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羟基色酮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1
作者 黄敏 李文哲 +1 位作者 李敏 张晓梅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769-778,786,共11页
3-羟基色酮骨架存在于大量天然产物中,其衍生物多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潜在的药用价值,但目前对3-羟基色酮的不对称手性催化反应研究较少。为丰富3-羟基色酮的研究多样性,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手性金鸡纳碱类催化剂、溶剂、温度、投料比、... 3-羟基色酮骨架存在于大量天然产物中,其衍生物多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潜在的药用价值,但目前对3-羟基色酮的不对称手性催化反应研究较少。为丰富3-羟基色酮的研究多样性,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手性金鸡纳碱类催化剂、溶剂、温度、投料比、底物浓度和催化剂用量进行筛选,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以化合物1a和2a的反应为例,0.10 mmol的化合物1a与0.12 mmol的化合物2a在Cat*5(10%,物质的量分数)的催化下,在1.0 mL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于0℃下反应24~48 h。对底物进行普适性研究,以中等至优异的收率(71%~99%)和较好的对映选择性(56%~89%)获得了2-芳基3-羟基色酮衍生物。将对映选择性最高的产物3al(89%)进行30倍放大反应,能够以99%的收率和76%的对映选择性获得目标产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 HPLC以及HR-MS(ESI)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金鸡纳碱类 3-羟基色酮 (e)-(2-硝基乙烯基)苯 不对称Michale加成反应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 mRNA、IFN-γ、IgE水平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沥文 刘琦 +2 位作者 田鹏 杜静 何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2811-2814,2819,共5页
目的分析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mRNA、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10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轻度28例、中度52例、重度24例),... 目的分析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mRNA、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10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轻度28例、中度52例、重度2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57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RUNX3 mRN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gE水平。比较两组RUNX3 mRNA、IFN-γ、IgE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UNX3 mRNA、IFN-γ、IgE水平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儿RUNX3 mRNA、IFN-γ、IgE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UNX3 mRNA、IFN-γ、IgE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UNX3 mRNA、IFN-γ水平明显较低,IgE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UNX3 mRNA、IFN-γ、IgE诊断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95%CI:0.655~0.797)、0.850(95%CI:0.780~0.901)、0.867(95%CI:0.805~0.915)。不同程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UNX3 mRNA、IFN-γ水平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IgE水平表现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UNX3 mRNA、IFN-γ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618、-0.547,P<0.001),IgE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574,P<0.001)。结论RUNX3 mRNA、IFN-γ、IgE水平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与病情程度有相关性,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干扰素-Γ 免疫球蛋白e 毛细支气管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特征及血清Gal-3、TSH、E-cad与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
3
作者 周逢春 陈传新 童朝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促甲状腺激素(TSH)、上皮钙黏素(E-cad)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PTMC患...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促甲状腺激素(TSH)、上皮钙黏素(E-cad)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就诊的PTMC患者84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于本院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4例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病灶及淋巴结的MSCT特征(病灶多发、最大直径、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不均匀强化),并检查与比较两组血清Gal-3、TSH、E-cad水平。统计实验组颈部LNM、无颈部LNM患者例数,并观察实验组颈部LNM、无颈部LNM患者病灶及淋巴结的MSCT特征,血清Gal-3、TSH、E-cad水平。分析PTMC患者病灶的MSCT特征及血清Gal-3、TSH、E-cad水平与颈部LNM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病灶多发比例、最大直径≥5 mm比例、形态不规则比例、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比例、淋巴结肿大比例及淋巴结不均匀强化比例分别为63.10%、67.86%、72.62%、54.76%、73.81%、51.19%,均大于对照组(32.14%、38.10%、4.76%、0、17.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微钙化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al-3、TSH、E-cad水平分别为(4.73±0.49)μg/L、(2.40±0.26) mIU/L、(109.64±13.47) ng/mL,均高于对照组[(1.69±0.18)μg/L、(1.28±0.13) mIU/L、(57.63±5.8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LNM、无颈部LNM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65例。颈部LNM患者病灶多发、最大直径≥5 mm、形态不规则、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淋巴结肿大及淋巴结不均匀强化等比例均大于无颈部LN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LNM、无颈部LNM患者微钙化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LNM患者血清Gal-3、TSH、E-cad水平均高于无颈部LN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病灶多发、最大直径≥5 mm、形态不规则、结节突破甲状腺包膜及淋巴结不均匀强化及血清Gal-3、TSH、E-cad水平与PTMC颈部LNM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肿大、病灶微钙化与PTMC颈部LNM不相关(P>0.05)。结论 PTMC颈部LNM具有典型的MSCT特征及血清Gal-3、TSH、E-cad水平异常升高,且部分MSCT特征及血清Gal-3、TSH、E-cad与PTMC颈部LNM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半乳糖凝集素-3 促甲状腺激素 上皮钙黏素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Heck反应合成(E)-3-甲氧基-4,4′-二羟基二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宁 李英霞 褚世栋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98-901,共4页
以香兰素为原料、以Heck反应为关键反应构建两苯环间乙烯桥 ,经四步反应、以Heck反应 75 7%的收率和 5 0 3 %的总收率合成了目标化合物 (E) 3 甲氧基 4,4′ 二羟基二苯乙烯 ( 1) 。
关键词 HeCK反应 合成 (e)-3-甲氧基-4 4′-二羟基二苯乙烯 香兰素 反应条件 WITTIG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4-羟苯基)-1-(哌啶-1-基)丙-2-烯-1-酮衍生物核磁共振特征与构象分析(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传钧 朱美玲 +2 位作者 崔育新 姜标 郑锦鸿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0-398,共9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E)-3-(4-羟苯基)-1-(哌啶-1-基)丙-2-烯-1-酮衍生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完成了1H和13C信号的指认.通过ROESY、变温实验和分子模拟技术对这类化合物的构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指认 二维核磁共振 (e)-3-(4-羟苯基)-1-(哌啶-1-基)丙-2--1-酮衍生物 构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CNE-2Z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旭东 周克元 +1 位作者 丁航 陈素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5,29,共4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 (Res)诱导鼻咽癌细胞CNE 2Z凋亡过程中是否有caspase 3的活化。方法 用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 3酶原的变化 ,半定量RT PCR检测caspase 3mRNA水平的改变 ,比色法测定caspase 3的相对活性。结果 用0、2 5、5 0、1...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 (Res)诱导鼻咽癌细胞CNE 2Z凋亡过程中是否有caspase 3的活化。方法 用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 3酶原的变化 ,半定量RT PCR检测caspase 3mRNA水平的改变 ,比色法测定caspase 3的相对活性。结果 用0、2 5、5 0、10 0、2 0 0 μmol LRes处理CNE 2Z细胞 2 4h ,随药物浓度的增加 ,caspase 3酶原的蛋白水平减少 ,caspase 3的mRNA水平增加 (P <0 .0 1)。用 10 0 μmol LRes分别处理细胞 1、2、4、8、12、2 4h ,caspase 3活性于 2h开始升高 ,12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6 .6倍 ,P <0 .0 1) ,2 4h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用不同浓度的Res处理细胞 12h ,caspase 3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的升高。结论 Res诱导CNE 2Z细胞凋亡过程中有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鼻咽肿瘤 凋亡 CASPASe-3 半定量RT-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衍生物(E)-3,5,4′-三甲氧基二苯乙烯的浓度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宁 刘文英 +6 位作者 李焕德 蒋新宇 张毕奎 朱荣华 刘伟 刘霞 向大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衍生物(E)-3,5,4′-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的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血浆样品0.1 mL,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 ODS Hypersil C_(18)(5 μm,250 mm×4.6 mm)为固定相,甲醇-10 mmol&...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衍生物(E)-3,5,4′-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的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血浆样品0.1 mL,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 ODS Hypersil C_(18)(5 μm,250 mm×4.6 mm)为固定相,甲醇-10 mmol·L^(-1)醋酸铵(0.2%甲酸)(80:2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5 mL·min^(-1);采用 HPLC-MS,选择离子监测(SIM)法检测(E)-3,5,4′-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M+H]^+,m/z 271.3),卡马西甲([内标,M+H]^+,m/z 237.5),保留时间分别为8.9,4.0 min。结果:(E)-3,5,4′-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的线性范围为0.01~5.0 μg·mL^(-1),r>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 RSD 小于12.9%;相对回收率在94.8%~104.7%之间,最低检出限为0.005 μg·mL^(-1)结论:经方法学确证和稳定性评价,该方法成功用于大鼠血浆中(E)-3,5,4′-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e)-3 5 4′-三甲氧基-1 2-二苯乙烯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大鼠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3-(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在SD大鼠血浆中的浓度 被引量:3
8
作者 窦颖辉 王丽 +3 位作者 何广卫 吴强 范国荣 杭太俊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2-44,48,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SD大鼠血浆中(E)-3-(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LC-UV)方法,并用于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Diamonsil-C18(2)柱(10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含... 目的建立测定SD大鼠血浆中(E)-3-(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LC-UV)方法,并用于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Diamonsil-C18(2)柱(10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含5 mM的醋酸铵,用醋酸调节pH至4.0)=30∶70为流动相,测定70只SD大鼠单剂量尾静脉给药15mg/kg后不同时刻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并由此计算其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SD大鼠血浆中(E)-3-(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20 16~10.08μg/ml,提取回收率大于95%,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浆中峰浓度(cmax)为35.60μg/ml,半衰期(t1/2)为3.36 h,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为17.12μg.h/m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7.72μg h/ml。结论本法方便快捷,可用于(E)-3-(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的临床前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4-((3 5 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甲氧基-4-肉桂酰氧基苯乙烯侧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鹰翔 马玉卓 +2 位作者 计志忠 徐颖 张宝凤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9-214,共6页
基于环氧酶 2 (COX 2 ) /5 脂氧酶 (5 LOX)双重抑制剂的设计思想 ,设计合成了 1 6个 (E) 3 甲氧基 4 肉桂酰氧基苯乙烯侧链衍生物。其中 1 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物的化学结构经元素分析和波谱确证。体内初步药理试验结... 基于环氧酶 2 (COX 2 ) /5 脂氧酶 (5 LOX)双重抑制剂的设计思想 ,设计合成了 1 6个 (E) 3 甲氧基 4 肉桂酰氧基苯乙烯侧链衍生物。其中 1 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物的化学结构经元素分析和波谱确证。体内初步药理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甲氧基-4-肉桂酰氧基苯乙烯侧链衍生物 合成 药理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3-乙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及其相关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芬 李良 冯丽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0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测定(E)-3-乙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E)-EDHBFP]及其合成中的副产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为Diamonsil-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2+28),流量0.8 mL... 提出了一种测定(E)-3-乙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E)-EDHBFP]及其合成中的副产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为Diamonsil-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2+28),流量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19 nm。结果表明:在方法所建立的最佳条件下,目的产物即(E)-EDHBFP可达到与其异构体副产物,合成的反应物以及一种结构不明的副产物的完全分离,并同时定量测定。(E)-EDHBFP的质量浓度在10~80 mg·L^(-1)范围与峰面积呈线性,检出限(3S/N)为35μg·L^(-1)。方法已用于(E)-EDHBFP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e)-3-乙基-(2 3-二氢苯并呋喃-5-基)-2-丙烯酸乙酯 反应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E)-3,4,5-三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合成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平华 吕国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93-794,共2页
以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和对硝基甲苯为原料,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E)-3,4,5-三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时间12h,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用量0.1206g(0.5mmol),反应温... 以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和对硝基甲苯为原料,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E)-3,4,5-三甲氧基-4'-硝基二苯乙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时间12h,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用量0.1206g(0.5mmol),反应温度25℃。产品的总收率90.6%,含量98.5%。实验的方差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正交实验 (e)-3 4 5-三甲氧基-4 -硝基二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cadherin、Galectin-3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雅莹 李艳青 +2 位作者 易永芬 何婷婷 肖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Golgiα-mannosidaseⅡ,GMⅡ)、E-cadherin、Galectin-3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胃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GMⅡ、E-cadherin、Galectin-3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探讨胃癌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Golgiα-mannosidaseⅡ,GMⅡ)、E-cadherin、Galectin-3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胃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GMⅡ、E-cadherin、Galectin-3的表达情况。结果:65例胃癌中GMⅡ、E-cadherin、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55/65)、40%(26/65)、74%(48/65)。20例胃正常切缘中GMⅡ、E-cadherin、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0/20)、100%(20/20)、40%(8/20)。GMⅡ、Galectin-3在浸润程度深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及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而E-cadherin则在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深及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分化程度高,浸润程度浅及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统计学分析GMⅡ与E-cadherin之间呈负相关(P<0.05),与Galectin-3无相关性(P>0.05)。结论:GMⅡ、Galectin-3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癌组织的浸润和转移明显相关。同时GMⅡ与E-cadherin呈负相关,提示GMⅡ可能通过下调E-cadherin的表达来促进胃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 e-CADHeRIN GALeCTIN-3 胃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酸的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方 吉爱国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49-750,共2页
以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微波辐射下与丙二酸发生Knoevenagel反应后,在TMSCl/NaI/CH3CN体系中脱甲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探讨了影响产率的因素并对终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总收率为90%。
关键词 (e)-3-(3 4-二羟基苯基)丙烯酸 KNOeVeNAGeL反应 脱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苯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计榆 陶淑娟 徐莉英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E)-3-苯基丙烯酸衍生物,寻找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对先导化合物(E)-3-[3-甲氧基-4-(3-苯基)丙烯酰氧基]苯基丙烯酸(1)进行结构修饰,将其分别与脂肪(环)醇、芳香醇、芳杂环醇成酯,与脂肪(环)胺、芳香胺、芳杂环... 目的设计合成(E)-3-苯基丙烯酸衍生物,寻找具有较强抗炎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对先导化合物(E)-3-[3-甲氧基-4-(3-苯基)丙烯酰氧基]苯基丙烯酸(1)进行结构修饰,将其分别与脂肪(环)醇、芳香醇、芳杂环醇成酯,与脂肪(环)胺、芳香胺、芳杂环胺成酰胺;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考察不同类型的酯和酰胺的抗炎活性。结果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E)-3-苯基丙烯酸衍生物,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其结构;目标化合物3a、3b、3c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1.3%、40.3%、31.7%。结论所设计的合成方法可应用于较大分子酯类和酰胺类的合成;在本实验条件下,(E)-3-苯基丙烯酰胺类目标化合物3a、3b、3c具有抗炎作用,高于先导化合物1,(E)-3-苯基丙烯酸酯类目标化合物几乎无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e)-3-苯基丙烯酸衍生物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N-(α-苯乙胺)]-2-烯基-1-苯丙酮的合成及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淑萍 李海唐 +1 位作者 谭改锋 钞建宾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烯胺是一类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其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碳-氮转移法合成了结构稳定、不易转变为亚胺的手性烯胺化合物(E)-3-[N-(α-苯乙胺)]-2-烯基-1-苯丙酮,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e)-3-[N--苯乙胺)]-2-烯基-1-苯丙酮 -氮转移(一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二茂铁基-2-丙烯醛的简便合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连小春 杜计燕 +2 位作者 温孟赢 孙真荣 汤杰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80-1582,共3页
由二茂铁甲醛和Nagata试剂通过Wittig-Horner反应生成反式二茂铁丙烯醛.该方法以易得的原料、温和的反应条件和高收率制备了目标产物.
关键词 二茂铁甲醛 e-3-二茂铁基-2-丙烯醛 Wittig-Homer反应 Nagata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7^(kip2)I、GFⅡ、Cyclin E和Caspase-3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娜 熊永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6-39,F0002,共5页
目的:检测P57kip2、IGFⅡ、Cyclin E和Caspase-3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胃腺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57kip2、IGFⅡ、Cyclin E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73例胃腺癌中P57kip2、... 目的:检测P57kip2、IGFⅡ、Cyclin E和Caspase-3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胃腺癌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57kip2、IGFⅡ、Cyclin E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73例胃腺癌中P57kip2、IGFⅡ、Cyclin E和Caspase-3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5.6%(26/73)、47.9%(35/73)、46.6%(34/73)和61.6%(45/73),4种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0%(17/20)、20%(4/20)、15%(3/20)和90%(18/20)。P57kip2和Caspase-3蛋白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P<0.05),IGFⅡ和Cyclin E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P<0.05);P57kip2蛋白表达与胃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Cyclin E蛋白表达与腺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和腺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P57kip2与IGFⅡ、Cyclin E、Caspase-3蛋白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1)。结论:P57kip2蛋白低表达可能是胃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P57kip2可能拮抗Cyclin E蛋白表达,IGFⅡ对P57kip2负向调节,同时P57kip2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PP57^kip2 IGFⅡ CYCLIN e Caspase-3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ectin-3和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世超 张自森 +4 位作者 夏兴洲 兰海涛 刘谦 吴诗文 薛长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361-3365,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和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中Galectin-3、E-cadherin和CD105蛋白的表达,分... 目的:探讨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和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中Galectin-3、E-cadherin和CD105蛋白的表达,分析Galectin-3、E-cadheri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MVD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组织中Galectin-3、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和63.3%,两者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Galectin-3蛋白表达与组织浸润深度有关(P=0.01),E-c a d h e r i n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组织中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织(25.64±8.81vs 20.28±6.66,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组织中MVD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织(22.57±7.18 vs 27.78±10.03,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Galectin-3、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可能共同影响肿瘤血管生成参与胃癌发展及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半乳凝集素-3 上皮钙黏附蛋白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4-溴-3-甲基-2-丁烯酸的合成工艺改进(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楚勇 路良 陈芬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2,共2页
以 3 甲基 2 丁烯酸为起始原料 ,经硅酯化和溴代后 ,再将 (Z)-4-溴-3-甲基-2-丁烯酸硅酯转化成相应内酯 ,从而经蒸馏分离出其反式异构体 (E)-4-溴-3-甲基-2-丁烯酸硅酯 ,水解后即生成 (E)-4-溴-3-甲基-2-丁烯酸 ,总收率为 2 9%。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工艺改进 化学合成 (e)-4--3-甲基-2-丁烯酸 3-甲基-2-丁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262K点突变将紫穗槐二烯合酶变为(3R)-(E)-nerolidol合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振秋 高瑞平 +2 位作者 程隆斌 刘秀华 朱华结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8,共7页
倍半萜合酶家族催化单一底物法尼基焦磷酸形成近300多种链式、单环、双环和三环倍半萜烯、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产生种类更加繁多的倍半萜衍生物。详细了解倍半萜合酶产物特异性性决定机制将会为倍半萜合酶的理性设计,定向生成新型化合... 倍半萜合酶家族催化单一底物法尼基焦磷酸形成近300多种链式、单环、双环和三环倍半萜烯、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产生种类更加繁多的倍半萜衍生物。详细了解倍半萜合酶产物特异性性决定机制将会为倍半萜合酶的理性设计,定向生成新型化合物打下基础。本研究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紫穗槐二烯合酶RxR基序及相关的D300位点进行了点突变,发现保守基序中R262K单点突变后其酶促反应主产物为(3R)-(E)-nerolidol,而R262L突变使酶失去活性,R264K突变则对产物比例无影响,显示保守基序中第一个精氨酸在活性中心疏水环境的维持中非常关键。D300突变结果显示此氨基酸对酶的活性维持非常必要,结合R262突变结果,推测R262和D300间的非键相互作用对酶活性的维持起重要作用。由于RxR基序在倍半萜合酶家族中非常保守,因此其作用是否具有普遍性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萜合酶 紫穗槐二烯合酶 (3R)-(e)-nerolidol合酶 定点突变 产物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