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日高校与两国的高技术竞争 |
王芷
王周
|
《复旦教育》
|
1992 |
2
|
|
2
|
大学评价之再评价——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2001年大学排行的简要考察 |
蓝劲松
李微
|
《复旦教育》
|
2001 |
1
|
|
3
|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八个误区 |
李志强
|
《复旦教育》
|
2002 |
5
|
|
4
|
大学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
刘彬
|
《复旦教育》
|
2000 |
3
|
|
5
|
九十年代巴西教育改革与发展简况 |
周世秀
|
《复旦教育》
|
1999 |
1
|
|
6
|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
危红
|
《复旦教育》
|
1998 |
1
|
|
7
|
古德森论教师研究 |
王彬
郭朝红
|
《复旦教育》
|
2002 |
0 |
|
8
|
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要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
罗晋辉
贾志兰
|
《复旦教育》
|
2000 |
0 |
|
9
|
现代教育同现代生产相结合的特征与趋势 |
史万兵
|
《复旦教育》
|
1992 |
0 |
|
10
|
市场对大学办学模式取向的社会学透视 |
陈兴明
|
《复旦教育》
|
1993 |
0 |
|
11
|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道路与实施对策 |
谢作栩
|
《复旦教育》
|
1999 |
0 |
|
12
|
OECD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简析 |
周满生
|
《复旦教育》
|
1999 |
0 |
|
13
|
试论研究型大学及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 |
王晓阳
|
《复旦教育》
|
2002 |
0 |
|
14
|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产业 |
张民辉
|
《复旦教育》
|
2000 |
0 |
|
15
|
WTO对我国科技体制的影响 |
史君英
|
《复旦教育》
|
2000 |
0 |
|
16
|
知识型企业:知识经济的核心 |
杨福家
|
《复旦教育》
|
1998 |
0 |
|
17
|
论企业教育的投资性质与体制改革 |
陈承明
|
《复旦教育》
|
1997 |
0 |
|
18
|
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
黄核成
|
《复旦教育》
|
1997 |
0 |
|
19
|
高校后勤行为短期化的外部环境因素 |
张和仕
|
《复旦教育》
|
1992 |
0 |
|
20
|
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教学:培养企业适用高级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
南方
|
《复旦教育》
|
1998 |
0 |
|