与环湖造园
4
作者 沈实现 《园林》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南宋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为明清江南园林走向成熟与巅峰奠定基础。而其更重要的贡献是大规模开启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态营造的渊源,深刻影响了杭州的城市山水格局。研究综述了南宋临安城与西湖相辅相融的关系,梳... 南宋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为明清江南园林走向成熟与巅峰奠定基础。而其更重要的贡献是大规模开启了中国古代城市生态营造的渊源,深刻影响了杭州的城市山水格局。研究综述了南宋临安城与西湖相辅相融的关系,梳理了西湖的整体治理和环湖园林的兴造,并举例真珠园、聚景园、大石佛院等园林展开复原研究。最后指出兴盛的造园和游园活动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产业经济的繁荣,也进一步影响了造园的审美取向、工艺技巧和城园体系,这是以往古典园林史研究时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园林 西湖 造园 游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临安大石佛院园林复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单怡辰 沈实现 +1 位作者 晋亚日 汪笑雪 《园林》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 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南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寺庙建筑形式。在详细考据有关大石佛院的文献古籍和历史绘画的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沿革,并从周边环境、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园林活动等诸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将大石佛寺分为大石佛院、十三间楼和兜率寺三个部分,并结合《西湖清趣图》进行寺庙内外的复原想象,还原南宋时期大石佛院的园林盛景。大石佛院的复原研究为山地寺庙园林的研究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南宋西湖园林研究的后续展开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园林 大石佛寺 寺庙园林 园林复原 山地园林 西湖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临安园林活动探究
6
作者 潘冰旎 沈实现 《园林》 2024年第5期71-79,共9页
南宋是中国园林进入艺术化与典型化的重要时期,南宋园林营造也成为园林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南宋时期,园林作为不同需求、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人的共同场所,承载了琳琅满目的园林活动,对南宋园林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聚焦南宋临安... 南宋是中国园林进入艺术化与典型化的重要时期,南宋园林营造也成为园林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南宋时期,园林作为不同需求、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人的共同场所,承载了琳琅满目的园林活动,对南宋园林营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聚焦南宋临安园林活动,挖掘南宋及后代笔记小说、绘画、诗词、史学文献等资料,分类讨论园林活动并对应至具体位置,找出园林活动与营造之间的关联,探究园林活动对园林营造技艺、功能布局、呈现意境的影响,发现园林活动促进了掇山置石、栽植造境、题写匾额等造园技艺的发展,改变了建筑形制、空间布局的设计形式,同时也延展了空间意境,使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活动在园林中共同上演,雅俗交融。以活动为线索探讨园林营造,以期对南宋临安园林造设有更全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临安 临安园林分布 园林活动 园林功能 空间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借景在南宋盘洲园中的运用
7
作者 胡玉琦 彭依帆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6期195-198,共4页
为了探究南宋文人园林中文化与艺术的相互作用原理,更好地促进传统园林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南宋盘洲园为研究对象,用景名为切入点来分析南宋盘洲园文学借景的“借用”效果——借时间之“景”、借空间之“景”,并以此达到空间生产的目的... 为了探究南宋文人园林中文化与艺术的相互作用原理,更好地促进传统园林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南宋盘洲园为研究对象,用景名为切入点来分析南宋盘洲园文学借景的“借用”效果——借时间之“景”、借空间之“景”,并以此达到空间生产的目的。盘洲园的文学借景是南宋文人对“出仕”和“入仕”矛盾心理的反映,也是中国园林与诗词文化交融的现实体现。以盘洲园景名讨论文学借景的同时,借助诗歌这种媒介去感受南宋时期的园林风貌,思考时代背景中的社会文化问题与人文思想,对其进行再认知,整理转换形成当下中国园林文化的实践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名 南宋园林 盘洲园 文学借景 洪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宋园林的变化看南宋园林艺术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江俊浩 沈珊珊 卢山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论述了两宋园林审美从大尺度到精致化、从理想化到残缺美、从平远到深远之嬗变,相对于北宋,认为南宋园林多了几分雅俗共赏、闲适优雅的生活情趣,适应于江南的自然环境,山石经营"叠置有峰",园林理水变化多端;园林建筑纤巧多变... 论述了两宋园林审美从大尺度到精致化、从理想化到残缺美、从平远到深远之嬗变,相对于北宋,认为南宋园林多了几分雅俗共赏、闲适优雅的生活情趣,适应于江南的自然环境,山石经营"叠置有峰",园林理水变化多端;园林建筑纤巧多变,群体组合错落致密;园林栽培技术成熟,花木繁盛,突出了植物在题名点景方面的文化意蕴。总结出南宋园林逐渐远离了"平远、壮美、雄浑"的境界,日益"诗化、画化、精致化",显现出"巧趣柔美、清雅俊逸、精深幽邃、幻化多致"的写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艺术特征 两宋园林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杭州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园林遗址考 被引量:13
9
作者 鲍沁星 张敏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5,共4页
南宋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位于杭州吴山清波坊,建于南宋时期,属南宋恭仁皇后所有。在2001年的考古中,发现了庭院中大型假山与方型水池遗址,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继汉代南越国皇家园林遗址、唐代山西降守居衙署遗址以来古代... 南宋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位于杭州吴山清波坊,建于南宋时期,属南宋恭仁皇后所有。在2001年的考古中,发现了庭院中大型假山与方型水池遗址,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继汉代南越国皇家园林遗址、唐代山西降守居衙署遗址以来古代园林之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对研究宋代园林具有极高的价值。但是近年来除遗址考古报告发表之外,其并未引起古典园林史研究者的注意。在此,笔者以遗址考古报告为基础,通过追溯宋代文献典籍、考证和调研,对这座南宋皇室宅院园林的性质、园主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恭圣仁烈杨皇后宅院 造园 假山 方池 古典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临安皇家园林中的“西湖冷泉”写仿现象探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鲍沁星 张敏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13,共6页
杭州西湖湖山风景是南宋时期临安皇家造园活动的重要源泉,其中的"西湖冷泉"是南宋皇家园林写仿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考证、图像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南宋临安皇家园林中的西湖冷泉写仿现象的动因、效果及意义进行... 杭州西湖湖山风景是南宋时期临安皇家造园活动的重要源泉,其中的"西湖冷泉"是南宋皇家园林写仿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献考证、图像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南宋临安皇家园林中的西湖冷泉写仿现象的动因、效果及意义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南宋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皇家园林 西湖冷泉 写仿 园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私家园林石门张氏东园遗址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敏霞 鲍沁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1,共4页
2002年考古勘探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发现的较为完整的园林遗址,被考古部门认定为南宋名园——张氏东园的遗址。遗址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古代造... 2002年考古勘探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发现的较为完整的园林遗址,被考古部门认定为南宋名园——张氏东园的遗址。遗址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古代造园遗迹,但迄今尚未引起关注和重视。以遗址考古简报为基础,实地调查并进行局部测绘,对古代文献典籍进行考证,揭示宋元两代名园——石门张氏东园的兴衰史,在此基础上对东园的性质、年代、园主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考证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石门镇 张氏东园 古代园林 叠山 武康石 京杭大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德寿宫遗址后苑园林景观意象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俊浩 蒋静静 +1 位作者 陈敏 陈丽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探讨了宋高宗与孝宗时期德寿宫的范围与格局,并以傅伯星先生所绘的想象图为蓝本,结合南宋时期特有的建筑园林文化以及个人想象,做出了德寿宫后苑的园林平面图,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德寿宫后苑的园林景观,以期供今人... 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分析,探讨了宋高宗与孝宗时期德寿宫的范围与格局,并以傅伯星先生所绘的想象图为蓝本,结合南宋时期特有的建筑园林文化以及个人想象,做出了德寿宫后苑的园林平面图,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德寿宫后苑的园林景观,以期供今人想象德寿宫曾有的亭台楼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德寿宫 遗址 后苑 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名园研究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沁星 宋恬恬 《南方建筑》 2016年第4期31-34,共4页
历史上以南宋都城临安为中心的造园活动鼎盛,以临安为中心的浙北地区曾经出现大量名园,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时代特色鲜明的造园体系,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杰出代表,杭州周边至今尚有部分遗迹留存,具有极... 历史上以南宋都城临安为中心的造园活动鼎盛,以临安为中心的浙北地区曾经出现大量名园,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了时代特色鲜明的造园体系,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杰出代表,杭州周边至今尚有部分遗迹留存,具有极高的价值。本课题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调研、现场测绘和文献图像考证,分析和总结浙北地区南宋名园的历史源流、造园意匠、艺术特色和设计手法,以及传统造园艺术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古代园林遗产 南宋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趣柔美、清雅俊逸”——南宋园林及其文化遗产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江俊浩 《广西城镇建设》 2011年第3期62-66,共5页
从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析了南宋园林成长的基础,通过对叠石理水、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园林要素的研究,总结出南宋园林的典型特征:巧趣柔美、清雅俊逸,并解析了南宋园林在"壶中天地"的园林格局、"题名点... 从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分析了南宋园林成长的基础,通过对叠石理水、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园林要素的研究,总结出南宋园林的典型特征:巧趣柔美、清雅俊逸,并解析了南宋园林在"壶中天地"的园林格局、"题名点景"的叙景方式、"雅俗共赏"的审美特性三方面存在的文化遗产价值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园林 文化遗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私家园林徽州培筠园遗址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馥榆 张敏霞 鲍沁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南宋培筠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迄今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地面遗存之一。以多次实地调查和遗址测绘作为研究基础,追溯古代文献典籍进行考证,研究了徽州南宋名园——徽州培筠园的遗存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培筠园的性质、年代、园主以及造... 南宋培筠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迄今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地面遗存之一。以多次实地调查和遗址测绘作为研究基础,追溯古代文献典籍进行考证,研究了徽州南宋名园——徽州培筠园的遗存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培筠园的性质、年代、园主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考证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碧山 培筠园 古代园林 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宋代月岩遗址实景观测(2014—2016)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玉婷 张敏霞 鲍沁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杭州西湖凤凰山系中的宋代月岩遗址是南宋皇家禁苑的重要地面遗存之一,素有"月岩望月"的奇观。以宋代月岩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场地测绘和实景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月岩遗址的空间布局与月岩主峰岩孔"月窦"的成景机理,... 杭州西湖凤凰山系中的宋代月岩遗址是南宋皇家禁苑的重要地面遗存之一,素有"月岩望月"的奇观。以宋代月岩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场地测绘和实景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月岩遗址的空间布局与月岩主峰岩孔"月窦"的成景机理,详述了2014—2016连续3年中秋"望月"、2016年春分和秋分"望日"的观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研究。月岩遗址造景手法具有罕见的天文考古遗产价值和风景园林遗产价值,在国内迄今已知的风景园林遗产中堪称孤例,其保护和更新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月岩 杭州西湖 南宋园林 凿山构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水乡园林发展简史(之三)——江南水乡园林之兴盛
17
作者 马晓 周学鹰 《华中建筑》 2009年第8期238-243,共6页
江南水乡园林的发展、演变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兴起、发展、兴盛、高潮,隋唐五代宋元为江南水乡园林兴盛期。该文指出此时期,江南水乡园林体现出几方面特点:园林规模继续趋小;文人园林完全成熟;唐宋园林,尤其是宋代园林,达到我国... 江南水乡园林的发展、演变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兴起、发展、兴盛、高潮,隋唐五代宋元为江南水乡园林兴盛期。该文指出此时期,江南水乡园林体现出几方面特点:园林规模继续趋小;文人园林完全成熟;唐宋园林,尤其是宋代园林,达到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之高峰;皇家、私家、寺庙园林等区别渐著;在庶民阶层普遍追求庭院、庭园等园林形式的同时,世俗化园林在各地流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水乡 园林史 隋唐 两宋 蒙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杭州西湖第一山林“风景”欣赏到南宋临安皇家“园林”的叠山写仿--灵隐飞来峰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考 被引量:17
18
作者 鲍沁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92,共4页
灵隐飞来峰是西湖第一山林,具有峰石林立、洞壑万千的独特风景,对于南宋临安皇家园林叠山有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价值至今尚未引起充分重视。探讨了灵隐飞来峰的由来、独特平地石山风景及其对... 灵隐飞来峰是西湖第一山林,具有峰石林立、洞壑万千的独特风景,对于南宋临安皇家园林叠山有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价值至今尚未引起充分重视。探讨了灵隐飞来峰的由来、独特平地石山风景及其对园林叠山的影响,指出其文化反映的是自唐代以来兴起的中隐文化和以石为主的山林欣赏趣味的逐步成熟,是启发中国园林叠石为山的造园思路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但其佛教造像艺术非常重要,而且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更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灵隐飞来峰 文化景观 风景遗产 园林叠山 南宋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宋画的园林史料价值——以《陶渊明归隐图卷》、《归去来辞书画卷》、《西塞渔社图》等宋画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恬恬 沈欣悦 鲍沁星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40-46,共7页
两宋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尚存许多不甚清晰、有待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在宋代园林实物遗存罕见、文献材料不成系统的现实情况下,宋画对宋代园林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以宋画《陶渊明归隐图... 两宋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尚存许多不甚清晰、有待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在宋代园林实物遗存罕见、文献材料不成系统的现实情况下,宋画对宋代园林史研究的史料价值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以宋画《陶渊明归隐图卷》、《归去来辞书画卷》、《西塞渔社图》等图像材料为例,指出了其在园林史研究上所具有的关键史料价值,推进了中国古代园林源流和发展脉络的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中国园林史 宋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景山水图》中的南宋文人园林造景手法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翥 《风景园林》 2016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室南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文人园林在江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主流风格。《四景山水图》是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是研究南宋文人园林的重要历史资料。通过对该组作品空间布局、造景元素及细部... 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室南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文人园林在江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主流风格。《四景山水图》是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是研究南宋文人园林的重要历史资料。通过对该组作品空间布局、造景元素及细部等方面进行提炼,探讨南宋文人园林基本造景手法与山水美学特色。认为南宋文人园林在注重意境表达外,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及显著的江南地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文人园林 四景山水图 山水画 江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